会穿越的外交官(校对)第6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1/987

  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继续往下看。
  沐阳的这份计划书,主要涉及几方面。
  资金来源,其中包括沐阳的几家企业注资,离岸投资公司,卢卡掌握的银行,资金来源都比较隐蔽,所以计划书里只是一笔带过。
  股权分配,开发银行成立后,缅甸占股30%,另外7家企业分散占股70%,缅甸政府允许这家银行开展除发钞以外的所有金融业务,其地位堪比国有银行,甚至更自由。
  投资项目,沐阳在计划书里面直接列上了今后将要投资的项目,主要是缅甸国内的基础建设投资,包括电力集团,通讯集团,公路,铁路,港口等设施。
  而且这些项目,基本上都会占大头,也就是控股。
  银行管理,开发银行主要由私人管理,缅甸政府只持股不参与管理,其中的金融运作,只有沐阳派来的人才知道。
  沐阳将管理者都已经想好了,就是卢卡。
  卢卡可是超级智能机器人,学习金融知识那是非常简单的,而且以前就管理着几家小银行,还有庞大而隐秘的地下银行业务,所以对这一块非常熟悉。
  赛茂康将计划书看完,总体来说,缅甸政府既吃亏又占便宜,占便宜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白的价值300亿美元股份,还能得到千亿资金发展。吃亏的地方是,缅甸必须拿出实际的东西来投入。
  虽然缅甸现在的电力通讯落后,但是谁都知道,这些东西其实只要发展起来是非常赚钱的,看看如今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的电力电信集团,那可都是市值排在前十位的存在。
  付出不小,但诱惑也大。
  缅甸想要发展,急需大量资金,国内国库空虚,造血能力不足,就要借助外部资金发展,不管是谁来了,都是奔着赚钱而来的,没人会是圣人,给你缅甸白送钱。
  赛茂康原则上已经认可了这份计划。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会不会有人反对这份计划,要知道,这样重大的问题,是需要国会通过的。
  “先生,我原则上同意这份计划书,会努力让国会通过这份计划书,这样,等中国外长结束访缅后,我们再来操作这件事情,您看如何。”
第1181章
荒野埋忠骨,烈士葬他乡
  涉及到上千亿美元的投资,确实不可草率,沐阳也不着急,点头同意。
  接下来一段时间,沐阳就投身到接待杨部长访缅这件事情上了。
  7月12日,杨部长一行人飞抵缅甸仰光,开展为期4天的缅甸外交访问。
  总统府部二部部长吴梭貌、仰光市长、缅甸议员、海军司令哥丹威等人到仰光接机。
  沐阳及大使馆工作人员负责安排具体事务。
  仰光市长举行接待酒宴,当晚住在酒店,并通知缅甸政府,第二天将前往中国远征军仰光墓地扫墓。
  这次,仰光政府派出了上百名警察负责警卫,这次可不像上一次日本外长来,那次哥丹威(卢卡)可是告诉了仰光市长,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不要管,而这次仰光市长接到的命令是,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仰光市长是哥丹威的亲信,卢卡当初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要全面占有仰光的利益,包括军政两方面。
  这就是军阀的霸道。
  第二天,天空阴云密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车队开出了市区,在一处市郊荒野处停下。
  那是一片荒野,早已经荒草萋萋,沐阳带领着众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到这片实为荒野的墓园,在一片杂草之中找到了一块半截的石碑,上面的字迹早已经模糊,依稀辨认出“八师抗日将士公墓”几个字。
  沐阳对着杨部长说道,“这是当年新三十八师孙立人部的远征军墓地。”
  “荒野埋忠骨,烈士葬他乡。”杨部长感叹了一句。
  随后,进献花圈,祭拜这些抗日勇士。
  大风吹过,草叶摇摆,似有无数英灵在感念伤怀。
  曾经有缅甸当地民众传言,每到下雨的时候,就能听到打仗的声音,那是因为中国军人的亡灵没有得到安息。
  在回去的车上,沐阳给杨部长讲了缅甸远征军墓地的整体情况,杨部长的脸色也是平静中带着肃然。
  沐阳给又杨部长讲了自己准备修建远征军墓园的想法,将遗骨全部迁移到八莫去,建立一个大墓园,并告诉杨部长,自己已经沟通赛茂康总统,对方已经同意。
  “你的想法非常好,远征军当年出国作战,也是为了消灭日本侵略者,他们同样是英雄,客死异乡却不能有一处安灵之地,实在说不过去。这件事情你准备怎么做,资金怎么解决,需不需要国家的支持。”杨部长问道。
  “国家的支持自然是少不了的,我想请求国家,整理出一份详细的文字资料,包括那些远征军的姓名、籍贯这些情况,好为他们立碑。至于资金,我想先对外进行募捐,来做这件事情,如果不够,再向国家申请。”
  沐阳知道,伸手和国家要钱实在太麻烦,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间上根本没有准信,沐阳觉得还不如以募捐的名义来做这件事情呢,就算到时候募捐不到钱,他让卢卡捐一笔钱出来都没问题。
  杨部长点了点头,“做实做细,不要做花架子。”
  “知道了领导。”沐阳点头。
  7月13日,杨部长抵达缅甸首都内比都,会见缅甸总统赛茂康,首先转达一号首长对赛茂康的问候。
  杨部长握手对赛茂康说道:“缅甸恢复和平稳定,组建新的政府,我受中国领导人委托第一时间访缅,体现中方对缅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中方希望并相信,缅甸各党各派精诚合作,定当携手开辟缅甸新的未来。”
