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278

  约瑟夫是在吃午饭的时候得到这个消息的。这会儿拿破仑一天到晚在巴黎整顿国家的秩序,努力地想要建立起一个触角能一直延伸到村庄的军政府。是的,拿破仑的政府从本质上就是个军政府。在法国,以前只有贵族们的触角能够延伸到乡村。如今贵族们已经不存在了,拿破仑便希望能够利用军队复原的机会,让那些退伍兵都成为村庄中的组织者。
  拿破仑这样想,当然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那些退伍兵,尤其是从拿破仑的军队中退伍的士兵,大多都在外面挣到了不少钱。他们回到村子里,又能在政府的政策的优待下便宜地买到土地。一下子就都成了乡村中的富裕阶层。而这些人在回去之前,也都加入了所谓的“退伍军人联谊会”,即使退役了,他们互相之间还是保持着联络,保持着组织。这就是支持拿破仑的政治力量了。
  至于吕西安,他现在比拿破仑还忙。作为“真理部”的部长,他的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宣传真理”建立起一套宣传机构。
  吕西安计划中的宣传机构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直接由真理部直接管辖的宣传机构,他们主要负责对外的宣传。在上次战争中,法国获得了在尼德兰、比利时、莱茵联邦、以及普鲁士进行全面的自由贸易的权利,这“自由贸易”当中就包括开设新闻机构并派出记者。
  吕西安打算成立一个欧洲自由通讯社,负责采访各种新闻,并在核实其真理性之后,向那些国家的报纸提供各种消息,以便让欧洲各国人民理解法兰西的真理和第一执政对各国人民的仁慈和关爱。同时《科学真理报》还将在这些国家开设分部,发行各种语言版本的,针对各个地区的报纸。
  当然,《科学真理报》的政治性太强,有时候对于骗人——啊,不对,是对于让人潜移默化地接受真理不利。所以除了《科学真理报》之外,吕西安还打算通过间接控制的方式,建立一批《XXX生意人报》,用更加委婉的方式来传播真理。
  至于国内,吕西安打算采用更为隐蔽的方式来控制舆论。一方面建立一个官方的新闻出版署,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当然这些法规都是用来“保护言论自由”的。
  另一方面,则通过“军工联合体”采用隐蔽出资的方式,创建或是控制一批报纸,然后再通过这些报纸,联合起来组建一个“法兰西新闻通讯社”,来垄断新闻的来源。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些事,吕西安还不至于这么忙。但是最近,巴黎的某个行业开创了一个新的活动——“巴黎小姐选举”。这也正好是吕西安分管的事务范围内的。结果这件广大人民新闻乐见的事情,就把吕西安剩下的不多的时间也都占用了。
  至于路易,目前还在巴黎大学读书,为了上课方便,他如今住在巴黎城里。而热罗姆呢,还在读中学,军工联合体的研究人员家里往往也有和热罗姆差不多大,甚至更小的孩子,于是就在研究所附近建了一座子弟学校,热罗姆就在这里读书了。
  其实热罗姆非常希望能到巴黎城里面的那些学校去读书,因为这样可以避开约瑟夫的检查功课。热罗姆现在非常怀疑,自己的哥哥每次太过疲劳之后,就会用检查他的作业来提神清脑。
  这天中午,约瑟夫忙了一个上午,正打算检查一下热罗姆的功课,好醒醒脑子。才刚说了句:“热罗姆,你们今天上午……”就看到范妮和她的女秘书波莉娜一起过来了。热罗姆立刻就像找到了救生圈一样喊道:“大哥,我今天上午的作业,刚刚已经给范妮姐姐看过了的。范妮姐姐说没问题的。”
  一边说,热罗姆还一边扭过头朝着范妮挤眼睛。
  “是的,我看过了,没问题。”范妮说。
  “啊,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吃饭吧。”约瑟夫在桌子边上坐了下来,范妮的面子,多少还是要照顾一下子的,“嗯,波莉娜,你跟着范妮玩得开心吧?”
