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25

  说罢,林恩用驳壳枪的枪口点了点上校的两条腿,他又一次对林恩怒目而视,只是实力决定了气势,林恩眼神一逼,他的那股子狠劲便无奈缩了回去。
  听到枪声,周围的苏军部队恐怕会很快赶来,林恩与特奇梅尔一左一右地压着苏军上校往门口的嘎斯汽车走去,并转头对坦泽说:“马科斯,让她暂时先作止血处理,赶紧上车!”
  “好叻!”
  大概是看苏军女医护兵慌里慌张,坦泽一把从她手里夺过药粉自己往伤口上撒了一把,然后又从她的医药包里取出止血棉,后面林恩没有再看,但对这种很man很勇敢的表现,心里已经是倍感欣慰了。
  将上校塞进后座,林恩将一支驳壳枪递给特奇梅尔,冷冷地交待说:“如果他不老实,直接打他的腿!”
  “万恶的法西斯,暴徒,土匪!”面对自己咬牙切齿的仇人,马特索夫上校却只剩下愤愤咒骂的份,他虽然说的是俄语,但有些词汇还是大致相通的。
  林恩稍稍调整后视镜,透过它鄙夷地瞧了瞧马特索夫那熊包样子,冷笑道:“断了报仇的念想吧,你这辈子是注定要栽在我手里的!”
第165章
火线狂徒
  在二战的战场上,“波波沙”无疑是苏军阵营的一大特色武器,它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且具有不俗的火力输出,大量装备这种自动武器的苏军步兵在战争后期不管是野战、阵地战还是城市巷战,对战仍以毛瑟98k、MP38/40为主要武器的德军步兵都逆转获得了一定的优势。不过,纵使这种枪械具有优秀的战斗能力,当德国党卫军列兵马科斯·坦泽暂且用它来充当拐杖时,长度的不足使得他行走时颇为吃力——在这方面,它显然不及毛瑟步枪那么顺手。
  “快上车,马科斯,快!还有一个人呢?让他上车再处理伤口!”
  坐在驾驶座上的林恩大声疾呼,这时候守在门口的两名德军士兵虽然鼻青脸肿,坚持战斗还是不成问题的。他们一人搀扶坦泽上车,一人回到院落去叫同伴。这辆嘎斯汽车大小类似于美军吉普,前后两排连司机在内有五个座位。林恩一面发动汽车,一面亲自安排每人的位置及分工:特奇梅尔押着马特索夫上校坐后排中间,坦泽位于最右侧,搀扶他过来的那名德军士兵拿着“波波沙”冲锋枪坐在副驾驶位置,林恩本打算让院落里伤势较重的那名德军士兵坐后排左侧,另一人押着苏军女护士挤在车尾清空出来的储物位置,却听到里面突然传来枪声,紧接着,后入的德军士兵搀扶着伤势较重的同伴出来,面带歉意地对林恩说:“长官,一下没注意,让那女的往里面逃跑了!”
  这时候显然没功夫去抓女护士回来,有马特索夫这大肉票在,少一个位置还宽敞些,连忙唤着两人上车,并且让伤重的独自坐储物处,另一人配合特奇梅尔看护苏军上校,然后叫大家都摘下钢盔,自己一踩油门,开着这辆没有任何防护能力的汽车顺着废墟之间已经算不上路的通道,朝着西面也就是德军防线驶去。
  为了不引起那些还不明所以的苏军注意,林恩没有开灯,车速也相对较慢,摇摇晃晃地驶过一段布满石块碎屑街路,左拐进入了来时曾经走过的巷子。经过先前那两辆T-34的碾压,路面上的许多水泥块都已崩碎,因而颠簸幅度明显减小,再加上两队苏军士兵的清理,这一带显得颇为空寂。
  隐约看到先前被击毙的那名德军士兵遗骸,林恩有意避让,同样是拼死战斗的士兵,方法和技巧的差别使得最终结果有着天壤之别。接着驶过一栋中部坍塌、两侧外墙犹在的多层建筑,林恩看到前方靠近街道的地方有一些人影。沃夫鲁姆不在,没法从语言上蒙混过关,只好对特奇梅尔说:“卡尔,拿枪顶着俄国佬的裤裆,他要是敢乱说话,先让他尝尝绝后的滋味!”