  “中方始终奉行对缅友好政策,愿同缅新政府继承传统友好,加强高层交往,增强政治互信,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缅山水相连,经济高度互补,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中方愿结合缅国家发展需要,与缅加紧各自发展战略对接,积极探讨在民生、产能及基础设施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愿根据缅方意愿,为缅北和谈积极发挥劝和促谈作用。”
  赛茂康也让杨部长转达自己对中国领导人的问候之意。
  “杨外长刚才就加强两国务实合作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体现了中方进一步发展缅中关系的诚意。缅中友好源远流长,缅方不会忘记中方在各方面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当前,缅甸新政府在恢复稳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双方可以合作的领域很多。缅新政府愿与中方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缅中友好,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合作。缅方亦愿同中方继续合作,维护好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
  最后,杨部长转达中国领导人的邀请,邀请赛茂康在方便的时候访问中国。
  沐阳一直站在陪同人群之中。
  以上,基本上都是外交套话,也就是客气客气,当不得真,也绝不会涉及到什么真正的具体事务。
  这是给那些记者们拍照和往外发新闻用的。
  至于具体的事务,基本上都在私人会谈阶段,别看有的时候报道中对私人会谈只是一笔带过,但真正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在这段时间交换意见的,这才是谈正事的时间。
  在私下会谈中,杨部长提出,中国希望缅甸能够对中国之前在缅甸投资的几大项目进行考虑,要知道,那几个项目都已经签约了,而且中方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是缅甸单方面毁约的。
  还有就是中国准备对缅甸展开援助计划,涉及到医疗与教育等方面,中国愿意借贷缅甸80亿美元用于发展医疗事业和投入基础教育事业。
  随后,又提到了投资问题,南海问题,两国边境问题等等各方面可能影响到两国交往的一系列问题。
  赛茂康感谢中国对缅甸的投资和援助,并表示会在近期访问中国,并就以上问题,达成正式的协议。
  这次会面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因为赛茂康算是亲口答应中国,同意重启三大项目,还要展开新一轮的合作,以及在南海问题上,支持中国的立场。
  收获颇丰。
第1182章
建银行大投资
  随后,杨外长又会见了缅甸巩发党总书记丁乃登。
  第三天晚上,会见了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昂莱。好吧,也就是小影这个家伙了。
  双方就两国友谊、合作与共同维护边境问题交换了意见。小影代表缅甸军方表示,缅甸军方发展对华友好的政策不会改变。希望缅中作为真正的好邻居好朋友,继续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第四天,杨部长满意的离开缅甸回国。
  沐阳这才松了一口气,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在随后的新闻报道中,国内着重报道了中缅友谊和互惠合作等方面的内容,有心人会发现,这次中国和缅甸或许已经达成了某些合作协议。
  而那些普通民众却不看这些,很多人关注的重点竟然不是杨外长竟然去祭拜了远征军墓地,而远征军墓地那慌乱残破的一幕,深深的震撼了很多人。
  很多网友纷纷留言。
  “上次日本外相祭拜墓地,被华人揍了,我当时感觉很高兴,这次杨外长去祭拜中国老兵墓地,我表示很高兴,可是,当我看到画面中那荒草萋萋的一幕,我不高兴了,很心酸。”
  “我的曾祖父,曾经就是远征军一员,客死异乡,没想到,却是暴尸荒野,我现在想去缅甸看看。”
  “其实中国早就有人干这些事情,不过都是私人行为,我记得好像广州就有个什么组织,专门有人捐助收敛老兵尸骨的,不过说实话,10万老兵,身在异国,这件事情如果是私人来做,太难太难,希望国家出面。”
  “诸位,难道你们没发现,只要国家报道这件事情,或许就已经准备在做这件事情了,这叫吹风。”
  还没等人们的讨论声落下去,某国内知名新闻栏目制作了一期关于缅甸老兵的节目,这则节目引起了更大的关注。
  节目开始,就是介绍当初的30万抗日战士到缅甸抗日的事情,随后转到10万烈士白骨他乡,现在墓园荒废的报道。最后,却报到出,缅甸大使馆已经联系缅甸政府,将把八莫市远征军墓园,建立为一座占地2000亩的墓园。届时,将收敛分散在缅甸各地的远征军战士遗骨入园。
  大使馆设立了一个募捐帐号,此笔款项专门用于寻找和转移老兵遗骨,建设墓园,提取DNA建立信息库之用。如果有亲属愿意接亲人回乡安葬,亦可联系政府比对DNA,将亲人接回家。
  这则消息一出,可谓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曾经看过一段介绍远征军的电视纪录片,那些人是真苦,缺枪少弹没有后援,美英拿他们当炮灰,30多万人,近10万人埋骨他乡,当时看的眼睛都酸酸的。”
  “我有位二爷爷,就曾经参加过远征军,二爷爷告诉我说他隶属于200师,师长戴安澜,出去1万多人,一个加强师,最终回到国内时仅剩2600余人,伤亡达75%以上,很幸运,他活着回来了,一直活到了全国解放,活到了改革开放,死的时候87岁。”
  “我捐款了,500,不多,但是一份心,比吃顿饭强,捐款凭条我留着呢,回头做个纪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1/9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