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78

  “那好,我非常荣幸能接到这分邀请。”约瑟夫道。
  “那么我们干一杯?”阿芒从来不会放过和别人喝酒的机会。
  “好吧。”约瑟夫装出满脸的微笑,举起了酒杯……
  送走了阿芒,约瑟夫忍不住骂了一句:“TMD!”这个同学实在是太能惹事了,这下子把大魔王都惹出来了,这真是……
  不过现在骂人也不能解决问题了。所以约瑟夫只能先让自己平静一下,然后再细细的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应对了。
  ……
  很快就到了邀请函上约定的时间了,约瑟夫换好了衣服,乘上一辆轻便马车,出了巴黎,来到了凡尔赛附近的王家网球场。制宪会议开会的地点就在这里,而“宪政之友俱乐部”如今也就将王家网球场中的一间大厅作为他们的活动场所。
  约瑟夫在王家网球场的大门外下了马车,将邀请函交给看门人。不一会儿他就看见一个穿着整整齐齐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请问是波拿巴先生吗?我是制宪会议的代表罗伯斯庇尔。”那个年轻人向约瑟夫伸出了手。
  “很高兴能得到您的邀请。”约瑟夫回答道。
  罗伯斯庇尔便带着约瑟夫进了王家网球场,他一边走,还一边向约瑟夫介绍周围的各种建筑。
  两个人走进“宪政之友俱乐部”的活动大厅的时候,这大厅中已经满满的都是人了。罗伯斯庇尔不时的和其他人攀谈两句,将约瑟夫介绍给那些朋友,他的脸上满是笑容,一点都看不出“大魔王”的气势。
  “咦,波拿巴,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你。”就在约瑟夫跟着罗伯斯庇尔和他的朋友交谈的时候,一个声音却传了过来。
  约瑟夫扭头一看,就看到奥尔良公爵正大踏步的走了过来。
  “公爵殿下,没想到您也在这里?”约瑟夫一边弯腰行礼一边道。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是老朋友了。”奥尔良公爵很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怎么?在布列塔尼亚俱乐部中见到我,觉得很奇怪。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也是一个支持宪政的人,也是布列塔尼亚俱乐部的成员。”
  的确,奥尔良公爵,拉法耶特侯爵这样的大贵族,都是布列塔尼亚俱乐部的成员,甚至一度是这个俱乐部的领袖人物。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布列塔尼亚俱乐部,也就是后来的雅各宾俱乐部变成激进的左派组织,那还要等到审判路易十六的时候。因为对国王的态度的不同,雅各宾俱乐部发生了分裂,在俱乐部的选举中,激进的主张对国王处以死刑的罗伯斯庇尔被推举为主席,而主张保王的一批人则在拉法耶特侯爵的带领下离开了俱乐部,从此之后,雅各宾俱乐部才成为了激进的左派组织。而奥尔良公爵则继续留在雅各宾俱乐部中,希望借着雅各宾派的力量弄死路易十六好让自己成为法国国王。结果呢,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让自己上了断头台。
  “波拿巴,我给你介绍一位朋友。他其实也早就想要认识你了。”奥尔良公爵说道。
