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之鹰击长空(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165

  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最强大的轰炸机,也是世界上舒适程度最高的轰炸机。B-29的座舱是密闭的加压座舱,所以坐在里面,感觉和坐客机差不多,根本不需要带上氧气面罩,而且外面寒冷的高空大气也进不来,机舱里就相当的温暖了。再加上自卫机炮什么的都是遥控的,自卫武器的操作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大大的提高了。
  从塞班岛起飞后,B-29轰炸机一边向着北方飞行,一边渐渐的爬升,一直爬升到了6000米的高度。然后飞机就保持在这样的高度上,继续向北飞去。B-29轰炸机的速度很快,最高速度高达570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已经和日本人的零式战斗机相当了,考虑到零式战斗机那没有增压设备的发动机的悲催的高空性能,在更高一点的高度上,零式战斗机绝对追不上B-29轰炸机,如果更高一点,那哪怕是“疾风”这样以“高速”出名的战斗机都不一定能追得上B-29轰炸机。
  相形之下,欧洲战场上的主力B-17空中堡垒轰炸机的最高速度只有480公里每小时,比B-29慢了90公里,巡航速度只有270公里每小时,相比B-29的350公里每小时也慢了80公里。这样的巡航速度也使得到达同样距离的目标,B-29要快不少。
  这些因素结合起来,飞行员就更不容易因为长途飞行而感到疲劳了。这在实际上也就进一步增强了这种飞机的作战能力。
  “将军,前面已经接近琉球群岛了,日本人布置在那里的雷达也许已经发现我们了。我们要准备进一步爬升了。”机长汤姆斯对坐在附近的罗恩解释说。
  “哦。”原本因为长时间的枯燥的飞行而有些昏昏欲睡的罗恩提起了精神,透过前面巨大的窗户,向着外面张望着。
  外面还是茫茫一色的海空,在飞机下面还有几朵小小的云彩,现在已经是10月份了,算季节已经是秋天了,天气总是格外的晴朗。偶尔海面上也会出现一两个无人的小岛,它们慢慢的向着飞机移动过来,然后又向着飞机后面移动过去。
  日本人在琉球群岛是有机场的。不过从这些机场上起飞的战斗机是绝对来不及拦截B-29的。现在B-29已经有6000米高了,而且还正在加速爬升,一架日本战斗机,哪怕是爬升最好的日本战斗机,爬升到这样的高度也要7分钟左右。这时候,B-29已经爬到更高的高度上,并且飞出很远了。而且如果考虑到接到雷达信号之后,还需要判读,还需要通知部队这一类的反应的时间,那么从冲绳起飞的日本战斗机根本就来不及拦截B-29轰炸机。
  既然根本就不可能能够成功拦截,再加上日本一直缺乏燃料。虽然日本人占据了东南亚的不少油田,但是他们的炼油能力却不是一下子能提升得上来的。虽然日本人努力的提升自己的炼油能力,但是战争中的燃油消耗却也大得惊人。再加上盟军的潜艇部队非常的活跃,他们不断的袭击日本人的海上运输线,使得日本的运输船只不断地被击沉,这更是进一步的加剧了燃油短缺的局面。
  日本和美国相比,国力本来就不足。如果不把所有的工业能力投入到武器的生产中,前线立马就会支撑不住,但如果这样做,就拿不出力量来扩大炼油能力,增加运输船的产量,以及用于反潜的护航编队的数量。捉襟见肘的日本人对于这个困局几乎毫无办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是能省油就得省油。明知道拦截不了,部署在冲绳的日本战斗机当然也就不会白白的消耗燃油来拦截。所以,直到轰炸机群越过了琉球群岛,罗恩也没看到一架日本飞机。
