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250


第12章
敦刻尔克
  1940年5月27日,敦刻尔克。在“发电机行动”开始后的前18个小时里,疲惫不堪的联军士兵们只等来了三艘舰船,其中两艘卸下了可供他们生存下去的食品,但当这三艘船满载英军士兵离开之后,这一夜便不再有其他船只进入港口。
  呜……
  在那些低沉而缺乏旋律的声音中,或许没有哪一种比防空警报声更能够震慑人们的心扉。
  防空警报响起不多时,人们很快就能凭肉眼看到那些自东而来的黑点。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上午,德国空军的进攻频率和力度都突然加大了,德国人的梅塞施密特战斗机、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或者亨克尔、道尼尔轰炸机成群结队的飞来。斯图卡们一次又一次怪叫着从高空俯冲而下,有时候还会顺带对人群密集处进行扫射,而由Do-17和He-111组成的水平轰炸机群也不断将成吨的炸弹扔在几近废墟的敦刻尔克。放眼望去,偌大的港口不再有一栋完好的房屋,道路上随处可见遭毁坏或者正在燃烧的车辆,满地都是尸体和被遗弃的装备。
  每当德国机群一靠近,部署在港口周边的防空炮火便声嘶力竭的嘶吼起来。相比于南线法军的大溃败,从比利时退回法国的联军还保留了相对较多装备,其中就有各种口径的防空枪炮。在过去的三天时间里,联军指挥官们得以利用德军暂停进攻的间隙重新部署了防空网,但这些火炮性能已经跟不上飞机技术的发展,因此实战效果并不明显。
  在敦刻尔克外围,自天亮以来,德军地面部队又在空军和炮兵支援下开始了新一轮猛烈进攻,但三天的进攻间歇同样让英法军队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他们利用一战时期的旧工事构筑了新的防线,并将为数不多的坦克和大炮进行重新编组和配备,地面防御因此而得很大程度的到强化。敦刻尔克周边纵横交错的河道和沼泽原本就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行军作战,德军克莱斯特装甲集群的推进速度第一次减慢下来,在西线北端的格拉夫林,古德里安装甲军也遭到了当面英军的顽强抵抗,联军打开了这一代的水闸,洪水泛滥在遍布沟壑灌木的平原地区,这给德国装甲部队的前进制造了巨大的麻烦。倒是南面的莱因哈特装甲群头一回比古德里安进展顺利——这一带的联军在前两天有计划的收缩了兵力,但在进抵联军的新防线时,这支部队的进攻速度也退回到了上一次战争时期——仅以米而不是公里来计算。
  临近中午,敦刻尔克港外终于出现了船只的身影,打头的是一艘悬挂着圣乔治海军旗的驱逐舰,紧随其后的是一溜儿体形偏小的运输船,它们的桅杆上无一例外的飘扬着相同的旗帜。见此情景,滞留在港口和海滩的联军士兵尤其是英国军人禁不住欢呼起来,然而他们此时并不知道英国海军为了尽快闯过德军布下的水雷阵作出了怎样的牺牲,而昨晚在人们羡慕的目光中离开敦刻尔克的三艘舰船又遭遇了怎样的厄运,但这一切现在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
  当第一批英国船只小心翼翼的驶入港湾时,恰好有一队飓风式战斗机以漂亮的编队飞临敦刻尔克上空,这些来自英国本土的战斗机只能在海峡对岸停留有限的时间,但它们的存在对于德国轰炸机群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灿烂的阳光下,站在法国海岸松软的沙滩上,看着己方舰船缓缓靠港并开始装运人员,看着己方的飞机在头顶上帅气的飞过,这情景对于一天前还惶恐不已的联军士兵们来说简直就像做梦一样。然而梦境总有破碎的一刻,随着防空警报声的重新响起,大批德国飞机又一次逼近港口,护航的梅塞施密特很快和飓风们缠斗在一起,德国战斗机在性能上的优势和英国战斗机的顽强在法国上空发生了最激烈的碰撞,胜负并没有在很短的时间内见分晓,但数量明显占优的德国人却控制着局势。
