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秦(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290

  卫鞅跳下马车,抬头望向正在建设中的凤鸣书院。
  入秦以来就听说书院的大名,只是一直忙于新法的设立、论辩和推行,无法抽身来此,今天去白家庄结果扑了个空,只得来此寻找白栋,顺便一饱眼福。
  这就是商业的力量麽?明明是在冬季,工地上还是一番兴旺的景象,成百上千的工人在忙碌劳作,第一期工程已经进入了竣工阶段,这才过了多久,两个月还是三个月?
  轻轻摇着头,卫鞅把目光望向凤鸣书院的外围。这里已经建设起一座座两层或三层的小楼,并不似栎阳城中的房屋那样成行排列,而是分成一个个的群落。
  每个群落中都有引来的活水成湖,各种树木栽培,树木间还有大片的空地,看来是要用来植草的;可以想见,到了来春生发季节,这里将是绿色成林、草色青青,繁花盛开,更有呈阶梯状伸展向太公山顶的雅致房舍,错落有致地隐于林间,偶露飞檐一角。那屋顶铺设的好像不是普通秦瓦,怎么还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还有那墙体外黏贴的是什么?像是一片片超薄的秦砖,却又似乎是白家出产的精美瓷器……
  建筑材料新奇、房屋群落布局新奇、就连屋型也与老秦古朴方正的宫室完全不同,看上去小巧玲珑,气象新颖。卫鞅敢打赌,这样的房屋造型他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见到过。
  这又是白子的巧思罢?听说他建设这凤鸣书院不曾投入一分钱,唯一承担的也就是那种神奇的‘粘土’,只要加入适量的水与河沙,就能将秦砖紧密粘合,仿若一体,居然坚比金石!连这种神奇的东西也能发明出来,还有什么事情是这个人做不到的?日后改变老秦的究竟会是法家士子卫鞅,还是这位清溪高弟、老秦第一手段神奇的白子?
  “看到了罢?这就是商业的力量,而他就有将这种力量运用到极致的能力……”
  景监随后跳下车,笑嘻嘻地走到卫鞅身后,望了一眼正在建设的凤鸣书院和凤鸣别府,很是有些痴迷:“这里的房子我很喜欢,日后该向平安郎讨要一间才是;想想都醉人啊,流水淙淙、鸟语花香,每天起床后,就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可惜啊,平安郎说了,这里的房屋是要正经出售的,除非是肯来学院为学的天下学宗才会得赠,否则谁也不白给……”
  “以白子的神奇手段,恐怕凤鸣书院真会成为天下第一学府,到了那时。这凤鸣别院的价格……啧啧……”
  卫鞅微微摇头。眼睛却在放光。
  他并非不懂商业。在准备‘重农抑商’的新法条款时,曾经深入研究过各国商情。齐楚就不说了,这两个是老牌的崇商国家,楚商通巴蜀、齐商尽山东,就是三晋之地也是商旅兴旺。说起来老秦反倒是商业发展最为落后的国家,雍郿白家曾经号称天下三大商社之一,可惜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那还是穆公百里奚的时代。老秦与晋国商业交流广泛,白家因势而起,如今经过了两百多年,雍郿白家早已大不如前,成了秋日的残花。
  他当初要‘重农抑商’,其实就是看穿了老秦商业底蕴不足,国力贫弱,与其花费精力在开辟商业一途,远不如重视农业兵武来得快捷,而且白栋崛起迅速。居然花得起百万巨金生生‘砸’死了南墨,更让他暗生戒备。说到底。他真正追求的是对老秦的绝对控制权,唯有此,方能保证变法顺利成功、实现他胸中理想。
  不想就是一轮交手,白栋便让他心服口服,不但要答应人家取消‘重农抑商’的错误策略,也看清了一个现实,要想控制老秦,首先就必须要取得白栋的支持,否则他将在老秦寸步难行!一个不花一文钱就能让天下工商为其免费建筑书院、一个随手就能发明‘公输犁’这种神物、一个年不足弱冠,就能被载入嬴家家训的人,他惹得起麽?