  不过再往前飞就不一定了,那里的日本战斗机得到的预警时间更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起飞爬升,很可能会出现在机群的前方。这时候,九州岛的海岸线已经出现在了罗恩的眼中,而B-29轰炸机也已经爬升到了8000米的高度。
  “注意,12点下方发现日本战斗机!”无线电里传来了飞在最前面的引导机上的飞行员的声音。
  罗恩造着无线电指出的方向望了过去,果然看到,在正前方跟第一点的位置上,有8个小黑点正在迅速接近。罗恩迅速地就判断出来了,这些飞机是日本人的“二式钟馗”截击机。这种飞机在日军战斗机中爬升相当的出色,只需要5分钟就能爬到5000米的高度。不过在此后的高度上,它的爬升速度就明显的下降了。由于发动机增压技术上的缺陷,日本人的飞机发动机在高空的时候性能下降得都很厉害。导致他们的飞机在更高的高度上的爬升慢得一塌糊涂。比如零战,6分钟多一点就能爬上5000米,但要想爬到10000米,则需要夸张的一个半小时以上。一些菜鸟甚至根本不可能爬到这个高度。
  现在这些日本战斗机和B-29还有近千米的高度差,所以他们依然无法威胁罗恩所在的B-29机群。机群直接从这些“钟馗”式截击机的头顶上飞了过去,罗恩注意到,这些日本飞机也转了个弯,不依不饶的跟在后面。
  不过现在B-29已经加足了马力,飞机的速度已经达到了五百公里每小时以上。跟在后面的这些“钟馗”式截击机初始的速度并不高,只有不到400公里每小时,如果继续爬升,就肯定就无法跟上B-29的速度,如果用他们想要跟上B-29,他们就必须放弃爬升,甚至需要向下稍微俯冲一点才能获得足以跟上B-29机群的速度。
  这些“钟馗”式截击机果然放弃了爬升,向罗恩想象的那样做了一个浅俯冲,然后继续跟在B-29轰炸机群后面,看起来倒像是在给B-29轰炸机群护航一样。但罗恩知道他们的用意。有他们跟着,B-29就不能下降高度,只能从8000米的高度上投弹。在这样的高度上投弹,如果再加上一点风,掉下来的炸弹可能会偏出一公里多。
  “这些尾巴真讨厌呀。”罗恩说。
  “是呀。他们跟着,我们就很难降低高度。否则他们就会直接撞上来的。”机长汤姆斯回答说,“啊,将军,目标就在前面了。”
  这时候机群已经接近了他们的目标——八幡制铁厂。从8000米的高度望下去,还能看到工厂的高炉和烟囱冒出的浓烟。
  轰炸机群开始变换队形,进入轰炸航线。这时候日本人的高射炮开始开火了,几发大口径高射炮的炮弹在空中爆炸了开来。
  日本的88式75毫米高射炮和4式75毫米高射炮都能把炮弹打到B-29轰炸机所在的高度。尤其是4式75毫米高射炮,性能更是不错,即使放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很先进的高射炮。但是相比德国的防空火力,日本人的防空火力就稀疏得多了。罗恩曾跟着李梅,坐着B-17轰炸机飞到欧洲上空执行过轰炸任务,那时候,德国人的高射炮打出的炮弹将天空都布满了。而现在,日本人闹了半天,才打上来那么一点炮弹。就炮弹的密度,罗恩估计,下面的高炮数量顶多也就十几门而已。
  日本人并不是不重视对八幡制铁厂这样重要的目标的保护,而是因为,日本的大炮产量实在是太低了。整个战争期间,日本的75毫米以上高炮产量才3306门而已。其中11年式75高射炮44门,14年式105高射炮70门,88式75高射炮2000门,99式88高射炮1000门,3式120高射炮120门,4式75高射炮70门,5式150高射炮2门。这里面数量最大的还是技术最老,早就落后与时代了的88式75高射炮。总共就这么点东西,单个的目标,哪怕是重点保护目标,又能分得到多少呢?
