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250

第32章
谁才是领袖
  动荡的一天行将结束,整体形势依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而位于帝国东部、早已具备现代化大都市所需一切因素的柏林,在夜幕之下显得格外安宁。
  也许是新的领导者有意为之,在占领柏林后的第一天,首都区的戒备宣布解除,次日,持续了近一个星期的宵禁也宣布终止,居民们似乎又可以走出房门呼吸一下夜晚的新鲜空气了。不过,说是说解禁,在大批党卫队士兵的“关注”下,连日来高度警戒的状态其实并没有得到最本质的放松——大量党卫队及其他武装人员的涌入,除了在争夺城市控制权之处发生小规模交火而造成了些许破坏之外,其后竟然相安无事,极少有抢劫破坏一类事件发生,这却也不得不说是一个令人惊叹和称赞的现象!
  城市的公共广播体系,在入夜后播放着莫扎特的小夜曲,轻快活泼的旋律也许能够稍稍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只不过没有多少人愿意在寒风以及枪口的双重压力面前在大街上多逗留片刻。更多的人,在家拉起窗帘、往壁炉里添一把柴,然后老老小小坐在一起收音机收听广播——声音大小并没有硬性规定,但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会较为谨慎的做出选择。
  与莱比锡广场仅有半条街距离的“步兵酒吧”,在这个形势十分微妙的时候开门营业了,也许更为确切的说,是“被开业”。如今这里已经被来自斯图加特的党卫队区队所征用——名曰有偿征用,可党卫队军官们在酒类消费方面显然远远超过了他们所支付的现金。只是对于这里的老板艾利奇·亨克而言,能够在这样的局势下保住全家老小的性命就不错了,至于酒吧和钱财,即便失去了也还是可以赚回来。
  曾经热热闹闹的酒吧大厅里,几乎一半的桌子上还都扣着椅子,另外一半在入夜之后便被形形色色的人所占据着。男人们大多数人都穿着黑色的党卫队制服,但从肩章、领章和徽标这样的细节上却能看出,他们有的属于正规编制的党卫队人员,有的似乎只是临时才入伙的;女人们毫无例外的花枝招展、媚态丛生,有些一看便知是附近街角的老面孔——时局越是艰难,越有人迫于生计投身皮肉行业,任何国家都不例外。
  就面积而言,这个酒吧在柏林算不上大的,装饰和桌椅这一类的硬件配置也属于大众化的程度,在大厅靠北的地方留有一块供乐队摆放乐器的地方,但这个兵荒马乱的时期压根找不到乐手,一台偌大的、外观呈现出金属色泽的留声机负责为整个酒吧烘托气氛,虽然和真人表演还有相当的差距,但在这个时代也只能如此凑合了。
  在酒精的作用下,男男女女相谈甚欢。居住在都市里的女人们大概都对外面的奇异事件很感兴趣,一个敞开军服、露出衬衫的党卫队军官大大咧咧的坐在椅子上,一手拎着酒瓶,一手揽着女伴的细腰,旁若无人的大声说着自己如何对付那些低劣而胆小的犹太人,另外几个党卫队军官也以大致相同的姿势各自揽着浓妆艳抹的女子,个个嬉笑满面,仿佛谈论的不是同类而是一些低等的爬行动物。
  在吧台上,几个没有女伴的党卫队军官也热烈交谈着,虽然话题未见得有多么正大光明,依然一个个神采飞扬,几杯烈酒下肚之后,已经开始有人眼带醉意、说话语无伦次了。
  “嘿,打开收音机,听听有什么新消息!”一个面色泛红的军官指着吧台后面的收音机,嘴里磕磕绊绊的对酒吧老板说到。
  老板哪里敢轻慢了这些家伙,赶忙把收音机打开。
  估计已经处于半醉状态的军官不依不饶的摇着手指:“声音再……再大些,不要音乐,要新闻!”