  这一招固然阴狠,特奇梅尔毫不犹豫地照做了。苏军上校受此羞辱显得异常愤恨,可双臂一开始就被林恩废了,又被两名德军士兵押着,只能做些无力的挣扎,而如果目光能够杀人的话,林恩恐怕早就被他杀死一千一万遍了。
  眼见前面那条街道就是先前自己冒险穿过并与特奇梅尔会合的那条,林恩驾驶着嘎斯汽车平缓地开了过去。听枪炮声响起的位置,看聚集于这一侧的苏军士兵并不紧张,林恩揣测苏军先头战斗部队已经攻过了街口,正与德军争夺对面的街区,而一旦主要的战斗结束,这边的苏军部队就会越过街道前去收拾残局。趁着还有点距离,他低声对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同伴说:“伙计,随时准备射击!”
  见从后方驶来的是嘎斯汽车,前面的苏军士兵们放松了警惕,挡在道路中央的几个还很主动地向侧旁让开,林恩神情镇定地继续往前开,左手悄然从枪套里摸出驳壳枪,见一名端着冲锋枪、戴钢盔的苏军士兵招手示意,林恩当即减慢速度,还若无其事地探出头,摆出一副准备和对方搭话的架势,左手却已经迅速抬起。等到这不知死活的苏军士兵开口说话,林恩和善地笑了笑,举起枪——看着黑洞洞的枪口,苏军士兵的眼神刹那间凝固了。也许,他已经看到了林恩领口的德式领章,也许,他还看到了遭到扣押的马特索夫上校,这一切就像是天方夜谭一样不可思议。
  在没有说再见的情况下,林恩直接扣下扳机,那倒霉的苏军士兵面门顿时被驳壳枪子弹打得血肉模糊,凶狠的驾驶员大吼一声“开火”,猛然踩下油门,握枪收回的左手以连贯的动作挂了加速档,而侧旁的德军士兵连同后排座位的坦泽等人也纷纷举枪开火。
  冷不丁遭此攻击,周围的苏军士兵顿时倒下了一大片。
  得益于大容量的圆形弹鼓,掌握在德军士兵手中的“波波沙”持续吼叫着,而嘎斯汽车的发动机也给力地轰鸣着,像是一匹出栏的骏马欢快地撒开蹄子,一转眼的功夫就已经冲上了街道。林恩向左猛打方向盘,从而避开双方重型坦克先前发生对射的那个街口,准备从反方向找寻相对安全的路径。不过,此时的柏林整个就是一个大战场,到处都在发生战斗,没有人确定在哪个街口拐弯不会遇到蓄势待发的敌方坦克,正应了林恩当初那句“碰碰运气”。
  意识到嘎斯汽车为敌人所控制,苏军士兵们可不管这上面是否坐了己方人员,没被扫倒的当即追着汽车开火,瞬间爆发的密集子弹咻咻飞来。有些只是象征性地发泄愤怒,有些就很有威胁了。林恩这一侧的反光镜就被一梭子弹射中,破碎的弹片四向飞溅,遭到划伤的脸庞顿时辣辣的疼。这时候他可没工夫戴起钢盔,而是化身成为战场上的越野赛车手,不顾一切地将这辆汽车的加速性能发挥到极致,同时还要不断转向规避散落在街道上的大石块和大水泥块。
  一旦速度快了起来,那些无法躲避的小碎块也能够让车身猛烈颠簸,从而增加了汽车的操控难度。好在追尾而来的枪弹渐渐稀疏下去,林恩不再加速,他大声问道:“大家怎么样?有没有再受伤的?”