  趁着英国战斗机将精力放在德国战斗机身上的空荡,一队又一队的斯图卡出现在港口上空,这对于刚刚靠港的运输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港口以及护航驱逐舰上的防空炮拼命向空中打出成串的炮弹,可德国飞行员们依然一次次勇敢的驾机俯冲而下,黑乎乎的航空炸弹不断在港口扬起高大的夹杂着泥沙的水柱,它们轻易淹没了联军士兵临时修建的栈桥,英军官兵通过舰船撤退被迫暂时中止。在沙滩上,随处可见联军士兵们用手里的各种武器——甚至是步枪,对那些万恶的黑色死神射击,然而这一切看起来却是徒劳无功的。待德国机群离开之时,又有两艘英国运输船成为港湾中众多沉船中的一员,落水的艇员和士兵只能奋力游回海岸,未被击沉的船只则抓紧时间继续着伟大的撤退行动。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管德国空军加强了对港外船只的轰炸,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运输船经由扫雷艇开辟的通道进入敦刻尔克。下午2时许,一架装备有专门航拍设备的Ju-88侦察机在敦刻尔克港上空进行了高空侦察,在返回位于德国西北部的航空基地后,照片被立即送往空军情报总部进行研究分析。仅仅一个小时之后,一份详细的报告摆在了位于“山崖城堡”的元首办公桌上。
  “毫无疑问,英国人已经越过了海军昨晚布下的水雷阵,他们的船只开始大量进入敦刻尔克,撤退中正在我们的眼皮地下进行!”
  无须空军元帅施佩勒如此费力的进行分析,这些航拍照片清楚的揭示了正发生在敦刻尔克港的一切。以雷德尔为代表的海军将领并不需要对此作出任何解释,因为他们早已提醒元首,1600枚水雷只能对敦刻尔克造成有限的封锁。
  作为这场战争的最高决策者,阿道夫·希特勒的心情显然不算太坏,他向施佩勒指示:“空军应该把大部分力量投入到对敦刻尔克以及周边区域的轰炸中,至于南部战线我们可以暂时先放一放!”
  施佩勒随即回应道:“是,我的元首!”
  “陆军今天的进展并没有预期的顺利,将军!”希特勒颇有些挑衅意味的看了一眼此自己的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作为强烈反对装甲部队暂停前进命令的将领之一,他坚持认为英法军队在敦刻尔克附近的防御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顽强。
  布劳希奇是那种甘于承担责任的将领,他毫不回避的说道:“是的,我的元首!我们之前确实低估了敌人顽抗的决心。情况看起来很明显,他们的后卫部队将不顾一切的阻击我们,直到他们的主力部队一支接着一支的登船离开!”
  布劳希奇的最后一句话激发了希特勒的感慨,他大声说道:“我最厌恶那些临阵脱逃者,他们完全是在玷污军人的荣誉,他们配不上1918年的胜利。确切的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取得过那场战争的胜利!雷德尔元帅,海军的飞机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再次出击,我们要用水雷重新封死那条从敦刻尔克通往英国的道路,彻底封死!”
  “是的,元首阁下!”雷德尔沉稳的回答说:“一切已经准备就绪,但我们需要得到空军的全力支援!”
  希特勒似乎对这种谨慎的腔调有些厌倦,他自信的宣称:“我们的空军所向无敌,这点海军完全可以放心!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我们的战斗机依然会牢牢掌握海峡的制空权!”
