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278

  不过这一次,法国海军还是拿出了一点好东西的,那就是高爆弹。虽然这种炮弹的引信的有效率直到现在都是个问题,甚至还不到百分之六十,而且还不能量产,只能靠实验室生产,但是相比从前的实心炮弹,这种炮弹在威力上是有革命性的进步的。整个法国舰队携带了大约八十多枚这种炮弹,法国人在这次炮击中就使用了这种新式炮弹。
  在当时,因为此前从没有出现过高爆弹。所以那时候的炮台上的大炮大多都是露天摆放着的,最多就是在上面撑了几块布作为遮阳棚。
  如果不考虑从天而降的高爆弹的威胁,其实这种在大炮上面加个遮阳棚的设计也没什么不好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海军的大炮要想准确地命中另一门大炮,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自然就更不需要像后世的炮台那样,给大炮加个厚厚的,能顶得住高脚柜直接命中的混凝土盖子。在没有高爆弹的时代,给炮台加这种盖子,完全就是浪费钱。
  但是在有了高爆弹的时代,这样的露天的,位置还能被海上的军舰清楚地看到的炮台,就已经不太保险了。法国人在第一轮的炮击中连续向炮塔射出了二十发炮弹。除去打歪了的,没有炸的,还是有七枚炮弹在炮台上炸开了花。
  150毫米口径大炮的高爆弹威力惊人,当它炸开的时候(如果它能爆炸的话),能产生数以千计的弹片,这些弹片在飞出四五十米后依旧能轻松地撕开人体。所以这些炮弹将炮台上的所有的士兵一扫而空,包括正在指挥作战的巴巴里指挥官在内,一百多人,在这样的炮击下无一生还。
  另一方面,高爆弹掀起的气浪甚至将炮台上的那些大炮都掀翻在地。可以说,在这样的一轮炮击之后,短时间内,的黎波里炮台已经完全失去了威胁。
  这一轮炮击过后,法国舰队便不再开炮了,毕竟高爆弹成本太高,价格太贵——至少比土耳其士兵贵多了——能节省就要节省。
  法国人的炮击完成之后,海潮也渐渐地涨了起来,土耳其人的军舰就开始乘着海潮,向着港口逼近了过去。果然像法国人预料的那样,英国人的锚雷并没有自动调节深浅的功能,在涨潮的时候,因为深度太深,一个都没有响。
  在水雷没有响,而炮台又被压制了的情况下,土耳其人的舰队迅速的逼近了港口,并且放下了舢板,一些土耳其士兵拿着各种武器上了小船,划着船桨向着港口码头划去。
  巴巴里海盗也不是吃素的,虽然此前法国人的炮击让他们损失惨重,而从英国人那里高价买来的水雷,今天也没昨天好用,但是他们的抵抗依旧是非常的坚决的。
  巴巴里海盗们从英国人那里除了购买了一些水雷之外,还购买了不少的便宜的铁炮。这些炮的性能不怎么样,所以没有资格被放到炮台上去。(炮台上也放不下了)于是巴巴里海盗们就将这些东西直接摆在码头上,藏在那些破烂的屋子里面,当土耳其人划着小船逼近过来的时候,他们就用这些老式大炮,用霰弹狠狠地给了土耳其人一家伙。
  三十多门老式铁炮的连续射击,将那些还在小船上无处可逃的土耳其士兵打得血流成河。那些土耳其军舰赶上来用火炮支援自家的士兵作战。巴巴里海盗们也用铁炮换上实心炮弹和土耳其军舰对轰。
  从这样的老式的铁炮中射出的炮弹,如果是打在法国人的新式军舰上,那就只能听个响声而已。但是打在土耳其人的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的军舰上,效果却是非常明显的。在不到一个小时的交战中,就有两艘土耳其军舰被击沉,还有六七条军舰不同程度受损。
  有些土耳其士兵侥幸上了岸,但是他们立刻就陷入到躲在各处房屋中,手持各种枪械的海盗们的射击,伤亡惨重。
  时间慢慢地过去,海潮开始下降了,但是土耳其人的进展还是不大。一旦潮位置下降到一定程度,那些水雷就又有用了。为了避免因为水雷而损失军舰,土耳其人不得不撤出了战斗。
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火
  在潮水退下来之前,土耳其人退了下来,他们的损失相当严重,至少,法国人这些年来,已经还少看见自己这边的人损失这么大了。不过土耳其指挥官塔伊普帕夏对此却并不太在意。塔伊普帕夏在巴尔干和俄国人,以及奥地利人都打过仗,他见过的死了的土耳其人比这多多了。在他看来,今天的损失不过是毛毛雨罢了。嗯,虽然具体的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是大致的数字已经出来了,塔伊普帕夏损失了不到一千人。你看,连一千人都不到,这不是毛毛雨是什么?