  “我没事!马科斯没事!狗屎的俄国佬也没事!”卡尔·特奇梅尔率先回答说。
  坐在林恩旁边不知名的德军士兵转头看着林恩:“真够刺激!我还活着!太帅了!”
  高兴太早显然不是好事,片刻之后,后排另一名德军士兵哭丧着脸说:“德维克死了,这可怜的人……”
  “谁?”林恩往后视镜瞧了瞧,看来中弹阵亡的是挤在最后面那名原本就伤势较重的士兵。
  “可怜的德维克!”副驾驶位置上的德军士兵听到这个噩耗,当即在胸前划了个十字。
  眼看快到下一个街口了,林恩开始减慢车速,并问了他一早就想问的问题:“我说……你们三个之前负责看押这苏军上校?是第6防区司令部的?”
  “那个不走运的司令部已经不复存在了!”身旁的士兵答道,“我们奉命押送这家伙前往市区,途中遭到苏军炮击,后来又卷入了战斗,没来得及突围就被苏军逮住了!真可恶!等到城防司令部之前,我一定要狠揍这家伙一顿!”
  知道了事情的大概,林恩也就不再多问,全神贯注于眼前。此时下车进入尚未完全被苏军控制的街区也是一个撤离战场的办法,但坦泽拖着伤腿,马特索夫上校的状况又非常特殊,因而他决定搏上一搏,直接驱车返回己方控制区域。
  从刚才的小街巷中冲出到现在也就两分种时间,可车速够快,实际移动距离何止两公里。在转弯之前,林恩探长脖子观望,未见有苏军坦克,这一侧的战斗看起来也不那么激烈,这才在街口右拐。转弯后的头一公里,林恩果然没看到苏军士兵,也没有遭到枪炮骚扰,正觉得幸福来得太容易,突然听得一声凄厉而短促的尖啸,炮弹当即落在前方街面并发生爆炸。
  林恩来不及喊“低头”,几乎只是下意识地缩了缩脑袋,眼前的挡风玻璃瞬间被弹片击碎,被尖锐物体划破肌肤的痛感又一次从头部传来,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伤在了额角,传入脑中的是一种麻痹的痛!
  “真见鬼!”
  他一边怒骂,一边猛力打转方向盘,好在车速已经减慢了不少,才不至于因为急转而导致翻车事故。这条街道的远端好像沿街分布着不少战车残骸,看不清轮廓,可德国守军并没有这么多坦克供苏军摧毁……如此看来,远处开炮的是自己人?
  在倒回街口尝试下一个岔路还是继续冒险向前,林恩毅然选择了后者。避开了弹坑,他回转方向盘,并祭出了自己先前穿过马路时的“迷踪步法”,即便没有听到炮声也不断在路面上摇摆车身,而在接下来的近一分钟时间里,又有两发炮弹呼啸着落下。通过对爆炸威力的观察,他基本确定这是一门口径不大的战地火炮,很有可能是37或者50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而火炮位置则位于好几公里之外,这定然是自己人的炮火。于是,他频频按响喇叭,提醒自己人这不是一辆莽撞的苏军车辆,然而炮击却没有停止。继续前行了一小段路,林恩在街道侧旁看到依托废墟作为屏障的苏军士兵,刚开始是三三两两,越是往前,他们的人数越多,紧接着还看到了掩蔽于残墙和破败建筑后面的T-34和Su85,而苏军官兵们大都以异样的目光看着这辆向前奔驰的嘎斯汽车,大概以为它是上级派去劝降敌人的使者,而这也终于让林恩幡然醒悟:自己好像闯入了一处双方僵持不下的战场,相对的平静只是因为双方在各自积蓄力量,但愿自己这条不期而至的泥鳅不至于提前引爆猛烈的交火,进而在密集的枪炮轰击下葬身于此!