  接着他朝着左右两边望了望,然后对跟在身边的一个仆人道,去那边把吉尔伯特叫来。
  那个仆人便朝着左边过去了。约瑟夫用目光跟着他看过去,看到一位戴着假发的高个子中年人正在那里和别人谈话。那个仆人走了过去,等那人谈完了,便向他小声的说了些什么。然后约瑟夫便看到那人抬起头来朝着这边望了望。他显然也注意到了约瑟夫,便朝他笑了笑,然后大步的走了过来。
  “吉尔伯特,我来向你介绍一位朋友。”奥尔良公爵说,“这是我们的天才科学家波拿巴,嗯,名字和我一样,约瑟夫·波拿巴。就是准确地测量出了光速的那个。”
  接着他又转身向约瑟夫介绍眼前的高个子中年人:“这是拉法耶特侯爵,北美独立的英雄。”
  这个人,约瑟夫倒是知道一点,这还是得益于在后世的论坛上,有人问如何看待神皇说如果没有阿妹你看,法国人就都要说德语?有人就回答说:“如果不是卖头援美路易王派来了拉法耶特带领的法国军队,华盛顿早就被以叛国罪被英国人吊死了——当然神皇大人依旧说英语,只是他的头衔要从大统领变成总督了。”接着就有好事者又给路易十六加上了“美国国父”的尊号。
  而到了这个时代之后,约瑟夫更是知道,因为拉法耶特是法国少有的在对英国的战争中获胜的将领,而在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于是他便向拉法耶特侯爵行礼道:“很荣幸能见到您,侯爵大人。”
第四十四章,保王党的雅各宾
  “能见到我们的青年科学家,我也很荣幸。因为您知道,一切的功名伟业,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时间会把它们冲刷得一干二净。哪怕是亚历山大大帝和凯撒,也只是留下空名。只有学术才是真正不朽的东西。就像希腊和罗马,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财宝并不是那些伟大的征服,而是他们的学术和法律。您有研究真正永恒的东西的才华,那才是真正令人尊敬和羡慕的。”拉法耶特也笑着回答说。
  “就像罗马的不朽,在与他们的法律一样。侯爵阁下,您现在正在参与的,不也是一样的不朽,一样的光照千秋的伟业吗?”约瑟夫也微笑着回答道。
  “您说的有道理。对于宪法,您有什么想法?”拉法耶特侯爵问道。
  “我对政治了解不多。”约瑟夫回答道,“不过我想,就像古希腊的几何学是建立在九条直观的,不可置疑的公设和公理之上的一样,我们的宪法也应该建立在这样的不言自明的公理之上。侯爵阁下,您曾经领到过北美的独立战争。阿妹你看合众国的独立宣言中的逻辑其实就很有意思。”
  “继续说。”罗伯斯庇尔说。
  “《独立宣言》中说:‘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这两句话就是整个的独立宣言的公理,整个《北美独立宣言》后面的逻辑推演几乎全是建立在这几条上的。如果我们要制定一部真正的能够万古不朽的宪法,那我们也要找到它的公理基础。我个人觉得,《北美独立宣言》的这两句,一样可以作为我们的宪法的公理基础。所以,我们在制定宪法的时候,首先明确我们的宪法要保护的权利,然后围绕着如何保护这些权利展开来。凡是与这一目标相抵触的东西,便都可视为违宪,进而视为非法和无效。”
  “很有意思的观点。”奥尔良公爵插嘴道,“不过约瑟夫,刚才我听你说‘古希腊的几何学是建立在九条直观的,不可置疑的公设和公理之上的’,但是,不应该是十条公理和公设吗?怎么,你也认为应该把第五公设从从公设的队伍中开除出去?”
