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278

  马白夫笑了起来:“爱德华会长,追求科学真理从来不会太晚,您对科学的热爱我看在眼里,也从心里感到佩服。你们的公开信,我们可以安排版面发出,相信波拿巴小姐也能看到。至于派人去法国留学,和聘请法国专家的事情……”
  “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关系到无数病人的福祉,如果总编先生您有门路,一定要帮帮我们,我们也是知恩图报的人……”
  “啊,爱德华会长,您知道,和法国的医学界和学术界关系最为密切的媒体并不是我们,而是《柳叶刀》杂志。他们那里,有很多这样的途径。不过您知道,《柳叶刀》杂志太过艰深,能读懂的人有限,所以他们的销量一直不大。他们的销售是无法支撑这个杂志的开支的。而他们又不愿意让杂志太过的商业化——您知道,学者们总是有点清高的。”
  “这是应该的,是应该的。”爱德华连声道,“这才是一门心思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样子呀,真是令人钦佩。啊,马白夫总编,请您继续讲下去。”
  “是这样,不知道您知不知道,《柳叶刀》杂志能够维持,完全靠的是那些热爱科学,热心公益事业的专家们的捐助。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和那些专家们的关系相当密切。如果您想要安排英格兰的医生学习新的医学什么的,找他们比找我方便得多。毕竟和你们一样,他们才是最专业的不是?”
  “太谢谢您了。”爱德华会长一边说,一边从外套口袋里拿出了一个大信封,将它双手递给马白夫,“马白夫先生,这是我们英格兰医生公会写的,向波拿巴小姐致歉的公开信。”
  马白夫接过厚得不太正常的信封,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道:“二位先生放心,我们会尽快安排版面的。”
  “最好能安排在头版。”爱德华会长一边站起来一边道,“我们愿意支付在头版刊出这封信的费用。另外,我现在要立刻赶到《柳叶刀》的编辑部去,就不继续打扰总编先生了。”
  马白夫便也站起身来,将两人一直送到门口,看着两个人上了马车,这才转身回去。而爱德华和詹姆斯则直接就往《柳叶刀》的编辑部去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标准和利益链条
  英格兰医生公会并不是真理部真正要打击的目标,所以他们一旦表现出了“悔过之心”,并且做出了实际行动,比如说立即向全英格兰发出倡议,要求所有医院都立刻按照《柳叶刀》标准加以整顿,比如说将派出医生到法国学习,比如说聘请法国资深医生担任公会理事。真理部的力量便不再追究他们的问题了。
  而当爱德华会长提出,为了支持医学的发展,英格兰医生公会,将每年向《柳叶刀》捐款一万英镑,以支持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并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柳叶刀》认证”之后,真理部中的不少人都觉得,这几乎就是自己人了。
  所谓的“《柳叶刀》认证”,首先是对医院环境,医院人员资质的认证。那些环境健康,人员训练有素,治疗效果突出的医院,在自己申请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不同等级的,由《柳叶刀》杂志认定的资质证书。
  显然,在如今《柳叶刀》名声大振的前提下,这个认证会大大地提高获得这一认证的医院的信誉。只要能拿的出钱的医院,肯定都会尽可能地给自己弄一个“《柳叶刀》认证”的标志。而拿到这个标志的医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天然地就会站到《柳叶刀》,或者说的更明白一些,那就是会站到真理部的这边。
  “这样一来,整个的英国医疗界,就都成了我们的人了。这真是像约瑟夫说的那样,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这个爱德华,是个人才!当然,波莉娜,你这次干得也真不错!说吧,你需要什么奖励?”吕西安很是得意的问道。