  “什么叫做玩?我可是认认真真地在干活的。”波莉娜立刻瞪圆了眼睛反驳道,相比弟弟们,约瑟夫对妹妹们一向更为纵容,所以波莉娜倒不像弟弟们那样怕约瑟夫。
  “约瑟夫,波莉娜帮了我不少忙的。”范妮道,“我们现在过来,可不光是为了吃饭,我们刚刚接到一份报告,一条走私船在战斗中俘获了一条英国蒸汽战船,还俘获了不少的英国人,其中还有一个技术人员。”
  这个消息立刻就引起了约瑟夫的注意。
  “他们俘获了一条英国蒸汽战船?战船现在怎么样了?控制好了吗?”约瑟夫问道。
  “他们要价五万法郎。我觉得这个价格也还可以接受。其实我们也可以让法国政府出面,给他一个嘉奖,我查了一下这个莫雷尔的资料,这个人还算能干,有一定的培养价值。我已经让人去通知那边的人将英国人的船买下来了。”范妮回答说,“另外据说,那条船损伤比较严重,并不便于立刻转移。而那条船现在在卡马雷。卡马雷只是一个渔港,没有任何维护能力。而且,这件事情如果被英国人知道了。卡马雷港可是没有任何防御设备的。他们完全可以直接过来彻底破坏那条船。所以我建议,我们要尽快组织人员去对那条船进行测绘,掌握第一手的技术信息。”范妮建议道。
  “嗯,是要立刻派人去。”约瑟夫点了点头,“我们先吃饭,吃完饭立刻拟定一个名单……”
  莫雷尔从军工联合体那里拿到了五万法郎,便将那条蒸汽船,还有那些英国人都交给了军工联合体的人,又从政府那里拿到了一枚勋章。
  波旁王朝原来设立过诸如圣米歇尔勋章、圣灵勋章、圣路易斯勋章等各种荣誉勋章。革命后,这些东西因为带有明显的封建和波旁的气味,便都被第一共和国政府宣布废除了。此后一段时间,对建立功绩之人的表彰物就变成了金钱或是象征性的荣誉武器。
  但是这种表彰,效果却远远不如勋章。(主要是比勋章费钱多了)所以第一执政上台后,便开始恢复勋章制度。有些中二,特别喜欢模仿罗马帝国的拿破仑,便宣布成立一个机构上模仿罗马帝国的“荣誉军团”,而它的成员,就是那些获得勋章的人。
  莫雷尔得到的只是一枚最低等的骑士勋章(这里的骑士,并不是后来封建时期的骑士,而是罗马帝国时代的由富裕的公民组成的骑兵。),但是却也足够让莫雷尔得意的了。要知道,在波旁王朝的时候,莫雷尔这样的平民可是绝对得不到勋章这种玩意儿的。
  在拿到钱之后,莫雷尔便带着他的那条少了一根桅杆的船回了罗斯科夫,一方面在那里修理,另一方面他也要到当地的保险公司去寻求补偿。
  保险公司的人上了船,对船上的损失进行了登记。十天之后,莫雷尔得到了保险公司那边的答复,保险公司可以为他们的船只更换桅杆提供补偿费用,但是关于货物损失部分,保险公司认为这些损失并不在保单的范围之内。
  莫雷尔当然表示了抗议,于是保险公司那边便将合同拿出来,翻到了后面的附录部分,然后用深厚的法语文法知识和法律知识,让莫雷尔对于法语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然后……嗯……莫雷尔还是没能拿到货物损失的补偿。
  就在莫雷尔绝望地和保险公司的家伙们继续扯皮的时候,约瑟夫也拿到了从卡马雷传回来的关于英国人的蒸汽战船的技术数据。
  “嗯,用两台蒸汽机,联合推动两个明轮,明轮这东西不好用呀,而且明轮分布在两侧,这可是明显的弱点……再加上一根桅杆的风帆辅助动力……嗯,桅杆布置得距离锅炉太近,在锅炉爆炸中损坏,这是谁设计的?”
