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秦(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290


  第四百八十六章
别秦入疆
  在白栋离开的同时,白家庄也在准备一场大迁移。
  其实这原本就是在计划之中的,这个时代的西域植被繁茂,沙化戈壁化的地区并不多,比起后世的生活环境可要好多了,现在又是西君封地,白家庄日后就是白家在栎阳的临时落脚点了,真正的生活地应该在西域。
  白栋的骨子里还是有一种来自穿越者的优越感和自我保护意识,虽然他这一世的肉身是属于秦国的,可他更愿意在关爱祖国的同时尽可能置身事外,至少是表面上的抽离;而骊姜自作聪明的举动只是一份催熟剂,让他下定了决心而已。
  华夏进入‘银本位’时代后,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会有极大变化,综合力量会得到质的提升,当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有些白栋期待的事情会在潜移默化般出现,在‘儒教’还没有统一中国时,华夏是精彩纷呈的,任何可能都会出现,而白栋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随手添上几把柴,让这个火热的大时代更快来临。
  白栋离开栎阳的时候,嬴渠梁没有出面相送,老甘龙、杜挚、白崇等一干与白栋相厚的臣子个个都带上了家里自酿的美酒和风干的佳肴,杜挚拉着白栋的手痛哭流涕:“这是怎么了?好端端就夺去了你的爵位,白子、你是老杜的好兄弟,快悄悄告诉我,你究竟干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让老杜心里有个底……”
  “有个屁的底,你比谁不聪明?十三房女人都悄悄安置了罢?我听说你现在每天都在装穷,别人骑马上朝。你偏要骑驴?每餐也不吃鱼肉了。专吃野菜粗粮。这样做有用麽?谁不知道你是老秦有名的富豪?”
  白栋其实挺喜欢老杜的,这家伙精于盘算是个小人,可自从他做了大司空,老秦的硕鼠再也没有了任何机会,因为他们遇到了行家中的行家;而且这家伙虽然自私贪婪外加不够血性,却还是有真感情的,拉着自己哭得稀里哗啦,那是真伤心啊。
  “你要保重。我……我会去西域看你的……那个,我就走了,你嫂子还在家里等我。”抹干眼泪就准备开溜,现在白栋落势,这家伙能赶来送行已经颇为不易,不能要求他太多。
  与老甘龙一众洒泪而别后,白栋跳上马背轻轻挥手,心中却早就乐开了花,最近有多忙啊,终于可以过几天安逸的小日子。西域,我来也。
  白家车队一行西向。走到午时将至,眼看就要出了栎阳所属,刚刚停下来准备打个尖,忽见远方旗帜飘扬,驰来百多名军士,当先一人正是美面如花的景监,跟在景监身后的那人白面长须,气质凝沉,却是许久不见的卫鞅。
  白栋眯起眼睛看了看卫鞅,这家伙终究是不简单的,自己与二哥瞒得过旁人,却是瞒不过他。
  来到老秦三年,卫鞅的气质大有变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身入秦的飞扬青年,如今已经是老秦变法大臣,嬴渠梁眼中的第二红人。
  “见过白子。”
  卫鞅站在白栋面前,心情很是复杂,正是这个人让他对老秦产生了兴趣,也是这个人力荐他成为老秦变法大臣,有了实现自己胸中抱负的机会,却也正是这个人压制了他整整三年,原本该是他卫鞅被天下人瞩目、相比管仲百里奚,可现在无聊是华夏还是秦国,人们议论最多的还是这位白子;哪怕这位白子被君上所忌,仍然可以轰动华夏、令人人侧面。
  每当站在这个人面前,卫鞅总会有种莫名的自卑感,所以他总是会刻意‘躲避’着白栋,就算是今天,他也是犹豫很久才决定远出栎阳等待白栋,因为他心中还有疑惑要向这位白子请教,若是当着满朝文武,会被人笑话他这个变法大臣什么都不懂,事事都要询问白子。
  “左庶长是来送我,这就奇怪了,为何你不与上大夫他们同来,却要远行至此?”白栋是明知故问,卫鞅这个人从不做无谓的事情,他绕了这么一个大圈来堵自己,可见必有要事。
  “在白子面前就不必隐瞒了,这次天子正名,诸国联手建立‘华夏银业总司’,各国都派了重臣前去,齐国的邹忌去了,还请了慎道同行、魏国的惠施去了,申不害也以韩国之名前去、楚国的安陵君也去了,君上则要我前去。卫鞅不才,自认为才智皆不及白子,是以欲请白子指教……据卫鞅所知,各国所蓄白银有限,尚不及白家十一之数,想来这‘华夏银业总司’日后总是离不开白银罢?”