  “我要什么,你就能给什么吗?”波莉娜问道。
  “只要我能拿得出来的。”
  “那好。”波莉娜果断地说,“你把海黛让给我。”
  “波莉娜,”吕西安皱起了眉毛,“你应该多去看看那些小伙子,而不是整天穿着男人衣服,和我抢情妇。真见鬼……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个……”
  “你就说给不给吧!”波莉娜竖起了眉毛。
  “海黛又不是物品,她是自由人,她有完全的自由意志,我怎么能……”
  波莉娜顿时露出了非常绅士的笑容:“这么说,你不会和我抢海黛?嗯,这就够了,我就不信,这个小妞能逃出我的手心。”
  “行了,波莉娜!”吕西安说,“关于那个什么《柳叶刀》认证,你还有什么建议没有。”
  “没有,这种事情,你去问约瑟夫好了,他鬼点子多。我忙着呢!”波莉娜一边说一边往外面走,走到一半,突然回过头来,望着吕西安笑道;
  “吕西安,你是不是很羡慕我既能穿男人衣服,也能穿女人衣服?嗯,你要是不服气,我送一条裙子给你试试怎么样……”
  赶走了闯祸精波莉娜,吕西安便让人就刚才的问题去征求约瑟夫的意见。到了下午,派去了回来了,带回了约瑟夫的回信。
  “波莉娜说得没错,还是约瑟夫鬼点子多!”看完了信件,吕西安拍手叫好。
  “《柳叶刀》认证医院可以分成三个大的等级,每个大等级中又分为三个小等级,这样就一共有九个等级,然后再在第三等级的一等之上,再设定一个要求对医学发展有明显贡献的特等,这样就一共是三个大等级,十个小等级。
  至于等级的划分和认定,可以依据医院的规模,医院的技术水平,医院的设备水平,医院的管理水平,医院的科研水平(这一条对于一级和二级医院可以暂时不做要求)来分别按照一定的比重来评分,评分的标准必须公开,以便各个医院自查。
  在制定标准的时候,一级和二级可以相对宽松一点,只要能保证环境的卫生安全,能对付一些常见的病症就可以了。至于三级医院,尤其是三级一等和特等,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宁可让全世界没有一家三级特等,一个国家都没有一家三级一等,也决不允许出现三级医院烂大街的情况。
  每隔一段时间,由《柳叶刀》组织或委托相关机构对申请认证,以及已经获得认证的医院进行审核。达到标准的,颁发相关认证证书。而原本获得过证书但是在新的审核中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则取消认证。等级的判定不是终身制的。
  每年在审查之后,《柳叶刀》发出特别增刊,将审核结果向全社会公开。
  另外,类似措施也可以在法国加以推行……”
  “真不愧是约瑟夫。”吕西安说。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个计划后面的东西,整个英国,不,应该是整个欧洲,只要执行了只一套东西,他们的医疗系统就和法国捆在一起了。
  对于一家好不容易获得了“《柳叶刀》认证”的医院来说,这个认证就成了宝贵的无形资产。他们自然会主动的爱惜保护属于他们的资产。那么,任何对法国的攻击,只要可能威胁到他的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那就是对他们的攻击,而发起这样的攻击的人,自然就是他们的敌人。
  任何人在拥有了资产之后,都希望这资产能够升值。而“《柳叶刀》认证”同样是资产,只不过是无形资产,它同样可以贬值或者升值。那些拥有了这样的资产的人,肯定希望这种无形资产可以升值,所以他们会主动地到处宣传这种荣誉,拼命地抓住一切机会夸《柳叶刀》的权威性,并对任何一个胆敢怀疑这一点的人大吼:“笨蛋!法兰西的医学天下第一!”
  “除了医院,我们还应该针对医生给与相应的技术认证,比如助理医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所医院中,拥有的相应资质的医师的数量和比例,也将影响它在‘《柳叶刀》医院等级认证’中的得分。”
  看到这里,吕西安又忍不住感叹道:“黑,真他妈的黑!”
