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278


第四百八十九章,撤退
  在又贱价卖了一把国之后,土耳其人终于依靠教皇国派来的十字军,啊,是南意大利志愿军依托普鲁特河挡住了俄国人。
  事实上,双方甚至都没有进行什么认真的战斗。俄国人在此前的战斗中,消耗了太多的弹药,(库图佐夫:我已经很节省了!)而阿朗达尔·穆斯塔法·帕夏在投降前,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土耳其军队携带的各种物资,尤其是弹药什么的,都消耗了一个干净。到最后,他们投降的时候,俄国人满心以为能靠着缴获发一笔。结果呢,缴获的武器的确不少,但是弹药却少得可怜。结果到现在,俄国人的每门大炮,平均能够分配到的炮弹还不到五发。
  如果对面是一群苏丹亲兵,俄国人可能还会想办法,认真的打一打,看看能不能爆出点药水——啊,是弹药出来。但是意大利人……嗯,如果是很多年之后,俄国人听说对面的敌军是“可爱的意大利人”,那都不需要大能的政委施展技能,直接就能士气爆棚。
  想想吧,“可爱的意大利人”呀!他们总是带着有可口的意大利香肠,另外意大利人多才多艺,每个人都会一两种乐器,只要有了他们,在战俘营里都可以排演一出《费加罗的婚礼》。整个军队,一下子就可以多出一大堆的军乐队。还有,俄国人的炊事班,都可以集体休息了——你说这有多好!
  不过这个时代的意大利人,还不是那种“可爱的意大利人”,在这个时代,意大利邦国林立,打仗是一种很常见的事情,而意大利人呢,虽然出了名的滑头,不老实,但是战斗力还算是有保证的。
  再加上当初,在苏沃洛夫老元帅的统帅下,很多俄国将领,也亲眼见过北意大利人,是如何在防御战中蹂躏奥地利人的。虽然奥地利人一口咬定,那是穿了意大利人衣服的法国人。但是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意大利人。既然北意大利人这么能打,那么南意大利人应该也不会太差……嗯,这样一想,再考虑一下如今军队的状况,俄国人便有了见好就收的打算。
  至于南意大利志愿军,嗯,他们更没有主动进攻的意愿,毕竟他们只是来赚钱的,如果只是对峙,就能拿钱,那当然比打仗拿钱来得好。
  于是两支军队便隔着托普鲁特河对峙了起来。同时,俄国和土耳其也开始了谈判。
  俄国人当然狮子大开口的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什么割地赔款什么的,完全就是基本操作。还有什么要求土耳其允许俄国船只,包括军舰在内,可以自由出入黑海海峡。还要求土耳其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恢复原貌,也就是重新改成东正教教堂,并且将后来土耳其人违建的那些宣礼塔都拆掉。
  有关将阿亚索菲亚清真寺恢复为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要求,土耳其人自然是想都不想就拒绝了。这种事情要是同意了,那土耳其政权的合法性就基本不存在了。
  当然,俄国人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也知道土耳其人不可能同意这个要求。这不过是漫天要价,好给土耳其人施加一点压力而已。同时也是给土耳其一个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的借口。嗯,就是让土耳其人可以对国内说:“你看,我们还是很能维护国家利益的,我们强硬地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什么,割地赔款?这不怪我们,主要是上一任的塞利姆三世苏丹不够虔诚,不老老实实的依靠对真神的虔诚来解决问题,而去搞那些异教徒的歪门邪道……想当年,我们土耳其人为什么百战百胜?那是因为我们虔诚地信靠真神,如果那些搞什么改革的,越是搞,弄得天下越是坏……”
  这样一番宣传之后,土耳其新苏丹卖国甚至都卖出了一种悲剧感了。以至于很多年之后,还有土耳其人觉得穆斯塔法四世苏丹其实还不错,割地赔款什么的不能怪他。甚至于在后世的网络上还弄出了个什么“年少不知四世难,年长才知真苏丹”之类的玩意儿。
  剩下的事情就是割地赔款和通航权了。本来依着穆斯塔法四世苏丹的看法,这事情好谈。不就是割地赔款吗?我大土耳其广有四海,无所不有,不过是量土耳其之物力,结余国之欢心就行了。好说得很!
