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250

  有些浅显的道理并不难揣测,关键是在不同的形势下都能保持“旁观者清”的心态。弗雷泽想了想,眼中的迷惘顿时开朗了不少,他兀自说道:“德国人在这里等了我们如此之久,一定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前方也许就是个巨大的陷阱,但我们必须一拳打破它,否则,大英帝国的命运堪忧,整个文明社会的命运堪忧!是的,就是这样的!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仗,打赢那只狡猾的大洋之狐!”
  少校从一旁说:“既然这样的话,我们何不按照德国人最不希望的模式打这场仗。要确定对方的位置……派一艘巡洋舰过去发射照明弹也是个值得尝试的办法。如果效果不佳的话,我们还可以考虑冒险派一架水上侦察机试试!”
  在通常情况下,海上照明弹可以由舰炮发射,也可以由飞机投放,尤其是后者,可以使用持续时间较长的大型照明弹,而对于这一辅助作战方式,海军的职业军官们是再熟悉不过了!然而,眼下北方的天气依然恶劣,6、7级大风不但在海面上掀起高达数米的大浪,对于轻型飞机的飞行性能和机体结构也是极大的考验。
  “吕贝克少校!”弗雷泽点到了“应声虫”的名字,“你去召集我们的舰载机飞行员,看看他们也没有可能让水上飞机飞起来,如果可以的话……到德国人头顶上施放照明弹。为了打破僵局,只要有可能成功的办法,都值得我们一试!”
  虽然知道困难重重,但既然是自己提出的建议,少校也就十分积极的执行命令去了。
  弗雷泽无暇在意这么许多,他紧接着又对负责通讯的中尉军官说:“发信号给‘科伦坡’号,让他们想办法在德国舰队头顶打亮照明弹,第4驱逐舰分队负责提供近距离掩护!”
  “是的,将军!”通讯官也快步离开了。
  在这之后,弗雷泽拎起望远镜,努力的想要观察海面上的情况,然而之前火光已经不见踪影,那片深沉的海湾连同里面的各种物体都重新隐入沉沉的黑暗之中。
  弗雷泽很快放下了望远镜,开始在指挥室里来回踱步。尽管这装甲保护下的中枢部位在绝对面积上还算宽敞,但由于岗位众多而且人来人往,真正留给这位指挥官的空间并不大。
  几分钟之后,海面上突然热闹起来,隆隆的炮声听起来有些没头没脑,紧接着又有深水炸弹爆炸的闷响传来,过了足足半根烟的功夫,弗雷泽终于被告知,位于舰队侧后方的第2驱逐舰分队遭到潜艇袭击,“收割机”号差点中弹,附近几艘驱逐舰正在竭力围歼那艘大胆的德国潜艇!
  一听到关于潜艇的报告,弗雷泽突然感觉如芒刺在背,隐隐的不安正在脑海中沸腾。在上一场战争结束后,皇家海军曾数次对是否加大投入用以发展潜艇这一海军兵器,德国海军在战争中对潜艇的成功运用以及四年间英国招致的损失时支持者的最有力依据,而反对者则认为潜艇既不适合大英帝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态势,也不适应海军技术的发展潮流。于是,海军内部又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潜艇攻击和防御作战的讨论与推演,结果证明集群出击的潜艇完全可能对一支装备精良的主力舰队构成威胁,而且能够以相对小得多的损失换取极大的战果。不过,这些推论并没有最终促使英国海军下大力气发展潜艇,倒是海峡对面的法国人耗费大量资金发展他们的水下舰队,甚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装备203毫米炮的攻击型潜艇。可惜的是,法兰西的海上“狼群”根本没来得及发挥威力就不得不接受法国投降的厄运,结果一部分潜艇为英国海军所强制接收,另一部分随同水面舰艇被封存在各个港口——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德国提前解除法国部分战争责任的传言纷纷扬扬,和法国舰队有关的内容也不少,最让英国人担心的一点,是这些舰艇有可能作为轴心国海军的辅助力量出现在地中海和东大西洋区域,用以保护在法国附近海岸行驶的“各国”商船。
  喧闹并未持续太久,英国驱逐舰像猎犬一样忙碌,但换来的不过是将入侵者驱走。经过了两年的交战,德国潜艇指挥官们的技术也随着经验不断提升,利用当前声纳设备的缺陷,他们经常在遭到攻击时通过静止、沉底或是诈死等等战术逃脱英国反潜舰艇的追击,虽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成功,但大多数时候都令英国护航舰艇的指挥官们无可奈何——除非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在附近等到德国潜艇重新上浮!
