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78

  “约瑟夫,你这个想法不错。”卡诺说,“弄一只小而精锐的部队,专门模拟敌军。让各支部队去和他们进行对抗演习。然后裁判部门,嗯,你叫它导演部对他们的表现加以评判,这些评判也能成为对部队奖惩的依据之一。同时,这样的训练,也能让士兵们在和平的时代里,提前获得一些和真正的强敌对抗的经验,这可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而且我们还能通过这样的演习,来实验各种新的战术战法。这真是个好主意!”
  “我们又不可能把所有的士兵都送到非洲去,让他们和那些野蛮人打打来获得经验。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经验,虽然比不上在非洲的实战带来的经验,但总比没有好。”约瑟夫回应道。
  “约瑟夫,刚才有一点你说错了。”卡诺摇了摇头道,“就算有钱,也不应该把所有军队都送到非洲去和那些野蛮人打仗。因为和野蛮人打仗获得的经验对于一支军队的建设来说,并没有什么正面的意义,甚至只有害处。军队在高水平的军事演习中获得的经验,要比和野蛮人打仗获得的经验重要得多,有效得多。和野蛮人打仗,就像下象棋的时候老是和那种连吃过路兵的规则都不知道的初学者下,下得越多,水平越差。七年战争的时候,那些从非洲调回来的军队的表现,普遍都不算太好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在后世,这种现象也很常见,只不过约瑟夫并不知道而已。想当初,阿妹你看的军队,到国外打了几年反恐战争,然后回到欧文斯堡,和模拟红军玩了玩,结果呢,一个旅,被“红军”一个连吊起来打了个溃不成军。而在二毛国,阿妹你看的有“实战经验”的军事顾问,在指挥二毛军队过一座桥的时候,为了防备路边炸弹什么的,让整个旅停在桥头,花了一个多小时把那座桥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检查了三四遍。终于让这个旅等到了敌军的大规模覆盖性炮击。结果这个旅,还没来得及看到敌人,就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就在卡诺说话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进来。”卡诺说。
  勤务兵走了进来道:“少校,侯爵阁下现在没事,您可以去他的办公室找到他。”
  “辛苦你了,于贝尔。”卡诺站起身来,将约瑟夫给他的那叠文件收拾了起来,然后对约瑟夫说,“约瑟夫,我们一起去见见拉法耶特阁下,把你的想法和他讲讲。我觉得这件事情要尽快的进行起来。”
  “好的,拉扎尔。”约瑟夫也站了起来。
  “哦,对了,拉扎尔,关于这支军队的指挥官,你有什么人选吗?”就在两个人要走出门的时候,约瑟夫这样问道。
  “没有。”卡诺停下了脚步,“这支部队,一开始肯定不大。我想,能有一两百人就不错了。所以他的指挥官只能是一位上尉军官……怎么,约瑟夫,你有什么好人选吗?”
  “是这样的,拉扎尔,其实这个计划真正的提出者并不是我……”约瑟夫突然显得似乎是有点扭捏了,“嗯,提出这个计划的人是我的弟弟拿破仑……他是一位炮兵少尉,我觉得他在军事上相当的有天分。只是,他有点好高骛远。他非常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支队伍的指挥官。”
  “哈哈,”卡诺笑了起来,“约瑟夫,这可是我第一次见到你以权谋私。嗯,你的弟弟,考虑到你的情况,你的弟弟肯定非常有才华。不过,你也知道,你的弟弟……啊,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拿破仑。”约瑟夫提醒道。
  “嗯,约瑟夫,你知道,拿破仑还只是一个少尉。要说服拉法耶特阁下同意让一个少尉去指挥这样的一支队伍,真还有点难度。”卡诺道,“不过他的那个身份倒是不错。不过,约瑟夫你如今也有中尉的军衔了……走吧,我们一起去见见拉法耶特阁下,看看他有什么看法。”
  约瑟夫知道卡诺说的哪个身份很不错是什么意思。在一般的法国人看来,科西嘉的贵族几乎就算不上贵族,和第三等级的体面人没什么区别,甚至于还未必比得上那些体面人。所以议会根本不会把他们当贵族看。而在军队那边,贵族的力量还是不可忽视的,如果是一个彻底的平民,就向卡诺这样的,议会也许会很满意,但是军队却未见得高兴。而拿破仑这样的科西嘉贵族,虽然成色不算好,但是多少也是个贵族,他们相对来说,也更容易接受。