  穆斯塔法四世苏丹对他的大维齐尔杰瓦斯巴谢·米马斯帕夏说:“我的哥哥,塞利姆三世苏丹,无论是才能还是智慧,都远超过我。但是他最终却失败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杰瓦斯巴谢·米马斯帕要了摇摇头。
  “塞利姆三世苏丹在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他花了太多的时间去遥望星空,却忘了大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穆斯塔法四世苏丹也摇了摇头,“他想要让土耳其重回苏莱曼大帝的伟大时代,但是他却不知道,时代变了!
  他发现欧洲的那些异教国家在迅速地崛起,他们变得一天比一天强大,而土耳其的星月旗,却不像很多年前那样耀眼了。于是他就试图向那些异教国家学习,却不考虑,那些国家从根本上来说,和土耳其是不一样的。
  那些国家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以宗教的削弱为代价的,而且他们的国王和教会的关系,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国王一直是和教会争权夺利的。教会的力量弱了,政府的力量反而强了。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的传统中,宗教和政权是一体的。削弱宗教,就是削弱政权。也许他的做法,的确却能让土耳其变得更强,但是却会让我们的政权削弱。呵呵,我的哥哥总觉得我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以为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呵呵……
  那些异教国家的兴起,其实不仅仅是以宗教的衰落为代价的,甚至也是以王室的衰落为代价的。你看看,在英国,他们第一个砍掉了国王的脑袋,虽然后离他们依旧保留了王室,但是国王的权力和威严已经被议会践踏在脚下了。以此为代价,英国一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为了超过英国,法国人也砍掉了国王的脑袋,还砍掉了王后的脑袋,还将王国变成了共和国——今后连国王都没有了。
  在付出了这样的代价之后法国人超过了英国,成为了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那么,如果我们跟着他们学习,想要变得和他们一样强大,我们要付出什么代价?是像英国那样,砍掉一个苏丹的脑袋,然后扔给下一位苏丹一部规定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的约法;还是像法国那样,砍掉国王和王后的脑袋,然后把土耳其变成一个共和国?
  不,如果要想让土耳其像苏莱曼大帝的时候一样强大,仅仅做到法国人的地步,恐怕还是不够的。可能需要将整个的奥斯曼家族都献祭了才行。所以,我的哥哥走的那条路,绝对是邪路。是一条保土耳其,不保奥斯曼的邪路!
  如果土耳其的统治者不是奥斯曼,那么即使土耳其再先进,再强大,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和我的堂兄的真正区别,就在于到底是选择保土耳其,还是选择保奥斯曼。”
  于是奥斯曼土耳其的高层很快就统一了意见,那就是优先保奥斯曼,其次优先保奥斯曼帝国的贵族和教士,最后顺带着保一下土耳其。
  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后面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法国人却跳出了插了一杠子。他们不但一个劲地给土耳其人打气,告诉他们,赔款可以考虑,(反正土耳其没钱,只能向法国人借贷,然后,至少在这个时空里,还没有谁,借了法国人的钱还敢不还本付息的)割地嘛,俄国人已经占领的可以割,但是没有占领的部分,坚决不能割。对于俄国人提出的通航权他们的态度则更加强硬。
  “绝不能让俄国人的军舰能随便进入地中海!”法国驻土耳其大使干脆直截了当地站出来指导土耳其的外交了。
  “但是大使先生,如果我们在这条上不作出让步,俄国人是不会答应的。我们现在可打不过他们……”杰瓦斯巴谢·米马斯帕夏解释道。
  结果法国大使立马来了这么一句:“俄国人的剑锋利,我们法国人的剑难道就不锋利了?允许俄国军舰进入地中海,损害了我国的利益,如果贵国不能维护我国的利益……难道贵国打算看看我们法国人是如何维护法国的利益的吗?”