  相形之下,在战争中,德国人仅算88毫米高射炮,就生产了13125门。再加上105毫米和128毫米的高射炮。德国人光大口径高射炮就生产了18235门之多。所以在见识过德国人的高炮火力的罗恩看来,日本人的高炮的火力密度,嗯,简直就是象征性的。
  所以B-29轰炸机群根本不为所动,继续沿着既定的航线飞行。那些时不时在周围爆炸的高射炮弹倒像是欢迎他们的礼花。
  “进入投弹航线……注意,准备投弹!1、2、3、投弹!”轰炸手艾伦用轰炸瞄准具瞄准了那个最明显的目标——一座冒着白烟的高炉,然后按下了投弹按钮。B-29轰炸机的弹仓打开了,一连串的炸弹摇摆着从那里面落了下去。轰炸机继续向前飞行,罗恩睁大了眼睛盯着那些炸弹越变越小,最后终于什么都看不到了。
  又过了好一会儿,罗恩看到地面上开出了一些稀稀落落的花朵——那是轰炸机投下的炸弹正在爆炸。罗恩看了看爆炸的位置,不由得摇了摇头。这些炸弹命中的地区距离打击时确定的目标偏出了至少一公里半。大部分的炸弹根本就没能落入工厂,而那些偶然落进工厂范围的炸弹,也距离像高炉这样的重要目标很远。投弹的高度太高带来的后果就是这样。就像B-29机群几乎可以无视日本人的防空炮火一样。下面的日本人也几乎可以无视美国人投下来的炸弹。
  事实上这个结果也在飞行员们的预料中。
  “艾伦,你今天的手气不算好呀!”副机长克劳斯笑道,从他的声音里听不出一点失落感。看来他们已经很习惯这样的结果了。
  “好了,货物已经送达了,我们该回去了。”机长汤姆斯说。
  在投下了炸弹之后,飞机轻了一大截,机群开始迅速的爬升,加速,转向。除了那些跟在后面的“钟馗”截击机,日本人还可能起飞了其他的飞机来拦截。这些飞机现在多半已经爬得很高了,正等在B-29机群回家的路上,等着截击他们。而那些跟在他们后面的“钟馗”可能正在不断的把他们的位置报告给其他的那些飞机,好让他们拦截自己。
  “加速爬升,甩掉那些小日本!准备爬升到10000米!”无线电里传来了带队长机的命令。机群开始向着更高的高度爬升。日本人的“钟馗”自然也努力的跟了过来,相比其他的日本战斗机,“钟馗”的高空性能要好一点。所以经过刚才一段的跟随,又积累了一些速度,勉勉强强的倒是跟了上来。
  B-29机群转了个大弯开始向着东南方向飞去。每一次B-29轰炸机在撤退时的路线都是不一样的。这样也能大幅度增加敌人拦截的难度。当机群已经飞到了深蓝色的大海上的时候,无线电里传来的报警的声音:“9点钟方向,发现敌机!数量20,距离6千米,机型可能是‘NICK’!”
  “他们追不上来的。”机长汤姆斯说。
  “NICK”是美国飞行员给日本的“Ki-45二式复座战斗机”取的名字,这是一种双座双发的战斗机,有点类似于德国人的BF-110。日本人给它取了一个非常威风的外号叫做“屠龙”,但就性能而言,这种有着威风的外号的飞机其实很不怎么样。甚至还比不上以“需要护航的护航战斗机”而恶名昭著的BF-110。它的最快时速不过540公里,还不如它现在要拦截的对象,只要不是处于迎头的位置上,它就没有向已经抛下了炸弹轻装上阵的B-29开火的可能。
  机群稍微转了个方向,就让这些“NICK”完全失去了赶上来的可能。倒是跟在后面的那8架“钟馗”终于跟上来了。他们甚至从6点钟方向追到马上就能向着美国轰炸机开火的距离了。
  不过B-29机群从来不怕来自6点钟方向的战斗机。从这个方向过来的战斗机的接近率无论如何高不起来,留给自卫火力射击的时间会相当充裕。而且因为接近率低,相对速度小,敌机即使撞上来,造成的损害也要小得多。至于说用机炮对射,凭着12挺.50机枪和尾部的1门20毫米转膛炮,再加上极其坚固的机构。只有4挺12.7毫米机枪的“钟馗”根本不是对手。
  罗恩来到机尾,向后张望。他看到后面的几架B-29已经开火了。日本人的“钟馗”顶着炮火努力的想要靠近过来。这时候,一架“钟馗”的右边机翼冒出了火花,显然它中弹了。这架“钟馗”做了一个桶滚,避开了美国人的射击,带着黑烟,向着下面俯冲了下去——显然,它已经放弃了这次截击。
  其他的“钟馗”也没能占到什么便宜,不一会儿又有一架“钟馗”被击中,燃起了大火。飞行员只好在茫茫的海面上跳了伞。剩下的飞机见讨不到好,又或许是燃油不多了,也转过头向着陆地飞去。
第二百九十二章
讨论