  “各位听众,大家好,这里是德国国家广播电台!”坐在旁边的党卫队军官突然一本正经地以播音员的口吻说:“新的德意志帝国已经成立,我们的敌人,俄国和英国,慑于德国的强大压力决定放弃战斗,斯大林和丘吉尔目前已经亲临柏林,向我们伟大的新元首祈求和平!”
  “好!”另一个眼色朦胧的军官大声喝好,并且扔下酒杯热烈鼓起掌来。
  这样的闹剧在酒吧不足为奇,周围的人也大都只是以好奇的眼光看看这几个年纪都在三十好几的家伙。这时候,经过简单的调节,秃顶的老板已经让他那台收音机工作起来,而这个波段也确实是在播送新闻。
  “全体党卫队和武装党卫军官兵请注意,这里是党卫队全国总指挥、武装党卫军一级上将汉斯·洛梅斯特在向你们讲话!2月13日,我和帝国元首在乘专列前往法国视察时遭到有预谋的炸弹袭击,专列当场倾覆,我和元首等人当时均身受重伤,幸得到元首警卫队以及海军人员的帮助,我本人现已无大碍,但帝国元首终因伤势过重而不幸离世!弥留之际,元首亲口作出如下安排:第一,帝国元首之位由一直以来忠心耿耿并且立下赫赫战功的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继任,凡终于德意志之将士和人民从即日起接受雷德尔的统帅,在此期间各地军政官员务必恪守职责,对篡权反叛者须以严厉惩罚应对;第二,由于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威廉·凯特尔元帅、空军总司令施佩勒元帅等人不幸殉难,决定暂由阿尔贝克·凯塞林元帅负责空军事务,沃尔特·冯·布劳希奇元帅继续统一指挥陆军事务,由海诺·冯·分肯施泰因元帅协助雷德尔元帅统筹海军事务,各部队务必以大局为重,全力保障德意志利益不受外敌侵犯,全力保障两线战事按照有利于德国的方式发展;第三,党卫队及武装党卫军继续由本人直接指挥,负责维持本土治安和日常持续,任何违反纪律或不服从指挥者均可按战地条例处置!”
  这段广播结束之时,整个酒吧鸦雀无声。
  靠在吧台旁,刚刚还一脸醉意的党卫队军官这时已经完全被惊醒了,他诧异的对同伴说:“这……这……真是全国领袖的声音!”
  旁边的党卫队军官同样长大了嘴巴,须臾,才肯定的说:“是的,应该不会有错!那就是汉斯·洛梅斯特的声音!”
  “简直不敢相信!”另一名军官小声嘟囔着。
  刚才还大大咧咧的坐在椅子上享受异性按摩服务的那几个军官,这时候也围拢到吧台这边来,隔了一会儿,收音机里又开始重新播放刚才那段讲话。
  恍然之间,酒吧里的气氛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阴谋,这是阴谋!”一个身材高壮魁梧的党卫队军官突然喊了起来,“大家不要相信,这一定是反叛者的阴谋!他们被赶出柏林一定很不甘心,所以故意炮制了这样一段广播!大家不要上当啊!”
  这时,另一名个子稍小一些的党卫队军官也以支持的腔调说道:“是啊,大家想想,我们的副总指挥之前就已经宣布元首和总指挥等人都在爆炸事件中遇难,这些人本来就意图篡夺政权,现在肯定又是他们的另一个阴谋!”
  之前坐在吧台旁边的军官起身反驳道:“胡说!这明明就是全国领袖的说话方式,怎么可能有假!再说了,领袖刚刚讲了,他和元首都是在袭击中身受重伤,而在2月14日的时候,我们不都收到了元首名义发出的电报,宣称他本人还活着吗?”
  “笨蛋,这些都是篡权者的阴谋!”大个子军官毫不客气的嘲讽说。
  吧台旁的另一个军官站了出来,“你说这是阴谋,有什么证据证明我们的领袖已死吗?”