  嗯,于是通航权的事情,就真的不好谈了。无论俄国人如何极限施压,土耳其人就是不松口,毕竟,俄国人反正已经是得罪了的,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成为土耳其的朋友了。当然,如果他们及时发现了谁在策划推翻苏丹的阴谋,那倒是可能让他们暂时成为朋友。但是这也只是暂时的。从地缘上来说,他们天生的就是敌对的。为了让俄国人满足而让更加强大的法国不满甚至愤怒,这显然是合不来的。然后呢,谈判就拖了下来,不过对于谈判拖下来了这件事,意大利人并不着急,反正多待一天,就得多给一天的钱。
  最后倒是俄国人着急了,他们为了战争也欠了一屁股债务,急需得到一笔赔款,来偿还债务,以及作为国内的法务运动的投资。于是俄国人便后退了一步,他们提出,土耳其要保证俄国商船可以自由的出入黑海海峡,至于军舰,俄国人表示,这个也可以商量一下,比如说,主力舰不得通过。
  当然什么样的船才是主力舰,又是个要扯皮的事情。不过这个事情,除了俄国人,大家都不着急。最后,大家商定,战列舰以及超级巡洋不得通过。巡洋舰以及巡洋舰一下的军舰,没年出入海峡的总吨位不得超过若干吨。至于战列舰和超级巡洋的标准,则按照法国海军现有的标准为准。
  这样最为困难的环节便得以突破,然后土耳其就和俄国签署了一份新的和平条约。依照这一条约,土耳其将整个比萨拉比亚地区,以及高加索地区的一部分领地,都割让给了俄国。除此之外,还赔偿俄国一亿法郎。
  这笔钱即使对于富有四海的土耳其来说,也不是一笔随便就能拿的出来的小钱。但是俄国人却要求土耳其一次交清,时间还卡得很紧。为了凑足这笔钱,土耳其便又向罗马银行申请了一笔贷款。
  最终,土耳其人为此,整整花费了三亿法郎,其中的一亿是给俄国人的,剩下的两亿当然都是罗马银行的合法收益。
  就在东方的战火渐渐熄灭的时候,在爱尔兰,对都柏林的围攻也到了最后的阶段。在停止了对俄国的弹药供应之后,都柏林外围的法国炮兵的弹药供应总算是得到了改善。于是法爱联军对都柏林的攻击效率大幅度的上升了。
  如今每天落在英国人头顶上的炮弹,比起前一段时间,多了至少三倍以上。再加上法国大炮超远的射程,是的他们在和英国炮兵的对抗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依靠热气球居高临下的观察,以及280毫米炮以及203毫米炮巨大的射程,法军在炮战中连续摧毁了不少的英国大炮。尤其是英国人因为没有无烟火药技术,火炮在发射的时候,特征总是非常明显,这使得法国人总能很快的发现他们没并且将炮弹砸到他们头上。
  如今一部分独立军已经占据了通往市区的最后一个战略要点,所以,英国人在此之前已经在准备撤退的事情了。
  要说在世界战争史上,英国陆军在很多方面都算不上特别好,唯有一样技术,却是可以称得上是天下无双的,那就是英国人的撤退技术。英国陆军最擅长组织撤退,尤其是通过海路撤退……
第四百九十章,撤退(2)
  英国人其实早就制定好了撤退计划了,并且开始将这个计划付诸实施了。首先撤退的是英国平民,当然,在都柏林的所谓的英国平民,大多都是有钱人,很多人在上船离开的时候,随身还带着的一个小箱子,里面还装着爱尔兰的地契。很多年之后,在英国还总有人拿着这些地契出来,要求爱尔兰政府尊重私有财产。就好像在另一个时空里,一些美国佬,拿着袁大总统当年借款的借条,向共和国要钱一样。
  这些有钱的英国平民上船离开了之后,接着就是重要物资,各种机械,是的,英国人在都柏林还是有那么一点工业的,比如说面粉厂之类的。在如今,任何一条机器,对于英国都是宝贵的。于是这些工厂中的那些机器也被拆了下来,装上了船。
  除此之外,还有铁路机车和铁轨,这些东西虽然也能被用于强化都柏林的防御,但是考虑到它们也都能用于强化英国本土的防御,所以,这些东西也都被搬上了船。至于都柏林的防御,嗯,咱们不是还将枕木留下来了吗?