  惹不起这个人,就该想办法了解他,接近他,做他的朋友。卫鞅不蠢,而且还非常聪明,如果说初入秦国时被白栋连拒三日,还有一丝不服争胜之心,现在的他就已经完全成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走进工地,卫鞅停在几名泥工身旁,冲他们点头笑笑:“几位兄弟,这就是白家粘土麽?我能否看看?”
  “呵呵,这可不叫粘土,叫做石灰土。可神奇的很呢,咱们在稷下学宫做工的时候,那宫墙也多是用夯土的法子,就算用砖,那也要用上好的草灰粘土拌了糯米汁才能粘合,太费钱啊……如今有了这种石灰土,加些水与河沙就能粘合砖体,一日夜就变得像石头般坚硬。别说先生好奇,咱家世子都看了几次,可就是想不出这东西是如何弄出来的……”
  “是麽?”
  卫鞅抓起一把石灰土看看,灰中透白,似乎没什么特别,又走到新建起的房屋前,用手指抠了几下砖缝,果然坚硬如铁,心中顿时一喜,若有了这种快捷的东西,建筑房屋岂非就是举手之劳?日后国府要说动老秦人迁居开荒,也会更容易一些罢?
  白栋弄出的这种东西不是简单的石灰,而是用烧成的石灰加上粘土二次回烧,就是最原始的水泥;别说是卫鞅这个外行人,就连晏安这种大内行都看不明白,缠了他几次,才算得到了‘水泥’的齐国代理权,虽然不用出现钱,原定凤鸣别院的份额却是因此减少了一半,让晏安肉疼不已。
  “呵呵,左庶长不是应该忙着准备变法事项麽?怎么有时间到我这里来,难道也对我家的‘石灰土’感兴趣麽?”
  白栋远远地就看到了卫鞅和景监,微笑着走了过来。他正有事要找卫鞅商议,既在这里遇到,便不用另选时日了。
  “白子所为无不出人意料,好神奇的‘石灰土’啊……卫鞅拜服。”
  卫鞅轻施一礼道:“鞅此来正是为了变法之事,还要请白子帮助则个。白子是鞅的举荐恩公,当不会狠心拒绝鞅吧?”
  “多半又是君上要你来找我的吧?你这一来,我多半又有麻烦了。也罢……既然来了,就先看看凤鸣书院吧,刚好我也有事要为难你一回,咱们边走边说如何?”
  “敢不从命……只是不知白子要如何为难鞅呢?”
  卫鞅的心跳有些加快。这位恩公不难为人就算了,他要为难自己,恐怕就是个天大的麻烦……
  第二百五十三章
招生司领
  阳光懒洋洋地穿过排列成行的松柏,洒进被白栋称为‘教室’的建筑物中。
  绫纸裱糊的窗子、新式的课桌课椅、挂在入门处的空白课程表,这些不算稀奇,都是白家蒙学馆早就出现过的东西;让卫鞅感到十分新奇的是挂在墙上的那张原色木板,这可不是后世涂了黑漆的低档货色,时间一久黑漆就会片片剥离,十分难看,而是选用树龄够久的上好原木,用炭火轻轻烤过,就会变成较深的褐色,好像后世吉他和小提琴的表面颜色,用白灰笔在上面书写,会发出好听的‘滋滋’声。
  灰笔就是将颜色偏白的石灰石烧成灰后再加入适量的松脂制成,以前就算在白家的蒙学馆中都不曾出现过,卫鞅好奇地拿起来在原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连连称赞道:“好东西。有了这灰笔和木板,日后书院的先生要传道授业就会方便许多,不仅可以口传,还可书写为范。白子,这两样东西你可申请了发明专利没有?鞅其实早有一个疑问,发明专利固然有着刺激商业的作用,可惜却只是老秦的法令,就算你在老秦申请了专利,他国人若要侵犯,老秦岂非也是鞭长莫及?”