  当然,塔伊普帕夏对于法国盟友们还是有一些不满的。法国人的高爆弹的效果,他在战船上同样看到了,如果在今天的攻击行动中,法国人也用这样的炮弹轰击的黎波里的港口,那土耳其人完全可以占据住一块区域,然后靠着兵力优势和火力优势,一点点地扩大占领区,最后夺取整个的黎波里。
  所以在这天的进攻行动结束之后,两军的将领再次来到“英白拉多号”的会议室里讨论后续的作战计划的时候,塔伊普帕夏立刻就提出了,要求法国人加强火力支援,用“那种会爆炸的炮弹”支援土耳其陆军作战。
  但是法国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
  “尊敬的帕夏,请原谅我不得不拒绝您的要求,我们可以用火力支援你们,但是那种会爆炸的高爆弹不行。”特雷维尔海军上将立刻拒绝道,“这种炮弹生产困难,价格昂贵,而起产量也有限,我们自己也没带多少。今天已经打掉了一小半的存量了。我们后面还有好几座城市需要攻击,我们必须将这些炮弹保留到那个时候用。不过如果你们同意的话,我们依旧可以给你们提供同样有效的火力支援。”
  “我的朋友,你有什么计划,说来我们商量一下……”
  第二天,土耳其人和法国人又一次做出了进攻的架势,在的黎波里港口外等待着涨潮。巴巴里海盗们也做好了抗击土耳其登陆的打算。
  这次法国人的舰队依旧和昨天一样停留在较远的位置上——显然,直接登陆作战这样的可能遭遇很大的损失的事情还是由土耳其人来干,或许等土耳其人夺取了一个相对稳固的立足点之后,法国人才会加入进来。
  法国军队,尤其是法国陆军,这些年来真是声威赫赫,即使是巴巴里海盗也是多有耳闻的。巴巴里海盗前些年也在登上意大利抢劫的时候,和撒丁王国的陆军也有过一些小规模的战斗。即使是撒丁王国的陆军,也已经不是巴巴里海盗能对抗得了的了。那么远胜过他们的法国陆军该有多么强大?
  所以优素福帕夏认为,一定不能让那些土耳其人轻易地登上岸来,不能让他们控制住一块稳定的地盘,要不然,等法国陆军上了岸,那事情可就真的不好办了。但是昨天法国人用高爆弹对炮台的攻击让炮台几乎完全完蛋了。炮台上的大炮大部分都受损了,更重要的是,炮台上的炮兵都死光了。所以如今,谁都不肯再上炮台去。所以炮台的防御还没有恢复。不过考虑到潮水时间的限制,因此海盗们只要能守住两个小时,敌军就要后撤了。所以优素福帕夏觉得,自己应该还能再守住一段时间。
  潮水渐渐地涨了起来,土耳其人的战船又顺着潮水逼近了过来。
  炮台上已经没有火力了,土耳其人的战船顺利地逼近了港口。海盗们也都来到布置在港口中的那些铁炮旁边,做了好抗登陆的准备。这时候在他们后面法国人的军舰也排出了炮击阵型,然后开始向着港口发起了炮击。
  法国人在这次炮击中使用的虽然不是高爆弹,但是对于这片港口而言,法国人发射的炮弹的威力甚至还要超过了高爆弹,因为这次法国军舰发射的是白磷燃烧弹。
  白磷这东西的产量也不算高,但是用作燃烧弹的时候,它的引信相对简单,基本上就可以用榴霰弹的那套。只要将火种抛出去就行了。
  而的黎波里港作为海盗们的基地之一,他们的建筑相当的混乱无序,建筑之间的距离很近,建筑本身虽然有不少是石头呀,土坯呀堆出来的墙壁,但是屋顶什么的却都是木质结构,然后堆上树皮杂草什么的,最是适合放火了。如今海盗们都集中在这里抵抗,正好一把火把他们烧了。
  在昨天晚上,当特雷维尔海军上将让参谋向塔伊普帕夏讲了如何用燃烧弹攻击敌军的方案之后,塔伊普帕夏对此是相当的赞同。
  “这般叛逆,就该这样烧一把,要不然,他们怎么会愿意臣服于我们?”塔伊普帕夏说。
  “只是这样做,对于港口会有不小的损伤,而且会死很多人,其中有不少可能都是和平居民。这会造成很大的误伤的。而且,将来,他们也是帕夏您的臣民。”特雷维尔海军上将说道。
  塔伊普帕夏听了,哈哈大笑道:“多谢将军好意,不过这个港口是个海盗港口,哪里有多少和平居民?这港口中,若是男人,便是男海盗;若是女人,便是女海盗;若是小孩,便是小海盗。这些人,一向蛮横强悍,不服王化。他们只认武力,如果你不狠狠地揍他们一顿,你就是对他们再好,他们也只以为你是怕他们,要想好好的统治他们,便只有先狠狠地杀他们,杀的他们一个个心胆俱裂,他们还会真正的理解到你对他们的宽容和仁慈。
