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165

  所以,当罗恩在欧洲大陆上获得了第一个机场之后,他就向上级打了个报告,要求获得几架Pa-47攻击机,好在需要打击坚固点目标的时候派上用场。
  如今,要执行阻断交通的任务,就少不了攻击桥梁。而干这个活,至少目前,没有比Pa-47更合适的飞机了。
  昨天第八航空队的轰炸机又对法国境内的一座铁路桥发动了空袭,轰炸虽然对桥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是桥梁最为关键的部件——桥墩却还安然无恙。对于一个工业大国来说,铁路桥的钢架什么的被炸断了,要修复实在是太容易了。在罗恩原来的时空里,抗美援朝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围歼美国陆战队第一师,派突击队偷袭,炸掉了陆战队一师撤退到路上的唯一的一座铁路桥,本以为陆战队一师只有束手就擒了。谁知道美国人直接用运输机运来了铁路桥上被损坏的钢制部件,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修好了铁路桥,救出了陆战队一师。
  要想让敌人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那就要摧毁桥墩。但桥墩是非常非常坚固的目标,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就能摧毁的。显然,重型轰炸机并不适合攻击这样的目标,于是,摧毁这个目标的任务就交给了罗恩的第21攻击机联队。
  “目标地区的敌军防空情况大致是这样的。”罗恩的副官斯科特正在作战室里,指着地图,向其他的军官们交代作战任务。
  “第八航空军的轰炸机已经对目标发起过好几次攻击了。敌人在目标附近也布置了大量的防空部队,依据第八航空队和法国地下抵抗组织提供的情报,敌人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布置有88毫米高炮部队,至于小口径高炮部队,因为它们在第八航空军的空袭的时候没派上用场,所以我们也缺乏这方面的情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座桥的周围,中小口径的高炮绝对少不了。我们只有六架Pa-47攻击机,硬突的话,未必是好的做法。因此我们拟定了这样的一个计划。”斯科特略微停了一下,继续讲解说:
  “明天上午11点左右,第8航空军的轰炸机将再次对目标发起轰炸。他们将分成两个批次从4000米的高度进入,并投下炸弹。我们的攻击机将冒充为第一批次的轰炸机护航的P-47战斗机,出现在比重型轰炸机略高一点的位置上。Pa-47攻击机以前从来没有在欧洲露过面,敌人是分辨不出它和正宗的P-47战斗机的区别的”说到这里,斯科特不觉露出了一点笑容,“说真的,在这样的距离上,就是我们自己,多半也分不清Pa-47攻击机和P-47战斗机。当第八航空军的轰炸机完成投弹之后。敌人的注意力肯定会有所转移到马上就要进入投弹航线的第二批次的轰炸机身上。到那个时候,我们的Pa-47就俯冲下去,对目标发起一次闪电攻击。……这就是我们的计划。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不?”
  “轰炸机投下的炸弹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这会干扰我们的俯冲轰炸的。”中队长马龙说。明天的行动将由他来带队,所以他对这样的细节相当上心。
  “根据情报,明天的风力有三到四级,所以那些烟雾很快就对被吹散。对视线的影响应该不至于啊太大。不过马龙少校您投弹的时候倒是需要考虑风偏的问题了。我这里有明天天气的详细资料,您可以拿去研究一下。”斯科特一边回答,一边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他。