  在这些东西都撤走了之后,真正最考验技术的地方就到了,那就是撤出作战人员。
  在前面面临着敌人的进攻的情况下,要撤出战斗人员,难度非常大。因为你每撤出一支部队,他原本所在的位置的防御就会出现削弱,然后拿出地方就可能成为一个弱点,然后在敌军的压力下,变成溃决的起点。
  所以在从任何一个点上撤出正宗的英国军队,而代之以所谓的“治安军”的部队的时候,都必须格外小心,必须保证这个点的被放弃,不至于导致整个的防御的全面崩溃。防御的削弱乃至于消失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它们最好能够像是被溶解掉一样消失,而不是被压碎那样垮掉。
  为了让那些治安军的家伙有一定的战斗力,这个时候,这一点非常重要。英国人开始给这些治安军画上最后的大饼。他们告诉这些铁杆爱奸,嗯,这个时候,还在为英国人服务,还没有叛逃到那边去将功赎罪的,基本上都是“铁杆爱奸”了。他们倒也不是真的就那样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那样的热爱英国,更多的,还是因为对面的爱尔兰人不要他们。
  他们在此前的一些日子里,犯下了大量的罪行,这些罪行让他们回不了头了。如果这个时候,爱尔兰独立军真的愿意给他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那他们真的会毫不犹豫地将英国人卖掉。但是,爱尔兰人觉得,他们干了这么多坏事,如果就这样放过了他们,那实在是太不公平了。而爱尔兰人之所以要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为的不就是那三件事吗?用拉塞尔会长的说法就是:
  “我们革命是为了什么?第一是公平,第二还是公平,第三还TMD是公平!如果我们就这样放过那些家伙,我们就自己破坏了公平。那么,我们的革命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人民,不惜流血牺牲,依旧要追随我们到底是为什么呢!”
  所以,那些“铁杆爱奸”的确是没有回头之路的。
  英国人便告诉他们,只要他们继续保持对大英帝国的忠诚,大英帝国在撤退的时候,可以带着他们一起撤退。
  那些“铁杆爱奸”其实并不是特别相信英国人的说法,但是他们没有其他的路,别说爱尔兰人不愿意放过他们,就算爱尔兰人说对他们既往不咎,他们也不见得敢相信,毕竟干的坏事太多了就是这样。
  所以,他们除了相信英国人,其实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甚至于他们还要想办法帮着英国人骗住他们手下的那些“爱奸兵”。
  一般来说,在处理“爱奸”的事情的时候,爱尔兰人总是倾向于抓大放小的。也就是说,严惩那些有血债的大爱奸,对那些当兵的“小爱奸”还是以治病救人的态度给出路的。
  所以,这些“治安军”的士兵,很可能在面对冲过来的独立军的时候,采用这样的策略:
  当独立军距离还远的时候,将枪口抬高一厘米;而在独立军冲上来了的时候,直接举手投降。
  要是这样的话,那英国人的撤退就会变得非常的困难。
  不过对此,英国人有的就是办法。首先第一个办法就是造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造谣也是一样。英国人在这方面也是相当值得学习的。早在此前的相持阶段,英国人为了阻止“治安部队”脚踩两条船,就已经在采用“综合造谣”的手段了。
  所谓的“综合造谣”,指的是采用各种栽赃陷害之类的手段来“造谣”。比如说,冒充“治安军”跑到根据地里搞三光,然后再冒充“独立军”杀光某支治安军。
  如今,这类手段自然也少不了。英国人给那些“治安军”的士兵们看“独立军”整排整排地枪毙“治安军”士兵的照片,告诉他们,“独立军”对他们恨之入骨,绝不会放过他们。
  不过,造谣这个东西,自古以来,虽然有效,但也都是有极限的,而且极限并不高。而且对面的爱尔兰人也不是啥都不知道的铁憨憨,他们也会辟谣的。
  虽然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制造混乱,增加无序性为目的的谣言,在传播上天然的就比为了提升有序性而进行的辟谣有优势。因此后世就有了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的说法。