  这样一搞,几乎所有的医生的利益,就都和真理部捆绑到一起了。他们就在实质上都成了真理部的朋友了。而医生又是一个和各个阶层都存在广泛的联系的群体,如果这个群体整体性的亲法,那就能带动更多的人亲法。我们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多,敌人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难怪门修斯说:‘拥有真理的人,能得到广泛的支持;违背真理的人,只能得到极少的支持。’难怪约瑟夫会坚持将我们的部门命名为真理部。我觉得,我们用宣传打出来的战役,在意义上几乎也不压于拿破仑在战场上打出了的胜利了嘛。”吕西安在心中狠狠的夸了自己一下,并给自己授予了一个“大元帅”的头衔。
  “可惜,拿破仑这家伙肯定不肯真的给我一个一个‘大元帅’的军衔。”吕西安忍不住摇了摇头,然后拿过一张纸,开始起草新的文件。
  而在英国,因为新的一期的《柳叶刀》引起的风暴还在变得越来越大。
  英格兰自由新闻联盟的报纸前一段时间一直被英格兰新闻联盟的按在地上摩擦,各种各样的头衔,各种各样的帽子不断地飞到他们的头上。温柔敦厚一点的大报,称他们为“法国人的朋友”,“支持法国理论的英国人”,而在那些更尖酸刻薄一些的,更民族主义一点的小报上,他们则被称作:“叛徒”、“卖国者”、“法国特务”……。关于他们拿法郎的流言更是此起彼伏。
  但是现在,局面就完全翻转过来了,英格兰自由新闻联盟旗下的媒体开始全面反攻。尤其是在剑桥大学的人证实了《柳叶刀》上的内容是可验证,可重复的,并且还发现了更多的致病菌之后,整个的局面更是完全不一样了。
  那些要注意一下节操的大报倒还罢了,无非就是讽刺一下托利党以及他们那边的媒体太缺乏科学素养,需要好好的回炉加工一下。然后就给剑桥大学大唱赞歌,表扬剑桥大学的学者们严禁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并指出,剑桥大学的学者们的做法,提高了英格兰的科学和文明水平,他们才是真正的爱国者。至于那些不问青红皂白,一味抱残守缺地为英格兰不好的地方唱赞歌,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爱国者的家伙,根本就是在玷污爱国者这个神圣的词汇。
  而那些没有,或者说不需要节操的小报,就没有这么温和了,他们有的秉承的大报的思路,将那些托利党以及英格兰新闻联盟的人称之为“爱国流氓”。有的则大肆宣扬此前他们提出的阴谋论,认为英国政府就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已经没有压榨价值了的穷人”。还有小报更是提出:“如今的英国,不是广大人民的英国,而只是贵族和大老板们组成的‘邪恶轴心’的英国!”并且在此后的报道中,凡是涉及道英国的地方,他们都将英国这个词换成了“贵国”。有一份叫做《英格兰解放报》的报纸甚至喊出了这样的一句话:“‘英格兰祖国’是一个骗局,因为劳动人民没有祖国!”
第二百五十七章,水雷
  就在伦敦的那些报纸还在因为《柳叶刀》的事情相互攻击的时候,在苏格兰附近的一座小岛边,一个秘密实验正在进行。
  一条小船从小岛边慢慢的驶过,一个带着锚链的表面上布满了一些短短的钢铁触角的橘红色的大铁球抛入了大海。那个铁球先是漂在海面上,随着微微的波浪还一起一伏的,接着便在锚链的牵引下,一下子沉了下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浮标漂在海面上。
  接着刚刚抛下这个铁球的小船立刻加速远离,并向旁边的等候着的两条船发出了信号。
  “我们过去吧。小心点。”在另一条船上,凯文船长向手下的水手们喊道。于是船两边的明轮转动了起来,蒸汽船开始向着那边航行过去。
  在这条蒸汽船的后面,用一根缆绳拖着一条船。这条船既没有桅杆,也没有明轮,只是在船尾的位置上,有一个舵轮,一个人在那里借助它控制方向。
  蒸汽船小心翼翼地从浮标旁边驶过,那个橘红色的浮标在蒸汽船激起的波浪中不断摇晃。
  凯文船长知道在那个浮标下面,不过两米的深度上,就是那个长满了触角的铁球。透过海水,凯文船长还能清楚地看到它。当然,只是因为这时候光线很好,海水也很清澈,而这个铁球也被漆成了鲜艳的橘红色。
  凯文还知道这个铁球上面的那些触角都是海军专门研究的一种触发引信,这些铅制的触角中,是一个玻璃的小瓶子,里面装着硫酸。一旦受到撞击,触角就会发现变形,玻璃就会碎裂,然后硫酸流出来引发电化学反应,并引爆电雷管(依据在爱尔兰的战利品仿制的),然后电雷管再引爆装在铁球中的炸药——仅仅一枚这样的水雷,甚至就足以摧毁一条战列舰。当然,这枚实验性质的不会,它的装药量被减少了很多。