  一旁的施佩勒表情有些严峻,因为他很清楚今天围绕敦刻尔克的空战有多么的激烈,为了撤回陆军最精锐的部队,英国皇家空军这次可是把最后的一点家底也拿出来了。
  “好吧,就这样吧!”希特勒挥挥手,示意结束这次临时性质的军事会议,但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第一个离开会议室,而是把在场的海军将领单独留下来,包括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副司令京特·古泽、总参谋长海耶以及兼任统帅部海军主管的张海诺。
  “挪威国王和政府宣布流亡伦敦,这意味着英国人准备彻底放弃在挪威的抵抗,我们很快可以完全掌握对挪威及周边海域的控制权。诸位,我们长久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德国舰队从此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出北海,英国人的海上封锁线被打破了!”
  希特勒手里扬着一张纸,那也许是来自于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海军的将领们对此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英法和挪威军队在堪萨斯维亚作战形势本来就不太妙,加上英法军队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溃败,盟军放弃挪威这样弃车保帅的决定合情合理。不过希特勒似乎忘记了一点,德国舰队虽然可以经由挪威水道相对隐秘的进出北海,但要进入大西洋仍得突破英军在北部海域的警戒线,而即便进入了大西洋,德国海军也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相比之下,更加靠近大西洋的法国西部港口才是德国海军真正期盼的东西。在西线战事开打之前,雷德尔等人对于陆空军能否迅速击败法国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当英法联军主力面临被歼灭的境地、法军残余部队已难以支撑大局时,自彩虹行动之后一直被强压的雄心终于得到了释放的机会。
  “尊敬的元首,如果法国西部的港口也能为我们所用,挪威和法国将成为我们扼死英伦三岛的两把大铁钳,我们的军舰和潜艇可以随时从这些港口出击英国的海上生命线,英国的造船工业虽然强大,但只要我们击沉船只的速度高过于他们的造船速度,胜利必将落入我们手中!”
  如此大局观并非雷德尔所独有,事实上,相应的讨论最近几天在海军司令部早已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古泽、海耶、邓尼茨等人都是讨论的积极参与者,可以说雷德尔此时所言代表着整个海军高层的心声。
  “这也是我最近两天所考虑的!”希特勒背着手,目光在桌上的作战地图上搜索着,过了一会儿,他又在四位海军将领的脸上扫视一遍,“目前我们的潜艇部队战绩不错,但还不足够活跃,此外我们的人还观察到主力舰队先前的胜利在英国国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许多英国人为此而产生了强烈的失败情绪,皇家海军的威望前所未有的低落!法国人的失败将是对英国政府最好的警告,我期待着尽快收到英国人的祈和信号,但在这之前我们应该给他们以更多的压力!”
  德国元首难得的赞誉令海军将领们感到骄傲,但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人被这种骄傲冲昏了头。在“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姊妹舰服役之前,英德双方海军的实力差距仍是巨大且难以通过战术行动弥补的,有鉴于此,以雷德尔为首的海军高层意见非常一致:现阶段以海上袭击和潜艇战术继续扼杀英国的海上运输线,主力舰队之间的对决应尽力避免。
  张海诺不知道其他人是否和自己一样从希特勒的话语中理解到一些更深层次的意味,早先在私下交谈的时候,张海诺发觉希特勒对自己的海军战舰产生了过高的期望——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远优于任何一艘英国主力舰,而德意志级装甲舰足以消灭任何英国巡洋舰,如此配置下的德国主力舰队应该是无敌的。到目前为止德国海军主力舰没有一艘被击沉的事实似乎也加强了希特勒的错觉,然而一旦德国海军遭遇重大失利,他对海军的信任便会跌入低谷。张海诺的担忧并不是胡乱猜想,历史上这位独裁者就曾因为海军的连续失利而几乎下达了拆毁德国海军全部主力舰的荒唐命令。
  短暂的停顿之后,希特勒继续说道:“法国战场将完全交由陆军和空军负责,海军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继续对英国实施封锁和压迫!我希望因为挪威战役而从大西洋调回的潜艇和战舰重新出现在英国海军最害怕的地方,但那绝不是德国本土守卫严密的港口!”