  况且,我们后面还有好几个城市要拿下来。如果真的一个一个慢慢打,却要花多少时间,死多少人?倒不如在这里,让他们一次死个痛快,以后后面的那些港口,我们便只要过去把大炮架起来,就能让他们跪下来投降。”
  既然人家将来要在这里当帕夏的人,都不担心杀人太多,那特雷维尔海军上将又何必替他操心?当然这把大火会对港口造成不小的破坏。但是将来法国获得了港口的控制权之后,也是要对这港口进行大改建的。这些乱七八糟的建筑物本来也都是要拆迁的。
  前年的时候,波拿巴执政对巴黎城的一些街道进行了拓宽改建,结果光是拆迁费就出了不少。当然在这边,拆迁福肯定比巴黎便宜,但是法国是法治国家,是讲法律的地方。依照《民法典》,法兰西是保护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的。这些建筑的主人如果还都活着,那么法兰西要拆这些建筑,就必须先取得他们的同意,毕竟,法国人都是讲道理,讲法律的。所以为了以后拆迁方便,这些建筑最好还是先变成无主的废墟比较好。谁然咱们法国人就是讲道理呢?
  当然,这只是法国人自吹自擂的说法,要是换了英国佬,他们肯定会这样说:“法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讲道理,只要能有机会不讲道理,他们就一定会不讲道理。如果他们偶尔讲了一次道理,那也肯定是因为局势不利,不得不讲道理。”
  总之,既然火烧的黎波里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不放火,实在是对不起自己。于是就在那些海盗们来到自己的炮位,准备抗击登陆的时候,法军的那些战舰便开始了炮击。
  一枚枚炮弹从法国人的炮管中喷吐出来,却没有落在前沿,而是越过前沿直接飞到那些海盗的身后,然后在空中一下子炸开来,变成数百道带着白烟的火种,火雨一般的坠落下来。
  这些火种噼噼啪啪得就落在了街道上,屋顶上。再加上海风吹过,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那些屋顶就被这些火种点燃了。
  如果刚才火种落下的时候,这些海盗敏感一点,立刻抛下一切掉头就跑说不定还能趁着大火还没有完全烧起来逃出火场去。但是这些海盗第一次见到这种武器又哪里想得到它的凶残,又怎么能立刻就做出正确的反应?所以,这点逃生的时间,一下子就被错过了。一转眼之间,在他们身后,大火就熊熊地燃烧了起来。
  木质结构的屋顶,再加上上面铺着的那些各种易燃品,再加上强劲的海风。火势迅速就失去了控制。通红的火苗窜起十多米高,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墙,就向着那些海盗立足的地方烧了过来。
  大火还没有逼近,但是火焰发出的热量已经让那些海盗们无法忍受了。他们便朝着海湾跑去想要跳入水中来躲避火焰。但是这时候土耳其人的战船已经逼近过来了。土耳其人对这些和他们有着同样的信仰的海盗却没有任何的仁慈之心,他们的战船用霰弹朝着这些逃入海中的海盗猛烈开火。船上的水手也都拿着枪站在船舷边,不停地向着那些那些跳入海中的海盗们开火。
  若是只是打一枪两枪,海盗们到也不怕。深吸一口气,然后一个猛子扎下去。扎得深一点,什么子弹进了水里都不好使。但问题是,人毕竟不是鱼,不可能真的沉在水里不出来,一旦浮上来呼吸,便立刻有子弹朝你飞过来。只要你喘气的速度慢一点,下潜的速度慢一点,立刻就是个死。
  而在那些战船上的土耳其士兵倒是非常的轻松,他们此时靠着船舷上不断地向着海面上的海盗们射击倒是很有点像后世的一种叫做打地鼠的游戏。在海面上,时不时地有脑袋冒出来,然后他们就一枪打过去。有的时候,那些脑袋一下子缩了下去,没打到。也有时候,那个脑袋同时被好几颗子弹打中,立刻就向西瓜一样炸裂开来。鲜血也顿时将周围的海水都染红了。
  一开始海面上几乎到处都是人头。但是随着不断地射击,很快海上就在也没多少地鼠可以打了。
  而这时候,大火也烧到岸边,火势也越发的大了,火焰升起足足数十米高,因为热空气迅速上升,周围的冷空气带着大量的氧气迅速的流入火场。风助火威,强烈的热量和涌动的旋风流吸入了大量燃烧残骸,并与涌入的易燃气体形成辐合,燃起了旋转上升的火龙。火场上甚至出现一种可怕的奇观——火龙卷。