  “这谁不想?”约瑟夫笑道,“自打古希腊时候起,没有一个研究数学的人不希望能证明第五公设,将它从公设的队伍中踢出去,把它变成一个定理的。我要是真的能解决这样的难题,那我可就真的要出名了——甚至就像拉瓦锡先生一样出名了。”
  这里约瑟夫所说的“拉瓦锡先生”当然指的是大化学家拉瓦锡。但是因为这个姓氏,有人想起了更多的东西。
  “拉瓦锡先生?”罗伯斯庇尔道,“嗯,拉瓦锡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令人钦佩,可以说他是法国科学之光。要说他的侄儿也很有才华,只不过是艺术方面的才华,最近因为一部戏剧出了名,有人觉得他会是有一位高乃依呢。”
  “他写的《斯巴达克斯》的确是不错的悲剧,但是太过激进了。尤其是那首《奴隶战歌》,完全否定了现存的一切秩序。”拉法耶特则似乎对这出戏不是很感冒,他皱着眉头继续道,“现存的秩序的确有很多问题,需要加以改变,但这改变应该是和风细雨的改革,而不是一场山洪一样的战争。”
  “我们都不希望有一场这样的山洪。”罗伯斯庇尔也说道,“只是我们的那位陛下实在是有些顽固。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和小拉瓦锡先生谈过,他也承认在现有的秩序上进行改革,建立一个英国式的国家比建立一个北美式的国家更好,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好过战争。但是他又说,在法国,要想实现这样的变革并不容易。所以有时候必须把话说得过头一点,才能有所触动。这就像你对我们的国王陛下说:‘你这屋子太黑了,必须要多开一扇窗户。’他却始终不肯答应。于是你对他说:‘你这屋子太黑了,我要动手把屋顶掀掉。’然后,国王陛下说不定就愿意和我们商量怎么开窗户的问题了。”
  这话倒是把大家都说笑了。这个比喻,事实上源自于约瑟夫上辈子学到的鲁迅的文章,穿越后,他在和阿芒闲谈的时候,把这个比喻窃取过来用了。如今看来,阿芒也在用这个从他这里听来的比喻了。
  “这种想法倒也不是没有道理。”拉法耶特也跟着笑了一下,然后又微微地皱起眉头道,“只是我还是有点担心,这出戏将市民们的情绪,尤其是那些底层的无套裤汉们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而一旦他们的情绪起来了,他们也未必愿意仅仅满足于开一扇窗户。”
  “但是如果不这样,国王陛下就根本感觉不到压力,也根本不会同意任何变革。”奥尔良公爵却这么说。
  拉法耶特侯爵抬起头,深深地望了奥尔良公爵一眼,却并不做声。
  奥尔良公爵继续说道:“更何况,吉尔伯特,你也知道,国王陛下调动了军队,这也是在向我们施加压力。见鬼——这个消息还是你告诉我的呢。——我们怎么能没有一点回应呢?”
  “法国军队不会对自己的人民动手。我们的军队是用来保护祖国,而不是用来屠杀人民的。”拉法耶特回答道。
  “你能保证?”奥尔良公爵紧接着问道。
  “当然能!”拉法耶特毫不迟疑地回答道。
  “那你能保证那些雇佣兵也不会屠杀人民?”
  拉法耶特侯爵没有回答。
  “如果那些雇佣军对人民开枪,法国军队会怎么做?他们是不顾国王的命令,和那些外国雇佣军开战;还是置身事外看热闹?”奥尔良公爵又逼问道。
  拉法耶特侯爵依旧不做声。
  “你知道,军队不知道该怎么办。”奥尔良公爵继续说道,“如果军队和国王的那些雇佣兵交战,那就意味着战争开始了。这不是你们希望看到的。如果放任他们屠杀人民,我相信,这也不是你想要看到的。况且,军队干预政治,从长远来看,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这种习惯一旦形成,那是后患无穷的。”
  对奥尔良公爵的这个说法,拉法耶特侯爵在心中其实也是赞同的,所以他依旧没办法开口说话。
  “所以,如今力量的对比对人民非常不利了。没有力量对比上的均衡,就没有公平的谈判。”奥尔良公爵继续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国王陛下也不会有接受我们的意见的诚意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让人民的力量以某种方式展示出来,好让国王清醒一下,免得他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
  “你想的恐怕是让人民觉得国王是他们的敌人,好让自己今后能架空他,甚至是取代他吧。”拉法耶特侯爵这样想着,不过,他并没有把这话说出来。因为自己虽然并没有要取代国王的想法,(拉法耶特侯爵并不是王族出身,并没有继承权)但是架空国王,将王国的权力紧紧地抓在自己手中的想法他也一样有。虽然没法成为国王,但是成为黎塞留,甚至更进一步,成为丕平那样的宫相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败坏国王的名声,让人民和国王对立起来,对他也一样是有好处的。所以他依旧不能加以反驳,只能说:“一出戏,又能展示什么力量呢?”
