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二郎传(校对)第1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1156

  洞前的人影沉吟少许,似乎也在犹豫,但开口一句,就让杨戬心沉到了底端。
  大禹道:“开山斧非人皇气运不可镇压,不宜离开此地。你虽救母心切,然救你母亲瑶姬之法,并不只此路。”
  杨戬刚要说话,大禹却道:“请回吧,开山斧不宜离开火云洞。”
  “前辈!”
  “话已至此,不必多说。”
  洞前的人影挥了挥衣袖,杨戬面前便多了重重云雾,而杨戬的身形也在快速坠落,离着那仙山越来越远。
  便在这时,一声略微有些苍老的声音,从洞内传来……
  “我却觉得,此子颇重孝道,当留下一段佳话,为人族之表率。”
  大禹听闻此言,也执后辈之礼对洞中做了个道揖,转身将云路破开,杨戬也停止了下坠。
  “既然前辈开口,你且进洞一试,能不能取走开山斧,就看你自身造化了。”
  杨戬闻言顿时大喜,却不知开口为他求情的到底是谁。
第一百六十二章
伏羲设幻境,二郎落绮梦
  被云雾托着缓缓的飞到火云洞前,杨戬总算得见了人族先贤大禹的真容。
  只见他身材有些五短,却透着一股如山岳般的厚重;面容有些中庸,但双目炯炯有神,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威严。
  杨戬双脚刚踏在实地上,就对大禹做道揖见礼,“多谢帝君成全。”
  “不忙感谢,也不必再称我帝君,我已退了共主之位,如今也只是在此地修行的一名修士罢了。”
  大禹声音和他的面容一般厚重,言语之中听不出任何落寞,反倒是说出这句话后,大禹的眼中流露出些许怀念。
  杨戬只得喊一声“前辈”,因为喊“先帝”什么的,未免太煞风景了些。
  “进来吧,此地虽是清修之所,倒也常有客来。”
  大禹招呼一声,走在前方带路。
  杨戬这才看到大禹穿的是一身短衫,赤足,披着一件蓑衣,背上还有一个草帽,反倒更像是一名渔夫。
  心中思索,杨戬目光流露出些许钦佩。
  这身打扮应该是大禹治水时常穿的“战袍”,大禹脱下了人皇之袍后,又将这身衣物再次穿上了。
  这里修行的八位“人皇”,尽皆都是对人族有大功德之人,杨戬不敢四处乱看,只是低眉顺眼的看着脚下之路,跟在大禹身后。
  一双布鞋映入眼眶,大禹也停下了步伐。
  杨戬忙抬头看去,便见前方的分岔口站着一名穿着长袍的老者,白发苍苍、身形修长,只是一身布袍,却别有一番仙风鹤骨。
  刚才开口的应该就是此人。
  杨戬连忙向前,对这位老人做了个道揖,抬头却不知该称呼什么,只能喊一声前辈。
  这老者笑道:“不错,玉鼎能有你这弟子,当真不错。”
  “多谢前辈相助。”杨戬又感谢了一句。
  老人抚须而笑,道:“不必拘礼,也不必太客气,你先随大禹去拿那斧头,无论成或不成,稍后都来我这一趟。”
  “是。”杨戬恭声领命,再抬头,再抬头,却已经看不到老者的身影。
  但分岔路口处的七座洞口之一,有一处微微闪亮,是在右侧第三。
  “随我来吧。”大禹叹了声,“那位前辈是神农氏,乃我人族真正的先贤。若非这位前辈教化,天下万民不知有多少会因极寒伤病而死。”
  刚才见自己的就是神农?
