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校对)第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250

  赫森略略思索了一下,说道:“所以我们才要去美洲!”
  “对!”张海诺一屁股坐下来,从这里能够俯瞰营地和大海,月光下,海面就像一条银鱼的鱼鳞,波光闪闪。
  “我想现在这72名艇员未必都愿意跟着我们到遥远的美洲去,强留他们的话,必然给这个团队带来相当大的隐患,可是让他们走的话,就得兑现我们当初分配财富的诺言!”
  赫森沉思了片刻,“让那些不愿跟我们走的人带上他们那份钱回德国,但要求他们发誓绝不泄露U21和U148的秘密,这个要求我想他们还是愿意接受的,否则被宪兵部盯上了,他们自己也会有麻烦!”
  “宪兵部?现在宪兵部压根不可能有那样的人力和物力来追查逃兵,因为战争末期前线的德国军队简直是成队成队的溃散!只要不站在广场中央大喊我是逃兵,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我想,那群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宪兵现在大概都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发愁吧!”
  张海诺从地上捡起一小块石子拿在手里无意识的把玩着,“我担心的是这笔财富可能会给他们惹来麻烦!被列入海军失踪人员名单,回来的时候却成了大富翁,他们如何向自己的家人、邻居还有警察解释?面临严酷的拷问,我想不是所有人都会坚守秘密!”
  赫森双目眺望远方,半晌没有说话。确实,自从最后一次离开军港以来,这些艇员吃了不少苦头,却没几个有怨言的,这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过,人性总是共苦易、同甘难。是继续跟着自己在海上飘荡,还是带着属于自己的分成回德国去,除了一部分铁杆支持者,其他艇员恐怕都面临着这样的选择。
  “海诺,如果和大家解释清楚我们的想法,然后做好沟通,我想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继续跟随我们的!至于那些实在不愿意前往美洲的,让他们回到德国之后立即带着家人远走他乡,过改名换姓的生活。”
  这也是张海诺考虑过的办法,他没有多犹豫,“现在也只有这样办了!”
  ※※※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继续呆在赫森岛已经不安全了!如果英国人继续在安塔利亚一带布设眼线的话,我们难以再从土耳其人那里弄到柴油和食品,况且没有零配件的话,U21基本上哪都去不了!”
  赫森这话,面对的是两艘潜艇下士以上军衔的军官,他们既是这个团队的精华所在,也是一切行动的骨干。
  在安塔利亚港的遭遇和英国舰船最近频频出现在赫森岛附近海域的情况,刚刚张海诺已经向这些军官复述了一遍,所以在赫森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大家都在第一时间用眼神和面部动作表示了赞成。
  “加上U21和U148燃料舱里的燃料,我们现在只有18吨柴油!”
  赫森坦然将目前的燃料情况告诉大家,隐瞒这些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士气,但这个团队现在最需要的显然是共患难的信心和凝聚力。
  军官们有的依然沉默不语,有的三两个在旁边小声讨论几句,18吨柴油意味着什么,他们还是很清楚的:除非向南穿过苏伊士运河,否则他们连地中海都出不了!
  张海诺的计划,原本是存足200吨燃料,其中110吨存放在U148的燃料舱,75吨存放在U21的燃料舱,还有15吨则需要将潜艇内部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储物舱、住舱、厕所甚至是一部分淡水舱——他记得二战初期,排水量较小的德国潜艇要去大西洋作战就得牺牲一部分存放淡水和食物的空间增大潜艇载油量,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当时德国潜艇部队在装备上的无奈——无论如何都要将两次大战之间的“技术断层”弥补起来,这是张海诺的心声,但是自从狼群试验失败之后,他不再对德国海军部那些保守的将领们抱任何希望,除非雷德尔成了海军部的掌门人,情况就又另当别论了!
  “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赫森照例这样提议到,不过军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都将目光投向了张海诺——在他们心目中,这位年轻的指挥官不仅大胆,还有着神鬼莫测的“预言能力”,自从德皇逊位、德国投降以及U21在海上打捞起那批价值连城的珠宝之后,每个人对他无不是崇敬有加。
  张海诺也不推脱,他不慌不忙的说道:
  “我以为目前可选的道路有两条,其一,放弃U21和U148,通过陆路返回德国,打捞获得的财富根据之前制定的分配比例均分到大家手里;其二,放弃U21,前往伊斯坦布尔购买一艘远洋货轮,办妥航运手续,以远洋运输为掩护购入柴油和补给,连同U148一起前往美洲!”