  约瑟夫便跟着卡诺一起来到了拉法耶特的办公室。
  进到办公室中,向拉法耶特问过好之后,卡诺便直接将那份文件递给了拉法耶特。
  “将军阁下,”卡诺道,“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设想,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拉扎尔,你们又有新的设想了?”拉法耶特一边笑着说,一边从旁边摸起眼镜戴上,“啊,让我先看看……”
  拉法耶特看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来道:“非常有价值的提议!非常有价值!而且非常具有可行性。不过拉扎尔,昨天傍晚我们一起离开的时候,你一点风都没透露给我,今天就给我这么一个突然袭击,你可真有意思。”
  “将军,这个建议是今天早上约瑟夫提交给我的。我也是刚刚看到。”卡诺解释道。
  “是这样?”拉法耶特似乎有点吃惊,“约瑟夫,你一直说自己对于军事作战是门外汉。但是我看你的这个计划,你对这些事情非常的精通呀。先不说这个点子,我相信,一个像你这样聪明的脑袋,想出这样的主意一点都不稀奇。但是这个计划中的很多细节,不是对作战非常有研究的人,是想不到的。更不要说还拿出了这么多可行的解决办法。嗯,约瑟夫,我觉得,你现在至少能指挥一个团的法国军队去和英国人堂堂正正的打一仗了。要是放在北美,你甚至都能指挥一个师了。你这个人呀,真是太谦虚了。”
  “将军,这并不是我谦虚。虽然这段时间,我都在尽可能的了解相关的知识,也有一些进步,但是这个计划的那些细节,并不是我独立完成的。而是在我的弟弟拿破仑的帮助下完成的。他是我们军队中的一个炮兵少尉。”约瑟夫回答道。
  “从方案来看,我觉得拿破仑少尉非常有才华,很有培养的前途。”卡诺在一旁补充道。
  “这一点我相信。”拉法耶特道,“看看他的哥哥就知道了。嗯,关于这个部队的指挥官,你们有什么人选吗?”
  “这支部队一开始不需要太大,有个两百人就够了。既然这个设想出自约瑟夫,而设想的完善是在拿破仑的帮助下实现的。”卡诺说,“那就让约瑟夫来负责这支实验性的队伍,让他的兄弟给他帮忙就是了。您觉得这样如何?”
  拉法耶特抬起眼睛,望了望卡诺,有望了望约瑟夫,然后道:“那就先将约瑟夫·波拿巴先生的军衔晋升为上尉,然后让他来负责组建这支队伍吧。嗯,你们说,这支部队叫什么名字好呢?”
  “这支部队在演习中专门扮演敌军,我们危险的敌人就是穿着红衣服的英国佬。”卡诺说,“这支部队干脆就叫‘红军’吧。”
第六十四章,分裂
  老实说,听到关于卡诺和约瑟夫对约瑟夫的兄弟拿破仑的介绍的时候,拉法耶特的第一个反应也是“约瑟夫想要以权谋私”。不过拉法耶特一点都没有因此生气。甚至还有点高兴。
  这首先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里,这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相反,如果有人不这样做,反倒是有些不正常了。而且,约瑟夫愿意走他的门路,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至少在拉法耶特看来,这就是明确地在向他靠拢。当然,约瑟夫向他靠拢的动作太慢,也太迟疑。直到如今大局已定了(至少在拉法耶特看来是这样),才靠拢过来。不过拉法耶特依旧觉得,自己应该满怀热情地接纳他的投靠。因为,约瑟夫这家伙实在是有才华。一般来说,人们对有才能的人总是要更宽厚一点的。
  至于约瑟夫和他的那个兄弟,会不会把这事情弄坏了,拉法耶特倒也不是特别担心。第一,他觉得约瑟夫的能力还是值得信任的。就算他对于军事真的不太在行,也不会比法国军队中的大批的混资历镀金的贵族军官更不在行了。而且,只是一支小部队的事情,就算拿出来给波拿巴兄弟镀镀金,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于是这事情就这样的定了下来。
  在批准了这件事情之后,拉法耶特就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因为如今,在他面前还有更重要的一些事前。
  对于拉法耶特来说,最为重要的第一件事情还是整顿法国的军队。拉法耶特在法国军队中的确很有威望,但有威望,并不等于军队就会跟你走。后世的冯奉先在西北军中何等的有威望,然而一遇到常大帅的白银子弹,手下的人就一个个的跟了常大帅。这西北军还是冯奉先一手一脚的拉起来的呢。
