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二郎传(校对)第9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6/1156

  通天教主背着手在旁走了过来,笑吟吟的看着天炎道子,“还有事能难得住你?”
  天炎道子却只是勉强笑了笑,并未回答什么。
  通天教主招来自己的蒲团,在天炎道子对面坐了下去,问道:“可是带杨戬去了天地初辟?”
  “你看到了?”
  “不错,突然多了一些有关杨戬与你的模糊记忆。”通天教主那纤长如同乐师一般的手指敲了敲自己额头,“父神曾指点杨戬一段时日,只不过这段记忆太模糊了些,无法断定是不是今日之杨戬。”
  “是今日。”天炎道子应了声,在通天教主手中取走一只酒杯,自饮自酌。
  通天教主也没多说什么,也是自饮自酌,似乎两人都在喝各自的闷酒,并没有凑一桌的打算。
  “北海如何了?”天炎道子突然问。
  “无事。”接引道人开口回了句,而后便继续闭目修行。
  通天教主笑道:“如今两边都在争夺那半日的功夫,只可惜,这个至强者是在养伤,而我们是要从新培养一个至强者出来。”
  天炎道子低声道:“这已经是护住洪荒唯一的方法。”
  “我自然知道,也对杨戬充满了信心。”通天教主嘴角轻轻抽动了下,“只是,咱们难道都不觉得,这般做其实对杨戬有所亏欠?他背负的是不是太多了些?真的说起来,咱们也不过是在把自己身上的担子推脱出去,再没有什么信心担起来罢了。”
  “善。”老子在旁缓缓显行,却道,“虽有亏欠,却别无他法。”
  “见过大师兄。”
  “拜见太清圣人。”
  通天教主与天炎道子同时行礼,老子点点头,也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还是元始天尊道了一句:“不管如何,杨戬是我阐教弟子,若今后事不可为,我当会力主保他这颗火种。”
  通天教主也轻轻点头:“不错,杨戬确实比你我都要有用许多。”
  在远处的云雾之中,玉鼎真人听闻这些,却并未开口为自己徒儿辩说什么,反而若有所思的坐在那,体会着其他圣人之意。
  闲谈几句,沉默许久。
  老子突然道:“北海之事,最远不过一百五十载便会有变化,各位道友,该准备之事也当准备了。”
  “一百五十载?”通天教主不由来了精神。
  “不错,比我们预计的要快一些。”老子看向天炎道子,“羲和与陆压何在?”
  “都已准备妥当。”天炎道子随口应了句,手中混沌钟轻轻旋转,显露出一处大殿中的两道身影。
  绝世独立的白衣女子,站在窗前眺望着花园,而面容有些暴戾的陆压道人,则在角落中磨砺自己的神通,身边已经有七八个宝贝葫芦。
  散去这些情形,天炎道子与几位圣人再次相谈了几句,都是有关应对至强者大军的种种布局。
  这几位处在洪荒修到巅峰的大能,如今却也开始有些犯紧张了起来。
  ……
  时光一晃,当真匆匆不觉时。
  孙悟空命中注定会被压五百年,这五百年转眼就过去了四百五六十年。
  早在几百年前的佛门盂兰盆会上,如来的弟子金蝉子顶撞如来,诡辩教义,被如来直接打入人间历经劫难。
  猴子被镇压在五指山下时,根本不知道围绕着他发生了多少事。
  金蝉子被如来判下重罚,要转世修行十世,每次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向西游学,取回大乘佛教真经,度化世间苦难。
  而前面九世九次,这金蝉子都能历经艰险的走到流沙河前,被流沙河中蹦出来的猛男一口吞掉,只留头骨作为收藏品,穿成了头骨项链。
  终于,孙悟空被镇压的第四百六十八年,金蝉子第十世在西牛贺洲边界降生。
  因家中出现变故,尚在襁褓中的金蝉子被放在木盆中,顺着河流一路漂泊向东,后被一个老僧捡了起来,抱回了寺庙之中养大。
  一个婴孩,在河流上飘了几万里,最后成功抵达中土……这若不是那些佛门中人在作怪,任谁都不会相信。
  这婴孩被取名为江流儿,自小在寺庙中耳濡目染,三岁就能背诵佛经,五岁就能把数十本佛经倒背如流,七八岁时就已经能舌辩群僧,方圆万里的僧人,论佛说佛,谁都比不过他。
  故,他九岁那年,得寺庙主持剃度,入了佛门,成了小小和尚。
  小和尚每日都是参禅打坐,辩经背文,偶尔也会跟着师父下山化缘,每每走到俗世之中,都会被各种良家、非良家的女子围观。
  也没办法,小和尚生的俊俏,也颇惹人喜爱。
  原本,小和尚玄奘会按他身上的剧本,一步步长大、精研佛法,而后再踏上西游之路,开启一段漫漫征途,最后修成正果。
  佛门也对玄奘颇为放心,就算安排了数位高手暗中保护,这些老僧却并不算勤勉,时常会有所疏漏。
  正因如此,玄奘十三岁时,一场不算太大的变故,就这般落在他身上……
  那一日,玄奘做了个梦。
  梦中他在一处金光烂漫的大寺之中,各处都有佛光、有菩萨飞天的情形。
  一道身影在天边飞来,落在山下,拾级而上;大寺之中的众佛、诸菩萨尽皆被惊动,在山门之外阻拦。
  可大家似乎颇有忌惮,对这个看不清面容的男人根本不敢出手,不断出言辩论,也不断被打回……
  终于,到他了。
  年轻男人对他笑了笑,提了一个问题。
  “你们佛门有言,放下屠刀则立地成佛,敢问,这话将那些一心向佛、做尽善事却蒙受莫名苦难,甚至只能勉强转世成人的生灵,摆在了何处?”