  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两条备选路线,而在这之前,这个团队的核心圈——赫森、沃尔夫、张海诺、奥托和埃德文已经进行了一番讨论,五个人都倾向于后一条路线,不过他们还是决定将这两条路线都拿到军官会议上及性能讨论。
  “上尉,我想问一下,后一个办法U21怎么办?由货轮拖着上路吗?”问这个问题的是U21上的轮机长普罗尔,这也是在场的U21军官共同的心声。
  张海诺看了看赫森,这位艇长正一脸坚毅的看着自己,从感情上说,他应该是U21全体艇员中最不愿意放弃这艘潜艇的人,但他却接受了这个办法,那种果断的决心让张海诺十分敬佩。
  “非常遗憾,没有人希望放弃自己最忠诚的战斗伙伴,但以目前的形势,我们不得不暂时放弃它!抱歉!”
  张海诺此话一出,U21的军官们无不愕然,他们急切的讨论起来,然后向赫森投去了不解和求助的目光,但是看到自己艇长那副铁板似的表情,他们知道这条路是不通了。
  普罗尔,张海诺在U21时关系相当不错的年轻尉官,用让人心酸的声音近乎哀求的说道:
  “上尉,就没有什么办法不放弃它吗?”
  张海诺非常同情的看着他,叹道:“U21也是我服役的第一艘潜艇,我同样不希望看到它脱离我们的团队!可是,如果强行带着它上路的话,只会毁了我们的计划,毁了我们所有人!”
  “上尉……”普罗尔眼睛里已经有泪花在闪烁了,这个时候,U21上的另外几位军官眼睛里都充满了恳求。
  张海诺低垂着双眼,他已经不敢和那些满是哀伤和祈求的眼睛对视了。
  “男子汉们,振作起来!放弃并不等于末日,只要我们的斗志犹存,迟早会有另一艘U21和我们并肩战斗的!”
  赫森突然吼了一声,当众人纷纷看着他的时候,却发现这位刚毅的艇上眼里竟也泛着晶莹的亮点。
  这时,张海诺想起了家乡的那句俗语: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两天之后,在众人的注视下,U21在赫森岛以东约1海里的地方缓缓潜入水中,艇员们之前已经勘测好了,这个位置水深只有四十米,恰好是U21外壳所能承受的。此时艇上只有三位自愿留下的艇员操作潜艇,几分钟之后,U21安全沉底,这些艇员将在外部潜水员的协助下通过鱼雷管离开潜艇,而除了艇尾鱼雷舱之外,艇上的其他舱室都处于密封状态,这样潜艇就能在水底相对完好的保存较长时间。等有机会的时候,他们就能再回到这里秘密将U21打捞上来,即便这艘UBIII型潜艇已经不再适合二十多年后的海战,却依然可以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和对这段回忆的最佳证明保存下来。
  在这之前,艇员们已经将U21上能够与U148通用的一些零部件拆卸下来以作备用。随着这些工作的完成,这艘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一线作战潜艇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这是一场无言的葬礼,在赫森的带领下,U21的艇员以一种异乎寻常的坚韧目送自己的战斗伙伴离去,张海诺和他的艇员则集体列队于U148的甲板之上,致敬……
第25章
伊斯坦布尔
  战争结束的第5个月,达达尼尔海峡这条由地中海前往伊斯坦布尔和黑海的唯一海上通道早已恢复了战争前的繁忙,那些曾让协约国舰队吃惊苦头的水雷不见了踪影,但两岸一座座虎视海峡的炮垒以及上面依稀可见的黑色炮管却依然捍卫者奥斯曼帝国最后的尊严。
  此时,协约国与土耳其政府的谈判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等到《色佛尔条约》条约签订之时,这条海峡就该归国际共管了。
  在这条船只往来频繁的海峡中,一艘白色的、油漆斑驳不堪的小货轮毫不起眼,在那些站在大船上的显贵们看来,它就像是个前往伊斯坦布尔朝圣的乡巴佬,浑身上下都是泥土气息。
  “从现在开始,他就是奥地利商人米切尔·布劳恩,他是他的助手奥利弗·休伯特,还有我,我是恩伯特·林克,他的合伙人。你依然是你,阿尔萨兰,我们雇来的土耳其向导,明白吗?”
  尽管早在离开潜艇编队之前就已经交待过,但事关重大,张海诺还是忍不住又叮嘱了一遍。
  土耳其小向导很乖巧的用力点点头,指着奥托·冯·格伦布考,“米切尔·布劳恩先生,奥地利来的商人”,然后指着瑟吉尔·沙赫德,U148的轮机长,“奥利弗·休伯特,助手”,再接下来是张海诺,“恩伯特·林克,合伙人!”
  张海诺、奥托和吉瑟尔相互一望,各自露出一丝会意的微笑。随快速号一同前来的除了艾尔加一家和阿尔萨兰之外,还有布拉茨、西蒙和另外12名有过在水面舰船上服役经验的艇员。布拉茨和西蒙的作用无须多说,这些艇员则负责在张海诺他们买好船之后将其开往预定会合地点;瑟吉尔·沙赫德熟悉船只的动力系统,是这次买船的参谋!至于奥托,这是一个比自己还有贵族气质的军官,所以由他来担当这次买船行动的头目——来自维也纳的富商公子,张海诺的身份则是兼提供参考和部分出资的合伙人。
  “进入达达尼尔海峡,我们才算真正来到了土耳其,书上说去过伊斯坦布尔的人才体会得到什么才叫做伟大的城市!”