  约瑟夫在认认真真的研究了英军的蒸汽战船的数据之后,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英国人这个技术,真是,让我们白花了五万法郎。”
第二百一十六章,爱尔兰危机
  的确,英国人的蒸汽战船,在技术上相当的一般,用约瑟夫的话来说,那就是:“这东西在技术上完全就是渣渣!上面任何技术,都远远落后于我们。我花了整整五万法郎,最后只得到了一个有效信息,那就是,英国人的蒸汽船就是渣渣!”
  的确,明轮蒸汽船在技术上是完全失败的。作为战舰,外露的明轮就是最明显的弱点。而且明轮的存在,也大大的影响了火炮的布置。在军事上,这样的船只的用途非常有限。而作为民用船只,明轮本身的推进效率就不高,结构重量却大得惊人,不仅仅大大地增加了船只的重量,而且它的附属的传动机构什么的也会占用相当多的宝贵的空间。加上明轮在较高的海况下容易出现单边出水,导致空轮飞转,很容易因此造成各种机械故障。总之,和螺旋桨相比,明轮除了样子吓人一点,几乎就一点优点都没有了。
  只是约瑟夫虽然这么说,但是这种“落后的渣渣”却是实实在在地给法国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仅仅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就有四条飞剪船没能从爱尔兰返回。另外还有还几条回来的飞剪船都丢失了所有的货物。按这些惊魂未定的船长的说法,他们在海上都遇到了那种冒着黑烟的英国军舰的追逐。
  也就在与此同时,英国报纸上还刊出了关于“英勇的皇家海军”俘获法国飞剪船的报道,以振奋趋于低沉的英国人的士气。
  法国人当然也立刻以莫雷尔船长缴获英国蒸汽船的故事来加以反击。这故事不但出现在报纸上,甚至还很快就被搬上了戏剧舞台。在舞台上,莫雷尔船长固然表现得英勇不凡,但更为引人注目的还是英国人的形象,几乎和后世的经典法国电影《虎口脱险》中的德国人有的一比。
  但嘴炮这事情并不能立刻改变海上的局面。随着英国人投入的蒸汽船越来越多。法国人能够运到爱尔兰去的物资却是实实在在地减少了。到了后来,法国人的船只甚至只能先在远离爱尔兰的远海上待机,(反正因为航程限制,英国人的蒸汽船不会跑这么远)等到气候条件相对恶劣的时候,才敢靠近爱尔兰。(谁让海况一高,明轮就变成了废物呢)
  但即使采用了这样的做法,保证了伸向爱尔兰输血管没有被完全切断,但是这条血管出现了严重的栓塞,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了。
  对于英国人来说,重要的就是要趁着这段时间,赶紧在战场上给爱尔兰人大放血,就算不能彻底消灭爱尔兰叛匪,那也必须重创他们。
  于是诺福克公爵便再次接到了必须尽快重创,乃至消灭叛匪的命令。和内阁的这道命令一起送过来的还有国王的一道命令:“必须对不忠于国王的非法宗教组织进行更加严厉的打击。”
  诺福克公爵则表示,这两件事情的难度都很大,如果一定要他执行,那就必须给他增兵。而且军队的人数不能少,至少要十万大军。
  说起来英国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调动这么多的军队呢。这样的过分的要求自然不可能得到政府的允许,不过诺福克公爵提出这样的要求,其实也是有他自己的考虑的。
  首先自然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比如说,如果你老老实实的说:“我要五万军队。”那政府那边肯定会想办法给你打个折扣,最后还能剩下两万五就不错了。所以必须先大喊一声:“我要十万!”