  杨戬心中回想着那位人族贤者的模样,反而觉得他更像是一位修行不知多少年的道长。
  大禹走在前方,朝着左侧第一口洞而去。
  杨戬紧跟在他身后,听前方水声叮咚,忍不住抬头看去。
  洞中有一处紧闭的大门,大门前有十丈见方的水潭,中有一条石头摆出来的小路,上方是五颜六色的钟乳石,不断有灵水滴答落下。
  那大门之上写了四个大字:【文命长安】。
  也不知是何含义。
  随着大禹走过小径,那两扇大门缓缓打开,大禹做了个请的手势,杨戬谦让退后两步,大禹总算露出些笑容,自己先走进去了。
  大禹笑道:“你倒是尊礼数,不像一些道门门徒,总觉得我等只是凭天命行事,走运捡了些功德。”
  杨戬道:“晚辈得师父看中,有幸拜入道门之中,但入道门之前,我是人,非妖、非精、非灵、非怪;入道门之后,我这跟脚,却也没什么变化。”
  大禹点点头,轻叹道:“不错,我有些明白为何神农前辈会现身相见于你了。你要找的东西就在前面,自己去寻吧。”
  杨戬闻言一愣,抬头看向前方。
  不知何时,他竟已经出现在了一处大殿内,前方有两排石柱,在两排石柱尽头,有一把巨大的斧头被数十道锁链缠绕着,困镇在了半空。
  这该如何取用?
  杨戬转身,却已经找不到大禹的身影,背后是一面石壁,哪里有什么门户?
  这火云洞当真处处透着玄机。
  “多谢前辈指引。”杨戬对着上方拱拱手,提步走向前方,全身戒备。
  大禹所说的几句话语中可推测出,这开山斧能不能拿到,应该是凭自身的缘分和造化,或者还有什么特殊的方法。
  大禹为何封印开山斧?大禹之前也说到,开山斧必须以人皇气运镇压凶性,才是无坚不摧的利器。
  退位之后,人皇气运不存,这把斧头才必须封镇吧。
  那,自己是要破开封印?还是镇压住开山斧内的凶气?还是两者要同时做到?
  杨戬一边思索一边靠近开山斧,不知为何,眼前的景物却在悄然变幻,莫名的晕眩之感在自己元神之中飘散开来……
  幻境?
  不对,似乎不单纯是幻境。
  杨戬心底像是有一扇门渐渐关上,而他飘忽间忘记了自己心中的几个执念,仿佛变作了另一人。
  另一边,在杨戬身旁不知何时走开的大禹,却是一路小跑冲到了一处四方的祭坛。
  这里已经站了六个人影,有两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有一位穿着帝王之袍、腰间带着一把长剑的中年男人,还有其他三位便衣打扮的中年文士。
  一位老者手中托着八卦盘,另一位老者杨戬刚刚见过。
  大禹走到祭坛上,和六人一起围着一处冒着白雾的台子,台子中竟是杨戬的身影。
  而之前在杨戬面前一直很威严的大禹,此时反倒是露出些憨厚的笑容,问道:“诸位前辈觉得,这名为杨戬的小家伙如何?”
  神农氏笑道:“我觉此子心性坚韧,道心圆满,必可通过这心境的考验。”
  “非也。”一中年文士笑道,“我等皆是人族,是人,就六根难净。你我在此地参修悟道这么多年,除却了燧人前辈与神农前辈,又有几人过的了伏羲前辈布下的心境幻境?”
  手托八卦盘的那老者微笑摇头,伸手对着台子一点,杨戬的身影便变得更加清晰了些。
  “首关已出。”手托八卦的老者道,“诸位道友且看便是。”
  这是什么?
  眼前的景色渐渐模糊,最后化作了一团云雾。
  杨戬想前行走,随手挥开了雾气,见到了一处巍峨的大殿,殿中飞出了两道倩影,直接走上来挽住了杨戬的手腕。
  左边一人,正是脱下了那严实罗裙、穿上了青色羽衣的敖心珂,娇艳的不可方物,在他胳膊上轻轻摩擦。
  而右边那人,却是一妙龄少女,和敖心珂差不多的打扮,面容和杨小婵又几分相像,却又和当初惊艳到杨戬的萧兰有几分相似。
  “你们是谁?”杨戬皱眉问。
  “夫、夫、夫君,你把我忘了吗?”“敖心珂”泫然欲泣。
  杨戬心中泛起了无边的涟漪,连忙搂住敖心珂,温声道:“怎么会、怎么……我却是……嗯,昨晚喝醉了。”
  刚安抚好这边,另一旁的少女跺跺脚:“哼!哥哥娶了嫂嫂以后,当真是对人家越来越冷淡了!”
  杨戬尴尬一笑,看向那少女,心底泛起一句话,杨戬想将这话摁住,但嘴却不听使唤,低声道:“婵儿别多想,哥心底总是有你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