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之狐(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278


第一百七十二章,治安强化(3)
  “英国人的第一次大扫荡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斗争的残酷程度估计不足,被此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于这次失败,包括我在内的领导层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事实上英国人的这一套我们此前并不是没有见过。在土伦训练营中,进行图上作业的战役训练的时候,约瑟夫同志在扮演英军的时候,就曾经用类似的手段给我们造成过很大的损失。
  在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依旧对于这种做法掉以轻心,以至于在敌军的第一次大扫荡中,让人民,也让革命队伍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这不能不说,简直就是在犯罪……”——拉塞尔《革命战争回忆录》
  诺福克公爵的军队大举出动之后,爱尔兰联合会一开始的确是有些准备不足。爱尔兰中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只有很少的丘陵。因为长期的开发,这些地方也没有大面积的森林。这使得转移群众变得格外的困难。
  当初在土伦,约瑟夫曾为他们提出过一些解决方案,比如挖地道之类的。但是,挖地道的方案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这一来是因为爱尔兰多雨,土层的直立性不太好,而且地下水水位高,很多地方不要说挖地道,就是挖条壕沟,都会有地下水渗出来。也只有那些略高一点的丘陵上。勉强能挖个不太复杂的藏身洞。
  但是群众们并不是真的无处可躲。同样因为降雨多,爱尔兰的平原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沼泽。这些沼泽相当的危险,到处都是深不见底的泥潭,对这些地方不熟悉的人,一脚踩错了地方,基本上就可以和这个美丽的世界说声再见了。
  但是如果事先做过细致的准备,进入沼泽躲避也不是不可能。当然,这需要准备者冒很大的风险,而且需要从人员到物资上的非常认真的准备。
  所以在土伦的图上作业的战役训练结束之后,在检讨问题的时候,约瑟夫也提出了利用沼泽来安置避难群众的提议。而且大家在经过了讨论之后,也都认为这种方式相当具有可行性。但是在这次大扫荡之前,却几乎没有任何人认真地为此做过准备。
  所以当大扫荡的绞索开始收紧的时候,爱尔兰人开始蒙受重大的损失。
  塔辉顿连长又一次看到了上次让他狼狈逃窜,给他留下了噩梦一般的记忆的爱尔兰村庄了。只是这一次,他不再是带着一队骑兵来这里了,在他的身边,有上千人的军队,有骑兵,有步兵,有炮兵。
  “炮兵瞄准目标,准备用纵火弹射击!”塔辉顿连长的耳边传来了这样的命令声。是的,纵火弹射击。在吸取了相关的教训之后,英国人根本就不打算进入村庄。首先用纵火弹,烧掉整个村庄,在大火中,村子里面的各种布置多半都是失效。
  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白磷燃烧弹、凝固汽油弹或者铝热剂燃烧弹之类的玩意儿——当然,某个研究所例外。所谓的纵火弹其实就是将一个铁球首先烧得通红,然后用大炮将它射向目标,从而引起火灾。
  这种纵火弹的效果当然远远不如后世的那些丧心病狂的玩意儿,如果对方的建筑物主要不是木制建筑,而是砖石结构,甚至是夯土结构的,这种纵火弹就几乎不会有什么效果。所以这玩意儿一向都是海军用的,(对面的船肯定是木质结构的)陆军几乎从来没人会用这样的玩意儿作战。但是爱尔兰农民的房屋还真的都是木质结构的,所以这些纵火弹用在这里倒是相当合适。
  随着炮击,那边的村庄就开始冒起了烟。很快,橘红色火苗就冒了出来,这类村庄中的房屋之间的间距很小,火苗很容易就从一座房子烧到另一座房子,整个村庄很快就都燃烧了起来。
