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278

  “贾维斯队长,”英军军官道,“你看怎么办?”
  “长官,这两个人命不好,陷进去了,救不了了,要不咱们给他们一个痛快然后就走吧。”
  “胡说,怎么就救不了?弄根绳子,套在他们身上,然后用马一拉,我就不信拉不出来。”
  “长官仁义,咱们就这么办!”贾维斯队长道,然后他转过头,对着手下说,“快去弄两条绳子来。”
  “队长,这样拉,会把人拉死的。”那个手下小声地提醒道。
  “你以为老子不知道?”贾维斯队长也小声的回答道,“反正死定了,难得长官有兴致,就让长官高兴高兴……知道不?”
  “知道了。长官高兴就好,管他们去死呢……”
  于是……那两个倒霉蛋的尸体总算是拖出来了。
  ……
  在另一边,爱尔兰独立军第一师正在利用一条沼泽通道,悄悄地跳出了英军的铁壁合围。然后除了留下一批负责警戒的小部队之外,全师向着都柏林附近快速前进。
  第一师的目标当然不是攻克都柏林。即使英军后方空虚,这个后方空虚也是相对的。都柏林绝不是第一师这区区不到一千人能够拿得下来的。第一师的目标是都柏林附近的那一系列的兵站。
  这些兵站是英国人控制都柏林近郊的农村的据点,也是这次扫荡中,用于支持扫荡行动的英军的物资的存放和转运的要点。打掉这些目标,英国人的军队在根据地就呆不住,呆不长。
  按照诺福克公爵的想法,这些东西在兵站中应该是相当的安全的。因为各种迹象都表明,叛匪们缺乏攻坚的能力。当然,如今兵站中的兵力大幅度的下降了,但是另一方面,叛匪们也正在承受大军的攻击。这些兵站都在相对安全的后方,本来也不需要多少保护。
  乔伊斯师长的第一个目标是黄杨岗子兵站。这个兵站是支持英军后勤的重要节点之一。打掉了它,整个英军的“讨伐部队”的后勤效率至少要降低三分之一。
  这个节点既然这样的重要,当然相对来说防备也会更严密一点。但是根据侦察获得的情报,英国人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成为攻击的目标,很多防备方面的事情,都是在做表面文章。
  而且如果是以前,这座兵站中,有整整五百人的英军驻守,还配有六门大炮,再加上壕沟、高墙之类的东西,的确是易守难攻。但如今,大队的英军被调去“讨伐”根据地,这里的守军变成了不到一百个英军,加上两百多个“治安军”,守备力量也大大的削弱了。
  而因为承担着繁重的物资转运任务,所以每天还有大批的被强行征集起来的爱尔兰民工要在这里出入。可以说这里的漏洞多得都不好意思叫有漏洞了。
  乔伊斯派出的一组侦察兵穿上了一身法国人提供的高仿英军制服,装成前来领取物资的英军。在进入兵站的入口处,他们让一个穿着上尉军装的家伙拖住在那里的一个英国少尉聊天,然后让另一位穿着少尉军装的家伙狠狠地扇了一个打算上来细细地查看他们的证件的黑狗子几个耳光。那个黑狗子被打得像一个陀螺一样的转了两个转,然后还得从地上爬起来,顶着印着两个清清楚楚的巴掌印的脸,连连点头哈腰地向“长官”道歉。于是他们就很顺利的进了兵站。
  接着的事情就格外的简单了。当第一师的主力靠近的时候,英国人也好,黑狗子也好,还都以为来得是自己人的部队呢——他们根本就没想到,会在这个地方碰到这样大队的“爱尔兰叛匪”。再加上兵站里面已经有了一队混进来的“叛匪”,而这些叛匪,如今正在就“上级给他们的指令”和驻地英军的指挥官——一位上尉连长扯皮呢。
  当第一师的主力继续靠近的时候,才有人发现了不太对劲,于是问了一声。然后这个机灵的英国佬就被一枪掀掉了天灵盖。而在兵站里面,随着这一声枪响,驻军指挥官就被正在和他扯皮的那个“同僚”乱枪打死,同时,侦察兵们开始向着敌人开枪射击或是投掷小甜瓜。猝不及防之下,英国人被打倒了一大片。
  这样里应外合之下,不过十分钟左右。这座兵站,便落入了独立军第一师的手中。
第一百八十一章,翻边(3)
  第一个兵站几乎是毫不费力的就拿下来了。甚至于兵站被拿下之后,还有一支补给队进入兵站,当然他们也莫名其妙的就成了独立军的俘虏。