  大个子军官一时语塞,但他旁边那个块头稍小的军官高声说道:“副领袖的话就是证据!”
  “领袖的话就不是证据咯?”这个反驳显得非常犀利。
  小个军官辩解道:“我没有说领袖的话不是证据,可谁能证明这广播里说话的真是领袖本人呢?”
  之前那个军官便继续反问他:“那你是怎么得到副领袖的指令的?”
  “电报,当然了!”
  “那你怎么知道发电报也是副领袖的本意呢?你有什么证据吗?”
  “这……”
  “我觉得我们应该拥护领袖的号召,接受元首临终之前作出的安排!”尽管不是这里军衔最高的,但之前那个靠在吧台旁的军官还是率先表了态,而他的话迅速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尤其是通过广播或是在集会现场听过领袖讲话,更是对此坚信不疑。
  另一些反对者虽然因为辩驳不利而在气势上稍弱一些,但人数并不比支持者少很多,加上另一些态度摇摆的和不愿当即表明态度的,形成了三个派别,争论之下一时间有些剑拔弩张的紧张意味。不过在第二次重复播音结束后,收音机里又传出了一个新的声音,这让酒吧里的每一个人都安静下来并且侧耳倾听。
  “全体德意志帝国人民,陆军、空军、海军、党卫队、警察部队的军官和士兵们:这里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总司令、元首委托继承人埃里希·雷德尔在向你们讲话。遵照元首阿道夫·希特勒亲口嘱托,我决定从即刻起暂代帝国元首、三军统帅职务,保护德意志的利益不受外敌侵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侵犯,保护军队的神圣地位不受侵犯……”
第33章
为海而战(1)
  时间回到1942年的2月22日,德国海军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水面舰艇“欧根亲王”号正航行在北大西洋的寒冷水域,而在它身后大约80海里处,庞大的德国主力舰队正悄然隐藏在一大片雨云之下。
  当国内几乎是以一天一个变化的频率发生政局动荡的时候,远在大西洋上航行的德国海军将士们却处于一个相对闭塞而稳定的小环境中——这主要倒不是这浩瀚的大洋上无法接收到无线电通讯,一方面,国内不希望敌对势力知晓内幕,因而在无线电方面有所注意,另一方面,舰艇指挥官们也出于人心安定的考虑,将他们收到的一些消息给压了下来,只选择一些内容较为积极的向舰员们通报。
  “报告,侦察机在西偏北30度、距离127海里处发现敌方护航船队,由于敌人派出了舰载飞机跟踪,我们的飞行员将迂回返航!”
  通讯官风风火火的跑进航海室时,舰长奥波德·斯托恩将军正会同他的指挥官们研究战况。早在20个小时之前,他们的侦察机就发现了那支英美船队的踪迹,由于对方护航兵力十分强大,斯托恩未敢冒然靠近,而是一面向海军司令部发去电报,一面小心翼翼的保持着监视距离,直到黑夜的降临。考虑到英美护航船队在发现德国侦察机后,可能利用夜晚进行摆脱,待天一亮,斯托恩就把“欧根亲王”号上的水上侦察机都派了出去,好在对方的整体航速不快,尽管改变了航路,依然没能逃过Ar-196的苦苦追寻!
  “嗯?”新近获得晋升的斯托恩将军亲自拿着尺子一笔画,那支船队的位置竟比他们之前推测的更靠北六十多海里,于是便对通讯官说:
  “立即将他们的新坐标以密电方式发送给旗舰!”
  “是!”通讯官一路小跑的出去了。
  细细思索之后,斯托恩对他的参谋军官们说:“既然又一次被我们的舰载机发现了,我觉得美国佬这次很有可能派出舰载机前来搜寻和攻击我们,所以我们要特别小心了!传我命令,全舰进入二级戒备,尤其做好防空袭准备!”
