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叩天门(校对)第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10

--------------------------------------------------------------------------------------------------------------------------------------
☆本文由看帮网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看帮网(https://www.kanbang.cc)-精品电子书☆
--------------------------------------------------------------------------------------------------------------------------------------
剑叩天门
作者:无头D
内容简介:
  读书、下棋、种田、习剑
  白云半壶家万里,秋水一剑寒十州。
  ——这是一个少年提剑叩天门的故事。
第一卷
白云观中岁悠悠
第001章
恶僧
  适逢神州混沌初开,清浊未分,人、妖、仙、魔共存之际,几次浩劫争端过后,妖魔蛰伏荒野,仙家渐隐于山林,自此人世间算是有了一阵太平安逸的日子。
  只是这好日子总是不想过到头。过惯了太平盛世,不光是王侯将相,就连这些个平头百姓,也对那生老病死愈发恐惧,于是神州大地这寻仙问道之风,就如那坡间野草,割不掉烧不尽。
  其中最大的一宗寻仙公案发生在瀛洲天衍国,因有人云海外有仙,便有天衍云帝造巨船亲身远赴海外,最终寻仙未果,跟那五千童男童女一起丧命于深海。不过也有人说,云帝终究是找到了那处仙府,但是结果到底如何,这宗旧案想来也不可能有人知道了,因此这天衍国成了神州寻仙最狂热的之地。
  不似一些家产丰厚的王家富贾,一些农家只有在每年秋收后,才带着自家做好的干粮走访名山大川,虽知无望但也想寻个机缘。
  大多农家迫于生计,这寻仙之事跑过一两遭也便过去了,最后无不是安心回乡安心务农。不过也有例外,就像在天衍国一个叫二郎村的偏远村落,有一户李姓人家,父亲李山竹带着独子李云生,一找就是十载。
  李山竹虽然是农户出生,但祖上却也光彩过不少时日,沦落至此皆因一桩听起来十分荒诞的公案,说起李家这桩公案,倒也十分有趣。
  李山竹祖上本是富贾之家,家中良田千倾,在各州府又有商铺数百间,端的算得上富甲一方。据传李家曾倾尽家财,将家中一名极有慧根的子弟送入了仙府,之后李家族人便一心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好事,只是这好事没等来,祸事却来了。
  那一日元宵才过,李家大房又添了新丁,还是个大胖小子,李家老爷子一高兴,摆了三天三夜的几十桌筵席不说,还在城中各处布施钱财吃食。
  这本是一桩高兴的事情,但就在这天下午,一名面相凶恶的游方僧人突然来到李家,他在李家门口停留许久,方才张口要见李家家主老爷子。
  老爷子本就好佛喜道,待那恶僧犹如上宾,却不想那恶僧才吃了斋饭喝了好茶,便冷言对老爷子道:“本欲要你李家家破人亡,鸡犬不留,看在你这顿斋饭的情分上,你献上你李家全部家业,我可留你李家一丝香火”。
  老爷子对那僧人好生招待,却不想他张口就要李家家破人亡,还须得献上李家家业才可化解。如此荒谬言词,饶是老爷子老好人一个,也不忍破口大骂其忘恩负义猪狗不如,当下便叫下人将那僧人轰赶了出去。
  众人没料到的是,就在当晚李家老爷毫无征兆地暴毙而亡。
  第二日,恶僧再来,哀痛之中的李家人,问也不问就将那僧人打了个半死,在官差阻拦下才放过了他。
  而这晚,李家大儿子暴毙。
  第三日,恶僧再来,李家人再赶,接着晚上李家次子暴毙。
  一连七日,恶僧来一次,李家晚上便要死一人。
  第八日恶僧突然没来,李家没有再死人,但那天之后,原本富庶的李家开始一年不如一年,更为怪异的是李家变得男丁稀少,且大多活不过四十,传到李云生这一代,李家更是三代单传。
  李云生父子今年出来的比往年早了些,秋分过后匆忙地收拾了庄稼变出门了,今年他们准备再走远一些,往北去松雪岭看看。
  一场秋雨一场寒,父子俩才到第一处目的地紫云岭,该地就下起了雨,李云生穿的衣服不多,一阵凉风吹来,站在山脚凉亭里的他不由得打了个哆嗦,从口袋里掏出一粒黄豆放进嘴里嚼起来。
  在他脚下摆了一叠套起来的斗笠,斗笠旁边堆着几件蓑衣。大概是家族遗传,他很有商贾头脑,料定来到紫云岭时会下雨,便跟爹爹李山竹在家砍了门口的几颗大毛竹,劈开做了几十顶斗笠,然后拔了院后几株棕树皮,连夜缝制十几件蓑衣。再加上,两人将一些南边的小物件、土特产背到北面来卖,旅费倒是不愁,有时候还有许多富余。情形好的时候,甚至两人回家时,还能带上几两银子过个好年。
  这个面容清瘦黝黑的少年,大约五岁便跟着父亲一起出来了,初时并不理解为何爹爹要不远千里来这些深山老林,寻那些个虚无缥缈的仙人,他不想出来只想待在家里跟隔壁的阿根和小连玩,但是被爹爹打了几顿之后便也乖乖地一起出来了,一直到现在每年秋分后跟爹爹一起出门,已然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虽然今年才不过十二岁,但是无论是从体态还是神情,李云生看起来都不像一个孩子,特别是额头两道斜插的剑眉,有一股英气,但是更多的是给人一种生人勿进之感。