  这是火焰组成的龙卷风,它是一个不断扭动的火红的漏斗,直直的升起数百米高,将各种燃烧着的东西,向着四面八方抛洒。这时候,靠近火场的海水都开始沸腾了起来,即使是土耳其人的战舰也不得不向后退却,否则,他们也可能被卷入这大火之中。
  但是也许是刚才打地鼠打的太开心了,以至于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这时候海潮已经退下去了不少。
  事实上,也不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只是大家谁走没想到,大火会烧得这样厉害,大家本来都觉得以他们的船只和火场之间的距离,应该已经可以保证安全了。但是如今,仅仅是火光照在他们的脸上,就已经让他们觉得一阵阵的刺痛了。而那高达数百米的火龙卷,更是将大量的燃烧着的火种抛出很远,甚至之一抛洒到了距离土耳其人的战舰不远的地方。
  土耳其人的战舰还都是风帆战舰,现在已经又一些火种落到了他们的风帆上了。虽然这些火种引起的火苗很快就被扑灭了,胆子这种情况也迫使他们不得不不断地向后退却。直到——“轰!”
  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一条土耳其战船开始迅速的下沉——因为潮水退去,水位下降,海盗们布的水雷终于开始起作用了。
  但即使冒着触雷的危险,土耳其人的战舰也不敢再呆在距离火海这样近的地方。他们继续后撤,再又付出了两条船触雷沉没的代价后,他们终于撤出了港湾。
  这一场大火的威力不但超出了塔伊普帕夏的想象,甚至也超出了特雷维尔海军上将的预计。整个的黎波里都被这场大火吞噬了。
  “这真是……就算当年的伦敦大火,应该也不会比这更可怕了吧?”望着燃烧的城市,特雷维尔海军上将忍不住这样说道。
第三百九十九章,占领
  的确,当年伦敦的大火的确不会比这更可怕了。因为1666年的伦敦大火虽然在过火面积上可能更大,但是伦敦大火的起火点单一,火势虽然没能被控制住,但是扩张的速度也不算快,因此大部分的人还来得及逃离火场。整个的伦敦大火虽然烧毁了数以万计的建筑物,但据说烧死的人只有五个。(个人对这个数字非常的怀疑,那个年代的统计能力也不值得相信。不过没有大量的人员死亡应该还是可以肯定的)
  但是法国人放的这把火就不一样了,一开始的炮击设置的炮弹落点,就主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迅速地封锁逃生通道,此后的炮击又是致力于以最快速度让大火烧起来。这样的情况下,烧死的人自然就多了。离着海岸近的人,还有不少能跳进海里逃生的,虽然跳进海里也会被那些勾结异教徒的土耳其人打地鼠,但是好歹还是有一线生机的。再说,就算是被枪打死,也强过被火烧死。
  至于那些来不及跳入大海的人,在这样的大火中自然只有死路一条。所以的黎波里大火虽然规模比伦敦大火要小,但是造成的伤亡却是成千上万。因为的黎波里的大火也烧毁了市政机构,导致各种资料全部被烧毁。所以当时的黎波里到底有多少人口,就成了一笔糊涂账,谁都说不清楚了。
  因此,关于这场大火中到底死了多少人,也就每个准数,只有各种猜测了,不过各种猜测中,最少的数字也在一万以上。
  这场大火之后,的黎波里的防御就彻底的崩溃了。只是大火还在燃烧,所以土耳其人也还无法立刻登陆。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一夜才渐渐熄灭,而土耳其人又等了两个小时,这才用小船将一些士兵送上了岸。
  这些士兵再也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抵抗了他们沿着满是灰烬的道路迅速地占据了城中的几处制高点。此后又有更多的土耳其士兵登上了港口,他们整顿了一下队伍,便在一个将领的统帅下,向着的黎波里帕夏的宫殿进发了。
  的黎波里帕夏的宫殿距离港口区比较远,所以并未被大火波及。但是在港口大火之后,优素福帕夏望着港口那边的大火,知道自己的大军多半都葬送在这大火中了,而自己手中的力量也绝对无法再和入侵的土耳其人和法国人抗衡了。
