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二郎传(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1156

  那书架上空荡荡的,显然藏书被这里主人离开时取走;书桌上却摆着两卷书简,一个小小的木盒,杨戬双眼盯着那盒子,竟有些挪不开目光……
  忽而微风浮动,一卷书简竟直接飞了起来,在杨戬面前缓缓展开。
  “留待后人”。
  看到这四个字,杨戬提起的心总算放松了下来……
  还好,这位前辈并未留下任何布置,只是单纯给后人留下了福泽。
  那这位前辈又如何了?
  是在万千劫难中陨落了吗?又或者,换了另一个地方归隐?
  那书简之中有一段洪荒历史,也有北俱芦洲的来源,还有此地的存在有何意义……而在书简最后,有一个俊雅的落款。
  逍遥散人。
  这是那位前辈的道号吧……但逍遥与散人二字,却是近世不常用了。
  杨戬双手拿住了书简,从最开始细细品读。
  “昔有祖巫共工,受妖族挑拨,与祖巫祝融大战于不周山,两败俱伤后遭妖族围攻,共工一怒,以头触不周山,折断天柱,崩毁妖庭,却闯下弥天大祸,令天破巨洞,天河之水倾倒而下,大地化作汪洋大泽,一时生灵涂炭……”
  这段典故杨戬自是知道的,虽然他了解的,和这里记载的,稍微有些出入。
  想来,逍遥散人应该是巫妖大战之后才在此地隐居吧……
  走到桌前,终于忍不住摸了下那盒子,在书简之中也提到了这是何等宝物,杨戬心情略微有些复杂。
  祖巫共工之血!
  虽不是祖巫精血,更非心尖血,却是实打实的祖巫血,也是那位逍遥散人在这石碑山中隐居的主要目的。
  共工头触不周山而命陨,血染不周山之上而经年不散,为各大神通者采集而去。
  也只有这块被放在北俱芦洲镇压瘴气的不周山碎片,尚有少许共工血残留。
  逍遥散人发现此地之后,花费了漫长岁月,方才凝出了三滴共工之血。
  逍遥散人取走了其中蕴含水之大道的两滴真血,留下了这滴对其没什么作用、只有巫族能用之增强肉身的共工血,也算给日后寻到此地之人的一点福源。
  “古之修士,这份胸襟当真令人钦佩。”
  杨戬慢慢坐在那藤椅上,手指点开了木盒,一股水蓝色的波痕在草屋溢出,荡向了远方……
  此物,于他大补。
第一百零九章
高歌猛进
  书简记载:
  “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倾塌,天有大洞。女娲圣人炼石补天,美名流传,但天柱倾塌之后天穹倾斜,天地不稳。
  当时,四位圣人出手,于北俱芦洲斩了一只自洪荒开辟便存在的玄龟,取了玄龟的四肢,支撑起了天之四角……
  那玄龟本与世无争,平白糟了这等灾祸,心中自是不忿。被斩下四肢之后,它的鲜血流满了北俱芦洲,它庞大的肉身迅速腐败,化作了漫天瘴气,将北俱芦洲遮蔽。
  自此,北俱芦洲不见天日,从原本的草木丰茂之地,变做了洪荒苦寒之所,万灵困乏,毒物丛生。
  圣人斩龟虽是拯救天下苍生,却有亏欠于那只玄龟,便引了那玄龟魂魄投胎转世,做了那人族三皇五帝其中之一;
  又有圣人出手,将一大截不周山碎片炼成一面石碑,立于北俱芦洲正中,镇压玄龟怨气,净化此地毒障。
  经年累月,北俱芦洲恢复了一点生机,巫族也得以在北俱芦洲的边缘之地休养生息……”
  杨戬左手轻轻拂过书简上的这些古字,右手食指点在那滴共工血上,正将那水蓝色的鲜血,化成一丝一缕,缓缓吸入指尖。
  他差不多也明白了,为何那些天兵天将,非要选在北俱芦洲对他下手。
  ——北俱芦洲凝聚的瘴气,能够隔绝大部分神识波动,让杨戬无法召唤援手。
  不得不说,此行北俱芦洲还真是莫名的凶险。