第166章
卸担
  车前盖上大股白气升腾,几乎遮蔽了视线,狼狈中猛踩刹车,锵锵将汽车停在了废墟前,这样的一幕对林恩而言是何其相似。只是,曾经风光无限的第三帝国已无限临近它的末日,每一天,甚至每一个小时,局势都在恶变。
  闯过了两军交火对峙的街区,林恩他们这时候已经处于德军部队的枪口下,好在这是一个还没出现汽车炸弹的时代,艰难防守的德军官兵们不至于将这辆嘎斯汽车当成苏联人的进攻性武器。枪炮已停,近处废墟中还有人在呼唤他们“动作快点”。林恩下车并双脚触地之时,感觉像是坐了一趟云霄飞车,但来不及体验大地的坚实,他赶忙回身搀扶着坦泽往掩蔽处跑去。特奇梅尔跟另一名被林恩救下的德军士兵押着马特索夫上校紧跟在后面,而原本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那名德军士兵,径自走到车尾处,垂头看着那名在撤退时中弹阵亡的同伴,沉哀片刻才离开。
  回到自己人这一边,林恩悬着的心也稍稍放了下来。见到此处的战地指挥官,武装党卫军中校德尔维奇·温特,他提出将第二次沦为战俘的马特索夫上校进行就地移交,但这位眉头紧锁的指挥官坦言自己须对眼前的战斗全力以赴,根本没有精力应付这样一个跟“烫手山芋”差不多的苏联军官——从战术层面考虑,对面的苏军部队除了进攻就是进攻,即便击退了一批,后援部队也会接踵而至,至于他们的番号、兵员和装备等信息,那对至少防区司令部一级的指挥部门才有些参考价值。因此,温特中校建议林恩直接将马特索夫上校送到设立在市中心区域的城防司令部去,而他所能做的就是提供一辆军车。
  林恩接受了温特中校的建议,并向他提出了一个小小要求——帮助寻找失散战友沃夫鲁姆和诺亚,告知他们返回市区跟自己会合。温特中校一口应允下来,只是不等林恩在他这儿抽上一根烟,对面的苏军就又发起了攻击,凶猛的炮击随即将德军官兵们组织防御的建筑和废墟地带变成了烈焰冲天、浓烟四起的炼狱。林恩唯恐有失,赶紧带着坦泽、特奇梅尔押送马特索夫上校离开。小巧灵便的VW82桶车正好容下这四人,可美中非常不足的是,这辆车没有燃料!温特中校的手下好不容易弄来几升汽油,前往市中心应该没问题,但想要多兜半圈都很困难。
  想到施普雷河东岸最后的街垒先前就遭到了苏军部队的进攻,林恩甚至做好了从遍布废墟的小街巷强行驶过的心理准备,然而半途遇见一队由三辆四号坦克、三辆三型突击炮和一些步兵组成的德军装甲小分队迎面而来,停车一问才知道,城防司令部调动了实力强大的预备部队投入城东战线。进攻施普雷河东岸最后一道街垒防线的苏军部队已被击退,这些德军装甲部队正赶往温特中校率部驻守的区域进行支援。
  得到这样的好消息,林恩欣喜地踩下油门,沿着大马路风驰电掣地向街垒方向驶去。一分半钟之后,减慢速度穿过街垒前方散布着二三十辆苏军坦克的区域,在好几辆虎王坦克的直视下抵达街垒防线,进入之前还受到了哨兵的认真盘问和检查——这里的气氛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驱车继续前行,很快来到了依旧矗立在施普雷河上的大桥。在西岸桥头,林恩收获了又一对惊喜:布鲁尔和弗雷德里克(半路收拢并给诺亚临时担当装填手的小兵)。他们忠实守候于此,不论是苏军对街垒防线攻势最烈,还是己方预备部队气势磅礴地从面前驶过,都不为所动。若不是年轻的党卫军二等兵弗雷德里克带来了有关布吕克重伤不治的坏消息,这一切对林恩来说就堪称完美了。
  “终究还是……”林恩沉重地一声叹息,然而逝者已逝,他甘愿将这份哀伤藏入心底,一挥手,“兄弟们,上车!”