  如今的法国军队正处在一种非常奇怪的状态,王党信不过军队,议会也信不过军队,更要命的是,军队自己也信不过军队。法国军队中的中高层军官全是贵族,但是底层军官,还有那些士兵却全是第三等级。如今他们之间也相互不信任。
  拉法耶特知道,这样的局面发展下去,军队就会分裂。而军队的分裂,就会让他的统治基础彻底的垮掉,随之而来的,就是内战和混乱。
  “这会彻底毁了法兰西的。”拉菲耶特这样想着。
  但是,有一些人却宁可毁了法兰西,也要助长这种分裂。因为在他们看来,如今的这个法兰西,根本就不是他们的法兰西。
  过去的一些贵族对如今的法兰西很不满,这其中包括一些在三级会议中,加入到第三等级的而队伍中的贵族;而当议会在塔列朗主教的主张下,将原属于教会的财富都充公了之后,一些原本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来了的,在三级会议的时候,旗帜鲜明的站到了第三等级这一边的教士们也站到了现在的法兰西的对立面。
  莫里主教,卡察内斯议员等一批教士和贵族议员组织了一个被称之为“黑党”的俱乐部(因为这个俱乐部中有大量的穿着黑袍的教士。)尽可能的反对革命。他们创建了各种报纸,比如《国王之友》、《使徒行传报》《小高蒂埃报》,对包括拉法耶特在内的“掌权者”加以肆意的辱骂,并将法国面临的困难全都归结到议会中的那些“悖逆不道的野心家”的身上。他们甚至向底层的那些百姓宣传,装出一副并不关心自己的利益,而是在悲天悯人的关系最底层的人民一样。
  这样的招数作用不算大,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用。因为新的政权的确并没有怎么照顾底层百姓。无论是在城市里,还是在农村里,到处都是生活状态还不如革命前的人民。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革命前吃不饱,革命后还是吃不饱,那革命不是白革了吗?”
  这些人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回答,那就是:革命还不如不革,如果能回到王政时代,就能天下太平。这种论调在巴黎不太吃香,但是在外省的一些农村,却很能骗到一些人。
  除此之外,军队中的一些中高层军官也在频繁的和这些人接触,他们可能在弄什么阴谋,这都让拉法耶特很是担心。
  另一边,一些过去和拉法耶特站在同一边的战友,也发生了变化。也许是觉得自己的光辉都被拉法耶特掩盖了,所以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拉开了和拉法耶特的距离。也许是为了吸引眼光,这些人也都变得比以前更激进了。他过去的一些老朋友,像杜波尔、拉默等人都开始变得更激进。而某些新朋友,激进起来比老朋友还厉害。嗯,这里主要说的就是塔列朗主教。
  塔列朗主教和他的一些宗教界的朋友们在议会中又提出了一个《教士公民组织法》。依照这一法令,法国成立八十三个主教区(每省一个主教区),分属十个大主教区。主教区下设教区。同国家官员一样,教士、主教、大主教都由公民选举产生。当选者应由上一级教职授职,主教须由大主教授职。新任主教以上教职者只须函告教皇,表示属于同一信仰,不需再去罗马向教皇购买法带,也不需要教皇批准。此外,这一法令还废止了“首岁教捐”(即新任教职者应以其第一年收入缴送罗马。),并规定教士薪俸由国家支付,主教区会议替代原先享有特权的教务会议,并参与主教区的教务行政。
  这就等于全面的斩断了法国的天主教和教廷的绝大部分联系,是对天主教的一个巨大的分裂。教皇几乎立刻就做出了反应,他谴责了这一法案,并宣布将塔列朗革出教门。但是塔列朗对此不屑一顾,他依旧穿着大主教的法袍,从事各种宗教活动。甚至于作为对教皇的行为的反击,议会准备再次通过一个新的法案,要求法国所有的神职人员都必须向法兰西祖国宣誓效忠。任何拒绝宣誓效忠的神职人员都将被革职。
  这是一个完全违背了天主教传统的要求。他几乎就把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变成了普通的国家公务员。而且从教义上来说,神职人员唯一的效忠对象只能是神。这个法令更是激起了教会和议会之间的矛盾。
  拉法耶特一度试图让议会表现得温和一些,不要在这样的事情上过分的咄咄逼人。但是议员们需要这样的法案来表现自己的“坚定立场”,而那些倒向议会的神职人员们更是需要这样的机会来控制教坛。(不把那些家伙弄下去,什么时候老子才能当上主教?)