  “能不能让那些正宗的执行护航任务的P-47也挂上炸弹或是副油箱,自我们俯冲的时候,让他们也向着其他的几个桥墩做一个俯冲。他们的俯冲速度比我们高,任何的高射炮手都会本能的将他们作为目标。让他们俯冲到千米左右的高度改平脱离,中小口径的高炮也很难击中这样高速的目标。敌人的中小口径的高射炮肯定会被他们吸引住。这样我们的投弹就更有把握了。”波茵顿插嘴说。
  “嗯,老爹!你的良心大大地坏了!”罗恩立刻开口夸奖他,然后又对斯科特说,“斯科特,一会把这个要求发给杜利特将军。”
  “那当然,这叫跟着什么人,学得什么样!老和你这种压根就没良心的家伙呆在一起,能不受影响吗?”波茵顿立刻发起了反击。
  ……
  中队长马龙少校带着6架Pa-47跟在第八航空队的大约24架B-17轰炸机的后上方,一起向着目标飞去。在他的身边,还有不少其他部队的执行护航任务的P-47战斗机。这些飞机的机腹下面都挂有一个大号的副油箱。远远地看去,和挂在自己机腹下面的那枚1600磅的重型航空炸弹倒真有点像。而在他的身后大约3000米的地方,是另一个轰炸机编队。
  大地在马龙少校的面前慢慢的展开来,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还是出现在他的视野里——快要到了!果然,几分钟之后,一座雄伟的铁路桥出现在马龙的视野里。
  一朵又一朵黑色的玫瑰在天空中绽放,这是地面上的德国88毫米高炮部队正在向着轰炸机群射击。炮火相当的密集,不过马龙少校受到的威胁到并不大。因为没有哪个傻瓜,在这种时候会放过轰炸机优先攻击战斗机的。
  B-17机群依照当初李梅确定的规矩,顶着炮火,不作任何回避动作,直接依照投弹航线飞了过去,然后开始投弹。成串的炸弹向着铁路桥倾泻而下。爆炸的烟雾瞬间就覆盖了这座桥梁。而轰炸机群中也有一架轰炸机被击中,引擎燃起了火焰。
  就像天气预报里说的那样,下面的风不小,不过一会功夫,下面的烟雾就被吹散了。而这个时候,马龙的编队也正好飞到了铁路桥的上空。
  下面的高射炮并没有对着马龙他们开火,一来,大口径高射炮攻击战斗机之类的目标的效率很低,二来,后面不远处就又有一队轰炸机在逼近,所以所有的88毫米高射炮都忙着将炮口转向即将飞过来的那些轰炸机。
  “跟着我!攻击!”马龙高喊道,同时蹬舵滚转,拉杆俯冲,以80度的大角度,朝着目标桥墩俯冲了过去。而其他的挂着副油箱的P-47也跟着他俯冲了下去。
  正版的P-47战斗机的俯冲襟翼要比Pa-47攻击机的更小。它们在俯冲中加速更快。所以这些正版的P-47迅速的超越了马龙他们的Pa-47攻击机,飞到了前头。
  这时候,桥边的一些中小口径的高炮开始向着俯冲下来的机群开火了。不过他们的火力大多对准了冲在前面的那些P-47。而那些P-47也立刻抛掉副油箱,开始做着各种闪避动作,接着迅速的拉平过来,靠着俯冲带来的高速度,迅速的向着其他方向飞去。
  这些P-47的速度太快了,甚至已经超出了那些德国中小口径高射炮炮管移动的角速度。所以,德国人射出的炮弹都落在了他们后面。而马龙的Pa-47则几乎被忽略了,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一门高炮向他们射出一发炮弹。事实上,德国人也不可能攻击他们,因为时间已经不允许他们调转炮口了。
  马龙将目标桥墩死死地压在瞄准器里,然后按下了投弹按钮。
第二百三十章
进展
  沉重的炸弹从挂架上脱落,向着目标砸了过去。马龙来不及看炸弹是否命中就紧急改平了飞机。飞机的机翼几乎是擦铁路桥的钢架顶端一掠而过。马龙并没有拉起飞机爬升,相反他把Pa-47攻击机降低到10米左右的高度,沿着河道高速脱离。
  马龙的这枚炸弹投得相当的精准,1600磅的炸弹轻松地穿透了铁路桥的钢铁支架和桥面,几乎是贴着桥墩坠入了河水中。然后在5米多深的水下剧烈的爆炸了。这样的结果甚至比直接命中桥墩更好。如果直接命中桥墩爆炸,因为周围空气的可压缩性,最终爆炸能够在桥墩上造成的超压也还是有限的。一枚1600磅的炸弹是远远不足以摧毁一个坚固的桥墩的。它所造成的损坏也许很快就能恢复。但是,一颗炸弹在桥墩旁边的水中爆炸,所造成的破坏就完全不同了。由于水是不可压缩的,所以传导到桥墩上的超压就要大的多。这样的超压,甚至可能造成桥墩在结构上受损。这样的破坏几乎就是不可修复的。