  但是如果一个人,或者一股力量,坚持不懈的造谣,甚至将自己的稳定和发展都建立在造谣之上。那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造谣行动,就不再是为了制造混乱,制造无序性了,反而变成了他们试图用造谣这样的办法,来制造符合他们需要的有序性了。这个时候,伟大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便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他们的举动就必然是非常的低效的了。
  就好像在后世的赤兔国,以前一些人,以及一些外国媒体,只要一造谣,就能让赤兔国政府非常的被动,但是随着那些家伙越来越依赖于造谣这种手段,造谣的效果却越来越差了。不但在赤兔国,出现了“做人不能太CNN”的说法,就是在他们本国,建国同志,也给他们取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名字:“Fake
News”。
  如今,英国人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对面的爱尔兰人架起大喇叭,向着对面的“治安军”的士兵们展开宣传,告诉他们,只要放下武器,就还是爱尔兰合法公民;若是能带枪来归,就算是参加革命。革命不分迟早,早参加革命当然好,但是现在醒悟过来了,愿意加入革命,大家也一样欢迎。如果能抓住最后的机会,为革命立下功劳,那一样是革命的功臣。
  除了用大喇叭大喊之外,他们还用迫击炮、掷弹筒将宣传单打到“治安军”的阵地上,号召“治安军”的士兵们赶紧抓住最后的机会,成为革命的功臣。
  至于要如何成为“革命的功臣”,爱尔兰人在大喇叭和宣传单上直截了当地告诉那些“治安军”的士兵们:“活捉,活着杀死死不改悔的卖国贼,破坏侵略者的重要设施,刺探重要情报,这些都是成为革命功臣的方法。”
  为了证明宣传的可靠性,他们还让那些在此前投降过去了的家伙,天天在大喇叭里面朝这边喊话:
  “治安军的兄弟们呀,我是原来第十二大队第七小队的小队长罗伊呀,好多兄弟都知道我,认得我的呀。兄弟们,我跟你们说呀,独立军的人,那都是说话算数的好汉呀。我们和独立军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了,独立军啥时候说话不算话了?
  大家也知道,上个月,我和几个兄弟一起。带着‘铁杆爱奸’奥利凯的人头,去投奔了解放,如今,我们大家就都成了解放战士,在家乡分了田地,我还当上了军官。兄弟们,独立军说话算话,可仁义了。大家都赶紧过来吧……”
  这个宣传的可信度是毋庸置疑的,第十二大队的大队长奥利凯上个月丢了脑袋的事情,相当轰动,治安军中就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情的。
  自打有着这个宣传之后,嗯,贾维斯大队长如今是看到任何不是英国人的人,都觉得他像是想要朝着自己开一枪,然后砍掉自己的脑袋跑到对面去领功劳的。要说奥凯利大队长是贾维斯大队长的死对头,两个人曾经为了收保护费的事情弄到要动枪了。就在一个多月前,贾维斯大队长还曾经很不客气地对奥利凯大队长说:“别以为人独立军给你安了个‘铁杆爱奸’的名号,你就可以抖了。和老子比,你算根毛?你连毛都不算!你也配叫‘铁杆爱奸’?你配吗?你配个鸡巴!老子才是真真正正的‘铁杆爱奸’!”
  奥利凯大队长是贾维斯大队长的死对头,只要奥利凯大队长倒了霉,贾维斯大队长就会格外的高兴。但是这一次奥利凯大队长的脑袋失窃之后,贾维斯大队长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甚至还产生了一种“兔死狐悲”的苍凉。
  因为担心遇到专门盗窃脑袋的扒手,贾维斯大队长,如今睡觉都要睁开一只眼。以前贾维斯队长睡觉的时候从来不敢把左轮手枪放在旁边,为的是害怕走火,打死了自己。但是现在,贾维斯队长在睡觉的时候,会在枕头下面压上一把子弹已经上膛了的左轮,在被窝里面还放上一把第一发是空的左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