  所以拉法耶特的努力毫无结果,法案还是被通过了。此后的事情几乎失去了控制,全国大部分的主教、大主教都坚持不肯向政府和宪法宣誓效忠,因而他们被强行解除教职,而底层的那些本堂神父什么的,却大多选择了向政府和宪法宣誓效忠,然后被提拔起来担任主教和大主教。
  然而,议会发出的任免命令,在巴黎之外的很多教区根本就没人理会。相反,巴黎之外的很多教区主教都开始公开指责议会亵渎神圣,并鼓励教徒们和这些“敌基督”战斗。
  这些教会力量的加入,也让黑党的力量大增,在里昂等地方,他们事实上控制了地方,并且组织起了自己的民兵,当地的驻军也倒向了他们,内战几乎迫在眉睫了。
  拉法耶特认为,如今的关键就在于国王了。如果国王愿意坚定地站在他一边,坚定地支持宪法,那么王党的那些活动根本就成不了气候。相反,如果国王动摇了,倒向了王党那边,那问题就很麻烦了。
  为此,拉法耶特不断地去拜访国王,努力想要说服他真心支持君主立宪。他试图让国王和王后明白,时代变了,如今路易十四时代的“朕就是国家”的专制统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才是对国家,同时也是对王室最好的选择。而那些王党,其实并不是真的忠于国王,他们的做法,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国王只是他们用来号召追随者的牌匾罢了。甚至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党和激进的共和派一样,都是最希望国王出事的人。
  平心而论,拉法耶特的观点的确是非常的有道理的。而且他也觉得自己成功地说服了国王。
  “其实我们的国王,还是一位非常有理性,而且很有学问的人。”从圣克罗宫出来的时候,拉法耶特这样对自己的副官皮埃尔说。
  这个评价其实也不错,路易十六国王在此之前之所以一直没有采取严厉的镇压手段,也正是因为他知道,时代已经和他爷爷的时候不一样了。但是,理性就一定能战胜情感和欲望吗?更何况,王后可没那么多的学问。
  但是拉法耶特却没有注意到,就在他离开圣克罗宫之后不久,一个信使便带着王后的密信离开了王宫,而收信人,则是看起来相当激进的国会议员米拉波。
第六十五章,到底意难平
  “我尊敬的王后陛下,您一定要对拉法耶特侯爵保持高度的警惕。拉法耶特侯爵说的东西当然有一定的道理,甚至可以说,在整体上,他说的那些东西都可以被称作颠扑不破的真理。
  但是,我的陛下,您要知道一点,要欺骗人,真话比谎言要好用得多。很多时候,天生聪慧的,就像王后陛下您这样的人,总是能一眼就看穿那些谎言。但真话就不一样了,只要加以合适的强调和暗示,真话往往比谎言更能骗人。拉法耶特就是这样的一个善于使用真话来骗人的假凯撒。
  ‘时代变了’,‘君主立宪才是未来’,这话一点没错。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拉法耶特恐怕并没有对您提起。那就是:君主立宪到底是谁主持下的君主立宪!