  不过这座桥墩虽然不是德国造的,但是还是非常的结实。当炸弹爆炸的掀起的水花纷纷坠落的时候,桥墩却还坚定的站立在那里。不过空袭还没有结束,就在此时,另一架Pa-47攻击机又投下了一枚炸弹。
  这枚炸弹落下去的位置相比马龙投下的炸弹要更偏一点,不过偏得也不算多。剧烈的爆炸后,桥墩却还是巍然屹立。
  德军高炮部队指挥官卡尔·伍德望着这个坚强的桥墩,真恨不得亲吻它一口。“真是,真是太像我们德国造的了。怎么炸都炸不跨,炸不烂!”不过现在显然不是赞叹法国的桥坚强的时候。还有四架敌机正扑向桥墩,必须阻止它们。
  德国人的那些37毫米高炮正奋力的转动着炮管,想要瞄准这些呼啸而下的Pa-47攻击机,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刚才都去攻击那些P-47战斗机去了,并且他们的炮管指向都远远偏离了现在要拦截的那些飞机,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想要把它们转过来,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枚炸弹都依次落了下来。一阵剧烈的爆炸,炸起了漫天的水雾。阳光斜射在这些水雾上,顿时显现出一道绚丽的彩虹。随着水雾渐渐地散去,卡尔·伍德瞪大了眼睛,他看到那座桥墩还是矗立在那里。
  “真是坚不可摧呀!这桥简直像是是德国建造的。要不然怎么可能这样坚固!等等……”就在这时候,一大块混凝土块从桥墩上剥落了下来,落入了桥下的流水中。接着是第二块,第三块……,随着混凝土块的不断剥落,桥墩也似乎有些扛不起上面的钢结构桥面了。它开始向着左侧倾斜,最后,带着上面的两段钢结构桥面,一起倒进了河里,溅起了一大片水花。在受到了连续6枚1600磅的炸弹的轰炸后,这座桥墩终于顶不住了。
  “该死!不是德国货,关键时候就是……而且,他们居然不知道,应该用油纸把备用桥墩包好,然后埋在旁边!”卡尔·伍德摇着头,他知道,这座桥彻底完蛋了,一座桥墩可不是一个晚上或者是十多天可以建起来的。在现在盟军的空中优势下,甚至再给几个月,德国人都不可能修复它了。
  “修复它的事情就留给美国人烦恼吧。”卡尔·伍德这样想着。
  马龙的飞机在撤退的时候并没有遭到太多的射击。他们的突击太过迅速,敌人的高炮没能反应过来,而当他们撤退的时候,他们飞得又很低,这使得德国人很难瞄准他们。结果,他们都成功的扬长而去。没有遭到任何打击。
  ……
  “这真是忙碌的一天呀。”马龙坐在座舱里,通过无线电向着指挥部抱怨。“罗恩长官,一天之内,您让我们出击了4次!您这是在虐待员工!”
  “得了吧,马龙!你是在炫耀战绩吧!不趁着今天德国人对我们的战术还不熟悉,多炸掉几座桥,你还等着明天人家做出了调整之后再去炸?快点回来,今天还有一个目标呢!要是你飞不动了,这次快递也可以由我来代替你送!”一个声音从无线电里传了出来。
  “老爹,是你?你开战斗机开烦了?想练练手?要不我就勉为其难的同意你暂时担任我的僚机吧!”顺利的干掉了4个目标之后,马龙很是得意。
  ……
  在这一天里,第21攻击机联队的攻击机四处出击,而Pa-47攻击机更是表现出色,在短短的一天内就摧毁了一座铁路桥和4座公路桥,而且还都是相当彻底的摧毁。这样一来,德国人的装甲部队想要运上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在德军指挥部,隆美尔元帅倒并没有因此而特别着急。至少,当他的副官把情报通告给他的时候,就一点都没发现元帅有任何着急的样子。当然隆美尔元帅身经百战,一般的失利也的确不会让他动容了,但是作为长期跟随他的副官,还是能判断出隆美尔元帅的心情的。就元帅的表现看,他的心情似乎倒是不错。
  “元帅,你不担心装甲师无法及时到位导致攻击难以进行?”