  在这个兵站中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包括粮食、服被、武器、弹药、药品……林林总总的,让士兵们看得眼睛都花了。原本依照计划,在夺取了兵站之后,带走一些能带走的东西,不能带走的就地烧掉。而所谓的“能带走”的标准则是——“不能影响行军”。
  但是在夺取了兵站之后,大家却都有些舍不得烧掉那些东西了。就比方说粮食吧,以前爱尔兰的农民们,吃的是什么粮食?那当然是马铃薯呀!基本上,爱尔兰人的一日三餐就是,煮马铃薯、煮马铃薯、煮马铃薯。
  但是在兵站的仓库里,一袋子一袋子的都是面粉呀!那可是做面包的好东西呀!一定要扛上!还有那个衣服,那个被子,你看那布面多结识,那棉花多实在……这真是,和这些玩意儿一比,咱们以前用的,那都是什么呀?这真是人比人要死,货比货要丢。这东西,怎么着也要带上吧?还有武器,虽然比不上法国同志送来的,但是,拿回去给郡大队,区小队的同志们,它不香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这些药品,那都是拿钱都不一定买得到的好东西,这些东西,咱们一点都不能丢,全都得要!师长你说啥?我不管,我就是要,我就是要嘛……
  不过好在这次短时间的作战,除了缴获了大量的物资之外,还俘获了一大堆的俘虏,尤其是那些“治安部队”的黑狗子,几乎枪一响就都跪了。此前一段时间里,游击队对小据点的打击让他们都知道了,游击队对他们的政策是“缴枪不杀”。
  于是两百来条黑狗子除了两三个动作太慢,没来得及及时投降的傻瓜蛋之外,其他的,基本无伤。乔伊斯叫来了班长罗伊:“你带上一个班,让这些黑狗子把这些东西都尽可能的带上,回我们的补给点去。兵力紧张,只有你们一个班十个人,要看住这两百来条黑狗子,有问题不?”
  “报告师长,没问题,再多一倍都没问题!”罗伊立刻回答道。
  罗伊从乔伊斯这里出来,便去仓库里找了几条长绳子,用这些绳子在每一个黑皮狗的腰部捆一道,将这两百多个黑狗子都捆成了一串。然后让他们每人都背上一大堆的东西,便押着他们往沼泽那边去了。
  除了黑狗子,乔伊斯还将缴获的马车呀什么的都用了起来,装得慢慢的送了回去。
  当然,乔伊斯敢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在附近,英军没有什么能动用的大部队。所以短时间内,他们还是很安全的。
  当然,这样的延宕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为在这个兵站消耗的时间太多,以至于当乔伊斯带着军队扑向第二个目标的时候,就发现,英军已经做好了防御的准备了。
  “我们在如何处置战利品上缺乏经验,以至于在这样的事情上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导致原本完全可以靠奇袭拿下的目标,却不得不靠强攻的方式来夺取。这不仅仅增加了伤亡,也让敌人有了破坏仓库中的重要物资的机会……”——乔伊斯《关于第二次反扫荡斗争的总结》
  乔伊斯的第二个目标是黑水潭兵站,这个兵站的守备力量和他们拿下的第一个目标差不多,但是这时候英国人已经升起了吊桥,士兵们上了高墙,火炮也做好了射击的准备。
  驻守这里的英军指挥官是连长罗伊德上尉。在得到黄杨岗子兵站遭到袭击的消息之后,一方面他向都柏林城派出了信使,报告了他了解到的情况,另一方面,他让人升起了吊桥,做好了防御的准备。
  对于防御的事情,他还是有些信心的,依照此前诺福克总督大人的估计,叛匪分子因为缺乏炮兵,他们的攻坚能力其实相当有限。因此敌人的人数虽然不少,但是对于严密防御的兵站其实没有太多的办法。
  而当他看到这些爱尔兰叛匪的时候,他的信心就更加的充足了。因为他看的很清楚,那些“叛匪”真的没有大炮。
  “大家不要慌,他们没有大炮!没有大炮,就靠他们这么点人,怎么可能拿得下我们的据点?只要守住了据点,将来,总督阁下重重有赏!”罗伊德上尉大声的喊道,这一方面是给自己的士兵鼓舞一下士气,另一方面也是说给那些“黑狗子”们听的。
  “兄弟们,那些泥腿子没什么可怕的,我们有大炮,不要怕!”