  弗雷泽正犹豫着要不要先让舰队后撤,待到天亮之后再与兵力并不占优的德国舰队来一场真正决战,他的通讯官前来报告说:“‘科伦坡’号发来信号,它5分钟后发射照明弹,如果遭到德国舰队的猛烈攻击,它可能在短时间内后撤,因而各舰需做好充分准备!”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弗雷泽旋即下令道:“战列舰分队保持目前队形,各观测位置务必集中注意,各主炮位将备用弹药提至炮塔,做好持续快速炮击的准备!巡洋舰和驱逐舰分队必须全力掩护战列舰分队,不得有误!”
  “好吧!”冥冥之中,那个声音在说:“让我们看看那条狡猾的狐狸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第57章
战魂(5)
  “一号、二号……照明弹一发!准备……”
  英国皇家海军轻巡洋舰“科伦坡”号上,军官们早已得到了随时向指定方位发射照明弹的命令,而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军舰一直在向危险的区域进发。军人职责让他们无可选择,当正式的指令下达时,他们便抛开心中的忐忑与恐惧,全神贯注于水兵们的操作上。
  “一号完毕!”
  “二号完毕!”
  炮位上传来了清晰的口令声,周围一片黑暗,没人知道德国战舰身在何处,可也不必担心这样的声音会引来德国人的攻击——按照以往的经验,照明弹点亮夜空的时候,往往也是激烈战斗开始的时候。
  “一号、二号……发射!”
  两颗暗色的流矢以一个超过45度的倾角升入夜空,它们的速度很快,很快便脱离了人们肉眼的追踪。有人在嘴上读秒,有人在心里读秒,有人抬头仰望夜空,但最正确的姿态,似乎还是全身心的观察海面!
  嘭……嘭……
  两朵闪耀扎夺目光芒的礼花在黑夜中绽放,但和普通的礼花所不同的是,它们的光辉并不会在刹那的灿烂后就此消失,相反,它们以远甚过于月光的亮度持续闪耀着,并在夜空中划出绚丽的轨迹。
  就在照明弹亮起的一刹那,人们看到了自己多日来所追寻的东西——德国战舰,一艘一艘的停泊在靠近黑色海岸线的地方,有的小而精致,有的大而雄伟,其中最受人瞩目的,莫过于那艘早已牢牢印刻在每一位英国皇家海军官兵脑海中的俾斯麦级战列舰。那上面,镌刻了太多英国人的血与泪,也祭奠了无数英国军人的荣耀。
  “科伦坡”号勇敢的完成了自己的一项使命,整个过程看起来那样轻松,但头顶上那两颗照明弹的光辉还没有熄灭,距离最近的一艘德国战舰便以劈头盖脸的炮火打来。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眼尖的英国军官早已辨认出了对方的身份,在欧海之战中大放异彩的“欧根亲王”号,便是这级重巡洋舰最幸运的一艘!
  203毫米口径的穿甲弹,竟如雨点一般落在“科伦坡”号周围,而这只是一艘作为战时应急计划建造的开普敦级轻巡洋舰,其服役日期甚至要追溯到22年以前,而且在这期间几乎没有进行过重要的改装!除适航性能较为出色之外,它在火力和装备方面几乎只能和一艘德国Z级驱逐舰相抗衡。
  尽管实力相差悬殊,“科伦坡”号并没有立即撤退,而是在第一时间以全部主炮向6000米外的德国重巡洋舰猛烈还击。炮弹的落点虽有些偏差,但那代表着英军官兵们不屈的精神!