  其次呢,就是为将来准备好退路。万一失败了,(其实现在即使爱尔兰人遇到了困难,但是要彻底消灭他们也并不容易,失败的几率可远大于万分之一)也可以有个推卸责任的理由。
  诺福克公爵的意思,其实大家都明白,多少年了,官僚机构一直都是这样运行的。只有傻子,才会下面人要啥就给啥,最后弄得大家都没借口了,然后都只能铤而走险,最后全都完蛋。
  所以政府那边也就依照老规矩和诺福克公爵讨价还价了一番之后,又给他派去了四万多的几乎全部由新兵组成的部队。
  对此,诺福克公爵表面上自然是大为不满,在给首相的信件中,甚至为此口出不逊之言。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诺福克公爵其实已经很满足了,他的抱怨,只是在给自己留后路而已。
  诺福克公爵也明白,如今补充进来的都是些没打过仗,训练也不是很充分的新兵。但是就是这样的新兵,那也比“爱尔兰治安部队”要强呀。至少,就目前来看,还没有出现正宗的英军脚踩两条船的事情。
  在即将到来的大扫荡中,诺福克公爵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守住自己的老家,不能再出现前面出兵去砸人家的基地,后面自己的基地就被人偷了的故事了。这四万多的新兵蛋子,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来守住那些要点,以确保在扫荡的时候,自己的大后方的安全。
  至于那些不太可靠的“爱尔兰治安部队”,在扫荡中还是非常好用。比如说,用来在非治安区破坏土豆什么的,这种活,难道也让正规军去干?
  于是在那帮子新兵蛋子到位之后,诺福克公爵把那些新兵蛋子们派往各个兵站,强化了兵站的防御能力之后,便再次发动了对爱尔兰人的大扫荡。
  只是这次扫荡,在时间上其实并不算特别的好。本来依照着公爵的想法,大扫荡一定要等到土豆即将收获之前来进行的。只是政府那边急于得到好消息,而且公爵自己也知道,法国人的运输线并没有完全被掐断,如今如果拖延下去,拖延两个月,拖到土豆收获之前,的确可以给爱尔兰叛匪更大的打击。而现在,土豆才刚刚种下,现在就出击,将那些土豆田都糟蹋了,爱尔兰人也还来得及补种一批,虽然这样最后的产量肯定还是会有所下降,但是总比在收获前挨上这么一下子来得强。
  但是,往后推这么长的时间,也会让政府承受更多的压力,政府这时候需要能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而且,几个月的时间也会让叛匪们有更多的准备时间。到时候发起扫荡,虽然战果可能更大,但是损失也会更大。
  另外,如今英国人靠着“世界第一的科技”暂时在海上占据了上风,但是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诺福克公爵在准备新的一轮的大扫荡的消息,根本就瞒不住,统一爱尔兰人联合会早就得到了情报。因为在“爱尔兰治安部队”中,脚踩两条船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诺福克公爵还没来得及开始行动,统一爱尔兰人联合会那边就已经在开会商议反扫荡的事情了。
  “怎么做,当然是和上次一样,敌人到我们家里来,我们到敌人家里去。大家各打个的,看谁先受不了。”
  “乔伊斯师长,这次那个老混蛋又从英国国内弄到了四万多人,他多半是要把这四万多人留在家里守家。那些兵站只怕不会像上次那么好打了。”拉塞尔会长提醒道。
  “但是会长,我们也变强了很多。尤其是我们的攻坚能力。”乔伊斯回答道,“针对上次的反扫荡作战中暴露出来的攻坚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请求法国同志提供支援,另一方面,也针对性的加强了训练。如今我们的攻坚能力也不是上次能比的了。那个老东西肯定以为我们啃不动他的那些兵站,我们完全可以给他们一个惊喜嘛。”