  说到一半就不说了,目光炯炯地望着白栋。以卫鞅的能力,自然一眼就能看穿银本位带来的巨大好处,而且还看到了好处后隐藏的权力,他现在要弄清楚白家手中的白银究竟够不够用?是勉强支撑还是任取任予?如果是钱者,白家这样打压银价就没了道理,什么华夏银业总司还并不是个笑话麽?如果是后者,则白家明明可以控制这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同样的中央铸币组织’,为何却不主动参与?虽说现在参与组建‘华夏银业总司’的都是国家,似乎是国家层面的问题,可他相信以白家的实力是没人可以阻止的。
  “哈哈,哈哈哈!”
  白栋深深看了卫鞅一眼,忽然仰天大笑:“左庶长,看在你不远百里相送的情意,我劝你一句,凡事当如顺水行舟,不可处处力争上游,否则难免会被权势熏心、待人待己流于刻薄。你也不用探听我的口风,因为你无论如何询问我也是不会说的,你只要记住一点,现在的老秦还不是天下至强,与其去争夺一个‘总司’的名头,还不如静坐旁观,让魏、楚、齐那样的强国去争夺,老秦不需要这样的名分,明白了麽?怎么这次楚国的安陵君也要去麽?呵呵,‘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罄折似秋霜。流盼姿媚,言笑吐芬芳,携手等欢,宿昔同衾裳……这人名气可大得很,据说有‘知时’之明,左庶长并不要以为他曾经是楚共王的男宠就看轻了他,应该多多与他接近,这个人在楚国脉络极广,若得他为友,对秦国是有极大帮助的……”
  说这话时白栋偷眼看了看景监,见他一副面如桃花的模样,心中暗道:“奶奶的,我说安陵君你脸红什么?不过此次卫鞅去洛邑,多半还是要你陪同,只怕是早晚要见到这位安陵君的。”
  第四百八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
  卫鞅或者景监会与那位比肩龙阳君的安陵君发生些什么白栋没兴趣多想。他现在就是个遭贬之臣,落日夕阳下、马鸣风萧萧,衬着这幕完美的画面,怎么看都是一出上佳的表演;只不过演员阵容实在强大,主角是轰动天下的西君白子和秦君嬴渠梁,老甘龙等一票人都只能做群众演员,这下要是还不能将项猛坑出血来才怪。
  远远看着白家一行离开,卫鞅微微叹息,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不过这种负面情绪在他这种强人身上最多只是昙花一现,压制他多年的白子终于离开秦国了,他这个左庶长终于可以大展拳脚,若是日后白栋归来见到繁华似锦的秦国不知会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瞟见卫鞅暗中窃喜的样子,景监慢悠悠地开口了:“白子虽然离开,秦国百事却无不在其影响之下:经略西域、行商天下、推行新银、改革文字,面对这样的能臣,监以为左庶长当顺势而行,不可起比较之心,否则心就乱了……”
  在老秦群臣中,景监是与卫鞅最为亲厚的一个,相交多人,如何不知他的性情?肯对他说这些话,那就已经不是同僚之义、而是朋友之道了,可惜卫鞅不为所动,目光闪烁地望着景监:“我为老秦变法不惜身家性命、为庶民请命,不惜得罪贵族卿大夫,难道就比不得他麽?”