  又一名军官带着命令离开了航海室。
  “将军,难道日本在太平洋方面并没有采取积极的攻势吗?否则,美国佬怎么会为保护如此规模的船队而投入三艘战列舰和一艘航空母舰?”一名约莫有四十岁的少校参谋官好奇的问。
  斯托恩摇摇头,“这很难说!日本人同时在东南两线和英美开战,既想迅速吞并英国在东南亚的地盘,又想将美国的势力赶出太平洋中南部,力量必然有所分散!我们现在也无法获知那里的真实情况,但愿美国佬不会傻到为了英国盟友而倾尽全力对付我们!”
  “但愿如此吧!”少校参谋官沉沉的叹道。
  站在旁边的年轻中尉正担任着航海官的职务,他不以为然的说:“就算美国海军全部到齐,我们也用不着害怕吧!想想英国舰队在开战的时候有多么强大,还不是被我们踩在了脚底下?”
  斯托恩和少校参谋官同时看了这位年轻的军官一眼,没有反驳,亦没有任何支持的意思。
  中尉察觉到了上司们的奇怪反应,撇撇嘴还想要说些什么,却还是忍住了。
  “按照目前的位置来看,敌人的船队过了今晚就能够进入以冰岛为基地的战斗机保护范围了,考虑到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我们最好避免靠近那一区域!”少校参谋官在经过测量和分析后得出了简单的结论。
  在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复核后,斯托恩说:“看来我们确实只剩下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的机会了。按照元帅的见解,这次能不能重创敌方船队,对于战争局势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不过白天进攻的话,我们会遭到对方舰载机和战斗舰艇的强烈抵抗,如果是晚上……”
  少校参谋插话道:“据说美国海军的雷达技术也很强大?”
  “据说是的!别看我们的舰队实力也很雄厚,但要是真的来一场硬碰硬的战斗,吃亏的可能反而是我们!”斯托恩拿着铅笔和尺在航海图上一比划,“如果他们的船受损,可以就近前往冰岛的港口,而我们不得不行驶上千海里才能抵达法国港口,或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穿过丹麦海峡前往挪威——那样也有至少600海里!”
  “没错,距离是一个非常致命的因素!”此前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中校副舰长弗洛特曼突然接过话说了这么一句,但距离究竟怎样的致命法,他并没有细说,如果说距离越远就越不安全的话,那装甲舰“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的沉没又作何解释呢?
  就在这时,舰内通讯电话响了,距离电话最近的中尉迅速接起,几秒之后,他转过头大声报告道:“舰长,雷达在西北方大约40海里处发现6架飞机,其中3架正朝我们飞来!”
  斯托恩想都不想的命令说:“全舰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全速向东行驶!”
  随着舰内警铃声响起,非值班状态的军官和水兵们以最快的速度整好衣装前往各自的战斗区域报到,大约10分钟之后,战舰便已经加速到了32.5节的极高航速,而舰面之上的副炮和高射火炮也都仰起了炮管,就在这时,前往另一个方向进行侦察搜索的水上飞机姗姗返航。可由于战舰已经进入战斗状态且在高速行驶当中,只好以信号灯通知可怜的飞行员:暂将飞机停在海面上,待战斗结束后再行收回!
  不多时,袭来的飞机已经出现在视线可及之处,通过望远镜观察,军官们发现这绝不是他们所熟悉的英国舰载机,因而判断这是美国海军所配备的舰载飞机,而随后对该批舰载机喷涂标识的辨别也证明了这一判断——来者正是美国海军的标准装备之一,无畏式侦察/俯冲轰炸机!
  对于拥有至少4艘大型护航舰艇的英美船队而言,一艘德国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算不上大的威胁,而相对于这艘德国重巡洋舰而言,三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也算不了什么。可是,双方之所以心存忌惮,是因为都担心对方背后的力量!