  燃烧的村庄中并没有什么人或者其他的动物跑出来,看来村民们已经转移了。
  在村庄附近,有一处不算特别大的树林。这也是村子里的农民们每天烧的柴火的来源地。如果村子里的人跑到哪里去躲起来了,那么,这片树林应该是最可能的藏身之处。上一次塔辉顿连长来这里的时候,他身边只有一队骑兵,对于这一片树林,其实是没什么办法的。如果他在那一次胆敢进入树林的话,只会死得更多。
  但是这一次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在上千人的军队面前,这样的一片林子实在是小了点。更何况爱尔兰的树林和南方的一些树林不太一样,相对更空旷,也更不容易躲藏。
  塔辉顿连长接到命令,他的骑兵负责在树林附近警戒,随时准备攻击从树林中逃出来的爱尔兰人,而另一些步兵则以散兵队形展开,进入了树林。
  很快,树林里就传来了呼喊声,枪声以及小甜瓜爆炸的声音,显然在树林中发生了交火。很快塔辉顿连长就发现有一群人从树林里跑了出来。漫无目的的向着四面逃散。
  “是爱尔兰叛匪!追上去,杀光他们,一个不留!”塔辉顿连长下令道,同时他催动胯下的战马,拔出腰间的左轮,追了过去。
  从森林中逃出来的,很多都是女人和孩子,但是英国人的骑兵可不管这些,他们直接追上去,用左轮射击,用战马撞击,用马刀劈砍,很快便将这数以百计的“叛匪”消灭干净了。
  这时候树林中的战斗也已经结束了。英国军队在树林中和“训练有素的爱尔兰叛匪”进行了激烈的战斗。付出了相当的伤亡,但是却也打死了不少叛匪。其中装备了左轮手枪和步枪的“精锐叛匪”就有近二十个。至于手持粪叉之类的危险武器的“训练有素的男性叛匪”,更是有一百多人。
  在这一战结束之后,村庄中能烧的东西也已经基本上烧光了,火也渐渐地灭了。指挥官一声令下,士兵们便将那些叛匪——无论是男性叛匪还是女性叛匪,无论是壮年叛匪还是老幼叛匪——的脑袋全部砍下来,然后都用削尖的树枝插在村庄的废墟上,以震慑那些胆敢反抗大英帝国的统治的叛逆。
  这座村庄其实还算是做出了撤退和躲藏动作的。因为英军行动的速度很快,当塔辉顿连长他们到达第二处村庄的时候,那里的村民甚至都还没来得及从村子里面逃走。
  塔辉顿的骑兵连拦截住了这些还没来得及逃走的村民,阻止了他们的逃亡。随后赶到的英国军队将那些爱尔兰女人和孩子都留了下来,而将那些男人都捆起来关进了村子里唯一的一座大一点的建筑——一座天主教的教堂。
  这些女人和孩子,将被用于在进入下一个村庄的时候探路。如果他们没有死在这样的事情上,那就在完成了战役目标退兵的时候再最后解决他们。而那些被关进了教堂男人,当英军离开的时候,便在教堂的四面浇上火油,然后点了一把火。
  这一幕在很多其他的爱尔兰村庄中都在上演,按照爱尔兰人联合会事后的统计,在英国人的这次绞索行动中,一共有一百七十一座村庄被烧毁,一万多群众被杀害,而爱尔兰独立军在反击英国人,保护村民的战斗中,也有一千多人牺牲,联合会的创始人、主席托恩也因为叛徒出卖而光荣牺牲。可以说,在这次战役中,爱尔兰人遭到了非常沉重的一击,甚至于,如果不是得到了全欧洲自由和民主的灯塔,法兰西老大哥的及时支援,爱尔兰人的历史上,就要又多上一曲英雄的悲歌了。
  借着爱尔兰人联合会被严重削弱的机会,诺福克公爵用钢铁一样的手腕迅速的推行了他的那套制度。在城市里,新的证件制度开始推行,任何不携带“良民证”出门的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处。第一次鞭打,第二次苦役,如果还有第三次,那就是绞刑架在召唤。
  新的保甲制度也借此推行了起来。因为革命受挫,一些不太坚定的投机分子也开始纷纷投敌。很多倾向于联合会,或者干脆就是联合会的密探的人都被送上了绞刑架,剩下的基本上也都断了联络。按继任的主席拉塞尔先生的说法就是:“我们在城市中的几乎所有工作都损失掉了。”
  “爱尔兰独立的旗帜还能打多久?”这个问题已经沉甸甸的压在了每一个联合会的战士的心头。
  就在这最为危急的关头,联合会剩下的几位高层在一条全新的名叫“独立”号的法国高速通讯船上进行了一次紧急会议。据说,一位身份隐秘的法国朋友也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这位法国朋友向这些坚持战斗的爱尔兰勇士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告诉他们,他们并没有失败,法国人民对他们的支援将会比现在更多。不但包括武器,也包括军事顾问人员。