  罗恩看到那些剩下的Ki-44“钟馗”式截击机掉过头,向着陆地飞了过去。他知道,这一轮的较量结束了。在这一轮的较量中,日本人没能击落哪怕一架B-29轰炸机,而美国人也没能击中他们想要攻击目标。不过总的来说,这一轮的较量中,吃亏的还是日本。首先,无论如何,美国人丢下的炸弹虽然没能击中主要目标,可是歪打正着的,总能炸到一点东西的。其次,在这次轰炸中,B-29机群还击伤了两架Ki-44“钟馗”式截击机。但就交换比来说,日本还是损失更大。不过这次空袭还是极端的令人不满意,因为这样轰炸,效率实在太低了。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罗恩坐在B-29轰炸机相对舒适的机舱里,这样想着。
  罗恩记得,后来李梅接替了汉塞尔将军的职务,成了第21轰炸机联队的指挥官。他当时也曾经面对过这个问题。当时李梅将美军轰炸机部队传统的白昼轰炸改成了夜间轰炸,因为日本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夜间战斗机。对美国轰炸机威胁很小。而且李梅还将打击目标从打击工业为主转向了以打击有生目标为主,投掷的高爆炸弹换成了燃烧弹,因为日本木头房子多,烧起来容易,也更容易造成更大的伤亡。
  “要不要把这个主意告诉汉塞尔将军呢?”罗恩想到,“如果向他提出这样的建议,那不就等于是从李梅手里把功劳抢出来,送到汉塞尔将军手里了吗?这样做似乎对李梅将军不太公平呀。”李梅也算是罗恩的朋友了,这样抢他的功劳,虽然李梅不可能知道,但罗恩还是觉得很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罗恩马上又考虑到,首先,使用这种策略,能够更快的打垮日本鬼子,另外也能减少中国人民在日本的铁蹄下受苦的时间。同时,也能减少美国士兵的伤亡。考虑到这些,也许还是应该和汉塞尔将军讨论讨论这个计划。
  ……
  “罗恩,跟着轰炸机群出去了一趟,有什么想法没有?”汉塞尔将军问道。
  “啊,将军,我发现,这样轰炸的攻击效率的确太低了。”罗恩说,“我们的轰炸高度太高了,这样只要气流稍微有点扰动,我们的炸弹就会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是呀。但是,如果我们降低高度,就会受到敌人的撞击。除非有护航战斗机,否则,我们就没办法降低高度。可能我们还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等海军拿下一个适合作为护航战斗机的前进机场的岛屿,我们才能发动高度更低的高精度轰炸。”汉塞尔将军说。
  “其实,嗯,其实我倒是还有一些想法。”罗恩说。
  “什么办法?”汉塞尔将军问到。在陆航里,罗恩已经是以足智多谋而著称了。以前,他是公认的陆航第一号战斗机战术专家,不过,在陆航,战斗机的地位一直比不上轰炸机。所以,第一号战斗机战术专家的名气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从在罗恩之前,同样精通战斗机的陈纳德就一直不太受待见就可以看出来一点。当然,陈纳德的性格不太好也是让他受压制的原因之一,但是,难道李梅的性格就好了吗?而且论背景,李梅的爸爸也不叫李刚。为什么李梅就特别受待见呢?这里面固然有李梅运气好赶上了战争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轰炸机专家,在以轰炸机为建军核心的美国陆航里更受人欢迎。
  所以,现在,在美军光复了巴黎之后,进行的大封官当中,李梅迅速的就把自己的准将军衔换成了少将,而罗恩呢,据说还得再等等。不过,李梅对罗恩的推崇还是大大的提高了罗恩在大家心中的地位的,李梅公开说,罗恩不但是整个陆航里面最好的战斗机战术专家,也是陆航中最好的轰炸机专家之一,甚至自己最得意的“箱型编队”也是和罗恩一起研究出来的。而此后,罗恩设计的,和轰炸机相互配合的战斗机“提前清场”战术,更使得到了轰炸机部门的军官们的一致称道。所以,现在当罗恩说“有一些想法”的时候,汉塞尔将军立刻也来了精神。
  “哦,是这样。”罗恩说,“就我所知,日本人并没有多少像样的夜间战斗机。也许夜间攻击会是一个好办法。”