  “左庶长是法家士子,如何却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来?所谓恶法倚刀剑,善法在人心,老秦的《发明专利法》和《商标法》既然能为商业发展带来好处,它国岂会不见?如今白家的生意遍及天下列国,无论直销还是代理,其实都是在暗中影响各国。各国诸侯如果不是蠢人。自然会渐渐接受。应该不用太久了。当这种影响达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让天下各国主动推行类似的法令……”
  卫鞅抚掌大笑:“好一个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现在我相信《思学》是白子亲手所写的了,否则又怎能随手拈来?想不到白子对善法的解释竟与我法家中人一般无二,不错,真为善法者,利在天下,那是不需要用刀剑推行的。只有恶法才会倚靠刀剑之威。不过仗刀剑而行的却并非均是恶法,鞅欲废井田而令人人有其田,若无刀剑,又如何能够应付那些顽固的世家贵族?除非白子肯助鞅一臂之力,则刀剑可免,佳事速成,岂非最好?”
  “你不要套我,什么事情都要来找我,我会活活累死,还要你这个变法大臣做什么?而且自会有人帮你顺利成事。不用感谢他,他也是为了好处……”
  白栋轻轻一笑:“走罢。我看卫子心中有事,今天就不带你去看书院的藏了。你我去日后夫子们休息备教的‘文事楼’,我已经命人备下了香茶点心,可边吃边聊……”
  “多谢白子。”
  出了教学楼,经过被白栋取名为‘水木芳华’的书院内湖,就是日后夫子们休息备课的文事楼了。这栋楼却不是用秦砖水泥建筑,而是通体为梨木打造,不仅木香袭人,走在楼梯上也十分舒服,脚下还会发出悦耳的‘砰砰’声。
  这是公输家的手艺,整座楼都是靠榫眼拼接而成,见不到后世的钢钉铁钉,白栋每次见了都会赞叹称奇。不过卫鞅却不觉得怎样,在他眼中那些样式奇怪的水泥教室才是最奇妙的建筑。
  书院还没有正式开课,所以院中没有师长学生,也没有诸般杂役,不过这文事楼的一间间‘文事房’中却都摆设好了桌椅,书架上也放好了各类教学会用到的资料,随来的白家子弟更是早就泡好了香茶,摆上了点心,白栋卫鞅加上聂诸和景监,就好像是一个小型的茶话会,气氛融洽,让人很容易就能放松身心。
  “白子要将公输犁推行天下,令天下之粮激增、老秦成为天下粮仓,此举不可谓不大,心胸算计更让鞅钦佩万分。可鞅心中却有不甘,是否应用公输犁制法为老秦换取利益?如此在推广时老秦便有收获,且不影响白子之谋,岂非更妙?”
  喝了几口香茶,赞美了几句文事房中的摆设和白瓷鱼缸,卫鞅终于打开了正题。变法之难还不在与那些老贵族争利,而是手中无钱,嬴渠梁要练兵、更要稳定臣子国民之心,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老秦能给他的‘变法经费’实在可怜,所以他便盯上了公输犁可能带来的利益。明明就是天上掉麦子的好事,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先赚上一笔呢?他想不通。
  “呵呵,这怕不只是左庶长一人的想法,君上多半也有此意?”
  白栋微笑道:“左庶长可听过抓蛇的法子?农夫要抓蛇,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打草,因为那会惊走了肥蛇,而是要‘引蛇出洞’。要引蛇出洞,难道不需要诱饵麽?天下诸侯不是傻瓜,若我们将公输犁当成宝贝一样与他们交换利益,难免就会引起各国注意,到时天下粮食虽然骤增,老秦却是得不到最大的利益。所以我们要暗中推行,让天下的商家工匠‘无意’中发现公输犁这个好东西,让此物在民间自行流传,如此虽然未必躲得过所有‘有心人’的眼睛,却会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我老秦的利益也能得到最大的保证。”
  “打草惊蛇……白子的心意鞅有几分明白了。如果公输犁在民间流传,来年天下各国的粮食必会大量增产,白子又要用何等手段收取呢?您在君上面前做了保证,说是此举不会耗费老秦多少金钱,反倒有赚钱的可能,鞅实在愚钝,想不明其中的道理。”
  “不只是你想不明白,就算天下最精明的商家也想不明其中的道理,必须要等我做过一次,才会豁然开朗;不过等到你们都明白的时候,老秦已成天下粮仓,明白也晚了。卫子是聪明人,聪明人就会多思多虑,这其实并非好事,你还是一心主持变法大事罢,此时我就算解释,怕你也听不明白……”
  白栋只是微笑,要让卫鞅明白后世操控市场的手段,那等于对牛弹琴,还是不要白费力气了。
  “既然白子如此说,鞅便不问了。不过老秦没钱,又不能借公输犁获取利益,君上能给鞅的变法之资大有不足啊……鞅听闻杜司空正在大量收购中小贵族的旧田,此举原本是帮了卫鞅,令鞅节省可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开支,可以杜司空的为人秉性,鞅若是没钱,只怕也无法从他手中得到这些旧田,这可就为难了。”
  卫鞅要废除井田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收回这些老贵族手中的土地。换了孟西白那样的大家族,就算他拿了真金白银去买,人家也是不肯卖的;而这些中小贵族就不同,他们从旧田中得利有限,又不敢公开抗衡卫鞅,还不如转让了事,所以杜挚这样做虽是为利,却也算是帮到了卫鞅,只是没钱还是不成的,人家辛苦帮他收来田地,总不能抢过来就算罢?