  “天气预报说这几天都会是晴天。装甲部队突击敌军阵地,上次我们已经试过了。虽然我们这次手里的力量加强了,可是经过了这么久,敌人的防御力量肯定也加强了,甚至加强得比我们还快。而且,我们这次要发起攻击的话,需要进行行军的距离会更长。行军途中的损失也会更大。所以,这次攻击即使因为延误而难以发起,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呢。反正修建防线的物资在法国都有,并不需要从德国运来。”隆美尔回答说。由于盟军的空中力量的绝对优势,使得德国人连派一架侦察机到滩头去都办不到。所以隆美尔并不知道,滩头那里因为风暴的袭击,已经乱成了什么样子。
  ……
  诺曼底滩头,桑树B人工港的情况还好,受到的损失不大,经过一夜加上大半个白天的修理,到下午已经可以部分使用了。而美军这边的桑树A人工港的局面就真的不容乐观了。浮动码头被破坏得相当的严重,估计没个一个星期是别想能修好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损失。最要命的损失是建构海下防波堤的水泥沉箱,这些沉箱大多都被损坏了。而建造它们又非常艰难,这些最小排水量1772吨,最大排水量高达6044吨,这可不是短期能够再建造出来的。所以,即使美国人修复了桑树A的浮动码头,由于防波堤上的巨大的缺口的存在,只要海上风浪稍微大一点,桑树A码头就会无法使用。所以,短时间内,这个人工港是指望不上了。美国人要想获得足够的物资补给,希望就在瑟堡港那里了。
  就在19日,比罗恩原来的历史上快了一天,美军兵临瑟堡城下。并攻占了距离瑟堡不过数十公里的一处德军机场。这也是美军在欧洲大陆上获得的第一个永备机场。美军兵临瑟堡城下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由于已经接近日暮,所以美军并没有立即发起攻击,只是通过广播向瑟堡港内的德军进行劝降。当然,这次劝降被德国人拒绝了。
  20日,第八航空军的500架重型轰炸机对瑟堡的德军阵地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其后美军第七军开始发起地面进攻。而德军则依托工事死守。
  为了防备美军的燃料空气炸弹,在一了解这一炸弹的原理之后,德国人几乎抢在第一时间给瑟堡送去了大量的氧气瓶,并且对瑟堡的一些关键性的工事都进行了气密改进。所以虽然第八航空军的轰炸机使用了燃料空气炸弹,但却并没有再如抢滩登陆时那样,给德军造成决定性的打击了。所以第二天美军还是遭到了德国人坚定的抵抗。
  6月21日,也就是罗恩的第21攻击机联队完成了对重点桥梁的攻击任务之后,罗恩也接到了新的命令——第21攻击机联队转场到瑟堡机场,协助第7军迅速攻占瑟堡。
  转场可绝对是件麻烦事情,更何况第21攻击机联队这样的拥有一个战斗机中队,两个攻击机中队和一个轻型轰炸机中队的加大号联队呢。
  21日傍晚,第21攻击机联队的使命支援大队的人员首先乘坐C-47运输机飞往瑟堡机场的,开始了转场准备。第二天一早,以前一直呆在英国的那个B-25轰炸机中队首先转场到了瑟堡机场,中午过后,一个Pa-38攻击机中队也被转移到了瑟堡机场。罗恩也驾着一架P-81战斗机,跟随着他们一起降落在这个机场上。
第二百三十一章
围攻
  德国人在撤出机场时并没有对机场进行太彻底的破坏,甚至几乎可以说根本没有进行破坏——如果维护不良不算有益的破坏的话。这不太可能是因为时间来不及,罗恩猜测,更大的可能是缺乏人手和物资。瑟堡城里只有4000多的守军,原本驻扎在机场的人就不多。加上这座机场距离海边太近,几个月来一直受到美国人和英国人的航空力量的压制,德国飞机部署在这里变得极其危险。所以到了最近的一个月,这座机场在实际上已经被德国空军抛弃了。当盟军向这座机场发起攻击时,机场的守卫人员甚至不超过一个排,他们仅仅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撤退了。
  盟军占据机场后立刻对这个处于半废弃状态的机场加以小规模的修整。然后,第21攻击机联队的机群就开始在这里降落了。
  当罗恩驾驶着P-81战斗机在机场上降落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钟了。这个时候,后勤部门的人已经在机场上忙了好久了。他们整理好了飞行员休息室,将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他们清理了德国人的厨房,还在厨房后面的猪圈里俘获了两头大肥猪。负责电子系统的后勤人员最是忙乱,因为他们可不像前面的那些家伙,有德国人留下来的现成的东西可以用。德国空军的人员在离开机场的时候,把各种通讯设备都带走了。而且,即使德国人把这些东西留在这里,因为只是不同,美国人拿来也不好用。所以他们必须自己重新把这些东西架设起来,而这需要更多的时间。直到罗恩到来的时候,这一整套系统,除了起降相关的设备之外,其他的还都没装好呢。