  “哎……”
  景监一时无语,半晌方道:“过午了,好大寒风。左庶长身子单薄。还是尽快回府吧。”
  这次从波斯帝国归来。景监眼界开阔了太多,说是震撼也不为过;如果不是受白栋所托、嬴渠梁所命,只怕他毕生也不会知道世上竟然还有如此庞大的帝国,若只论及国土面积,竟然是华夏的两倍!可就是这样的大帝国,却早在白栋的算计之中。与白栋相比,曾经在他眼中也是一代能臣的卫鞅真好像是坐在井地的青蛙,所见着实有限啊。
  “华夏的大时代就要来临了。而开创这个大时代的正是白兄弟,景监何德何能竟能共襄盛举?卫鞅这个人就算了,似乎并不值得我去追随……”
  此刻的卫鞅当真是意气风发,一路指点江山,畅谈自己胸中报负,却没有发现景监虽然在听、虽然在笑,心思却早已不在,正如一只曾经见过天空的雄鹰,就算猛虎再如何对它描绘山岭的壮丽,雄鹰也不会在意。因为它见过更多更高的山峰。
  卫鞅至少还算一头猛虎,项猛就最多只是一头狼王了。而且还是一头将白栋这头雄鹰当成小小鸟的狼王。
  白栋离开栎阳的第二日,一份项家加急密报就被送到了项猛的案头,其中内容正是项猛无限期待的,看完之后,项猛哈哈大笑,立即誊写了数份,先后发往韩国张家、巴蜀以及燕国。
  “嬴渠梁此人,真性情也!叔父,你猜白栋做了何事?”
  项猛笑吟吟地望着他的叔父项成:“白栋这次惨了,句与银矿入不敷出、徐家和范家的银矿也渐渐枯竭,日本一行,他又曾找到什么银矿。为了支撑新银制度,这小子居然与白崇勾结,挪走了秦国禀库中的大量白银,换了是别国君主,只怕白家身死族灭也是常见,可嬴渠梁却只是夺其封爵,给了他一个体面的下场。可惜啊,可惜我项家数代经商,根基毕竟还在楚国,否则我真想将范家迁去秦国了,这样讲情义的君主可是难遇。”
  “举家迁移的事情你想也不要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消息真的可靠麽?白栋推广新银,周王室主导‘华夏银业总司’,秦国也是大力支持的,白栋就算暗中挪用了一些库银,嬴渠梁也不该如此对待他的好兄弟罢?”
  项成微微皱眉,他就是个成了精的老狐狸,比小狐狸项猛要谨慎得多。
  “呵呵,叔父莫非忘记了上月送来的密报?秦国那位太夫人可也是个厉害角色,数月前密会章蝺、菌改等一众老臣,便是要对付这位权势熏天的白子,只是白栋一路顺风顺水,让她找不到机会下手而已;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这位太夫人定然发难,嬴渠梁就算想要维护他的好兄弟,只怕也是为难,这才找了个体面的理由剥夺白栋的国内侯,白栋这小子也算聪明,此时离开秦国去到西域,也算全了他和周王室的面子。呵呵,嬴渠梁以为封锁消息就不会被我知道麽?白栋这次完了,他的‘新银制度’必然夭折!”在项猛看来,嬴渠梁会轻轻巧巧放过白栋,一来是顾念旧情,二来也是顾虑白栋这个王室外戚的身份。
  “总觉此事有些古怪,白栋这个人太狡猾了,多少人与他相争,结果都是他最终取胜,邓陵子如何、庞涓如何、卫鞅又如何?猛儿你还是应该谨慎小心,不要被他所算。”
  “叔父多虑了,这次项家联手天下四大银矿、还有十几个拥有铜铁矿的贵族世家,财力也不在白、范、徐三家之下,更何况白栋手中已经快要没有银子了,我们只要收光他的存银,令‘新银制度’失败,日后这银价铜价还不是在我等掌握之中麽?什么华夏银业总司,那就是个笑话!我会将收购白银的价格再次提高一成,他白栋不是有银铸币麽,有多少我就收来多少,倒要看他还能够支撑几月时间。”
  “猛儿,你太过急进,于大事不利!”项成暗暗摇头,暗自收购白银他不反对,这本来就是项家拟定的策略,可是项猛太希望击败白栋了,居然要着急抬高收购价格,未免操之过急;几十年的商界阅历让项成感到了不安,甚至隐隐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叔父将项家大权交于我时曾言,日后项家之事皆由我决断,并且告诉过我,项家能有今日声势,皆在先祖奋用开拓,无一时畏惧也。如今猛儿只是依照叔父的教诲做事,叔父为何又要阻我?莫非叔父真的老了麽……”