  这番带有激励意味的话无疑是在向海军将领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挪威战役临近结束,法国战役进展顺利,德国海军确实可以将更多的潜艇投入大西洋海战,但主力舰队中仅有一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一艘齐柏林级航空母舰、两艘德意志级装甲舰和两艘重巡洋舰可以出击。尽管损失了“声望”号和“纳尔逊”号,英国皇家海军由于从大西洋撤回了两艘先前用于护航的复仇级战列舰“复仇”号和“皇家橡树”号,接着又从驻直布罗陀的H舰队抽调了同级的“决心”号战列舰以及数艘轻重巡洋舰,再加上修复后重新加入战团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其本土舰队的实力甚至比挪威战役前更加强大。对德国海军而言,眼下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英国人不得不将相当一部分主力舰派往英格兰南部掩护撤退行动,这给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重新突入大西洋创造了机会。
  情形看起来不坏,但就算是最好战的海军上将京特·古泽这时候也没有急着表态,雷德尔和海耶则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在桌面的地图上。张海诺默默的站在海耶身旁,双眼尽力不去“招惹”此刻信心过于强烈的德国元首,他深知一旦舰队再度出击,自己将是指挥官的不二人选,但率领沙恩霍斯特姊妹舰以及齐柏林号编队出击的经历令他对个人能力在海战中的作用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思考:正确的判断可以挽救一支舰队,但如何才能保证自己不至于作出错误的决定?
  沉默的海军将领们并没有注意到此刻发生在阿道夫·希特勒脸上的细微变化,充满期待的表情正渐渐被一种失望所取代,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将这种情绪宣泄出来。也许德国陆空军的出色表现让他感觉到即便不依靠海军也能迫使英国投降,也许是对英国海军的强大实力仍有所忌惮,基于某个不确定的因素,海军主力舰队得以继续在“防守严密的本土港口”内伺机而动。不过,德国海军的航空部队却不得不在白昼出击敦刻尔克,6个中队的轰炸机满载水雷从德国本土港口出发,途中它们顺利和空军派来的三个战斗机中队——两个中队的BF-110和一个中队的BF-109E战斗机会合,然而等待它们的将是一场许多人都没有料想到的恶战,因为由伦敦附近机场起飞的一个喷火战斗机中队和从多弗尔附近起飞的一个飓风战斗机中队正好越过海峡,两支空中编队巧合的在敦刻尔克港外相遇了……
第13章
厄运?幸运?
  1940年5月27日,下午4时50分。
  在1500米的高空飞行,小朵的浮云不时从飞机舷窗外闪过,蔚蓝的天空映衬着碧蓝的大海,这本是一副美妙的景色,但德国海军中士普尔·哈本此刻却无意欣赏。这已是两天之内他第二次来到战争的最前线,而在这之前的数月时间里,他所在的这架He-115水上飞机通常只在德国近海和挪威南部海域执行巡逻侦察任务,并偶尔使用鱼雷或者炸弹攻击那些敢于单独在北海活动的英国船只。
  相比于一天前有惊无险的行动,这个平凡的He-115机组今天的任务看起来要安全很多——在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掩护下前往敦刻尔克外海。在他们的两侧,另外15架相同型号的水上飞机组成了一个V字形大编队,这也是德军航空部队目前最常用的队形之一。在视线可及的前方还有另外5个相似的飞行编队,那是同属于海军航空部队的两个He-111编队和三个Ju-88编队。它们起来不过八十余架,却集中了德国海军航空兵最好最先进的轰炸机。即便载有2到4枚水雷,它们也依然能以接近400公里的时速飞行,而搭载了航空鱼雷的He-115编队自然而然的被抛在了后头。
  作为德国空军派出的护航兵力,超过四十架BF-109和BF-110正以更为灵活的双机编队飞行在超过2000米的高空。如此齐整而强大的阵势,按理说普尔并不需要担心,但在出发之前,上级给他们布置了利用鱼雷攻击敌方舰船以及在必要时营救己方落水人员的任务。前一条任务无可厚非,He-115原本就是设计来执行海上侦察和鱼雷攻击任务的,可后一条似乎预示着今天将会有一场激烈的战斗发生。普尔觉得正是出于这种原因,速度缓慢但数量庞大的容克52并没有被派来参加今天的行动,充当主角的是速度和防御力都相对强大He-111和Ju-88。由于天气良好且是白昼,德国飞行员们并不需要像昨晚那样采用谨慎的导航措施,特征明显的海岸线将是最好的空中航标。相应的,英国战斗机也能非常轻易的发现他们并实施攻击。
  自起飞之后,机长哥哈特·弗洛托曼少尉和通讯员安德雷·福茨一直保持着沉默,普尔的耳边只有宝马发动机持续不断的嗡鸣声。
  “发现敌机!大家做好战斗准备!”