  奥尔良公爵微笑道:“一群奴隶,如果下定决心反抗,也能动摇强大的罗马。如今的法国人民,比罗马的奴隶要更强;而法国比起罗马来说,却要弱得多。至少罗马的军团会竭尽全力的镇压奴隶,我们的军队可不会——国王也清楚这一点,他能信靠的,也只有那些山地人以及德意志的雇佣军了。如果我们的国王聪明一点,就应该能看懂这出戏剧给他传递的消息。只要国王愿意妥协,我们就能借此实现宪政的目标。”
  “如果国王还不肯妥协呢?”拉法耶特侯爵又问道。
  “那就武装国民自卫军,用这支力量来和雇佣兵形成均势。”罗伯斯庇尔说,“国民自卫军的战斗技能当然比不上雇佣军,但是在人数上,只要需要,很容易就可以让他们几倍甚至于十倍于雇佣军。”
  “希望我们的国王能听懂这出戏传达的信息。难道他真的想要走上查理一世的老路吗?”奥尔良公爵又道。
  拉法耶特侯爵皱起了眉头,奥尔良公爵的话实在是有些太露骨了。
  “真是像莎士比亚说的那样:‘越是跟我们血缘相近的人,越是想喝我们的血。’(语出《麦克白》)”
  他想了想,最后还是开口道:“我们的陛下并不是查理一世那样的固执的人,他会顺应时代的潮流,成为一位受到人民拥戴的君王的。”
第四十五章,谣言和国民自卫军(1)
  就在几乎与此同时,在不远的凡尔赛宫中,国王路易十六也在和他的王后谈论着相似的话题。
  “陛下,您知道已经有人在公开的鼓吹造反了吗?”他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瞪大了漂亮的大眼睛,盯着自己的丈夫问道。
  “在罗亚尔宫,哪一天没有人鼓吹造反?”路易十六不以为然的回答道。
  玛丽王后瞪了自己的丈夫一眼,然后道:“拉瓦锡先生的侄儿,居然也成了叛匪!他在罗亚尔宫,上演了一出煽动造反的戏剧,宣传造反!尤其是那里面的那首歌,不仅仅是宣传造反,甚至是在亵渎神灵——你难道一点都不想管吗?”
  “你让我怎么管?下令禁止演出,让人把他们都抓起来?”路易十六反问道,“如今整个的巴黎都乱成一团,到处都是流言,如果我们这样做,很容易引发一场真正的暴乱的。”
  “现在的局面难道还不是一场真正的暴乱吗?”玛丽王后毫不动摇的问道。
  “至少他们还没有拿着武器来向着凡尔赛进攻。”路易十六回答道。
  “你是国王,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玛丽王后被自己丈夫的软弱的回答激怒了。
  “王后,我们要面对现实。”路易十六低下了头,似乎也有点为自己的处境而羞愧,“巴黎的警察体系基本上已经瘫痪了,而且因为财政问题,军队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拿到军饷了。他们同样对王国非常不满,因而,他们也变得不太可靠了。而且,一直以来,巴黎附近的军队一直受到那些反对我们的家伙们的渗透,如今我们不能指望他们。真的有什么事情,他们的枪口到底会对着谁还真难说。倒是外省的军队还稍微可靠点。我们如今拿什么镇压这些叛匪?”
  “那雇佣军呢?那些瑞士人,那些德意志人呢?他们拿了我们的钱,难道不干活吗?而且不是还有外省的,更可靠的军队吗?”
  “雇佣军,以及可靠一些的军队还没有完全到位。如今他们只能用于保护我们,并不足以平定局面。”
  “那他们还需要多久才能完全到位?”
  “这很难说,因为这第一需要钱,第二,我们的动作也不能太快,要不然就是在催促他们造反了。他们真的动起手来了,我们现有的力量是顶不住的。”路易十六颇为迟疑的说。
  “这么说,我们现在留在巴黎,反倒是要变成人质了?”王后又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