  一听到这软弱的声音,罗伊德就知道,这是“治安军”那边的指挥官在给士兵们打气。罗伊德觉得,“治安军”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累赘。但是这时候,他们只要能在围墙上面乱七八糟的放几枪,多多少少,也应该是个助力吧。
  “叛匪”们在火炮射程外停了下来,他们并没有急于发起攻击,而是似乎在等着什么。
  “汤米,他们在干什么呢?为什么不进攻?”一个英军士兵问道。
  “我怎么知道?也许……也许他们看到我们的大炮,有点害怕了?”那个叫做汤米的士兵回答道。
  站在一边的罗伊德没有说话,但他知道,这些“叛匪”在等什么。他一下子就想起了诺福克总督大人在军官进修班中对他们的教导:
  “叛匪们缺乏攻坚的能力,所以在他们占优势的时候,他们一定希望能通过野战来解决问题,而同样因为缺乏火炮,他们在野战中也会选择以伏击战为主,而不会进行正规的会战。因此,他们可能的手段,我们就可以推知了,那就是包围我们的要点,吸引我军增援,然后在他们预设的战场上伏击我军……而如果他们一定要迫不得已的进攻我军的坚固据点,他们也一定会采用夜袭的方式。”
  “所以,这些叛匪,不是在等着打其他军队的伏击,就是在等夜晚,在夜色的掩护下发起攻击。”罗伊德这样想道。
  很快,天色就暗了下来。在落日的余晖下,罗伊德注意到,对面的家伙们开始活动起来了。
  英国人对于夜袭还是做了一些准备的,比如说,英国人在据点附近设置了雷区,埋设了地雷。(地雷这东西,爱尔兰人用来炸了不少英国人,但是也有一些地雷落到了英国人手中,不要脸的英国人立刻就侵犯知识产权仿制了起来。)除此之外,还专门在围墙外设置了一些照明的火堆。这样即使在夜间,也能让敌人处在更明亮一点的地方。
  当然,这样的设计,到底能有多大作用,还有待实战的检验。
  “如果叛匪进攻,他们首先总要经过雷区,这既是对他们的杀伤,也是对目标的指示。”罗伊德一边巡视着炮位,一边静静地等待着地雷炸响。一旦地雷炸响,炮兵就会立刻用霰弹向那个区域射击。以打击可能跟在后面的“叛匪”。
  然而地雷却一直都没有响。这让罗伊德格外的感到担忧:“那些叛匪在黑暗中到底在干什么呢?”
  “叛匪”在黑暗中到底在干什么呢?那还用说?当然是在排雷。
  在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军工联合体又推出一种新的小玩意——线圈探雷器。靠着一节简易干电池,提供的电力,这种东西能相当有效的发现埋藏在地下的金属地雷。而英国人并不缺钱,所以他们可不会去弄什么石头地雷。因此,英国人在据点外埋设的地雷,很快就被悄悄地清理掉了。
  接着就是前面的火堆了。其实火堆的照亮范围相当有限,只要不惧怕牺牲几十步的距离,一眨眼就能冲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敌人最多也就集火射击一次而已。而现在,因为前面的地雷没起到作用,所以,敌人的注意力其实也并不在火堆这里。
  这时候,据点炮垒上的大炮突然响了,这几门大炮向着雷区那边胡乱地开起了火。显然,英国人并没有发现已经前进到了火堆照明范围的边缘的战士们。
  “吹号!”乔伊斯见部队都到位了,便下达了命令。
  号兵站了起来,将手中的小号举了起来,于是“滴嗒嗒滴滴滴滴”的号声就响了起来。在号声中,战士们从黑暗中猛地冲了出来,只一眨眼功夫便冲过了火堆照亮了的那一小块地区,在他们的面前就是壕沟了。
  战士们将扛在肩膀上的梯子架在了壕沟上,一下子就越过了壕沟。这时候,墙头的守军终于反应了过来,纷纷向下面丢下小甜瓜来。攻击部队顿时遭遇到了不小的伤亡。
  攻击部队的战士冒着这样的攻击,将一个个炸药包靠在了墙根上,然后一拉导火索。就往回飞跑。
  “叛匪”们的迅速撤退让罗伊德松了一口气,但是紧接着,就发生了几次大爆炸,然后大段大段的围墙就倒了下来。