  杨戬之所以敢冒险一探,心底其实还是有将师父玉鼎考虑在内;觉得若遇殒命之危,师父总能及时救下自己。
  可这北俱芦洲、这黑山……
  此时想来,若非自己应变得当,已然身死道消,师父也只能为自己报仇,怕无法及时救援。
  今后行事需改正这般心态,不然当真是拿小命在玩笑。
  故而,他此时并不敢全身心沉浸在共工血之中,而是这般,保持神志清醒,缓缓将共工血化作自身之用。
  虽然慢了一些,但胜在心中安稳,道心无痕。
  不多时,体内第二十七颗玄珠缓缓凝成……
  “水之大道,与我也没什么用处,有共工血就足够了,倒是欠了逍遥散人一份人情。”杨戬伸了个懒腰,左手将另一份书简缓缓打开。
  里面没记载逍遥散人任何功法、神通,依然是关于北俱芦洲的历史,但却是和巫族有关的一份书简,也是逍遥散人书写的。
  其上记载了巫族几大部落的位置、族中高手几何,又表达了隐隐的担忧,怕巫族以与人族通婚为名,搅乱人族大兴的步骤……
  从此处可以断定,这位逍遥散人必是人族一方的大能,而逍遥散人在此隐居提炼共工血的岁月,应该是在蚩尤作乱之前。
  “也不知那时到现在,已是过了多久。”
  杨戬喃喃自语,静静地坐在那,感受着草屋吹过的过堂风,不知不觉沉浸了心神。
  在他头顶三十丈处,那一层石壁之上,数十道身影在一处更为宽敞的山内空间不断搜寻,自然是毫无收获。
  那两名大罗已经有些急红了眼,杨戬寻不到、他们家将军也没了消息,就这般结果,又如何回天上?
  如今再不甘心,也只能断定,杨戬趁其不备斩了他家将军,掳走他家将军的元神,已然从容遁去……
  可这,怎么可能?
  “大人!东南方有十多名高手进入北俱芦洲!朝此地前来!”
  “再探!”
  少顷,又有一人急匆匆返回,单膝跪在一名大罗身后,“已探得,是那东海龙宫六太子带了一彪人马,朝此地行进!”
  两位大罗面色阴晴不定,神念交流了一番,也只能一甩衣袖。
  “撤去大阵,不可与他们接触!我等,在此地散开,再潜隐几日!”
  “是!”跪地之人领命而去,百多人影冲向了四面八方。
  片刻后,一根根阵旗被摄出,大阵烟消云散。而这些人每人携着一面阵旗,隐藏自身于穷山恶水之中,再无声息。
  若杨戬能看到这一幕,必然会赞叹这些人的令行禁止,最难得的还是,这些人伦乃天仙、金仙的修为,竟能如此听命行事而毫无怨言……
  修士所求的,其实不就是无拘无束的超脱吗?
  能让这么多修为有成之人放弃这份超然,也不知天庭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半日后,敖己带着龙宫兵马驾云到了此地,但见到的只是孤零零的石山,以及石山周围那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大地。
  “嘶!”
  敖己吸了一口冷气,目光有些骇然。
  这里发生了多么激烈的斗法?竟然能将大地打成这般模样,方圆千里之内没有一丁点平整的地方了。
  “快,去四周探寻!”
  五万虾兵蟹将再次分散开来,在此地快速寻找。
  他们能寻到此地,用的是搜生灵魂魄记忆的办法,这一路的生灵,多多少少都看到过“太白金星”或者类似于杨戬的身影。
  可到了此地,这办法显然是行不通了,因为这千里之内生灵气息荡然无存,哪怕一只毒虫都见不到!
  “殿下!那石山山顶有一洞口,是否进去查探?”
  “你还回报什么,快进去看看啊!”敖己拍了拍大腿,一阵揪心。
  自己小姑好不容易嫁出去了,难道又要守寡?
  呸呸呸!
  竟说这不吉利的话!自己临来时,父王还笑着说杨兄福源深厚,气运悠长,断然不会有什么灾祸……
  可眼见此地这般惨淡之景,他怎么着也是放心不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