  天色渐暗雨也歇了,李云生心想爹爹这时候应该是要下山了,于是准备把斗笠跟蓑衣用草绳捆起来,然后一扁担挑下山。
  他才拿起扁担,就见一名老妪杵着一根木头拐杖,走一步停一会儿地向山上行来。李云生也不过去搀扶,但也没有挑起担子就走,而是放下了扁担坐回凉亭的长凳上,时不时看那老妪一眼,然后转头往嘴里塞一颗黄豆不紧不慢地嚼着,两条结实修长满是荆棘划痕的长腿在凳子下无聊地来回晃着。
  “小娃娃。”老妪终于走到了凉亭,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和雨水,因为没有穿蓑衣,也没有戴斗笠,老妪的青色布衫湿了一大片。“这条路可是到望龙峰紫云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凉,老妪的声音有些沙哑。
  “没错。”
  自始至终李云生都没正眼看过老妪一眼,只是将黄豆一颗一颗的往嘴里送,眼睛顺着台阶呆呆的望向峰顶。
  问完这话,老妪没有再开口,拿出一块手帕擦着头发。
  “回家了、回家了……再过半个时辰,天就要黑了,摔下来可就要命咯。”
  嚼完口袋里最后一颗黄豆,李云生手一撑从凳子上跳了下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提醒面前的老妪。
  说完就挑起扁担,顺着台阶灵巧地下了山去。
  老妪望着李云生下山的背影,笑骂这野孩子好生没有教养。
  只是等她回看凉亭时却有些惊讶,原来这孩子居然将一件蓑衣放在了凉亭的凳子上,蓑衣上面还放了一把炒熟的黄豆。
  老妪微微一愣,再想起先前那孩子早就收拾好了担子,瞬间明白了对方原来是在等自己上山,继而和颜笑道:“还是个面冷心热的野孩子。”
第002章
糖丸
  虽然挑着一副担子,但是李云生还是在天黑之前就下山了,他们父子在山脚西面的路边搭了一间茅草屋,这间茅草屋还是两三年前他们父子一起搭的,砍了山上几棵树,再搬了一些山石,每年他们都会重新修葺一番,毕竟要在这里呆上一个月。
  经过两三年,修修补补,这茅草屋现在已经是另一番光景,灶台、桌椅、床铺一应俱全,墙面用泥巴牢牢的糊死,一点风都透不进来。
  李云生把斗笠跟蓑衣整理了一下放好,然后就开始用灶台烧水,接着从灶台后的缸里小心地舀起一小碗面粉开始和面。和到一半,他突然停下来,想了想从装面粉的缸里拿出一只鸡蛋打进面粉中,等面和好切成细细的一条条,锅里的水也开了,他把切好的面放进锅里,从灶台上的小陶罐里挑了半勺猪油放进去,猪油一入沸水就化开,变成一层漂亮的油花,又放了一把辣子,最后才将锅盖盖上,坐到灶台前面烧火。
  这么些年跟着李山竹在外面跑,李云生倒是做了一手好饭,虽然食材都是极普通的,但是他做的很用心,把一些寻常吃食做的有滋有味。
  李云生父子做事都很守时,每日清晨天微亮两人就挑着担子上山,父亲李山竹只是在那小凉亭稍作休息,便接着往那紫云观去,帮观里做些琐事。李云生则在那小凉亭里卖斗笠和蓑衣,有时也会跟着去一趟紫云观。一直到天色暗下来,李云生下山回屋煮饭,每次差不多饭熟了,碗筷摆好了,李山竹就回来了。
  这天也一样,李云生将屋里吃饭的小木桌仔细擦了一遍,又将两副碗筷冲洗了一遍用干抹布擦干净在桌上摆好,敲门声就响起来了。
  进门的正是李山竹,他虽然跟李云生一样精瘦漆黑,但因为身形高大要弯一点腰才能从门里走进来,李山竹的样子跟大多数农家一样,模样木讷话不多,见了李云生也只是点点头,然后就径直在桌子边坐下。
  盛了好了两碗冒着腾腾热气的面,李云生跟着一起坐下。
  “油可以再少放些。”看了一眼碗里清亮面汤上油花跟飘着的几颗野葱葱花,李山竹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道。
  李云生撇了撇嘴,没说话将筷子伸进碗里,夹住一根面条就要往嘴里送。
  “砰、砰……”
  这时敲门声又来了,李云生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使劲往嘴里扒面的李山竹,有些不高兴的放下碗筷走到门口开了门。
  门口站着一名老妇人,还是今天李云生在凉亭遇到的那位。
  “我是来还蓑衣的。”老人有些干瘪的嘴笑着说道。
  “劳烦老人家了。”
  这时李山竹也放下碗筷站了起来,一把拉开站在那里愣着的李云生,他看到老妇人手里的蓑衣就明白了,应该是自己这好儿子也发善心给人送斗笠蓑衣了。
  说着李山竹就从老妇人手里接过了蓑衣。
  “我们在吃面,刚好多一碗,你要吗?”
  一旁的李云生看着屋外风雨中的老妇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
  “好哇,老远就问着香味了,好香哩。”老妇人眯眼笑着,话语间满是欢喜。
  “老人家不嫌弃,就进来吃一碗吧,屋子里也暖和些,吃完这场雨也该停了。”
  李山竹也不是那种吝啬之人,当下就把老人请了进来,只是在背对着老人的时候拍了一下李云生的头——家里哪有多余的面?就连碗筷也只是刚好两副!
  李云生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让那老人坐到原本自己的位置,将碗筷推给她。
  “小娃娃,你怎么不吃?”
  老妇人拿起碗筷,抬头奇怪的看着李云生,此时的李云生已经走到了灶台前,借着灶里的火光拿出一本书看了起来。
  “我吃过了。”

< 章节目录 >   < >   当前阅读进度1/10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