  坐在后甲板上的奥托像是念诗一样说出这些话,他告诉张海诺,自己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家族的大书库,那里就是书的世界,几人高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用来取书的大人字形木梯就有两层楼那么高。至于这书库里究竟有多少本书,就连他们的管家也说不清楚,只知道这个家族书库已经有超过200年的历史!
  张海诺忽然在想,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书库里一定有许多珍贵的绝版书、手抄书和羊皮卷,一柜子书的价值也许远远超过一柜子黄金,仅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格伦布考家族的实力,这样一个经过数十代积累下来的贵族世家显然不是吕贝克家族那种暴发户能够媲美的。想想看奥托这样一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就能够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这让张海诺对于财富有了另外一个层次的理解。
  船驶过达达尼尔海峡之后,前方的视线一下子霍然开朗。这里是马尔马拉海,位于达达尼尔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之间的一个内海,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海,从这里到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还有好几个小时的路程。
  “奥托,你不想念你的家人吗?”
  张海诺这么说,是因为在两艘潜艇上调查谁愿意去美洲谁想要回德国的情况时,奥托想都不想就选了去美洲。
  “想我的母亲,她是整个家族里最疼爱我的人,只可惜她在我1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在这之后,我上课之外的闲暇时光几乎都是在那个大书库里度过的,直到17岁那年考取基尔海军学校!”
  奥托口气平淡,眼神却显得有些黯淡。
  见这情况,张海诺收起了想问他其他家人情况的打算,而是问他:
  “你孩提时的梦想是什么?”
  “梦想?”奥托低头看着船尾腾起的白色浪花,“成为一个元帅,陆军或者海军的都可以!但眼下看来这个梦想实在太遥远了!”
  “我的梦想也是当元帅呢!”张海诺提高了一节音量,“从前希望自己当个指挥千军万马的陆军元帅,现在嘛!呵呵!是当一个指挥强大舰队的海军元帅!”
  奥托看了他一眼,脸上的阴沉似乎随风飘去了,露出的是一种淡然的表情。
  “你呢,吉瑟尔?”张海诺将目光投向这位比自己年长一岁、素来腼腆的轮机长。
  “我?服役,升任军官,结婚,生孩子!”
  吉瑟尔这话一出,张海诺和奥托都善意的笑了,这个梦想简单而纯朴,也是他们三个中最容易实现的。
  “上尉,你说德国还会拥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吗?”
  公海舰队被押解前往帕斯卡弗洛的消息早已传来,现在距离著名的彩虹行动也只有几个月时间了,奥托虽然不能预知这一点,但理智的想想也知道协约国不可能会将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归还给德国!
  “会的!这次战争德国虽然失败了,但德意志的不屈精神还有人们心中的不甘都注定这个国家会在若干年后重振军备,再和自己的宿敌大干一场!”
  良久,奥托才说出一句话:“但愿我们不会再失败!”
  “一定不会的!”
  吉瑟尔忽然用一种异常坚定的口吻说到,当张海诺扭头看着那张朴实无华的面孔时,那上面充满了战斗的信念。
  快速号的最高速度虽然快,但直到日落时分他们才抵达伊斯坦布尔,夕阳下的巨大城市显现出一种和工业都市截然不同的震憾力,雄伟的城墙,高耸的塔尖,还有那一尊尊大炮都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强大,尽管它背后的国家已经虚弱到了极点。
  “艾尔加,你确定能够在伊斯坦布尔弄到足够以假乱真的奥地利护照吗?”
  在船只临靠港之前,张海诺还有些不放心的问战前曾长期在伊斯坦布尔和安塔利亚之间跑船运的艾尔加。
  待阿尔萨兰将这个问题翻译过去之后,艾尔加说道:
  “是的,只要您出得起价钱,我那位朋友甚至可以搞到英国的假护照!实际上,这些假护照和真护照的区别,只是在于它们在国家资料库里没有相应的档案而已!”
第26章
鸟枪换炮
  快速号船小而破旧,所以被负责管理泊位的土耳其官员安排在了很不起眼的角落里,这倒也正好合了张海诺的心思,要知道他们将用来购买大船和物资的金币都带在船上,停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反而不会引人注意。
  停靠上泊位之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因为不清楚这里是否实施宵禁,张海诺没有冒然上岸,而是等到第二天天亮之后才带着奥托、吉瑟尔、阿尔萨兰和艾尔加一起在码头区转悠,询问各个商会和船家有没有远洋货轮出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