  但即使如此,这枚水雷一旦爆炸,也足以摧毁他的这条小小的蒸汽护卫舰了。也正因为如此,所有能够上甲板的人都上了甲板,不能上甲板的人,他们通往甲板的逃生通道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的。
  在后方,被蒸汽船拖着的那条驳船上,安德森上尉轻轻的转动着舵轮向着那个浮标撞过去。他的这条船就是用来试验水雷的效果的靶船,船上只有他一个人控制方向。考虑到爆炸点应该在船头,所以他的安全应该是有保证的。而且他已经传好了救生衣,并且附近也有随时准备救援他的船只。只要能完全的完成实验,他说不定就能得到晋升军衔的机会了。
  驳船的船头撞上了浮标,船只继续向前,然后就响起了一声巨大的爆炸。
  在前面三百多米外的蒸汽船上,凯文都感觉到整个船都似乎跳动了一下,同时他也看到一个巨大的水柱高高的升了起来,将后面的那条船完全挡住了。
  又过了一会儿,水柱散成漫天的水珠掉落了下来,这些水珠噼噼啪啪地落了下来,就连在几百米外的凯文身上都落上了不少的水珠。再看看后面的那条驳船都已经被炸掉了半截,剩下的半截正在迅速的下沉。
  “转向,转向!回去救人!”凯文大喊道,但是他自己都没听到自己的呼喊声。
  不过船还是掉过头来——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等蒸汽船掉过头来的时候,驳船已经完全沉了下去,海面上到处漂浮着各种碎木块。大家四处张望,终于在碎木片中找到了一个橙红色的漂浮物。
  “就在那边,快靠上去!”
  小船从蒸汽船上被放了下来,两个水手将小船划了过去,把穿着橙红色的救生衣的安德森上尉捞了起来。因为在爆炸中受到了震动,这时候已经昏迷了过去,如果不是身上穿着救生衣,估计已经淹死了。不过就他现在的样子,也未见得就救得回来,而且看他的那条腿不正常的弯曲方式,就知道,他的那条腿绝对是粉碎性的骨折了。
  “该死的?不是说已经减少的装药吗?怎么还会有这么大威力?”凯文惊异地道。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英国人用的炸药也是从法国商人那里买来的硝化淀粉的技术。而硝化淀粉的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质量不稳定,一批产品和另一批产品之间的威力差异可能很大。威力大的,威力可以达到TNT的1.3甚至1.4倍,威力差的,连TNT的一半都未必有。这个水雷可能减少了装药,但是,正好碰到了极品的炸药,结果自然就……
  不过,无论怎么看,这次实验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次试验成功之后,海军的家伙们立刻就向内阁提出了,可以用这种武器来封锁爱尔兰沿海,阻断爱尔兰人获得援助的途径,从而消灭他们的建议。
  如果这个实验是在几个月之前获得成功的,那阿丁顿首相想都不想就会立刻批准这一行动,但是现在他却很有些迟疑,因为如果批准这样的行动,就很可能导致战争。
  当初英国和法国签订和平协议的时候,大家其实对于和平都是一样的没有诚意。都准备喘过气就继续动手开打。那时候要是有了这种玩意儿,只怕英国人咬着牙,也要先灭了爱尔兰的叛匪再说。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不一样了。和平协议签订之后,因为欧洲的市场重新对英国敞开了大门,英国的经济开始有所起色,一些行业,尤其是纺织和蒸汽机制造行业,明显的景气了起来。他们给英国带来了更多的收益,也给托利党带来了不少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这个时候,如果发生了战争,那么毫无疑问,这一切就都结束了。
  阿丁顿知道,因为纺织行业的景气,很多业主都扩大了生产,在这几个月中,纺织机的数量增加了接近三分之一,而且纺织行业的规模还在扩大。
  这样的快速扩张,当然少不了金融的介入,那些纺织厂的厂主,普遍都向银行借了不少钱,或者是通过股市募集了不少资金。一旦开战,这些投入自然就血本无归。很多工厂都会破产,而银行借给他们的钱自然也收不回来,然后银行也可能受此拖累而陷入困境,甚至出现破产。此外,很多行业,包括钢铁,包括机械制造等行业,也都借着纺织行业的扩张赚了不少钱,而且为了应对纺织行业的急需扩展,也在扩张自身的产能,一旦出现战争,他们也会受到损失,再加上大批失业人口带来的内部问题,整个英国的经济可能就会立刻出现严重的问题。这使得阿丁顿不得不考虑考虑,在这个时候,采取行动是否合适。
  于是阿丁顿便去找前任首相小皮特商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