  也是在这条船上,统一爱尔兰人联合会重新选举了新的领导机构,并制定了下一阶段的计划。
  “在这次大扫荡中,我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联合会的同志们血流成河,爱尔兰人民尸积如山。然而,革命者是杀不完的!砍掉了一个脑袋,就能再长出两个脑袋。”——拉塞尔《革命战争回忆录》
第一百七十三章,希腊火
  就在英国人的第一次大扫荡结束后的第五天,巴黎著名的“科学与真理报”刊发了一篇非常长的新闻报道。这篇报道的标题是:《亲历地狱——来自爱尔兰战场上的报告》
  这是一篇长达三万多个词语的新闻,这在当年,是完全没有先例的。那个时代的报纸刚刚起步,因为印刷技术的限制,所用的纸张往往都只有十六开,能够刊印的文章自然不可能有多大的篇幅。为了刊登这篇长文,“科学与真理报”不得不弄得这一期的报纸厚得像是一本书。
  在这篇文章里,那位姓维尔福的作者描述了他在爱尔兰亲眼看到的各种事情,尤其是英国人对爱尔兰农村的大扫荡,以及这当中的种种骇人听闻的暴行。
  一般来说,法国人本来就不喜欢英国人,对于关系到英国人的负面新闻更容易相信一些。但是即使如此,这篇报道中所描绘的英国人的残暴程度也远远的超出了法国人的想象。
  但是很快,更多的证据出来了,这证据就是英军自己的战报。为了炫耀自己的“武功”,为了震慑爱尔兰人,使他们不敢再反抗。英国军队在发出的战报中毫不避讳,甚至是极力地炫耀自己在“绞索行动”中获得的“成绩”。着这些“成绩”也正好证明了此前“科学与真理报”上的那篇看起来很夸张的报道。
  两天之后,督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将进一步增加对爱尔兰人民的斗争的援助。同时,教皇冕下也慷慨解囊,捐献出了一百万法郎用于帮助那些“受难的爱尔兰兄弟”,同时他还谴责了英国人的暴行,并号召全欧洲的天主教徒都向“受难的爱尔兰兄弟”伸出援手。
  约瑟夫也明白,爱尔兰的革命到了生死关头,如果爱尔兰人真的顶不住了,以后就没钱赚了!所以这一次,在拿到拨款之后,他居然破天荒地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漂没”,而是真的把这些钱能买得到的东西都老老实实地装上了船,运往爱尔兰。当然,“漂没”可以没有,但是“润滑剂”却是一个法郎都不能少的。
  除了武器,还有更多的顾问人员也将乘着船前往爱尔兰。他们将在爱尔兰,用英国人,也用爱尔兰人的鲜血,不断地实验新的武器,新的战法。
  军事顾问阿诺迪埃·德·维尔福就在这个时候登上了一条前往爱尔兰的飞剪船。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高个子年轻人,有着两只非常长的胳膊和大的似乎过头了一点的手掌。如果在后世,多半会成为大学篮球场的最出风头的一个。他是没落贵族出身,但是却投身革命,而他的兄弟维克多,就是刚刚在“科学与真理报”上发表了那篇长文的作者。
  “维尔福先生,最近海上的情况稍微有点变化,也许我应该告诉你们,以便你们能有一些准备。”当维尔福上船的时候,船长莫雷尔这样对他和其他的几个人说。
  “怎么了?有什么变化?”维尔福问道。
  “最近英国人专门制造了一些船只,用于拦截我们。”莫雷尔回答说。
  “用于拦截我们?就凭他们的那些跑到6节都不容易的军舰?”旁边一个叫莱克勒的小伙子不屑的道。
  “不,不是军舰,是和我们一样的飞剪船。那些英国人仿造了一些飞剪船。”莫雷尔说。
  “飞剪船?可是飞剪船是无武装的呀?”维尔福问道。
  飞剪船因为甲板太低,而且摇晃得厉害,所以是无法布置大炮的。如若不然,约瑟夫也不会只用它来进行航运,而是要把它用在那些没本钱的买卖中去了。
  “是没有大炮,不是没有武装。”莫雷尔纠正道,“但是,当初还没有发明大炮的时代,难道海上就没有海盗了吗?要知道,当年那些维京人,划着龙头船,就拿着一把斧头,都能在海上打劫呢。”
  “你是说那些英国人就像维京人那样,靠接舷战来拦截我们?”