  在如今的君主立宪下,恕我直言,国王只是一个人质,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普遍的尊重。我想陛下您一定注意到了巴黎的各种报纸,其中的一些激进的报纸,比如《人民之友》之类的东西,都在宣称要建立共和制,要彻底的结束波旁王朝对法国的统治,让法国变成一个共和国。而这种理论在议会中也有不少的附和者。一些原本温和的人,也有了倒向他们的倾向。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这些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那些暴徒展示过他们的力量,人们知道他们有力量,也知道他们愿意使用他们的力量。但是我的陛下,我们的国王,因为他的宽厚,却从来不愿意使用他的力量,甚至于不愿意展示自己的力量。
  如果一个国王,虽然戴着王冠,但却不愿意展示自己的力量,那么王冠又有什么让人敬畏的呢?尊敬的陛下,在很多时候,不愿意展示力量,和没有力量的效果几乎是等同的。
  另外在某一点上,拉法耶特说的不错,那就是目前的王党并不可靠。恕我直言,我的陛下,就像《麦克白》中说的那样:‘越是跟我们血缘相近的人,越是想喝我们的血。’您对他们,必须提高警惕——哪怕他们是您的亲人。
  但是我的陛下,在这个问题上,拉法耶特依旧使用了他惯用的手段。他对您讲真话,但是他从不对您讲全部的真话。事实和全部的事实是完全不一样的。王党和那些共和派叛逆在有一点上是完全不一样的,那就是,王党必须依赖国王。国王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天然的权威。他们也许会通过各种阴谋,乃至借刀杀人之类的技巧来算计国王,但是他们没有办法直接对国王刀兵相向。国王是他们天然的领袖,不管他们中的某些人愿不愿意。
  至于拉法耶特,我睿智的陛下,我之所以称他为‘假凯撒’,是因为拉法耶特装出掌握了军队的样子,把自己打扮成能像凯撒一样,只用一句话就能指挥千军万马的样子。事实上,拉法耶特对军队的控制力完全无法和真实的凯撒相比。
  真正的凯撒,手中有一支长时间在他手下作战的军团,而且这支军团的方方面面,包括后勤,包括军官的选拔升迁,全部由凯撒一言而决。所以凯撒能够轻易地驱使他们去做任何事情,包括向罗马进军。但是拉法耶特手中,并没有这样的军队,他只有所谓的‘威望’。而这‘威望’又怎么能和国王陛下的正统身份相比?如今他能控制局面,其实靠的并不是他自己的力量,而是国王陛下的正统身份。只有国王陛下在他的控制下,他才能借此控制法国的军队。
  如今,这个‘假凯撒’正在对军队进行‘改革’。陛下,这正是拉法耶特打算弥补自己的弱点的行动。如果他能长久的控制陛下,那他说不定就有真正的控制住军队的那一天。到那时候,假凯撒就能变成真凯撒。也许拉法耶特的确是真诚的希望实现君主立宪,但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实现的君主立宪,却是对国王陛下极为不利的君主立宪。因为任何契约的持续,都有赖于双方的相互敬畏。议会已经展示过自己的力量,而国王从来没有展示出任何力量。在这样的契约中,议会成了高高在上赐予的一方,而国王呢,几乎成了乞丐。这样的立宪制是无法持久的。在议会中总会有人试图用更极端的方式来吸引目光的,而侵辱国王就会成为他们哗众取宠的最佳方式。这样下去,最后,他们就会问:‘我们为什么需要一个国王?’
  但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却不是这样的。英国王室在很多方面都展示过自己的力量,议会和国王相互都尊重对方的力量,从而也就相互尊重对方的利益。这才是稳定的,可靠的君主立宪。
  我的陛下,关于您的有关王室应该如何应对当前局面的垂询,您卑微的臣民有如下的建议。
  首先,您和国王陛下必须装出对拉法耶特非常的信赖的姿态,对议会作出恭顺的样子,以麻痹他们。另一方面,您要让国王陛下明白,如今的局面是何等的危险。他必须有所举动。
  微臣以为,继续留在巴黎,对国王,对整个王室都没有任何好处。所以,一旦有机会,国王应该立刻离开巴黎,前往其他的更安全的地方。微臣以为,这样的地方应该具备如下的几个特点。
  第一,这个地方应该普遍的支持王室,支持正统。
  第二,这个地方应该距离边界较远。这是出于这样几个考虑。首先,这是在向全国人民表明,国王并没有向那些流氓们在《人民之友》之类的下流小报中说的那样勾结外国势力;其次,这也是为了避免一些并不是真正的忠于国王,而是试图利用外国的力量,来给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的混入王党的野心家借机谋取利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