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巫医在都市(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902

  “加强六识?这还是一个BUFF系的法宝啊!不过这串六识珠里,应该只有身珠能有。也就是说,只能够加强触觉了?但这要怎么做,才能让它加强我的触觉啊?”
  赵元摩挲着晶莹剔透的身珠,飞快的查阅信息叶,寻找答案。
  信息叶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很快,他就找到了相关记载,并按照上面教授的方法,送了一丝愿力进身珠。
  晶莹剔透的身珠上,立刻绽放出一缕红光,如盛放的桃花般,娇艳迷人。
  红光瞬间进入到了赵元的体内。
  猛然间,赵元有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感觉。
  首先,他感觉到了周身衣物带给皮肤的种种刺激。有的地方衣物很柔软,让皮肤很舒服。有的地方衣物稍微有点儿硬,摩擦起来让皮肤微微有些不适。
  这些感觉,平常根本就不会有,就算偶尔有,也不会是这样的明显。一时间,赵元甚至怀疑自己粗糙的皮肤,是不是回归到了婴儿般娇嫩的状态?
  同时,赵元摩挲着身珠的手指上,也传来了新的感觉。
  身珠上那些极其细微,正常人根本就不可能察觉到的细纹、不平,全都被他的手指,感知的清清楚楚。
  触觉增强很奇妙,也很好玩。不过作为一个医学生,一个立志要成为巫医的人,赵元在第一时间就把触觉增强,跟医术联系到了一起。
  “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其中的切诊,不但指切脉,也包含了触诊的内容在里面。而西医诊断中,虽然没有切脉,却也有触诊的内容。现在有了六识珠里的身珠,我的触觉大幅提升,以后给人切脉、触诊,我能够掌握到的情况,肯定会比以前更多、更精准!再配合观气术,我对病情的诊断能力,无疑能上一个大台阶!”
  赵元很是激动,当即就尝试着在身珠的加持下切脉。
  他把右手放到了左手腕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按在了寸关尺三脉上。
  自从信息叶上面开启了《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后,赵元就对切脉进行了学习,也在自己和同学的身上,多次练习切脉,辨别脉象的变化。
  但说实话,进展并不理想。
  脉象虚弱和洪大,他能够切的出来,但像芤脉、滑脉、玄脉这些较为复杂的脉象,他就很难切的出来了。至于几种相似脉象的辨别,那就是更加的没戏了!
  毕竟切脉,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需要长时间的临床实践,才能够彻底掌握技巧,分辨出各种脉象那细微的区别。
  但是现在,有了身珠的加持,赵元惊喜的发现,自己手指对于脉象的感知,简直是再清晰不过!
  “我现在的脉象,洪大有力,显然是正气旺盛,气血强壮所致!这感觉简直太清晰,甚至连血液流过脉管产生的摩擦,我都能够察觉的一清二楚!”
  赵元这会儿恨不得立刻找几个人,来试试自己经过身珠加持后的脉诊水平。
  试了一会儿后,赵元中止了身珠的加持,将它暂时放进到了纳戒中,等到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至于另外五颗坏掉的珠子,则是被他取下,扔回到了孔洞中。
  “这一趟来的实在是值!”
  赵元非常高兴,用泥土将孔洞填上后,他走到了进食完毕的白猫身边,从兜里掏出纸巾,擦了擦白猫被蛇血染红的嘴巴,爱昵的揉着它的小脑袋,丝毫不吝啬夸赞之词:“好猫咪,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啊!”
  白猫挺起胸膛,喵喵直叫,一脸骄傲的模样,逗得赵元忍不住哈哈大笑。
第171章
煤窑
  白猫吃饱喝足了,可蛇肉还剩下许多。
  这条五步蛇,既然是在蛇胆里面养出了炁,它的肉,应该也是很不错的,如果就这样弃置荒野,实在有些可惜。要知道蛇肉可是大补,何况还是这么一条差点儿成了精的蛇!
  赵元忽然想起了湖畔人家。
  方义曾说,湖畔人家的主厨是一个脾气很怪的人,一般不亲自下厨,除非是有人拿着珍贵少见的食材、药材找到他,才会一展自己的惊人厨艺。
  赵元一直在怀疑,湖畔人家的主厨,会不会是一个鼎食流派的传人?
  如果真的是,那他烹饪出来的膳食,不但滋味绝美,食材、药材中蕴涵着的精华物质,还能被充分提炼出来,令人吃了后,元气大补、实力精进!
  “这条五步蛇,可是差点儿成精的,它的肉,应该也算得上是珍贵食材了吧?何况还有那枚带炁的蛇胆在。如果湖畔人家的主厨,真的是鼎食流派的传人,那他一定能够将蛇肉、蛇胆烹饪出最佳的效果来。就算到时候得分他一份,也是不亏。”
  赵元瞬间拿定主意,要把剩下的蛇肉,拿到湖畔人家去。
  如果主厨识货,说明他真的是鼎食流派传人,那自己以后不但有口福,更多了一个提升修为的途径。
  而且这个提升修为的方法,可是比修炼轻松多了,不但不会让自己受苦痛折磨,反而还会很享受——吃美味食物就能让实力提升,天底下还有比这更爽的事情吗?