  白栋笑而不语,就知道卫鞅的话题终究要回到钱上,看了景监一眼,见他也在笑,更知自己没有猜错。
  “白子是鞅之恩公,鞅便直言了。白子为老秦豪富,寻常一个念头,便是数十万金落囊,鞅远远不及。还望白子念在鞅变法不易,能够慷慨解囊,则老秦与鞅无不感念白子……”
  “行了,说了这么多,就是想找我要钱是吧?果然是树大招风啊,你堂堂一个变法大臣,居然也打我的主意……你想要多少?”
  “若要得少了,岂非是小看了白子?白子平灭南墨时,连眼睛都不曾眨过一下,便豪掷百万金,如今鞅为国而求,便也是百万金罢?谅来白子定会慷慨……”
  “不可能。夸我几句就想要百万金,当我是金山银坑呢?最多五十万金,加上君上拨付给你的,应该足够初期变法之用了!”
  “哈哈,白子说多少,就是多少。鞅多谢……”
  “先不用着急谢我。你既是为国家所请,那就该公事公办,我这可是借,不是送。五十万金,年利一分,可不算是我坑你吧?”
  卫鞅说得没错,白栋随便一个念头,就能赚到几十万金。可凡事都有规矩,总把白家当成老秦的禀库可不成,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白栋还是明白的;更何况这是先秦时代,市场再大也有个饱和的时候,不要以为玻璃和瓷器就不会相互影响,好东西出的太快太多,也会因为购买力的下降而变得不值钱,否则白栋何以到如今还不烧玻璃?得慢慢来,等各国贵族购买白家瓷器花了大价钱,而后休养生息又有了钱,再烧也不迟……
  “年利一分?”卫鞅张口结舌。
  “而且还有一个条件,你纵然为难也要答应下来,否则这钱我是不借的。”
  “也罢,年利一分就一分!白子还有什么条件就请吩咐罢……”
  “嗯,年后凤鸣书院就要进学开院,到时请求入院的学子断不会少。凤鸣书院秉承的是精英教育,首次招生只取百人,不问出身门弟、更不问学识文名,必须是能够通过书院的考试方可。若是外国贵族子弟也就罢了,老秦的臣子贵族与我多半都是熟人,我若是拒绝,难免要得罪了他们,十分不美。思来想去,也就是你最适合做这个‘招生司领’了。不要拒绝,我是非常看好你的……”
  卫鞅听得瞪大了眼睛,你得罪人就十分不美,我就活该被人骂娘?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先秦时代的春联
  年关了,在古人看来,这真的是道关口。没有秋粮收获、年尾寒雀难食,家中也没有多少积粮了,可过年总还要卖些粮食换块肉,给小孩子扯上几尺新布量衣罢?家底都快掏空了,债主还要逼门,这不是关是什么?过去了才叫来年大吉,过不去的就一家人抱着哭吧,然后卖身为奴,去那些大家族中当猪狗,只为一日两餐。
  白家庄自从出了个白左更,就能一眼望出五十年的兴旺光景;只要有白栋在,白家的年关就不叫关,可以像那些贵族一样管这叫‘节’。大年二十九这一天,大清早庄子里就杀翻了上百头猪羊,那猪都是按了白栋的要求阉割过的,不膻,比羊肉的味道更正。