  目测距离超过7000米处,德国另一艘大型舰艇,因为独一无二的造型,同样是非常容易辨认的。尽管是德国海军在过渡时期的产物,在战争初期却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英国海军不得不派出大批舰艇、耗费大量人员物资用于搜捕三艘先后进入大西洋海域活动的德意志级装甲舰,并且在数次交战中无一例外的全部告负,精神士气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而也似乎也是给他们的警钟——上一场战争的强大对手又回来了!
  不过到了1941年末期,各交战国经过充分动员,装备水平已经较两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海战形势的复杂化,德意志级装甲舰相对单薄的身躯和柴油机驱动下仅有26节的最高航速似乎已经不再适合远洋破交作战了,但在波罗的海以及寒冷的北方,其6门280毫米主炮的火力配备还是有一定发挥空间的。这种舰炮的绝对射速虽然不高,但几轮炮击下来,还是准确的打中了“科伦坡”号舰首——这时候,英国轻巡洋舰刚刚发射了第三批照明弹,而且正试图转向规避炮击,而这一发大口径穿甲弹,对于它来说是相当沉重的打击……
  “舍尔海军上将”号上的德军官兵们还来不及为自己的战果而欢呼庆祝,一排炮弹打来,竟在距离战舰不到10米处激起一根根冲天水柱,这些大口径炮弹在以海水将战舰左舷甲板建筑冲刷一遍的同时,顺势用弹片横扫了大大小小的高炮战位,轻而易举的造成了又一幕人间惨象!
  “漂亮!就这么干!”
  从“科伦坡”号的位置看去,德国装甲舰竟完全被白色的水浪所掩盖了,也难怪刚刚受到德舰打击的英军官兵们会如此兴奋。从他们发射的第一批照明弹点亮夜空后不久,位于后方的战列舰分队便如约开火,两艘乔治五世级、一艘伊丽莎白女王级,三艘战列舰组成的火力听起来就强大无比,而在它们的前几轮射击中,炮弹无一例外的砸向了德国的俾斯麦级战列舰,现在,那个显眼的目标已经起火,英国人似乎有意避免早先的覆辙——既然一时间难以完全击垮一艘俾斯麦级,那就在创伤它之后,再把德国舰队中威胁较大的目标一一拔除。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德国人的另一艘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眼下也正遭到大口径火炮的侵袭!
  零下二十度的寒冷天气,丝毫不能阻止这不断升温的搏杀,然而远在数百海里之外的伦敦,人们却嗅不到一丁点儿有关这场战斗的气息。连日的风雪早已平息,新鲜的阳光洒满大街小巷,上班高峰,大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广播中正播送着雄壮的进行曲,在古老的泰晤士河口,许久不见的繁忙景象又回来了,一艘艘驳船刚刚从其他地方运来了货物,工人们忙于卸货,而在那些由沙包堆砌起来的高炮战位上,士兵们悠闲的抽烟聊天。自从德国人将作战重心转向东线之后,他们的轰炸机已经极少出现在伦敦上空,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归功于英国政府明哲保身的策略——尽管英国和苏俄之间已经达成了合作协议,但高层并没有如莫斯科所愿派出大批轰炸机攻击德国境内的政治和军事目标,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只会引来德国独裁者的疯狂报复。
  首相官邸内,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保持着与气氛相符的沉稳,他们不慌不忙的处理着手中的事务,而在可以容纳近三十个人的打字间里,女士们以端正的姿势坐于整齐放置的桌前,滴嗒滴嗒的声音编织成了一曲独特的旋律。
  “抱歉,请让一让!抱歉!”