  如果主厨不识货,那也没关系。赵元也是懂点儿厨艺的,虽然赶不上鼎食流派的传人,能把食材、药材里面的精华全部提炼出来,但整治一锅蛇羹还是没有问题,就算效果差点,可总比没有的好吧?
  想到这里,赵元俯身捡起白猫吃剩下的蛇肉,把它们放进到了纳戒空间中。旋即,又抱起白猫,朝着坡下的箭台村走去,继续按图索骥,寻找金葫芦。
  然而,他将箭台村里里外外转了个遍,也没能够找到地图上的位置,只是发现这村子里面的灰尘很重,路面稍微用力一踏,就会激荡起大片的灰尘,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既然自己找不到,那就请教别人。赵元拿着地图,走向了一个在自家院门口晒着太阳的老奶奶,礼貌地说:“婆婆你好,我请问一下,你知道这图上画着的地方是哪儿吗?”
  老奶奶虽然上了岁数,可目明耳聪,身体相当硬朗。接过地图看了几眼后,她说道:“有点眼熟,让我想想……”
  她的儿媳听见门口有声音,走了出来,听说赵元是来问路的,也热情的帮忙看起了地图。
  片刻后,儿媳说道:“这不是纪家的煤窑嘛!”
  老奶奶经她这么一提醒,也认出了地图,点头道:“没错,就是纪家煤窑!”
  没想到自己问路还真是有了收获,赵元很高兴,连忙问道:“纪家煤窑?那是在什么地方?我在村子里面转了好久,都没能找到地图上的这个地方。”
  儿媳忍不住笑了起来:“你在村子里面找,当然找不到了,因为纪家煤窑并不在村子里。你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出了村口大约一百米左右,有一条往上的岔路,跟着那条路走到底,就是纪家煤窑了。”
  “原来是这样,难怪我在村子里面找不到。”赵元这才恍然大悟,“婆婆、阿姨,谢谢你们给我指路。我走了,再见。”
  “小伙子真懂礼貌。”老奶奶夸奖道。
  儿媳却叫住了赵元,问道:“你现在就要去纪家煤窑?”
  “是的。”赵元点头应道。
  儿媳说道:“我男人在纪家煤窑上工,你能不能帮我带个东西给他?”
  “没问题。”赵元一口答应。
  儿媳转身回屋,片刻后,拿出了一包药,里面有青霉素胶囊,以及几种止咳平喘的药物。
  “这是我去乡卫生院给我男人开的药,本来是打算自己给他送去的,既然你要去纪家煤窑,我就省事了,正好利用这空出来的时间,把自留地给打理一下。”
  儿媳把药交到赵元手中,告诉了他自家男人的名字后,便连声道谢。
  “不用谢,举手之劳而已。要谢,也应该是我谢你们。没你们指路,我还得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村子里面乱转呢。”
  赵元拿着药,跟老奶奶以及她的儿媳告别后,按照她们指引的路线,朝着纪家煤窑走去。
  出了村口没多远,果然是看到了一条上山的路。
  沿着这条路,大约走了有二十来分钟,赵元看到了一个煤窑厂。而这里的空气质量,比下方的箭台村更差!空气中,弥漫着厚厚的一层煤矽粉尘,让人的呼吸都变的很难受。
  难怪箭台村里面,会弥漫着一层黑灰,原来根源是在这里!
  这个纪家煤窑,根本就没有按照要求进行防尘除尘。
  赵元看了眼地图,没错,周围的环境,跟地图上画的一模一样。而金葫芦所在地,就是在纪家煤窑里面。
  纪家煤窑的厂门并不大,仅能容纳一辆大货车进出。厂门大开着,赵元走进去后,看到了一群煤矿工人,正坐在地上休息。
  从这些煤矿工人憔悴的神态来看,应该是在矿井中干了个通宵,刚刚才被换上来休息的。他们不但全身的衣服被染成了黑色,一张张脸,也黑的跟张飞、李逵似得。
  “娃子,你找谁?”
  一个年纪比较大的矿工,瞧见了赵元后,出声询问道。
  “我找潘平,他家人让我帮他带点药过来。”赵元回答道。他口中所说的潘平,正是刚刚问路时,那位老奶奶的儿子。
  “我就是潘平。”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来,脸上全是煤粉,黑的让人根本看不出他长什么样,只有那一口牙是白的。
  从赵元手中接过药,道了声谢后,潘平有些好奇地说:“你不是我们村子里的人吧?我好像从来没有见过你。”
  “嗯,我不是箭台村的人。”赵元点点头。
  “那你来咱们村子做什么?”潘平不解的问。
  虽然九顶山是个旅游区,但来这里玩耍的人,一般都不会到箭台村。原因很简单,这里的空气比蓉城还差,谁没事会跑到这里来吸尘啊?
  “我是来找东西的。”赵元手一伸,从纳戒空间中取出了一只小葫芦,问道:“各位大叔大伯,你们有谁见过这样的小葫芦吗?我愿意出钱买。”
第172章
矽肺病
  众人齐齐扭头,望向了赵元手中的那只小葫芦,但很快,不少人都在摇头,也有人好奇询问:“娃子,你要这小葫芦做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9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