  摆在何处……
  玄奘陷入苦苦的思索,睡梦中的他开始辗转反侧,最后猛地坐了起来。
  外面天已经亮了。
  玄奘不觉已是浑身大汗,便从床榻上翻身下来,到了一旁脸盘架前想洗把脸,但他抬头看了眼铜镜,却又心底一颤。
  铜镜中,一个身着白色袈裟的年轻僧人正含笑看着自己。
  猛然回头,身后空无一物,而玄奘再次看向铜镜时,那人竟已经站在了他身后,只露半边身形。
  “你、你是何人?”
  玄奘身体几乎僵硬住。
  只听那镜中白衣小僧的嗓音在他心底响起,“我?我是来为你揭示佛门面目之人,你心底不是有诸多疑惑吗?说与我,我答于你。”
  “我,为何要信你?”
  “你已经信了,不是吗?看看我这身打扮,还不知我的身份?佛门封我做地藏王菩萨,却根本不知我本就是佛门最怕的天外之魔,你所信的佛,根本不堪一击;你所持的念,其实不过尔尔。”
  玄奘面色惨白,那镜中外魔在仰头狂笑,他却不断退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僧白马向西行
  二郎不知外魔乱,静心修行待功成。
  名为玄奘的佛门少年渐渐长成,南洲恰逢大唐盛世,百姓富足、安居乐业,大唐自称中土,雄踞南赡部洲,万邦来朝。
  玄奘在少年时便有菩萨托梦,言说他日后要为佛门兴盛出一份力,年纪轻轻便被南洲各处名山大庙中的老僧所知晓。
  在玄奘二十岁时,背起佛娄、五年游学,足迹踏遍小半中土,渐渐明悟了一个道理。
  如今在中土流传的佛门经文大多不全,且有诸多遗漏、更改之处,更属一种“小乘佛教”。
  又听闻西天灵山、佛门起源之地,有“大乘佛教”,玄奘渐渐就有了去一览真正大乘佛经的想法,动了西游取经的念头。
  玄奘游学之后归于长安旁洪福寺修行,期间还有一处为报亲生父母之仇而与大唐借兵之事,算是与朝堂有了少许联系。
  时,泾河龙王犯了天条,按理当斩,但执行斩龙之事的,却是唐太宗的大臣魏征。
  这事虽奇特,但也算不得什么,毕竟按照天道轮转之理来说,天上有正神仙位,对应天道;地上有朝堂官位,对应人道;幽冥有阴司衙门,对应鬼道。
  三道皆有定理,人道的大臣接个天庭旨意,去做一次监斩官,虽有些新奇,倒也不难解释。
  魏征领命之后自然十分重视,他虽非常人,但毕竟是凡人,对鬼神颇有敬畏之心。
  那要被斩的泾河龙王得人指点,托梦去求唐太宗救命,唐太宗虽是当代人皇,但何曾见过龙王?新奇之下也就答应了。
  到了行刑之日,泾河龙王被捉去天庭,唐太宗跑去找魏征下棋,不让魏征有机会入睡,在梦中监斩泾河龙王。
  可魏征并不知自家陛下是何意思,也不想扫了陛下的雅兴,就在一旁陪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6/11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