  可以晒到太阳的走廊上,一名戴着金边眼镜、穿着海军校官制服的瘦高个行色匆匆,并且不断向发生碰擦或是几乎发生碰擦的人道歉。
  “你好啊!约瑟夫上校!”一名四十岁上下、穿着陆军制服的少校军官正好走出打字间,见到相熟但今天还未相见的面孔,自然要打声招呼的。然而,对方却视若无睹的迅速走过,好像有一个不能多等一秒钟的任务需要完成似的。
  “奇怪!”陆军少校很是奇怪的看着那个快步离去的背影,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其实每天都有不少奇怪的事情发生,何况那个方向,正是通往首相的办公室。
  咚咚咚……
  沉重的敲门声,让正坐在椅子上和海军大臣庞德交谈的丘吉尔很是反感——这扇包钢的房门虽然结实,但也不是这样胡乱敲的,更何况门外的卫兵深知自己的习惯,是绝不会作出这样冒失的举动的。
  “首相先生,我是约瑟夫上校,有重要情况需要立即汇报!”
  丘吉尔看了眼坐在自己对面的庞德,以一种近乎冷厉的声音说道:“请进吧!”
  房门被推开,站在上校侧后的卫兵果然是一脸的歉意。
  虽然是一脸的急切,但门被重新关好之后,上校方才开口说道:“我们的侦察机在丹麦海峡以西大约80海里处发现了德国舰队!”
  丘吉尔和庞德登时脸色大变,“消息准确吗?”
  上校答道:“是的,我再三核实,相信飞行员看错的可能性非常微小!根据飞行员的报告,那支舰队中至少有俾斯麦号和一艘沙恩霍斯特级,由于受到德国战斗机的追击,所以相信格拉夫·齐柏林号也在其列!”
  “两天之前俾斯麦号不是还在爱尔兰岛附近吗?行动真快啊!”庞德似乎是在向德国抱怨,且不说这样的心态完全是无济于事的,从爱尔兰岛南部到丹麦海峡不过几百海里,德国舰队即便以20节的速度行驶,也能在一天半之内完成这段航程!
  “两艘沙恩霍斯特级一贯如双胞胎般成双成对,不出意外的话,这支强大的舰队正准备穿过丹麦海峡前往北方支援他们的另一支舰队!我们手里已经没有任何能够阻止它们的舰艇了,皇家空军将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丘吉尔显得颇为失望,德国海军的大型舰艇装备雷达探测与火控设备甚至比英国海军更早,而利用轻型舰艇进行鱼雷突击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
  “那弗雷泽将军和他的舰队……”上校道出了自己最关注的方面。
  丘吉尔沉默了好一会儿,看了看自己的老朋友兼助手庞德,这才仰起头看着上校,无比失落的说道:“大英帝国几百年来所引以为豪的海权,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就已经完全丧失了!这是我们海军人员的悲哀,也是整个国家的悲哀!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为最后的荣誉而战!立即发电报给弗雷泽将军,让他们尽快结束战斗,还有……去把那位莫斯科派来的特使给我请来,我要亲自和他谈一谈!”
第58章
战魂(6)
  时隔19天又17个小时,德国战列舰“提尔皮茨”号又一次搁浅在了莫托夫斯基湾东岸,而且距离上一次搁浅地点仅仅相隔不到800米!
  “将军,让你的损管人员抓紧时间抢修漏洞!”在激烈的战斗之下,张海诺也禁不住热血沸腾的大吼起来,“我们需要至少小范围的战术机动!”
  固定目标比移动目标更好瞄准,这是陆海空军共通的经验,这不论是张海诺还是舰长冯·林格少将都非常明白的道理,而他们在整个计划中也一直避免出现眼下的这种情况。然而天不遂人愿,计划也永远赶不上变化,这一夜英国战列舰的中距射击不但十分精准,运气也相当不错——用张海诺的话来形容,就是“人品集体爆发”。在最为紧要的关头,“提尔皮茨”号接连中弹,舰上起火不说,几发近失弹也使得战舰“旧伤复发”,底舱短时间内大量进水的窘境让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就近搁浅!