  日本的夜间战斗机数量不够多,和德国人数以万计的夜间战斗机产量相比,日本人总共只生产或是改装出了不到一千架的夜间战斗机。而且由于技术上的问题,这些夜间战斗机中的大多数都没有装备机载雷达。有一些飞机虽然装备了机载雷达,但装备的却只是对海搜索雷达而已。真正装有对空搜索雷达的日本夜间战斗机比大熊猫,比东北虎都少见。
  “是的,日本人的夜间战斗机数量好像不多,我们执行一些夜航任务的飞机基本上都没见过敌人的夜航战斗机。但是夜间轰炸的精度同样是个问题。”汉塞尔将军说。
  “我们可以改变打击目标。”罗恩说,“日本人要生产武器装备,有几个要素是必须的:工厂,能源,材料,工人,运输。这几样东西少了哪一样,都会出现生产困难甚至难以为继的局面。”
  罗恩停了一下,他看到汉塞尔将军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就继续讲道:“比如说,我们可以将打击的目标指向运输。就我所知,日本四岛之间的交通运输非常依赖于濑户内海的航运。而濑户内海水深较浅,特别适合布雷。如果我们晚上用B-29去执行布雷任务,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让日本人的各个港口外面都布满了水雷,让濑户内海连条小渔船都不能出海。这样必然给日本人的工业生产带来大的混乱。”
  汉塞尔将军没有说话,他只是站了起来,走到那张大地图旁边,认真的观察了起来。
  “嗯,罗恩,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不过要想形成完善的计划,就还需要更多的细节。比如港口的水文状况什么的。这些资料海军那里一定有的。”汉塞尔将军说,“这真是个好办法,日本本土的资源匮乏,只要对他们的港口大量布雷,就能极大的降低港口效率,自然就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觉得这个方案非常的可行。真不愧是足智多谋的巫师!”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想法。”罗恩继续兜售起从另一个世界里带来的那些黑心点子,“我们对日本工厂的轰炸效果不好,这固然是因为轰炸高度太高,投弹精度太差。但另一方面,日本人的与众不同的工业布局也会成为一个麻烦问题。一位日本问题专家告诉过我,日本人的工业和我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的像我们今天前去轰炸的那样的大工厂并不多。事实上,他们的工业是半工业半手工作坊形式的。那些工厂往往只负责最后的集成,而各种零部件大多都是在散布在城市中的手工作坊完成的。如果我们仅仅只攻击工厂,那对他们的打击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将这些分散在城市居民区里的手工作坊,连同为日本的军工提供劳动力的工人一起消灭掉,那才是真正高效率的做法。”
  “你是说,让我们像英国人那样,将打击目标对准居民区?英国人在欧洲这样做了,效果似乎还是赶不上我们的白昼精确轰炸。”汉塞尔将军有些不以为然,“我觉得还是把力量集中到攻势布雷上面可能更好些。”
  “将军,那是因为德国人的城市和日本人的城市不一样。”罗恩继续说道,“德国人的城市都是石头或者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只能用高爆弹一点一点的炸。而日本人的城市绝大多数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的。很容易燃烧。我们只要找个一个半夜,一次性派出数百,乃至上千架的B-29,装满燃烧弹,飞到东京。然后先用燃烧弹围着东京画一个大圆圈,确保围在里面的小日本无处可逃,然后就可以向着圆圈里面猛投燃烧弹了。我估计这样干,绝对比德累斯顿还要刺激。”
  “这需要很多的飞机,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么多飞机呢。”汉塞尔将军说。
  “那就增加每架飞机装载的弹药数量,把飞机里一切可以拆掉的东西都拆掉——不必要的座椅,奢侈的享受品,还有那些机枪,全都拆掉。腾出重量来挂燃烧弹!”