  在视线良好的情况下,美国飞行员想必已经早早注意到了海面上这艘狂飙疾进的大家伙。在前一天“欧根亲王”号搭载的Ar-196型水上侦察机发现英美船队之后不久,欧根亲王号的雷达也发现了对方的飞机,但它及时躲进了一片雨云之中,但今天近距离之内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躲避的云层了!
  美国飞机还未靠近,“欧根亲王”号上的双联装105毫米便迫不及待的开火了。在这级排水量仅一万多吨的战舰上,这种可高平两用的重型高炮是8英寸主炮之后最主要的远距离战斗火力,其性能在整个欧洲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来自大洋彼岸的飞行员们,很快就体验到了英国同行曾经遭遇的麻烦,高爆弹在空中快速绽放,起初还只是以声波气流对美国舰载机造成影响,但随着几架美国飞机继续迫近,弹着点距离它们越来越近,威胁也就越来越大。仅仅过了半分钟,就见第一架美国飞机迫于高炮火力而拉起,紧接着另外两架也被迫改变航向,自然也就无法对水面上的德国战舰进行俯冲轰炸了!
  不过在附近空域并没有德国战机出现的情况下,美国飞行员们似乎并不急着离开,而是选择远远的绕着“欧根亲王”号盘旋,并不断以无线电与本方舰船联络。德国舰员们见状也逐渐放慢了炮击速度,这种情况在持续了大约20分钟之后方才结束——在这段时间里,德国重巡洋舰开出了十余海里,而美国舰载机的油料也有相当的消耗,加之双方都未采取过激的行动,第一次交锋便这样偃旗息鼓了。
  第一批美国舰载机从视线中消失还不到10分钟,“欧根亲王”号上的雷达便发现了从同一方向飞来的机群,这一次已不再是五六架的规模,根据雷达探测部门的估计,对方的数量在25到30架之间!
  “依次来看,那支船队中绝不止一艘航母!”
  端着望远镜眺望远海,舰长斯托恩并不像以往那样自信。和舰上绝大多数官兵一样,这也是他第一次和美国的海上力量进行面对面的强力碰撞。“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队战斗力如何,稍有见识的人都不会完全相信德国宣传部门所言“不堪一击”,如果那样的话,德皇的军队何以在1918年最后攻势的关头被美军的增援挫败?
  与此同时,在德国主力舰队旗舰、被轴心国的宣传机器誉为“欧洲第一战列舰”的“俾斯麦”号上,包括主要战舰舰长在内的近二十位高级军官们端正的坐在会议室里,聆听舰队指挥官在向他们作战前的总动员:
  “在这里,我正式向大家宣布,国内三方已经达成了最后的合作协议,局势已经趋于稳定,相信在我们回国的时候,一个新的民主政府已经建立,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继续捍卫德意志的尊严,让任何想趁着这个机会羞辱德国的势力见识到德国海军的强大!接下来,由舰队参谋长雷蒙·冯·舒伯特将军向大家讲解这次行动的全盘计划……”
第34章
为海而战(2)
  由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TBD破坏者式鱼雷轰炸机组成的美军机群来势汹汹,这也使得德国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上的官兵们精神高度紧张起来——尽管这些人多是见过大战阵的,尤其是对战过有着皇家头衔的英国海空精锐,但战争之所以残酷,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片刻的迟疑都可能给你和你周围的伙伴造成灭顶之灾!
  “传令:左转舵20度,向东偏北方向全速行驶!”
  舰长奥波德·斯托恩的这一命令,意味着他的战舰将朝着与己方主力舰队截然相反的方向前行,时间越久,距离本方航空母舰越远,得到空中掩护的可能性就越低,但按照斯托恩将军自己的话来说,“德国海军早已习惯了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打仗”。
  是的,德国海军的官兵们早已习惯了在缺乏空中支援的背景下作战,如果按照原来的战争轨迹,用不了多久他们的陆军部队也必须适应这样残酷的作战环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