  “也罢……”
  看了一眼满脸激动之色的项猛,项成知道自己是劝不住这个侄子了;也许项猛没有说错,自己真的是老了。
  第四百八十八章
把十万大军搬去波斯,需要分几步?(上)
  严冬似乎很快就要过去了,春姑娘开始摆动她温柔的裙脚。走在西域柔软的草地上,白草儿忽然打了一个喷嚏,是无颛那小子在想她麽?哥哥说过的,被人思念的时候就会耳朵发热鼻子发痒,有时还会打喷嚏的。
  摘了一捧野花,腻在娘亲的怀里,草儿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温馨时刻。一想到今年的秋天就要嫁给无颛了,虽说有哥哥出头替自己‘约法三章’,却总是有种隐隐的不安;喜欢无颛是一回事儿,结束少女生活变成一名少妇又是另外一回事,而且这件事还伤害了很多人,记得西尔德看自己的目光中充满了绝望,然后就跑去不周山练兵了,从此再不肯回到西君城。
  草儿没感觉对不起西尔德。哥哥说过的,感情这种事就不能勉强,只是心中还是会有些不安,西尔德给她的感觉就像是一头失群的公狼、可以随时撕裂猛虎的那种,为此她曾经不安地询问过哥哥,白栋却拍拍她的肩膀要她不必担心,西尔德要成功蜕变为一名成熟的青年将领,就必须要经过感情的洗礼。
  西尔德和狗剩子经没经历洗礼草儿不清楚,她却是真的有很大变化;现在除了在娘亲和哥哥面前还是那个会腻人的小姑娘,在其他人面前就是位精明强干笔锋犀利的女记者,而且还是《大秦时报》的首席女记者。
  与赵姬常于分析天下政势不同,她更擅长挖掘一些当代‘名人’的私癖隐秘,而且每每都是出于公义。对一些贵族卿大夫甚至是当代名士下笔如刀、批评有力;就连老颜俭都没有幸免。就因为爱喝楚地产的金银茶。门下弟子为了讨得欢心不惜远去大江为他采取上游水,结果被草儿狠狠讽刺了一通,还起了个标题叫做‘颜夫子当代人望,一碗茶水半年粮’,气得老颜俭找到白栋这里叫起了撞天屈,我老人家容易麽?不好财不好色的,就爱喝几口这杯中雅物,这也会被批评?白栋都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你这就算幸运的了,我二哥可是当代秦君,就因为秋天跑去栎阳的郊外行猎,误伤了农家的牛,结果就被这丫头写了篇文章发到报上,堂堂国君都因此颜面大失。
  还好西域的新闻足够多,各种法令颁布后西域诸戎的生活状态如何、踊跃参加秦军的感人场面又是如何盛大感人?新银政策推行后,最缺乏铜铁资源的西域民生是否因此得到了改变?西君被贬后的生活状况如何?每餐是吃一碗饭还是吃三碗饭……我的天,白栋现在都快疯了,后悔就不该让草儿做记者。这哪里是什么女记者啊,骨子里就是个八卦小妖精;幸亏这是在先秦时代。若是被放去了后世二十一世指定能让那些男女明星如临大敌,连出门扔个垃圾都得聘请国际级特工。
  “娘,人家要去波斯……木西京说波斯很精彩,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新闻,人家现在是记者了,哪里有新闻就该到哪里去,可是哥哥不让!他现在每天都在放羊呢,还说要人家写一篇关于绵羊经济的文章,这是赵姬爱写的东西嘛,人家才不弄呢。”
  婚姻恐惧症一样会在古人身上出现,哪怕无颛是她心仪的好小伙该恐惧还是会恐惧,白栋起初以为这丫头是不揣情事所故,就从嬴渠梁宫里请了‘周仪官’来为她上课,周公之礼嘛,这得学。没想到草儿听到高潮处,就抄起水盆砸晕了周仪官跑出来,带着白家卫士在草原上转悠了三天,回到西君城就闹着要去波斯。白栋询问卫士后才明白,原来草儿是从狗剩子那里得到了木西京的消息,波斯被这家伙描绘的美轮美奂,有许多华夏都没有的新奇事物,无论是小姑娘还是女记者都难以抵御这种诱惑。
  “波斯太远了,你一个女儿家怎么可以去?”