  当耳机中传来少尉急促的声音时,普尔心里咯噔一下,一直以来的忐忑终于遇到了严酷的现实,他不由得握紧身前机枪的枪把,但这挺口径仅有7.92毫米的轻型机枪并不能给他多少安慰。在波兰战役中,德国空军的强大掩盖了轰炸机自身防卫能力不足的缺陷,但在西线战役开始之后,尽管德国的战斗机部队凭借出色的性能和合理的战术配置夺取了战场主动权,但英法空军仍击落了近200架德国轰炸机,而被德国轰炸机击落的英法战机则还不到50架,巨大的差异正好体现了德国空军的软肋。
  由于德国空军占用了国内大部分飞机生产资源,直到战争爆发时,配属给德国海军的新型轰炸机数量还不足120架,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用来装备格拉夫·齐柏林航母的海军型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即便占领波兰后德国有长达半年的时间进行军事准备,但在德国海军航空部队目前的阵容中,水上飞机和由容克运输机改装的轰炸机仍占很大一部分比例。
  机鼻处采用半球形透明机舱是德国轰炸机最常用的配置,He-115也不例外,这样的设计确实能给飞行人员带来良好的视线,普尔并不费力的找到了那些不速之客,而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对方的数量看起来一点也不少,成群的黑点似乎很遥远,但对于战斗机的速度而言,十几公里的距离不过是小半支烟的功夫。
  此前从未经历过空战的普尔,初次上阵紧张是在所难免的,不过当一队护航的德国战斗机高速从机群上方略过时,他的心里依然能够找到一丝籍慰。德国空军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他哪里知道被德国报纸和电台鼓吹得神乎其神的德国空军,在英国最好的战斗机面前优势非但不明显,在某些方面还处于劣势。尤其是看似强悍的BF-110重型战斗机,在灵活的“喷火”甚至“飓风”面前只能被动挨打,而今天的护航战斗机中,这种重型战斗机却占了多数……
  双方时速超过500公里的战斗机,几乎在电光火石之间就冲到了彼此的射程之内,一场激烈的空中厮杀当即在海峡上空拉开畜牧。这时候,由各种轰炸机组成的德国机群仍在空中指挥官们的约束下保持着原有队形,远远看去,6个黑色的V字编队正依次向着数十公里外的布雷海域飞去。这些轰炸机的机舱中大都装载着单枚重达500至1000公斤的各型水雷,而水雷一旦被部署到相应区域,对于海面上的舰船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在这之前,小小的意外就能将整架飞机炸成碎片,甚至于波及到友邻飞机,而这也是任何一个德国飞行员所不希望见到的情况。
  虽然还没有敌机靠近,普尔却早早的给自己身前的机枪上了膛,透过机枪前部简易的目视瞄准器,他异常小心的让准星在友邻飞机的空隙之间来回移动,好在敌机出现的最短时间内开火——此刻他俨然顾不上利用机上的轰炸瞄具来观测一样自己的方位,等机群到目标空域式,编队长机自然会发出开始布雷的信号。
  最担心的等待并没有持续太久,还不到5分钟,普尔就瞄见一架英国战斗机出现在机群前方。没有德机尾随,也没有德机迎击,在德军轰炸机编队面前,它孤零零的飞行着,但没有人敢于忽视它的威胁。不一会儿,普尔就隐约听到了从前方机群传来的炒豆子般的机枪声,那架英国战斗机在空中灵巧了转了一个向,将目标锁定在最靠前的一个机群上,那是由十多架He-111组成的轰炸机编队。见此情景,普尔偷偷的松了一口气,他近距离观察过那种高速轰炸机,上面装备有1门20毫米机炮、1挺13毫米机枪和5挺7.92毫米机枪,防御火力要比He-115强上许多。虽然分辨不出那架英国战斗机的型号,但普尔暗暗觉得那个英国飞行员一定会后悔自己选择如此强劲的对手。