  搁浅之后,舰上大小火炮仍在竭力向英国舰队射击,只是照明弹的落点使得他们无法通过肉眼观测到那些战列舰的行动,而雷达在远距离的探测精度有点,这使得“提尔皮茨”号这一晚的命中率很不理想。
  “放心吧,元帅!他们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炮声隆隆的背景音下,林格也是用吼着说话。
  张海诺转到观测口那边,海面上早已不是单纯的漆黑,火柴般的景象不断在远处闪现,英国舰队的二十余艘舰艇几乎都在开火,火力密度明显压制了德国舰队这边。
  “看来它们是不打算迫近攻击了!”张海诺用力搔搔脑袋,看来现任的英国舰队指挥官要比他的前任们更加沉稳和镇定。他在调整观察角度,看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和“舍尔海军上将”号正遭到对方的猛烈炮击,而这种攻击绝不是重巡洋舰级别的战舰所能长时间抵抗的。
  “上校,传令下去,向岸上发信号,把英国舰队的方位传递过去,并叫各榴弹炮连按原定计划轮番炮击!”又是一声大吼。
  “好的!”一直跟在张海诺身旁的舰队参谋长梅克上校很用力的应了一声,然后跑去舰内通讯电话那边传达命令去了。有了几天前和英国舰队的硬碰硬,现在舰上的军官们都显得信心很足,即便在战舰不幸搁浅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没有明显表现出失落的情绪——每个人脑袋里都在想着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来赢得这场艰难的战斗。
  不一会儿,林格跑来说:“火势已经得到控制!”
  就在他说话的时候,海岸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炮响,诚如他的对手所预料的,就在伦敦犹豫不决的时候,德国人迅速加强了他们在莫托夫斯基湾的部署,一批装备105毫米和150毫米榴弹炮的炮兵被增运上岸,并在近岸构筑的防线中部署了炮兵阵地。从声势上看,有不下于50门大炮正在奋力向远处的英国舰队开火。炮兵们虽然没有装备雷达,也无法通过目测判定对方的方位,但从舰队派去的联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各舰艇传来的射击数据传达给他们。
  “你说什么?”张海诺大声问。
  “火势已经得到控制!”林格只好大声重复一遍,并且补充说:“5号副炮塔已经安全,但火炮无法使用!”
  “知道了!”张海诺说,“后舰桥的雷达测距仪怎么样?”
  就在十多分钟之前,英国舰队打来的一枚炮弹直接命中了位于战舰中后部的后舰桥,而那里最重要的仪器莫过于安置在顶部的FUMO-39型10.5米测距仪,它负责向战舰后部的各炮位提供数据支持,一旦损坏,全舰炮火就只能依靠位于前舰桥的两座雷达——FUMO-39型的10.5米测距仪和FUMO-40型的7米测距仪,两座测距仪相隔不远,落在中间的一枚炮弹就可能让它们同时失去作用!
  “飞了,整个飞了!”林格无奈的摊开手,“备用指挥室人员全部阵亡!”
  除了发自肺腑的脏话,这时候好像没有更能够表达张海诺心情的话语了,在将英国对手的祖宗统统问候一遍后,他大声问林格:“主炮弹药还剩多少?”
  “88枚……”林格刚张开嘴巴,舰体在一阵巨响中颤抖了一下,这种来源于战舰本身且距离不远的声响,冷不丁让人耳膜发疼。
  林格也顾不上发嗡的耳朵,吼道:“80发,只够10轮齐射了!”
  虽然耳朵也有些发嗡,但张海诺还是从林格的手势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俾斯麦级战列舰虽然体型庞大,但容量并不是无限的,弹药、燃料、淡水、食品等等。要知道,其15英寸主炮的弹药光弹头竖起来就有半人高,还要加上重达212公斤的发射药。在一艘管理严格的战舰上,弹药这类危险品是绝不允许放置在弹药库之外的普通舱室之内,因而俾斯麦级最大限度也只能携带768份主炮弹药——平均下来供每门15英寸炮发射96次,而高爆弹和穿甲弹的数量则通常由指挥官们根据作战目的进行相应的调配。
  见张海诺没再说话,林格以为他还没搞清楚,便又手口并用的喊道:“80发,全是穿甲弹,10轮射击就没啦!”
  “我知道!”张海诺大声回应他,“‘布鲁诺’和‘凯撒’暂停炮击,只用‘安东’和‘多拉’射击两轮,然后依此轮换,每门炮只剩下6发炮弹的时候提醒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