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2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0/250

  讽刺归讽刺,在逝去者的颜面与决定一个国家前途的现实之间,张海诺不会做出第二个选择。当他踏上总理府大门前的台阶时,注意到这附近完全被陆军的现役军人所控制,结合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他更加确信,柏林守备部队指挥官斯登将军原本就和雷德尔所谓的“篡权者”是一伙的。
  张海诺和斯登将军只见过几面,对于这个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人物,他也从来没有留意过。如今看来,那些越是不起眼的小人物,也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成为意外的关键先生——好与坏,则要留待后人去评价了!
  篡权者们并没有在这位海军副司令、帝国海军元帅面前摆谱,可能从某些角度来说,他们早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了,而最后的见面地点,终究没有安排在已故元首的办公室内,张海诺被领到了高级将领们时常商讨战略和战术安排的大会议室内。在这里,将领们常常为一些分歧争得面红耳赤,但到头来双方的意见可能都会被独裁者轻易推翻,又或是出现一个违反常理的折中方案。德军战前以及战争初期的许多部署都是在这里出炉的,因而也算得上是闪击波兰、突进北欧和横扫西欧的历史见证了。
  现如今,偌大的会议室里陈设依旧,却显得空空荡荡。两个并不熟悉的身影矗立在巨大的落地窗前,贪婪的享受着冬日少有的阳光,在他们的身后,沙盘上留下了两个巨大的黑影。
  当沙赫特与前陆军总司令路德维希·贝克将军一同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张海诺的第一反应便是对埃德文先前所说的内容产生了相当大的疑问——如果说贝克也是沙赫特的棋子,为什么两人还会显得如此协调。不过,好歹经历过一些大场面的他,很快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贝克现在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人。
  谈判的诀窍,在于一方面尽力掌握对方的心理,同时又尽量避免过早暴露自己的底线,这是临行之前雷德尔言传身教的。张海诺虽未投身政治,可总算有过一段从商的经历,因而理解起来也不那么费力。所幸的是,对面这两个以及控制了柏林地区军政大权的人,似乎还把张海诺看作是“自己人”,并不像对待其他外人那样言谨慎微,他们对张海诺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我们已经在新的战时内阁为您留好了位置,不管部长,您觉得怎样?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们会想办法任命您为新的海军总司令,以取代思想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埃里希·雷德尔元帅!”笑起来的时候,沙赫特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在如此重大的人事问题上,他不会没和贝克商量就做出决定,这也意味着他必然是知道张海诺在海军总司令职位上的态度。
  对于这种试探性的交谈方式,张海诺非常不悦的挑起眉头,“很抱歉,我觉得我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胜任海军总司令的职务,至于不管部长,那同样需要一个拥有足够资历和威望的人!我很希望看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民主政府能够顺利成立,但我从未打算在里面准备担任职务。我只希望能够继续指挥德国舰队在海上战斗,或是退役回家颐养天年,仅此而已!”
  “哈哈哈!”沙赫特干笑着说:“其实我早先就听贝克将军讲过,看来元帅真如外界所描述的那样,是个专心一志的职业军人,德国应当以拥有元帅这样的海军指挥官为荣!”
  张海诺对这样的恭维一点都不感冒,他反过来试探着说:“博士的心情如此好,应该是对新政府的成立已经有十足把握了吧!不知在元首的问题上……”
  “元首?”沙赫特冷笑一声,“元帅不会也相信昨天收到的电报吧!假如元首真的活着,不可能如此冷静的以电报调动部队,我们早应该在广播里听到他的声音了!”
  张海诺处变不惊的说:“可是据我所知,陆军和党卫军确实从昨晚就开始调动了,我担心用不了几个小时,他们就会对柏林地区发动进攻的!”
  “不可能!没有人会听从一个死人的命令!”沙赫特的声音有些尖锐,这恰恰反衬出他内心的担忧。
  这时候,贝克将军在一旁以深沉的腔调说道:“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消息,元首已经死了!”
  张海诺转过脸看着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他今天的军容看起来格外齐整,虽然是一身旧款军服,依然给人一种沉稳宽怀之感。这或许对于后晋的陆军将领们颇有影响力,但对于一名传统的海军将领恐怕就没那么多效力了。
  在心中思量片刻,张海诺大声说道:“昨天我有幸见了元首一面,当时他情况虽然糟糕,但还能说话!”