  优素福帕夏也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眼见事不可为,他便立刻将自己的卫队集中起来,将能带得动的财物带上,然后便自己放了一把火,烧掉了宫殿,自己则带着残余的人马,往突尼斯那边去了。
  因为港口还一片狼藉,各种码头设施也都被烧毁了,所以土耳其人的舰队也无法在港口停靠,而只能用小船送了一批人上岸,算是占据了这片废墟。
  不过塔伊普帕夏对这种程度的破坏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反正按照双方的协议,这个港口本来就是要交给法国人的,烧了就烧了,也没啥好心疼的。
  土耳其军舰都没法停靠,法国人的军舰自然就更是别想了。不过法国人也还是同样用小船送了一批士兵上岸。这些士兵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和土耳其人配合,尽快控制附近的区域。另一个就是解救这附近的基督教奴隶。
  的黎波里即使不考虑港口条件,也是一处不错的地方,气候温和,是一处条件相当好的绿洲。所以在城市附近,也有不少的农庄。很多的基督教奴隶,以及黑人奴隶,都在这些农庄中劳作。
  拿破仑对于解放这些信仰基督的奴隶的事情非常的重视,因为解救这些人,可以为这次行动提供更多的合法性。自从国内的工业革命开始后,各种商品的产量打着滚的增长,如今欧洲的市场多多多少少的已经有那么点需求不足的感觉了。开辟出新的商品倾销市场在约瑟夫看来已经刻不容缓。非洲以及西亚病夫就是法国人最近看上的市场。
  因为走得匆忙,优素福帕夏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管城外的那些农庄的事情,当地的农庄主们,却也不太可能跟着优素福帕夏逃走——毕竟他们的产业在这里。而且就他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如今打来的也并不是异教徒,而是同样举着星月旗帜,同样信仰真神的队伍。甚至于,这支队伍还是神教的领导者和庇护者的队伍,所以他们又何必一定要跑呢?最多,不过是给那些战士们一点贿赂,然后就可以和原来一样交税过日子了。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除了信奉真神的战士之外,忽然还有一队异教士兵。然后,他们就被告知,他们的那些基督徒奴隶现在都自由了。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农场主失去了自己的奴隶,而奴隶也是财产的一部分,甚至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当然不满,当然要抗议。
  但和他们同样信奉真神的那些土耳其士兵,却坚决地站在了异教徒那边,他们立刻拔出刀来,威胁那些虔诚的农场主,宣称他们怀疑那些农场主都是叛逆的同党,而且他们还怀疑有叛逆分子都在他们的房子里,所以他们要进入他们的住宅搜查。
  这种行为,在法国当然是不可能的,至少从法律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进入别人家搜查什么的,理论上可是需要搜查证的。(但是在事实上,当执法者认为存在紧急需要,并要避免证据被毁坏之类的危险的时候,也可以无搜查证搜查,只需要事后补上一个就行了。)但在土耳其人这里,就连这个走过场都不需要了,我看你可疑我怀疑你家里藏着有叛逆的黄金,就可以搜查你,并没收叛逆的黄金,而且不用开票。
  于是土耳其的士兵们就闯进了这些农场主的家,将他们所有的值钱的东西都以“叛逆藏匿的财富”为理由搜查走了。一些不识相的农场主试图反抗,然后他们的脑袋就被砍了下来,当成了领军功的凭证,而他们的妻儿儿女,如果不出意外,很快就会作为商品出现在伊斯坦布尔的市场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