  两个成年人加上两套夜视装备,小小的军用桶车瞬间变得拥挤不堪,受到挤压的马特索夫上校痛苦地哼哼起来,林恩没将他拖下来揍一顿泄愤就不错了,对于他的呻吟自是毫不理会。
  穿过了处处设防的菩提树下大街,林恩在昏黄的夜幕下看到了德意志的胜利象征,勃兰登堡门。这周围构筑了大量的防御阵地,好几辆黑豹将身体藏于挖设好的掩体内,只从沙袋胸墙上面露出拥有明显倾角斜面和一根长直火炮的炮塔,坦克手们或坐在上面吸烟,或在和周围的步兵们聊天,享受着决战到来之前的片刻闲暇。附近一些构造大致相同的掩体中,部署了威力强大的88毫米反坦克炮,这让林恩想起了黑尔维希,德军炮手们不乏精锐,淡而看似宽大的炮盾并不能给他们很好的保护,一旦卷入街头恶战,他们的处境往往比步兵们还要悲惨。
  从这里拐入威廉大街,拥有巨大圆形穹顶的帝国总理府已经遥遥在望了,不过林恩他们仍没有机会到近处去一窥真容,因为城防司令部就设立在距离勃兰登堡门不足500米的地下工事内。通过两层警戒线,接受了两次检查,林恩才将汽车开到了司令部门前,冷不丁看到侧旁巷口相对隐蔽地停了一辆“虎王”重型坦克,后面还有半履带式装甲车,而这周围的空地都构筑了战斗掩体,Flak88防空/反坦克组、MG42机枪组以及使用步兵反坦克火箭筒的战斗小组随处可见,整个一幅高度戒备的场面。上一次林恩因为受元首接见而来,地下工事的入口处就有重兵把守,如今苏军已经攻入柏林城内,想来区区一条威廉大街周围就部署有数量惊人的精锐部队和重型武器。
  林恩亲自押着马特索夫上校进入司令部,虽然之前就从友军口中得知了新任城防司令赫尔穆特·魏德林将军的到任,但他心底仍期望着在这里再见劳伦茨·巴赫一面。很可惜,忙忙碌碌的身影中没有一个是自己熟悉的。得知林恩来意,军官们当即向上级做出了报告。很快的,一位四十多岁的陆军少将及一名差不多年龄的陆军上校出现在林恩面前,两人说话都很利落,听林恩简单陈述了事情经过,对这一小队夜战兵的事迹大感惊讶,甚至有些难以置信——但他们言语中并没有流露出质疑的成分,赞扬的言语也仅仅点到即止。完成交接之后,他们欣然同意了林恩的请求,即让他带着士兵们返回陆军图书馆休整待命,并允诺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充足的食物、弹药甚至两桶汽油(便携式的方形塑料桶)。至于行动中阵亡的士兵,他们指派了一名少尉进行详尽记录,以便替他们申请相应的奖章和抚恤。
  顺着地下工事连接街面的通道往外走,林恩心中突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仿佛瞬间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目标,直到他走出通道看到坐在车上等待自己的下属们,才又如醍醐灌顶般清醒过来:有了忠诚的下属,有了便利的交通工具,有了城防司令部允诺的补给,不该是谋划后路并付诸实施的时候了么?