  “我赞同乔伊斯师长的看法。但我认为,我们不但应该打击敌人的兵站,也应该集中力量,打击进入我根据地的敌人。”第二师的师长谢兰说,“如今我们的军队规模有了不小的扩大,英国人知道这一点,但他们并不知道我们的力量壮大了多少。所以如果他们还以为他们可以向上一次,只要集结了几百个英军加上几百条黑狗子就可以横行无忌,那他们就想错了。我觉得,我们可以先让他们进根据地,然后我们在他们后面打响,敲掉几个关键的兵站,迫使他们撤退,然后我们立刻转移回根据地,狠狠地打击撤退中的敌军。”
  “很好,大家的士气也很高呀。”拉塞尔会长很高兴的说,“最近我们遇到了一些麻烦,我们的武器补给数量下降了很多。但是同志们,我们也不能什么事情都只依靠我们的法国同志。我们也要自力更生,没有枪,没有炮,我们可以让英国人给我们造嘛!另外,保卫祖国也不能只靠正规军,每一个郡大队,区小队,村小组都要动员起来。别看村小组人少,打不了大仗,但是今天打死他们几个,明天再打死他们几个,积少成多,也不可小看的嘛。”
  “起码打打黑皮狗,从他们手中缴几条枪还是不成问题的。”有人这样说道,“你说英国人是给那些黑皮狗发枪好呢,还是不发枪好呢?”于是大家便都一起笑了起来。
第二百一十七章,情报先行
  诺福克公爵知道在即将到来的战役中,他在绝对的军事实力上肯定是占上风的。但是在另一个方面,他却处于绝对的劣势——那就是情报。
  因为此前的一系列挫折,使得非治安区的愿意和英国人合作的人变得更少了,而收买他们的难度和花费都大幅度的上升了。
  更要命的是,这些人给出的情报的可靠性也很成问题。这些情报往往相互抵触,甚至于有时候,同一个人,前后给出的情报也明显的自相矛盾。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是专业的情报人员,所以不能有效的进行分辨;还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家伙想要骗到更多的钱,所以有意地编造了这些狗屁不通的东西;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干脆就是叛匪那边的家伙,在故意帮叛匪们误导英国人。
  当然,考虑到那些家伙发来的东西很多都自相矛盾,狗屁不通得太过头了,完全不像是真的有恶意的叛匪能干得出来的(骗钱这种恶意不算在内),那么更大的可能还是他们已经被叛匪发现了,只是叛匪们看到他们这么傻,于是故意留着他们,利用他们误导英国人。
  总之,在非治安区的一切情报都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可笑的。别的不说,就以叛匪头目的画像为例,叛匪头目拉塞尔的画像有十多种,每一种的相貌都一样,甚至,就连性别都不一样。在有些画像中,拉塞尔甚至被画成了身材高挑,有着微微有点尖的耳朵、栗色的长发和绿色的眼睛的女战士。
  诺福克公爵自然知道,这些画像绝大部分都是瞎扯淡,拉塞尔又不可能真的是某种神话生物。但是,他还是让士兵们把所有的画像(包括那张尖耳朵妹子)的复制品都带上了——万一里面有一张是真的呢?万一拉塞尔真的是爱尔兰的贞德呢?
  至于准治安区,那里的情报工作一样稀烂,而且相比非治安区,准治安区的情报更让人头疼。很多的“治安部队”的人都是脚踩两条船的家伙,从他们那里得到的消息,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偏偏他们上报各种情报还格外的勤快,比如说有个叫贾维斯的侦缉队长,他每个月送上来的关于叛匪的情报都可以订成一本书了,当然这一本书里面,能保证真实可靠的,大概一张纸都不一定有;而在这一张纸都能写得下的真情报里面,真正有用的,一句话都未必有;而这样有用的一句话,被及时的被从这一大堆狗屎玩意儿中挑出来,然后真的起到作用了的那就更少了。
  总之,就是要从他们那里弄到有效的情报,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情报部门一直要求增加人数,以提高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光是对付一个贾维斯,我就需要再增加两个文书,这个笨蛋把东家的公狗强暴了西家的母狗的事情都当做情报报上来了!”
  至于治安区,目前的主要工作则是抓匪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