第一百八十二章,翻边(4)
  战斗并没有随着围墙的倒下而结束。英国人知道自己在爱尔兰人那里干了些什么,所以他们抵抗得也格外的激烈,最后第一师当然还是获得了胜利,但是也付出了上百人伤亡的代价。
  这个伤亡数字让乔伊斯很沮丧,因为如果此后的每一处兵站都要付出这样的代价才能拿下来,那他的第一师可就打不了几仗了。而更让他恼怒的则是在最后时刻,英国人点燃了仓库,烧掉了大量的宝贵的物资。
  这次反扫荡,无论作战多么成功,根据地也肯定会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些缴获的物资,在这样的前提下,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此没能缴获更多的物资,这让乔伊斯越发的沮丧了。
  如果乔伊斯知道第二师的战果,那肯定会更加的伤心。第二师在沃特福德方向上在一天之内,已经拿下四个兵站了,而且伤亡还很小。第二师的奥哈啦师长胆子很大,他直接将九百来人的部队分成了四个分队,几乎同时袭击了四处兵站,而且都得手了。当然,第二师的缴获自然也更多。
  于是大怒之下,乔伊斯不但将英国人杀了个精光,还把帮着参加了防御战的“黑狗子”排长以上的军官们都挂了起来。反正东西都被烧掉了,也用不着他们来搬东西了。
  但是乔伊斯没想到的一点是,他在夜间以强攻的方式拿下英军驻守的兵站的消息传出后,带来的效果。
  当这个消息穿出后,英军顿时失去了以小部队守住兵站的信心。当然,迫于军令,他们也不敢丢下兵站跑路。但是他们不敢,不代表别人不敢,那些被拉进来协助守卫的“黑狗子”可就不一样了。英军的士兵就算想跑,也是没地方跑的。但是“黑狗子”们要跑,那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在以前,“黑狗子”们觉得,他们可以先跟着英国人一起和游击队打,万一打不过了,他们投降,游击队那边也会给他们一个“缴枪不杀”。这样自然先跟着英国人干游击队。因为跟着英国人有肉吃,而万一英国人完蛋了,也还有退路。但是如今看来,至少是跟着英国人守兵站,万一打输了,这退路,还真就不一定有了。
  而且防御战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还真防不住,于是当乔伊斯带着军队向第三个兵站发起攻击的时候,却发现兵站中的防御兵力少得出奇,以至于很多地方都顾不上。结果很快就被乔伊斯打下来了。
  打下来之后,乔伊斯一问才知道,这个兵站原本有五十多个英国人和三百多个“黑狗子”,但是在知道乔伊斯的军队逼近之后,“黑狗子”们一哄而散,结果……
  这么一来,诺福克公爵便只好下达紧急命令,放弃一些不太重要的据点,将兵力集中到几个最重要的据点,并下令从前线调回军队。调回军队,几乎就意味着承认扫荡失败,所以诺福克公爵的一些不甘心失败的参谋便向总督提出,是不是可以只先召回一部分军队,因为只需要一部分军队,就可以重新保证后勤线路的安全了。不过这种提议很快就被公爵大人否决了:
  “诸位先生,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错误,就是因为不甘心失败,而在已经失败了的事情上持续地投入力量。让我们大度一点,也自信一点的承认,叛匪们的这个举动超出了我们的预计。而且,他们几乎已经完成了对我军的后勤线的截断。
  诸位,如果我们要调回一支军队,那么会有什么结果呢?
  调回一支军队,涉及的可就不只是一支军队。这种调动往往会让整个战线上出现一个不小的缺口,从而让敌军获得各个击破的机会。当然考虑到如今我们的敌人,未必有哪怕单独在野战中消灭我军哪怕一路军队的能力,所以这种缺陷,我们也不是不能忍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