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250

  装弹高低角:+6°
  16"/50
Mark7-装备“衣阿华”级
  口  径:406mm(16吋)
  身  管:20.726m(800吋)-50倍口径
  重  量:108.5吨
  射  速:2发/分
  弹丸重量(穿甲弹):1225kg(2700磅)
  药室寿命:>300发
  身管寿命:350发
  射  程:38720m(42347码)-仰角45度,穿甲弹
  配套三联装炮塔
  重  量:1730吨
  高低射角:-5°/+45°
  水平射角:-150°/+150°
  高低转速:12°秒
  水平转速:4°秒
  装弹高低角:+5°
  38cm/45
1935年式-装备“黎赛留”级
  口  径:380mm(14.96吋)
  身  管:17.882m(704吋)-45倍口径
  重  量:94.13吨
  射  速:1.2-2.2发/分
  弹丸重量(穿甲弹):884kg(1949磅)
  药室寿命:100发
  身管寿命:200发
  射  程:41700m(45600码)-仰角35度,穿甲弹
  配套四联装炮塔
  重  量:2476吨
  高低射角:-5°/+35°
  水平射角:-150~156°/+150~156°(视炮塔位置而定)
  高低转速:5.5°/秒
  水平转速:5°/秒
  装弹高低角:任意
  15"/50
1934年式-装备“维内托”级
  口  径:381mm(15吋)
  身  管:20.72m(778.8吋)-50倍口径
  重  量:111.6吨
  射  速:1.3发/分
  弹丸重量(穿甲弹):885kg(1951磅)
  药室寿命:110-130发
  身管寿命:250发
  射  程:42800m(46807码)-仰角36度,穿甲弹
  配套三联装炮塔
  重  量:1595吨
  高低射角:-5°/+36°
  水平射角:-130°/+130°
  高低转速:6°/秒
  水平转速:6°/秒
  装弹高低角:+15°
  46cm/45
94式-装备“大和”级
  口  径:460mm(18.1吋)
  身  管:21.13m(831.9吋)-45倍口径
  重  量:165吨
  射  速:1.5-2发/分
  弹丸重量(穿甲弹):1460kg(3219磅)
  药室寿命:100发
  身管寿命:150-250发
  射  程:42030m(45960码)-仰角45度,穿甲弹
  配套三联装炮塔
  重  量:2774吨
  高低射角:-5°/+45°
  水平射角:-150°/+150°
  高低转速:10°/秒-还可以
  水平转速:2°/秒-太慢!
  装弹高低角:+3°
  (含炮塔主体机械机构以及旋转部分装甲,不含炮座装甲)
作品相关之七:浴血圣纳泽尔
  1942年3月28日,英国“Commando”部队破袭了圣纳泽尔,炸毁了法国惟一的被德军占领的“诺曼底船坞”的水门,重创了德国潜艇隐蔽所,可以称得上是所有奇袭行动规模最大的一次。但在袭击战斗过程中,特种部队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是“Commando”作战史上最悲惨壮烈的一次。提起“Commando”人们总会想起这次战斗。
  圣纳泽尔位于法国西海岸比斯开湾的卢瓦尔河河口,该地有法国惟一的可容纳德国大型战舰的诺曼底船坞。船坞长350米,宽5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坞之一,可容纳85000吨的船只进入维修,两端有闸门,可将船拉入隐坞,关闭两端闸门,将水抽出。如果用作入口,在船只通过时,闸门交互开闭即可。另外,还有潜艇的隐蔽所,德军在此为军舰进行维修,并整训人员。它是二战中德军重要的海军基地。
  卢瓦尔河河口没有可供袭击登陆用的地段,是易守难攻之地。根据空军侦察机的航空侦察,德军的船坞附近又增设了5个炮阵地。
  破袭诺曼底船坞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负责指挥特种作战行动的陆军指挥官是西摩尔中校。他精明强悍,机智灵活,曾多次参加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屡立战功,得到过丘吉尔首相的褒奖。西摩尔接受任务后,立即着手准备工作,建立了破袭战斗指挥部,从特种作战“Commando”的第2中队中挑选了155名队员,总部还推荐了80名有着过硬破坏技术的队员。由于袭击目标警戒力量的增强,特种袭击部队又增补了30名特种部队成员,这样加上指挥官,这支特种突击队就有近300人。
  特种作战的成员首先要精干,讲求协同配合,这是作战行动的根本。所以,西摩尔在突击队组成不久就组织官兵们进行海上训练,并注重游泳技术的提高和适应海浪的训练。在训练计划中,西摩尔主要安排了夜间靠离码头以及夜间操舟、远航、反潜、射击和武装泅渡等训练。
  在西摩尔的计划中,特种作战部队准备利用汽艇或橡皮艇作为最后突击的运载工具。而摧毁船坞则使用驱逐舰强行冲击,因为坞门长51米,高16米半,厚度足有11米,想较长时间使其不能使用只有用重载船只冲撞才行。英军下了决心,用驱逐舰冲撞后,再利用高爆炸药,炸毁驱逐舰部分舰体,使之下沉。在舰首稍后处装载炸药,使用延时炸弹,在炸毁驱逐舰的同时,也炸毁坞门及附近岸壁。摧毁坞门时,突击队登陆,破坏水泵车间、动力车间及油罐。有可能的话,再破坏潜艇基地。
  3月22日午夜,在英国的岱翁港枪炮声隆隆,照明弹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各种舰艇穿梭奔忙,“Commando”突击队正在进行代号为“逼真”的实战演习,“堪培拉塔温”号驱逐舰做了冲击船坞闸门的动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