  这句话果然将沙赫特与贝克两人吓住了,一个死去的阿道夫·希特勒可以是所有人唾骂的对象,但当他还活着的时候,对于一般人而言那就是比撒旦还可怕的恶魔了!
  “事实上,党卫队全国领袖汉斯·洛梅斯特上将也还活着,这同样是我亲眼所见!我今天来,其实是受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之托,元帅现在已经成功控制了元首卫队和随行的通讯人员,事实上,他已经具备了以元首和党卫队全国领袖名义发号施令的能力,并且和两位一样,渴望建立一个共同的民主政权!”
  当张海诺说完这番话的时候,可以清楚的在沙赫特与贝克的脸上看到惊讶和难以置信,两人面面相觑,这样的情景恐怕是他们诸多预料中所没有的一项!
第22章
悬崖勒马
  或许对于前陆军总司令、上将贝克和前国家银行总裁沙赫特来说,阿道夫·希特勒活着比任何事情都要可怕,他们既然甘冒巨大的风险制造刺杀事件,自然愿意为换取此人真正死亡而付出一些代价。
  于是,张海诺趁机开出条件,只要这些实际控制首都区域的人答应,他们便会让“重伤”的元首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
  虽然将信将疑,但贝克和沙赫特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反问张海诺,既然雷德尔控制着元首卫队并且有发号施令的能力,为什么不干脆调集驻守在德国的陆军和党卫队部队反攻柏林,张海诺笑着说出一词:“大局!”
  心乱如麻的贝克要求暂停会谈,待他们内部商议之后再做出决定。随后,张海诺被引到了旁边的一间休息室内,并奉以上好的茶点和水果。
  大约过了一刻钟,张海诺正品茗着战争时期德国已经无法保持正常供应的香茶,房门开了,他的第一反应便是贝克和沙赫特急不可耐的做出了决定,但待他转过头,却看到了那个妖媚的女人。
  “听说有位海军元帅带着惊人的勇气孤身来到柏林,我就猜到了是您!”冯·海伦格夫人一进门便是满口的恭维。
  自从埃德文讲出自己所知的阴谋后,张海诺就很想知道这个女人在其中扮演的究竟是哪种角色,傻女人或是黑寡妇,形象相隔千里,杀伤力也是截然不同的。
  “雷德尔元帅本想亲自前来的,无奈事务繁忙,我其实只是受托而来,说不上勇气惊人!真正有魄力的,我觉得还是非海军总司令莫属!”
  “噢?我可听说元帅很快就要晋升成为新任海军总司令了,本来还想以老友的身份前去恭贺的,没想到元帅会在这个时局动荡的时候来到柏林!”
  张海诺冷眼的看着这个穿着黑色裘皮大衣、发髻高高挽起的贵妇人,平静的说道:“比起建造战舰或是组织兵员,我还是更喜欢指挥现成的舰队横行大洋,胜而高歌于海上,败则长眠于海底,多么自在!”
  “如此豪情,放眼三军,非元帅不能有!”贵妇人笑着说:“也难怪三军百余名将之中,以元帅的功勋最为出色,只是当权者无不害怕下属的威望超过自己,不然的话,元帅早已成就堪舆铁血宰相比肩之威名了!”
  马屁拍得越深,欲谋求的也就越多,张海诺早早看穿了这点,但转念一想,便顺着对方的话说道:“所幸的是,现在局面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无意外的话,我们都将彻底摆脱从前所受到的压迫!”
  贵妇人一步步走近,诱人的香气也随之而来,“这么说……大事已成了咯?”
  知道对方为套取消息而来,张海诺有意答道:“眼下恐怕还差最后一步!”
  贵妇人又逼近了一步,并且将她丰满的胸膛高高挺起,“哪一步?”