  “也不是接舷战。他们逼近我们,然后向我们投掷‘小甜瓜’,我们自然也用‘小甜瓜’还击。不过,如果真的发展到了接舷战的地步,那就会对我们非常不利。因为我们的船,主要是装货物的,上面的人不多。但是他们的船上可没有货物,只有士兵。”
  “我们已经有损失了吗?”维尔福问道。
  “是的,戴肯,就是那个尼德兰独眼龙,他的‘飞翔号’在几天前遇到了一条英国人的飞剪船。当时他还以为是自己人,因为那条船看上去就完全和我们的船一模一样,甚至也悬挂着三色旗。那条船朝他们靠近了过来,船上的人还向着他们挥手,似乎有什么事情要找他们。”
  “然后呢?”维尔福问道。
  “然后?然后独眼龙就上了当,让敌人靠近了过来。要不是对面的家伙沉不住气,先丢了一个没炸的小甜瓜过来,独眼龙就肯定完蛋了。那条船暴露之后,便升起了英国旗帜,和独眼龙他们相互扔小甜瓜,独眼龙的运气好,他的船那时候正是返航,船上没什么东西,跑得要稍微快一点。最后还是跑回来了。不过他的船上死了四个人,独眼龙自己也受了伤。”莫雷尔船长回答道。
  “所以,先生们,如果有英国人的船出现了,我希望你们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莫雷尔船长又说道。
  “我们明白了。”几个乘客都回答道。
  这个消息让维尔福既有点兴奋,也有点紧张。虽然他并不是战场上的初哥,他追随拿破仑的意大利军团已经打过不少的仗,并且赢得过两枚勋章了。但那都是在陆地上,而这次却是在海上。
  不过也许是英国人手中的飞剪船的数量还有限,加上大海又足够大,所以维尔福一行并没有遇到其他的船只。
  有关英国人的飞剪船的情报约瑟夫自然也知道了。虽然英国人的飞剪船目前还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大的损失,但是约瑟夫知道,这件事情不容轻视。
  现在损失还小,是因为英国人自己对于这种作战方式会有多大的效果并不肯定。一旦他们发现这样做能有作用,以英国人的造船能力和水手储备,他们应该很快就能弄出一大堆的飞剪船出来。而且正像莫雷尔说的那样,英国人的飞剪船上不需要载货,所以在战斗中,他们会更有优势。
  “也许我真的应该为飞剪船准备一种专用的武器?”约瑟夫这样想道。
  原本约瑟夫并不打算在飞剪船上投入太多的科研力量——飞剪船最终肯定是要被蒸汽船替代的,继续在这棵技术树上浪费点数划不来。但是如今看来,短时间内,蒸汽船还不会出现,但飞剪船却有了战略意义,所以,他不得不继续在飞剪船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了。
  “显然,飞剪船装不了大炮。也装不了床子弩(因为飞剪船上浪严重,弓弩之类的东西一受潮,就不好用了),除了小甜瓜,还能用什么呢?”
  约瑟夫一连排除了好几种东西,终于他想到了一样似乎很适合飞剪船对抗另一条飞剪船的武器——“希腊火”。
  希腊火是真正的东罗马帝国所发明的一种可以在水面上燃烧的液态燃烧剂,主要应用于海战。当年东罗马帝国利用这种武器,曾经多次在海上和陆地上击败对手。它实际上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焰喷射器。
  “只要能让火焰喷射器的射程超过小甜瓜,我们的飞剪船在战斗力上相对于英国人就会再次占据优势。到时候,局面就变成打得过我们的追不上我们,追得上我们的打不过我们了。”约瑟夫这样想着,便让人找来了拉瓦锡,向他提出了这个任务,并告诉他,在海上每有一条船装备这东西,他就可以给他一百个法郎。只是在技术指标上,约瑟夫特别强调了这个东西不能太大,不能占用了太多的本来可以给货物的空间。
  拉瓦锡思考了一下,照例便开始和约瑟夫讨价还价,最后双方达成了新的协议:如果拉瓦锡能在一个月内研制出可用于实战的‘希腊火’,那每条船他就可以得到两百个法郎;如果在一个半月内完成所有工作,则每条船的奖励为一百法郎;如果超过了一个半月,还完成不了任务,则每条船的奖金下降为五十法郎;如果一直到两个半月,都无法完成,则奖金取消,并且此后每拖延一天,就要罚款10法郎。
  签下这样的这样的协议之后,拉瓦锡便满怀斗志的去工作去了。拉瓦锡认为自己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好的待遇,但是他却没想到,船上使用的“希腊火”只要稍微改动一下,完全也可以成为陆战用的武器。在此之前,他之所以特别强调了对这个系统的大小的要求,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便于此后的修改。而修改出来的陆地版本,自然就不需要再给拉瓦锡钱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重整旗鼓
  维尔福和其他人一起挥动船桨,小船拖着一串箱子,悄悄地靠近了海岸。在崖壁下的火光的映照下,他看到几个人走了过来。
  “砍掉一个脑袋。”那边的人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