  事实验证了普尔的猜测,带有曳光弹的弹雨从前方的德国机群中迸发出来,它们是如此密集,那架试图靠近并发起攻击的英国战斗机几乎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不多时,它竟然愚蠢的撞上了其中一排子弹,一边的机翼当场被打断,接下来的场景令所有德国飞行员感到振奋:它打着转儿朝海面坠去。
  尽管遭遇英国战斗机的攻击,但空中布雷行动显然没有就此中止。在第一个编队的长机带领下,德国轰炸机群陆续开始降低高度。这时候普尔开始通过他的轰炸瞄准具关注海面情况,机群显然还在沿着欧洲大陆的海岸线飞行,海水并不深,但很难看到船只。
  飞机平缓的下降不至于给人剧烈的视觉冲击,然而当普尔重新抬起头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吃一惊:两架英国飓风式战斗机不知从什么地方溜出来,此刻竟到了距离机群仅有3、4公里的地方,更加致命的是,它们是从He-115火力偏弱的地方——侧下方飞来。
  普尔迅速操起机枪,但他很快发现对方仍在自己的枪口之下,但在他扣动板机之前,对方溜进了这挺机枪的射击死角,这位德国海军中士心里顿时慌了,他很清楚这种水上飞机后下方压根就是防御上的盲区,而V字型编队最大的缺点就是各机之间难以利用火力相互掩护。这里虽然有16架飞机,但普尔并不打算将希望寄托于敌人首先攻击自己的战友。在无遮无拦的海面上空,在双方速度和火力差异巨大的情况下,这样的先后次序根本是毫无意义的。
  透过身体下方的挡风玻璃,普尔痛苦的看着那两架机翼上涂着醒目环形徽标的英国战斗机迅速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只过了一会儿的功夫,它们重新出现,这时候机首已经朝向了自己这边,连同机上若干挺机枪一起瞄准了缺乏反击能力的目标。普尔恨不得将机腹下的鱼雷扔下去砸爆英国战斗机,但他也知道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渺茫到何种程度。
  随着敌机越逼越近,旁边有几架He-115上的射手已经顾不得有没有角度而开火了,这样的射击也许只能稍稍舒缓一下他们紧绷的情绪,普尔没有做那样毫无意义的事情,然而大约过了半分钟,他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英国战斗机从容的开火,一串串子弹无情的穿透了不远处一架He-115脆弱的机身,在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它左边的发动机突然爆炸燃烧,整架飞机顿时失去了平衡。在它失速坠落前的最后一刻,普尔看到了和自己处在飞机相同位置的投弹手那张绝望的脸……
  实施攻击之后,英国战斗机继续以比He-115快得多的速度向前飞行,刹那间,普尔从自己的射击瞄准具里找到了其中一架的身影,他发狂似的扣下板机,MG17机枪吼叫着,成串的子弹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带着轻微的弧线奔向远方。可是让普尔感到无比痛苦的时,直到整条弹带都打光了,自己的子弹自始自终没能靠近那带着皇家空军标识的飞行物,它很快灵巧的转了一个向,几乎一眨眼的功夫就溜出了自己的射界。
  普尔一边用最快速度给自己的机枪更换弹带,一边在心里狠狠责怪自己竟把握不住如此机会,他似乎忘记自己手里的是一件在战斗机面前相当“乏力”的武器,但英国飞行员显然对此感到高兴,如此轻松的战斗再重复几次,他就能顺利晋升王牌飞行员之列,璀璨的勋章正在向他招手。