  “这太冒险了!如果遭遇敌军的夜间战斗机,没有自卫火力,装满了燃烧弹又飞不快的B-29会成为人家能轻而易举的猎取的猎物。罗恩,其实我们不必这么急,我们可以等一等,等有了更多的飞机,我们再来执行这个计划吧。让我们先来完善攻势布雷的计划吧。”
  罗恩盯着汉塞尔将军,汉塞尔将军也凝视着罗恩,坚定的摇了摇头:“罗恩,你的这个计划非常好,非常有创造力,但是,我要说,它真的太危险了。我宁愿再多等等。年轻人,不要急,我们已经赢得战争了,越是最后的关头,越需要谨慎……”
  罗恩垂下眼睑,以示退让,毕竟人家才是第21轰炸机联队的指挥官。罗恩原本以为能将“鬼畜将军”这个名号从李梅的头上夺走,换到汉塞尔将军头上的,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恐怕还是要等到李梅来接任的时候才能得到执行吧。李梅能够成为“鬼畜将军”和“冷战之鹰”不是没有原因的,性格就是命运。
第二百九十三章
攻势布雷
  汉塞尔将军确定了将向日本发动夜间布雷攻势,并将这一设想上报给了阿诺德将军。阿诺德将军对这个计划也很欣赏,立刻指示他们开始相关的研究,同时他还和海军联系,要求海军派出有关专家,来合作完成这个计划。
  美国海军和陆军的关系算不上好,在一些小事情上相互看对方笑话的时候也不少,但是,和日本不同,在重大的问题上,海军还是能和陆军真心诚意的相互帮助的。和日本海陆军互相视对方为第一敌人不同,在美国海陆军那里,对方就算是敌人,也是排名靠后得多的敌人,第一号敌人肯定是国会,然后是德国日本,最后才轮得到对方。相形之下,也许是因为日本的议会太过弱势,根本管不住部队,结果,缺少了这个最重要的共同敌人,海军和陆军就搞得不可开交,恨不得我灭了你,你灭了我。
  所以,海军也很快就做出了反应,两天之后,一架海军的飞机将5位相关专家送到了塞班岛。
  “汉塞尔将军,罗恩将军,你们好!”一位身高足有一米九以上的大个子少校向着汉塞尔和罗恩举手敬礼,“海军潜艇部队少校指挥官威廉奉命向长官们报到!”
  然后,他双手放在裤子边上,挺直了身子,一幅精干的样子。罗恩看到汉塞尔将军的嘴巴瘪了瘪,似乎想说什么,不过最后,他还是说:“小伙子,不给我介绍一下你的同伴吗?”
  和威廉一起来的其他的四个人倒是没什么军人气质,一看就知道,多半是些文职人员。
  “愿意为您效劳。”威廉少校说,“请让我向您介绍我的同伴。这位是考克斯博士,是海底地形,洋流和水文方面的专家;这位是特里上尉,是通讯联络方面的专家;这位是汉克斯,是水雷方面的专家,这位是索曼,是航运方面的专家。”
  汉塞尔将军和罗恩分别和这几位专家握手致意,然后就带着他们到了作战室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1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