  这是个永备机场。飞行员宿舍之类的东西当然是现成的。那些地方现在还没有打扫好,不过离天黑还早,后勤部门的人向罗恩表示,到晚上的时候,这些东西都会被处理好的。
  大约5点钟的时候,六架Pa-47攻击机也在这个新机场完成了降落。然后被牵引车拖着驶入了机库之中。海边地区盐雾很重,飞机停在露天条件下,各种设备很容易受到盐雾的侵蚀而发生故障。所以在内陆地区,飞机可以在停机坪上过夜,但在沿海地区,飞机最好还是要停到室内去。
  等到把这些攻击机安顿好,天色就已经暗下来了。因为俘获了德国人的大肥猪,所以晚餐很是丰盛。不过罗恩却吃不到这顿饭了。因为他现在已经离开了机场,到第七军去参加一个军事会议。美国人刚刚占据这片地区,还没能将城市外围的残余的德军全部消灭,很多地方还有小股的德军在行动。所以,这次罗恩他们出行的时候,除了罗恩的吉普车之外,还有两辆M-4坦克和道奇卡车跟着。卡车上不用说,当然都是全副武装的美国大兵了。
  靠着这样的阵容,一般小股的散兵游勇自然就不敢出来捣乱了。于是罗恩平平安安的到达了第七军的临时指挥部。这座指挥部被安置在距离瑟堡港不过十余公里的一处小镇上的一个教堂里。在这里罗恩见到了美国最年轻的军长科林斯将军。
柯林斯将军有个外号叫做“闪电乔”,这当然是说他行动迅速。不过罗恩觉得,这个外号也可以用来描绘他升官的速度。要说这不是罗恩第一次见到柯林斯将军了,罗恩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还是在瓜岛。在瓜岛作战的后期,陆军第25师的部队开始渐渐接替陆战队一师的防御任务。当时这个师的师长就是柯林斯少将。二在短短的两年后,他已经成为了第七军的军长了。此前的登陆作战中,就是他指挥下的军队顺利的攻占了犹他海滩。在布莱德雷〔第一集团军司令和第十二集团军群司令〕和霍奇斯〔继任第一集团军司令〕手下,他一直是最受信任的军长。最后在易北河和苏军会师的美军部队,也正是他指挥的第七军。
  当罗恩到达后不久,会议就开始了。
  柯林斯不愧是“闪电乔”,虽然第七军的主力都还没到齐,但柯林斯已经安排进行了好几次的试探性的攻击了。而在这些试探性进攻中获得的资料也已经反映在摆在作战会议室——教堂的礼拜厅——中间的大沙盘上面了。
  科林斯的副官简要的介绍了一下对面德军的情况,然后,柯林斯就让麾下的军官们讨论下一步的攻击策略了。
  “将军,依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敌军的人数应该不会太多。相对于防御这样的一个城市,明显是不足的。明天我军所属各部就将陆续到达。我觉得我们应该采取多路突击的方式来进攻。这样一来,敌军就会出现兵力分配上的困难。虽然他们的工事很不错,但是如果兵力不足,即使工事再坚固,又能有什么作用呢?”一位参谋说。
  “在海上,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火力支援?”有人问。
  “海军派出了一个舰炮火力支援分队。总共有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他们将在明天上午8点钟之前全部到位。”有人回答说。
  “好家伙,这么多!这些家伙的火力都能和我们全军比比了!”
  “对海军的这些家伙,嗯,还是要留点心。他们可不是我们陆军的炮兵,没事练的就是弹幕徐进之类的玩意儿。而且,舰炮的精度受海况影响太大,一向不如陆炮。尤其是那些驱逐舰上面的127MM炮。在高海况的情况下,那个散布,真是吓死人!都不知道是打谁的。战列舰上面的那些大家伙就更不得了了,要是打歪了一炮,弄得不好,我们一个营都没有了。所以,海军的那些炮,大家都不能把它们当大炮看,应该,嗯,应该当陆航的重型轰炸机看。”一个家伙也许是在海军那里吃过误击的亏,立马就冒出了这样的话。
  “我们应该要求海军的军舰只能对我们向他们指出的目标开火,或是向着朝他们开火的敌军开或还击。不得自行向其他目标开炮。”有人提议说。
  “对的!我们应该向海军的每条船派遣一名联络官。”
  “航空队先火力覆盖一次,然后海军对重点目标再覆盖一次,然后我们在刚刚重点打击的地区先发起一次佯攻,然后各路部队再从各个方向发起总攻。我们要争取,到明天天黑之前,突入市区。”柯林斯最后拍了板。然后他又对罗恩说,“对了,罗恩将军,您对明天的任务有什么想法没有?”
第二百三十二章
围攻(2)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