  就在He-115编队里的德国飞行员们滑向绝望深渊的时候,救星出现了:一架BF-109从高空俯冲而下,趁着英国飞行员还沉浸在屠戮的快感中而缺乏防备时,它将一连串的子弹倾泻在其中一架上,英国战斗机的金属蒙皮上顿时出现了整排整排的弹孔,当这些弹孔最终延伸到飞行员座舱和发动机位置时,又一架飓风结束了自己的战争之旅。
  发现同伴遭遇厄运之后,另一架英国战斗机立即放弃了美味可口的猎物,转而专心和这架BF-109缠斗起来。飓风式虽然在机动性能上不及德国人的王牌战斗机,但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缴械,双方很快在低于600米的空域展开了激烈的追逐战,它们的角斗场很快离开了普尔的视线,可他已经没有心情去细细品味什么叫做“死里逃生”了。经过这么一段之后,轰炸机群已经飞抵预定空域,机身下的海面上逐渐可以找到英国舰船的身影。编队长机通过无线电发出命令:分散行动,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撤退!
  军令如山,惊魂未定的He-115飞行员们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各自搜寻目标,考虑到搭载鱼雷影响飞行速度和机动性,优先攻击海上目标成了各机组不约而同的选择,而那些正小心翼翼通过水雷区域的英国船只正是鱼雷攻击的上好目标。
  与此同时,前方的He-111和Ju-88轰炸机编队也在各自长机的带领下降低高度准备空布水雷,先前溜过德军战斗机防线的英国战斗机显然也给它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其中一架发动机受损的He-111似乎已经难以支撑,它匆匆扔下水雷就调头朝德国方向飞去,由于空投距离过高,那些水雷刚刚落水就爆炸了,巨大的轰响竟比晴天惊雷更加震人耳膜!
第14章
欲擒故纵
  “快拉起来!不然我们就完了!快!”
  一边是急促的叫喊声,一边是咔咔咔的机枪声,在一架He-111型轰炸机的机舱里出现这两种声音,情形显然是非常不妙的。
  “我正在努力……噢!该死!我们的右引擎被打中了,它起火了!该死!”这是飞行员的声音,一口纯正的德语,但非常的不平静。
  仅过了几秒,副驾驶用发颤的声音喊道:“自动灭火器没有起作用!见鬼,我们处境糟糕!切尔!哈恩·切尔?”
  任凭他如何喊叫,机枪手的声音永远从通话器里消失了。
  “我们得尽快找地方降落!噢,真糟糕,附近看来要么是水雷要么是英国热人,我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进战俘营……”飞行员虽然这样嘟囔着,但他的飞机显然已经不怎么听使唤了,驾驶座前的高度表上的计数正急剧下滑,速度似乎越来越快。只过了一会儿,飞行员大声吼道:“准备迫降,大家尽可能固定好自己!”
  就在这时,先前起火的右引擎突然发生了算不上特别猛烈的爆炸,这个意外令飞机瞬间失去了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平衡,所幸的是海面就在下方不远处,在飞机完全陷入绝境之前,尚且完好的左边机翼率先触水,巨大的惯性在刹那间将它的金属蒙皮连同一部分骨架撕裂,紧接着飞机的机身也落到了水面上,整架飞机剧烈的颤抖起来,看样子随时都有可能来个大解体,在相对平静的海面上蹦蹦跳跳的滑行了一段距离之后,它最终还是停了下来,机体几乎从中部一分为二,机鼻位置已经浸入水中,翘起的机尾却还紧贴着水面。
  “快离开这里!快!大家立即撤离!”