  张海诺看了眼仍站在门口处的副官,虽然没有明显的暗示,但这位深谙事故的军官迅速带上门走了出去。
  室内已无他人,贵妇人便大大方方的脱下自己的外套,同为黑色的修身长裙,完美的勾勒出了其优雅的体态,非精心保养和规律的生活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在集中供热系统的作用下,房间里原本就暖烘烘的,现在就变得更加的炽热了,然而没有人意识到,外界的环境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发生着变化。
  与此同时,在位于柏林以南约120公里处的易北河上,两支身着截然不同军服的部队正以一座跨河而建的铁桥为界对峙,靠东一方,穿着德军传统的灰色军服,以步枪和冲锋枪为主,依托大桥和沿河堤坝用沙袋和泥土构筑了防御性工事,并在稍远处架上了好几门大炮,只是阵线当中人员年龄参差不齐,精神上似乎也有些忐忑和茫然;靠西一侧,除了头盔之外,几乎是一身黑,不仅装备有步枪、冲锋枪和机枪,还拥有德军标志性的战车——III型坦克以及各种履带式装甲车,士兵们以青壮年为主,士气饱满、精神抖擞。
  “只要你们再前进一步,我们就炸桥!”东岸这边,一个穿着中尉军服的中年人拿着铁皮卷成的简易扩音筒,躲在由沙包堆砌成的胸墙后面喊话。
  桥面上空空如也,但对方一辆装备长身管火炮的III型坦克已经开到了桥头,大批步兵也正跃跃欲试。
  一个头戴钢盔的黑制服军官爬上坦克,用几乎一模一样的扩音器喊道:“你们这些蠢蛋,身为德国军人竟然敢助纣为虐!你们可知道,让你们固守这里的是妄图夺取政权的叛逆,元首虽然身在法国,但很快就会回来收拾这帮叛国贼!我奉劝你们还是乖乖放下武器、让开通路,要是胆敢炸桥,罪加一等!”
  此言一出,东岸这边的官兵们个个面面相觑,虽说他们的上级只发布了就地固守、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划定区域的命令,但他们在过去的一天多时间里还是通过广播、收音机和在部队之间传播的消息对局势有所了解。根据以柏林为据点的临时政府发布的公告,元首已死,德国已经摆脱了暗无天日的独裁统治。一个新的民主政府将引领这个国家走向真正的胜利。
  两年之后,这个口号可能会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但在1942年,阿道夫·希特勒仍是大多数德国人心目中的神。也正因如此,在柏林的控制者们发出号召之后,起来响应的地区和部队寥寥无几,尤其是以元首名义发出的电报传遍各地之后,新政权很快陷入了一种孤立境地——除非能够证明元首已死,否则他们就无法摆脱叛逆者的角色。
  “你们才是蠢蛋!受人摆布的蠢蛋!再往前一步,我一定会炸桥的,你们会被送入地狱的!”从东岸传出的声音,软弱无力,就像是撒泼无赖最后的招数。
  一阵轰鸣声中,III号坦克重新启动了,宽厚的履带在金属的摩擦声中缓缓移动着,带动整个沉重的躯体不断前行,一米、两米,紧接着,第二辆III号坦克也上了桥,而在视线可及之处,4辆相同型号的坦克以及3辆威力更大的突击炮正将炮口齐齐的对准对岸桥头。
  “停止前进,否则我真的炸桥啦!”对岸的军官继续声嘶力竭的喊叫着,他甚至已经在让自己的士兵撤向更为安全的防线,但这丝毫不起作用,转眼之间,大批穿着黑色军服的士兵已经紧随着他们的坦克上了桥,在其中一名士兵的手中,火红的战旗正随风招展,在那面旗帜的中央,一个大写的N字中间还有一竖。
  这是一支绝对终于阿道夫·希特勒的部队,官兵们以压倒性的气势在西线、南线和东线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若不是受到整体决策的不利影响,他们也不至于在寒冷的莫斯科损兵折将、战力耗尽,并最终分批回到本土和法国休整。在得到新的兵员补充后,这支部队以团为建制迅速恢复了战斗力,不过在重新开赴前线之前,他们不得不将枪口对准自己人。
  同一天,在勃兰登堡,通往首都的道路遭到了双面的封锁,驻扎在马格德堡的陆军部队通过铁路运抵勃兰登堡东郊,几乎与在那里构筑警戒封锁线的陆军预备部队发生交火,最终陆军正规部队的强大压力迫使人数并不占据优势的预备部队向柏林后撤。不过危机暂时只出现在西面和南面,在柏林北面,一支回国休整的步兵师决定接受前陆军总司令路德维希·贝克上将的号召,投入到新政权的怀抱当中,但这支部队并未获准进入柏林,而是在贝克将军的要求下就地构筑了一条30公里宽、纵深达到10公里的防御带,用以保护首都的北大门。在东面,法兰克福驻军在事发第一天就宣布接受新政权的指挥,驻扎在波兰的德军部队虽然拥有相当大的数量优势,却以剿灭波兰游击队为名按兵不动。