第167章
悟道
  离开城防司令部之后,林恩开车载着士兵们先去了“北欧”师的防区,却不再是为了找人,而是请军医官给坦泽动手术。在激烈而残酷的战场上,拔取弹头、缝合弹孔只算是简单的小手术,不到半个小时就顺利完成。因为没有伤到筋骨和动脉,军医官说坦泽的伤只需要好好休养,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此外,这位敬业的军医官还顺便给林恩包扎处理了弹片碎块造成的擦伤。
  等林恩这一行人回到了位于市区北部的陆军图书馆时,天已经亮了。
  站在只留有射击孔的窗户前,林恩终于又看到了柏林,一座几乎已经变成了大废墟的城市。施普雷河对岸到处都是升腾的黑灰色硝烟,咚咚的炮声爆炸声不曾停歇,枪声一阵接着一阵,仿佛一场永远没有尽头的雨。更远处的城区,建筑楼房和街道路面的界限已经模糊,且变成了真正的“遥不可及”。
  安排布鲁尔值第一班岗,让其余士兵先行睡下,林恩自己却因为担心沃夫鲁姆和诺亚的安危而无心睡眠。默默下楼,开上军用桶车沿菩提树下大街前往施普雷河大桥,此时推进到了柏林东郊的苏军重炮兵已经开始频频轰击市中心区域,以至于这一路步步惊心。呼啸而至的重磅炮弹一发就足以摧垮整栋楼房,或在街道上产生大面积的瞬间杀伤区域。为了躲避这些非直瞄的炮击,林恩不得不再次投身“城市越野赛”,驱车在街道和废墟之中惊险地穿梭,驾驶技术如同这语言一样突飞猛进。好不容易抵达施普雷河大桥西岸,眼前的景象却又让他心情沉重起来。尽管城防司令部在黎明前向城东增派了预备部队,可苏军的旺盛攻势终究无法阻挡,只见一批批德军士兵狼狈不堪地撤过大桥,几辆“虎王”和“黑豹”也退到了桥东,在那些使用战地电话与前线联络的步兵们指引下,昂起炮口向远处发射榴弹。
  林恩焦急忐忑地看着撤过大桥的士兵,试图从中找到熟悉的面孔,然而时间飞快地流逝着,他看到的仍只是一张张沧桑而失落的陌生面孔。这些士兵以党卫军部队居多,国防军士兵往往只是一小队或者零散数人。他们中伤员比例很高,甚至有的超过了一半。有些军官想要借用林恩这辆桶车运送重伤员,但这个时候一辆有效的交通工具比枪械甚至财物什么的还要宝贵,林恩只好借口汽油耗尽且特殊任务在身委婉拒绝。就这样空着肚子熬到了11点多,终于在桥面上看到了双手抱着“坦克杀手”火箭筒的诺亚,并在他侧后看到了满面血污的沃夫鲁姆。
  “嘿,兄弟们,我在这里!这里!”林恩如释重负地大喊起来,两人看到他时,脸上的沮丧一扫而光,但踉跄的步子还是难掩他们的疲惫。见林恩脑袋上缠着纱布,脸颊上也涂了给伤口消炎的碘酒,抱怨的话一句也说不出口。
  林恩上前与之一一拥抱,看到沃夫鲁姆只是受了些皮外伤,诺亚更是安然无恙,他露出了苦涩而欣慰的笑容,赶忙招呼两人上车。
  “马科斯和卡尔都回来了,马科斯那小子腿上挨了一枪,但伤势已无大碍。”林恩以止不住口的亢奋对两名艰难回归的手下说,“我这就带你们去‘北欧’师治伤,他们的部队暂未投入战斗,军医们还不太忙!”
  “我这伤只是小问题!”沃夫鲁姆嘴硬,说话牵扯到了头部的伤口,疼得直咬牙。
  林恩在后视镜里看到沃夫鲁姆的模样,全然不觉得滑稽。这时候,诺亚问:“布吕克军士的情况怎么样了?”
  这话一出,林恩的心情当即冷却下来,他失落地摇了摇头:“又一位勇敢的战士摆脱了杀戮的纷扰,前往仁与爱的国度报到了!”
  “终有一天……”沃夫鲁姆仰头叹道,“我们也将获得解脱!”