  最好的羊腱子肉和猪臀肉只有白龙爷家和白栋家才能享用,一大早就有族人送了来,可白栋却在对着羊腱子肉发愁。秦人以羊肉为贵,尤其是这种从上百只羊中挑选出来的上等腱子肉,按照老秦人的规矩,过年时当儿媳的就要用心烹调此肉、用来孝敬公婆;白栋的父亲早亡,那就该由白家正妻做了这肉送给娘亲品尝,娘亲吃好了,开心一笑,这就算是儿媳尽了孝道,来年和和美美。
  难就难在白栋正妻未娶,却已经有了苦酒和跳蚤这两个旁妾;虽说苦酒是骊姜亲为大媒,身份与普通的妾室不同,可跳蚤也是为白家流过血立过功的,娘亲没有偏心偏爱,白栋也是视为手心手背。可这两个平日里好的仿佛交心闺蜜一般的女子这次却是暗中较上了劲儿。
  如今想起这事白栋就想给自己一巴掌。要怪就得怪自己啊!看着跳蚤训练那帮老军训练的好。居然就让公输家打造了些类似飞虎爪吊钢索一类的玩意儿,想着将这帮老军打造成白家独有的‘飞虎队’,就是没想到跳蚤会如此给力,用了他提供的训练方案,竟然硬生生将这帮老军打造成了个个都能飞檐走壁的奇人。
  虽然白栋下令保密消息,却是瞒不得苦酒,这妮子找了个缠绵悱恻的夜晚,趁着月朦胧鸟朦胧。又是墩鸡汤又是马杀鸡的,哄得白栋舒舒服服了,就在他耳朵边吹起了枕头风:“夫君灭杀南墨,那是多大的威风,天下游侠都被震慑了,还有谁敢侵犯咱白家庄?再说了,就算有那大胆包天的鼠辈,咱家中不是还有桑娃子和跳蚤妹妹这样的高手麽?倒是咱家的文华超市在各国国城都开设了分店,出售的又都是最珍贵的货品,每到远行运货的时候。都要担心路上遇到山贼盗匪。光是那些请来的游侠儿毕竟靠不住啊,上回就有个游侠儿盗窃货品。还打伤了咱家派出的押送总管。我看啊……还是这些跟随夫君上过战场的老兵靠得住,三百人都留在庄里太浪费了,就不能分拨给我一些,也免了人家每次都要担心受怕。”
  白栋很是为难,这三百老兵都是被跳蚤一鞭子一鞭子调教出来的,被她看成了心肝宝贝一样,如今苦酒开口要人,总是有些不合适,大过年的,若是因此惹得两个媳妇儿闹起矛盾,那岂不是要家宅不宁?
  “知道你为难。我又不是要与跳蚤妹妹过不去?她的身世比我更为可怜,我还有父亲在,她却连父母都不曾见过,为了你和白家的安全,一个人在墨血梅林中拼杀,想想就让人心疼……可是夫君说过的,经商之道,就是要将手中所有资源充分利用,若是浪费一钱,结果就会是损失十钱;这三百老军如此精悍,可比那些游侠儿好用多了,都留在庄里岂非就是最大的浪费?你若是怕跳蚤妹妹误会,那就调出一百人做商社的护卫,再调五十人为日后书院之用,这便是正常的调配,可不算是我贪心了罢?”
  苦酒这番话说得极有道理,而且她也不是真要与跳蚤争风吃醋,只是身为一名商界女强人,见不得这些‘老军资源’被白白浪费。
  白栋就不该答应她,结果跑去跟跳蚤一说,险些就被跳蚤一顿暴揍,幸亏有聂诸忠心护主才算有惊无险;跳蚤姑娘怒气发泄完了,倒也知道以大局为重,答应他调走一百五十名老军,不过顾全大局归顾全大局,若说心里没些小疙瘩就是自欺欺人了。前几日就缠着白栋,要他教自己做羊肉的法子,今早宰羊的时候就指着待宰的羔羊说了,腱子肉要留给她,她要孝敬婆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2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