  1942年2月14日下午4时,以贝克和沙赫特为核心人物的临时政府决定在政权问题上作出让步,即接受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提出的合作先决条件,双方随即商定在勃兰登堡展开面对面会谈。天黑之前,双方部队同时退出勃兰登堡市区。
  晚上8时整,贝克将军抵达勃兰登堡,8时35分,雷德尔元帅转机抵达勃兰登堡。
  原本站在对立面的两派,就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出发点——稳定。为了避免内战的发生,贝克将军接受了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提出的数项建议,双方就共同组建一个新的民主政府进行会谈,同时,他们也接受了张海诺的提议,即搜查并逮捕制造爆炸事件的凶手以及在幕后提供武器和资金的人,以公审的形式对其进行判决,以证明新的政府与“篡权者”毫无瓜葛。
  12点不仅仅是灰姑娘的时刻,在1942年的情人节行将结束之时,大局似乎也尘埃落定了。
第23章
潜在威胁
  随着各自握有强权的两派在勃兰登堡签署秘密合作协议,夺取全国政权看起来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然而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统治德国已有近10年时间,其追随者遍布军政各界,在民众心目中的影响力也早已是根深蒂固。对于这一点,不论是雷德尔、贝克还是沙赫特,在会谈中均有谈及,但每个人对于局面的判断以及潜在敌手的估计并不一致:老将贝克认为凭借自己的影响力能够让东线的军队服从自己的指挥,前提是让大家都确信元首已经毙命。沙赫特扬言自己已经获得全国一半以上的大财团暗地支持,在新政权建立之后,这些依靠战争大发横财的家伙愿意提供天量的资金援助。至于雷德尔,在海军中的威望自是不用多说,在军界和政界的名声也是非常不错的,当然,更加重要的是他的忠实下属们进一步加固了对元首专列的控制——短短一天之内,4000名从陆战队和要塞部队抽调的士兵已经抵达圣纳泽尔东北区域,对为数不到一千的元首卫队形成了绝对的“保护”态势。
  最关键的几个问题达成一致并将其书面化之后,会谈双方都没有立即离开勃兰登堡,而是迅速组建了一个由双方高级参谋人员组成的总协调组,雷德尔委任了他的总参谋长赫尔穆特·海耶全权代理,贝克一方则委任林克斯·莱博少校负责本方的联络协调事务——此人军衔虽然不高,但就张海诺所知,是“星期三俱乐部”在组建之初的骨干人物,先前供职于陆军参谋部,按说也是能够接触到一些高级机密的,但远谈不上进入最高统帅部的核心层。
  将主体事务安排妥当之后,雷德尔便动身返回法国,除了确保对元首以及随元首一同出行的重要人物的控制之外,他还将努力劝服西线的三军将领们在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面前和自己的部队一道保持冷静姿态,贝克将军也立即启程前往东线,确保冯·博克、冯·勒布以及李斯特等几位陆军统帅和他们麾下数百万德军将士能够平安过渡。
  张海诺原本以为自己可以留在柏林“观察”一下局势,但雷德尔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他应该尽快率领德国主力舰队出航,但目的地不是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示威,而是在大西洋航线以及靠近不列颠海域活动,以此来吸引盟军方面的注意力——尽可能的减轻这场巨大变革所承受的外界压力。
  对于雷德尔的真实想法,张海诺另有揣测,不过他也必须承认,主力舰队的出航确实能够带来多方面的好处,于是便在天亮之后与雷德尔一同搭乘飞机前往圣纳泽尔——得到上天的眷顾,运送这两位关键人物的飞机没有出现高于千分之一几率的致命故障,暴雨冲刷下的德国得以沿着既定的轨道继续前行。
  情人节过后,柏林近郊的一处别墅周围,由陆军人员构筑的严密警戒线并没有丝毫的解除迹象,装运食品和必备物品的卡车成为这座别墅唯一获准进出的车辆,每天仅限一次。
  在高大的围墙之内,身穿黑色制服的卫兵们仿佛属于另一个国家,他们枪不离身、子弹上膛,对于围墙外面的那些家伙,警惕的目光中蕴藏着几分敌对的意味。若不是担心自己所保护的人受到伤害,人数上又处于绝对的劣势,他们绝不会忍受这样的屈辱——自事态发生巨大变故以来,他们就被迫困守这弹丸之地而于外界失去了联络,虽然整个别墅造价高昂,但没有人愿意在别人的枪口下生活。
  天亮后不久,挂着陆军牌照的卡车照例在接受了极为严格的检查之后驶入别墅院内,几名身着陆军制服的士兵开始从车上往下面卸货。成筐的蔬菜、切好装在大托盘里的肉品、整袋整袋的面粉、各种各样的罐装食品还有一箱一箱的酒,不知道的,还以为人们是在为一场盛大的宴会做准备呢!