  “娘,人家现在是记者,哥哥说了,记者的天职就是要找到足够火爆的新闻。现在华夏的目光多在西域,西域的目光却是在波斯帝国,这是赵姬说的。我就要去,可是哥哥不许……人家不管了……”
  草儿很委屈,赵姬都是说过的,目前大秦时报的重点在哥哥的‘百家讲坛’和丰汇钱行推出的新银制度,下一步重点则会转移到波斯帝国。虽然没有得到第一手资料,仅凭赵姬敏锐的新闻直觉就能感觉到白栋西去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波斯帝国必然是《大秦时报》下一个新闻热点。
  “这件事娘亲不管,你哥哥不许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不许胡闹!”
  “娘……”
  看到娘亲面色严肃的样子,草儿就知道这条路走不通了,娘亲虽然疼爱她,可遇到大事时却不会由着她的性子来,这次是铁定要支持哥哥了。
  不过草儿有的是办法,哥哥和娘亲越是不许,她就越是要去;当晚就有一封信书悄悄飞去了不周山下,携信的鹰隼是西尔德临行时留给她的,信上只写了一句话‘西尔德,我要去波斯,哥哥不许,你有没有办法,敢不敢帮我?’
  白栋绝对低估了草儿的叛逆心理和西尔德的胆大妄为,最近他很低调,每天就是写写书、放放羊,偶尔会见西域诸王;栎阳的凤鸣书院如今已经上了轨道,尽有老颜俭这些当代巨子名家和留院的一期毕业生主持运转,现在他只要花费些心思在西域凤鸣分院上,这里的学生很多都是通过了白家‘普及教育’的西域精英学子,当他们毕业走出书院后,就会带动西域地区的文化水平,渐渐改变这些嗜血凶猛、只爱马上射雕的汉子。比起华夏,西域更像是一张白纸,又因为是他的封地,所以描画起来就会更加方便,白栋和卫鞅联手推行的西域法令在先进程度上甚至还要超越了华夏,而这种超越换来的将是跨越式发展、具有特区和法律试点区的重大意义。
  “白栋,你老实告诉我,这次你来到西域,真的是遭贬麽?”
  第四百八十九章
把十万大军搬去波斯,需要分几步?(中)
  章蝺从来就不是个傻瓜,而是一位历经三朝不倒、见惯了风雨的老臣,拥有足够的政治智慧。这次他奉嬴渠梁之命入西域‘监视’白栋,原本做了种种设想,若是发现白栋真有不臣之心,甚至会率领手下十万劲旅先斩后奏,可是来到西域后不久他就郁闷了,这还是那个荒蛮无礼的西域?这是歧山吧!大军刚到不久,各路戎人就载果担浆而来,还有戎人的小孩子唱着欢迎秦人的快乐歌曲,战士的衣裳和鞋子破了,戎人姑娘会笑嘻嘻地拿了针线来帮他们缝补,秦军战士刚想表达感谢之情,人家就欢笑着跑开了,只留下银铃般的欢笑声和几记诱人的媚眼……遍布各地的帐篷内坐着白家请来的先生,戎人的小孩子都在朗朗诵读华夏人的诸子经典、学习白子的新文字和华语拼音、如果他们长大后足够优秀,还会被送到西域凤鸣书院读书,日后成为秦国炙手可热的人才。
  章蝺看到的是闲淡从容的白栋,是一片和谐并且日渐华夏向的西域,听到的是民族大融合的交响曲和来自波斯帝国的传说;他忽然发现白栋不是老秦的威胁、更不是太夫人口中的什么权臣,而是一个有钱却不任性、比不周山更厚重、比长河源头更清澈透明的白子,在这位白子的影响下,整个西域都变得更清澈、更纯粹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2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