  空气中弥漫着的焦味和油味混杂的奇怪味道让飞行员感觉到了危险的存在,尽管在迫降中伤了胳膊,他依然用最快的速度解开安全带并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副驾驶情况看起来比较好,他也很快离开座位并紧随着自己的机长走进一片狼藉的机舱,让他们感到意外和欣喜的是,处于冲击最猛烈位置的投弹手竟也从机鼻的半球座舱里钻了出来,只是浑身上下湿漉漉的颇显狼狈,紧接着他们又找到了满脸是血但一息尚存的机械师,并架着他一起朝机尾走去——那里有机上唯一的一个橡皮救生艇。在从机背机枪塔下方经过时,两人匆匆憋了一眼,他们昔日的好伙伴正一动不动的趴在那里,半透明的机枪塔罩已经被子弹开了好几个口子,7.92毫米的机枪这时候已经不能给这架飞机带来任何掩护,也就是说,它此刻几乎与待宰的羔羊无异。
  紧急舱口的舱门并没有阻碍这群德国机组成员的求生之路,充气后的橡皮艇很快承载起来生命的希望。然而在离开飞机的一刹那,四名死里逃生的德国飞行人员心灵受到了来自外界的震撼:在视线之内并不很大的一片区域内,数十架深色涂装的德国海军轰炸机正在身躯相对小巧但火力却异常凶猛的英国战斗机的追逐下疲于奔命,先前护航的德国战斗机却难觅踪影。几乎每隔一两分钟时间就有一架受伤的德国轰炸机拖着浓烟呜咽着坠落,凌空爆炸的悲惨场面也时有发生,这样的情景自战争爆发以来人们还是头一次看见。
  在海面的远处,一艘艘战舰的轮廓依稀可见,但忌惮于德国人刚刚强化的水雷阵,那些英国战舰不敢贸然靠近,这对于逃生的德国飞行员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但伤员和无依无靠的人却不希望在这海上多呆哪怕一个小时。
  迫降后的He-111无助的漂浮在水面上,虽然舱内的水雷先前就已投放,但是油箱内的大量航空汽油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隐患。飞行员们好不容易将橡皮艇划出十来米,机体中部便腾起一团火球,期间还夹杂着小口径枪弹殉爆的噼啪声。爆炸和燃烧迅速摧垮了飞机的主体结构,飞行员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渐渐下沉。直到这个时候,橡皮艇上的这几位仍然感到迷惑,明明一帆风顺的布雷行动怎么会在最后关头失去控制?数量并不处于劣势的护航战斗机又怎么会让这些英国战斗机闯入布雷区域?
  茫然写在每一个落魄者的脸上。
  身手敏捷的英国战斗机时不时从头顶飞过,或许是不屑于攻击落水者,或许是无暇顾及这些可怜虫,英国飞行员没有用无情的子弹嘲笑橡皮艇上的人们。随着被击落的德军飞机不断增加,能够成功迫降的却并不多——有的飞行员早已阵亡,有的机体受损过于严重而在降落之前或者降落过程中解体,在这样的战斗中,轰炸机飞行员的生还率难以让人感到乐观。
  正当橡皮艇上的德国飞行员们准备将命运交给上帝上,转机突然降临了,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一架He-115型水上飞机如天使一般出现,但紧接着的降落却让人们提心吊胆——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像往常一样减速、稳向然后再降落,它简直如迫降一般蹦蹦跳跳的在水面上滑行,如果这是一次以水花座位评分标准的比赛,那么这群飞行员的得分肯定很低。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人在乎那么许多,它踉踉跄跄的滑近橡皮艇,而当上面的德国飞行员从机舱中伸出一只手用力晃动时,先前坠落的那架He-111的幸存者们可感动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