  突然间,一个吵嚷的声音打破了笼罩在这栋别墅周围的平静,人们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到了别墅的北面,就在这个时候,一名之前还在帮忙卸货的陆军士兵在几个穿着黑制服的军官掩护下溜进了一旁开着门的地窖之内。
  两分钟之后,一身陆军二等兵装扮的“闯入者”被礼貌的带到了在这栋别墅一个不太起眼的房间里,旺热的壁炉前,一个留着希特勒式小胡须的眼镜男颓丧的缩在沙发里,他正摆弄着一台老款的收音机,但不论他如何转动一旁的旋钮,里面始终只有沙沙的声音。
  “这位是柏林南区的二级突击队大队长诺曼·斯特恩克,他贿赂了负责运送食物的军官,然后成功混了进来!”
  庸俗的情节便是受困者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但坐在沙发上的那个人却没有如此,他抬头看了一眼来者,然后继续埋头摆弄他的收音机,不以为然的说:“噢!好吧,斯特恩克少校,能告诉我们你这样冒险进入是出于什么目的吗?”
  “尊敬的、尊贵的全国副总指挥兼武装SS二级上将阁下,见到您真是太……太令人高兴了!事实上,呃……我前天就注意到有大量陆军士兵出现在这附近,但我们得到旗队领袖的直接命令,在营房里呆着不准随意走动!我觉得情况不对,所以就冒险溜了出来,在大街上走了一圈,又去了几个老熟人那里,果然发现这其中是藏着某些阴谋的!”
  眼镜男继续不慌不忙的说:“你们的旗队领袖……可是罗伯特·汉森?”
  “是的!”穿着陆军二等兵军服的党卫队少校有着一张看起来不怎么讨人喜欢的脸,大多数人看了可能都会认为他已经有三十六七岁了,但事实上,这个土里土气的家伙远不到那个年龄。
  “原来是这家伙……”眼镜男满怀愤恨的咬咬牙,终于停止摆弄那台无用的收音机,转过来以颇为和蔼的语气说道:“那么斯特恩克少校,请坐下来跟我们讲讲,你最近都打听到什么消息了!”
  “据说元首是真的死了,死于英国和法国间谍共同组织的突袭行动。现在,前陆军总司令贝克将军组建了一个临时政府,柏林地区的警备司令斯登将军听命于他。在北方,一些部队也受到贝克将军的拉拢接受临时政府的指挥,据说东线的军队做好了随时返回德国的命令,很多人都觉得这场战争将随着元首的离去而结束,我们会在东西两线和多个国家同时达成和解,并交出大部分已经占领的土地!”党卫队少校兴奋却又缺乏足够条理性,以至于这些信息倒是豆子一般一股脑儿混在一起。
  “先前……我们曾收到过元首发来的电报,宣称他只是受了一些轻伤,但……”眼镜男又是咬牙,“我们的发报机遭到人为破坏,还有两个人失踪了!我一直怀疑这里面有人故意捣鬼,没想到竟是他!”
  “罗伯特·汉森吗?”党卫队少校愤愤然的说道:“我也早就看他不对劲了,整日里跟陆军的人混在一起,都忘了自己穿的是什么衣服!哼!”
  眼镜男没有理会他落井下石的言语,而是郁郁的分析道:“看来,他们已经蓄谋了很长时间,对大大小小的细节都进行了部署,这样一来,元首那边很有可能就是他们故意搞的破坏,要么也是他们故意走漏了关键情报给外国间谍!这群叛徒,叛国贼!”
  “是的,叛徒,叛国贼!”党卫队少校头一次离高过自己N个级别的党卫队高官这么近,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近乎如痴如醉的状态,但那谄媚的表情却着实让人感到厌恶。
  “可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跟外界联络,电话线断了,电报机也坏了,这收音机……恐怕是没什么作用了!对了,我的二级突击队大队长,你有什么办法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0/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