  林恩没有应话,全神贯注地转动方向盘,在保持50码车速的情况下顺利绕过了一处弹坑。回来这趟大概是碰上苏军炮兵开餐,菩提树下大街都快到头了,居然没有炮弹落下。不过林恩心情却不轻松,他时不时瞟一眼油量计,指针已经完全到了底,而他也没经验说这情况到底还能走多远——按照VW82桶车的功率和重量,那几升汽油够跑四五十公里就相当不错了。
  咻……
  一听这尖锐而急促的“汽笛声”,林恩压根不看后视镜,瞟见右前方就是一条街巷口,迅即向右打方向盘。刷着黄绿色迷彩涂装的军用桶车旋即转向侧旁的巷子——它被两排高大的建筑物包夹,里面沿街停放了好几辆坦克和突击炮,是躲避苏军炮击相对理想的场所,但从建筑物上崩落的石块、水泥落得到处都是,普通轮式车辆要开过去可够呛。
  形势容不得林恩挑挑拣拣,苏军炮弹已如流星般狠狠砸落下来,爆炸产生的光焰瞬间透过后视镜刺痛眼眸,他别无选择地踩下油门,这军用桶车顿时如出击的战马一声嘶鸣,埋头朝街巷深处冲去。
  车轮碾上一块比拳头还大的水泥块,当即生猛地蹦跳起来。握着方向盘的林恩还好,沃夫鲁姆和诺亚几乎要被甩出去,他们不得不抓紧身旁的扶手,而诺亚放于身旁位置上的反坦克火箭筒更是高高跃起——好在没有了火箭弹,否则还真要担心这东西自己冷不丁“发火”。
  将振聋发聩的爆炸现场甩在了街巷外面,林恩却不敢有丝毫放松,接踵而至的尖啸声和巨大爆炸声使得地面连同周围的建筑都在颤抖,强劲的冲击加上高速飞散的弹片在高处激落无数的杂屑,街巷内顿时烟尘弥漫、碎块纷落,看起来灵巧便捷的VW82桶车惊险地蹦跳前行,沿路那些穿着黑色制服的装甲兵更是飞也似的钻进各自坦克突击炮去了。
  一直将车开到了距离巷口五六十米处,林恩方才减慢了速度,并最终在一辆豹式坦克侧旁刹了车。若是在双方面对面交火的战场上,这无疑是最危险的位置,但现在的情况很不一样,如果侧旁的楼房突然坍塌或出现大面积的墙体崩裂,那么豹式坦克这高大坚实的身躯就将为停在旁边的小型军用汽车连同车上的乘客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虽然街巷深处的震感和落物程度要比外面一段轻微许多,但为了以防万一,装甲兵们也各自进入坦克并闭拢舱盖,最后一人正要从炮塔舱口钻入,看到军用桶车来到坦克旁边,他停了一下,大概见车上坐着的只是一名低阶的党卫军军士和两名士兵,他并没有打招呼的意思,而是留下冷冷一瞥,旋即缩回炮塔里面并砰地关上了舱盖——这一切正好被林恩收入视线,顿时有种受到了轻视的感觉。这固然只是极偶尔的情况,而且对方也没有任何语言上的表示,林恩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联想起在东普鲁士前线那酷似“扬克尔”的国防军中尉和在柏林地下工事里百般刁难自己的统帅部军官,突然觉得现实世界的等级观念有时候比面对面的敌人更加可怕。只要自己一日处于底层,就始终得不到多数人的尊敬与认可。现在,时代的转折点已经到来,若不好好抓住机会,别说成为人上人,没准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难以获得保障!
第168章
欠东风
  安然避过了苏军炮击,林恩却没能顺利驱车返回陆军图书馆——就在距离目的地大约500米处,汽车没油了,空空如也的油箱再无法提供发动机一丁点儿能耗。沃夫鲁姆和诺亚只好下来推车,途中又得到“北欧”师几名士兵的自发帮助,他们这才艰难曲折地抵达陆军图书馆大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