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225


第179章
林地遐思
  在一个长而真实的梦境中,林恩见到的不是曾经的家人,而是艾莉丝和卡萃丽。夏天快到了,年轻而柔美的妇人穿着一件素色的连衣裙,裙摆飘扬,露出一双洁白细长的腿,小姑娘披着小卷发,穿着可爱的碎花裙子,在母亲的注视下翩翩起舞……
  “呃……”梦醒时分,肩部和腿部的痛感才是最真实的,只不过疼痛的强度较先前有所缓和。睁开双眼,明净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落下来,充满了自然和谐的美。
  “长官醒了!要喝点鱼汤么?”特奇梅尔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在正常交谈。
  这小子,好像一点都没有为自己的伤势牵挂嘛!林恩在心里嘀咕着。
  “噢,又醒了,太好了!”这是沃夫鲁姆的声音,伴随着喝汤发出的嗦噜嗦噜声,听起来很是不雅。
  “我们的加尔戈长官果然是九命猫,凭苏联人那点儿本事是弄不死他的!”布鲁尔的话听起来似有戏谑的成分,林恩很想反驳,但有之前的经验,他决定还是先蓄点力。
  “太好了!”诺亚瓮声瓮气地说,“成了戈培尔部长一家的救命恩人,日后必然发达,我们也能跟着沾点光!”
  “嘿,你们这些家伙!”林恩终于忍不住了,他转头看了看靠着树干而坐的手下们,一个个手里端着饭盒、拿着面包,正乐滋滋地享受难得的餐食,而空气中弥漫着烧湿柴火的呛鼻味道。当然了,还有食物的鲜香。
  “坐起来喝点鱼汤?”特奇梅尔将他那张稚气十足的正太脸凑过来,双手捧着洗刷干净的饭盒,很是诚恳地问。
  同样的问题问了两遍,林恩果然感觉肚子饿了,便让特奇梅尔搀扶着自己坐起来。这里既不是临时手术室,也不是装甲车厢,而是树林中的露天位置,身下的担架也换成了毯子,下面还垫着些松散的枝条和树叶。
  特奇梅尔一边用勺子往林恩嘴里送汤,一边解释说:“士兵们在溪流中捕到的鲜鱼,有好几条呢!部长将他的那一份留给了我们,真是好人啊!”
  好人?那可是老子用命换来的!林恩继续在心里嘀咕着。鱼汤入口的刹那,腹中却倍感饥饿了。
  连着喝了好几口汤,林恩想起正事,便低声问:“哎,卡尔,有没有看到……部长以外的重要人物?”
  特奇梅尔思考问题时有翻白眼的习惯,这次也不例外。他想了想:“少校、上尉这种级别的算不算?”
  “你傻啊,普通军官怎么能跟部长相提并论?”坦泽在一旁嘲笑说,他随后告诉林恩:“我只看到一位党卫军上校,戈培尔部长应该是这里最大号的人物!”
  “这怎么可能?”林恩当即自言自语地说道,当然,是发出了声音的那种。
  坦泽未必听清了林恩嘀咕的内容,却自以为老到地分析说:“长官您想啊,自从帝国元帅和党卫队领袖被下令逮捕之后,现在比戈培尔部长还大的也只有那些元帅了吧,可这里并没有看到一个国防军士兵,不合情理嘛!”
  “别乱说话!”布鲁尔凑过来提醒坦泽,“有些事最好永远假装不知,有些名字最好永远不要说起!”
  看布鲁尔一副严肃样子,坦泽连忙止住了口。
  在仅存的六名手下之中,要论老成,沃夫鲁姆和布鲁尔当仁不让,而两人又属于各有千秋的。于是,林恩转头问布鲁尔:“你看到什么了?”
  “没看到画报上的熟悉面孔,只是发现这里有不少‘元首警卫旗队’的家伙,而且他们的精神都比较亢奋!”
  布鲁尔语气平淡的一句话远胜过坦泽刚刚那乱七八糟的分析,亦让林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揣测——帝国元首就是这支车队所护送的终极大BOSS!
  可是,如果元首本人在4月27日离开了柏林,那么到了4月30日还会出现元首在柏林地堡中自杀的一幕吗?同一日殉难的爱娃·布劳恩以及戈培尔一家八口难道都是替身?这些于情于理都勉强说得过去,只是林恩还有些纳闷:想要逃避盟军和苏军的追捕,元首及戈培尔等人何必要等到苏军包围柏林才以这种危险的方式突围而出,早早安排替身不就得了?难道说这其中还有其他什么隐情?
  “噢,对了!那边那个大帐篷应该是头头们聚集的地方,通讯官们不断进进出出,而且还有几个高级别的军医官!”布鲁尔所指,正是林恩动手术前看到巴赫上校走进去的那个帐篷。
  “高级别的军医官?”林恩费力地转头看着那边,这会儿却并没有看到有人进出。
  “嗯哼,这不难辨别!”布鲁尔咽下用鱼汤泡的面包块,然后故作深沉地说,“高级军医官大部分都是参加过上一场战争的,年纪比较大,军衔比较高,更重要的是,他们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
  “喔!”林恩无心追问这愁眉苦脸跟军医官的高级与否有什么关系,他继续扭头看着那边,过了好一会儿,果然有个披着白大褂的家伙走出来。大白天的气温也有二十来度,但他大褂的衣襟扣得严实,只能从领章上看出他的校官级别。
  “巴赫上校应该是没受伤的,戈培尔部长和他的家人顶多是擦伤,根本用不着高级军医官如此费心!”林恩的这番揣测藏于心中,自是不会再让他人听去。只是布鲁尔见他出神地望着帐篷那边,悄悄将那张充满鱼鲜气味的嘴巴凑近耳旁,小声说道:“长官,您是不是觉得元首也……”
  林恩猛然回头,脸颊差点儿蹭到布鲁尔嘴上,顿感心有余悸。
  见林恩这样的反应,布鲁尔还以为自己失言了,连忙咧嘴一笑:“随口胡诌!随口胡诌!”
  喝了半饭盒的鱼汤,吃了些自带的黑面包,腹中又充实了许多。带着满脑袋的疑惑和猜想,林恩重新躺下,想想还是觉得不踏实,示意布鲁尔附耳过来,对他小声叮嘱说:“你的猜测并非没有道理,多注意帐篷那边,有什么很特别的情况,叫我!”
  布鲁尔连忙点头。
  难得睡上一个惬意的午觉,只可惜伤口的疼痛时不时让林恩从睡梦深处浮到浅处,又在心底安抚自己多多休息有利于伤势的恢复。等感觉寒意渐起,他才睁开眼睛,天色虽然黯淡了一些,但距离真正天黑还有一段时间。周围的士兵们正不慌不忙地收起帐篷,另有一小群人凑在装甲通讯车旁,上面的技术士官应该是在用无线电设备接收着来自外界的消息。
  转头找到了布鲁尔的身影,林恩唤着他的名字,这位与众不同的党卫军士兵连忙走过来,主动向林恩报告说:“外界和柏林的通讯已经中断了,据说最后的消息是苏军已经推进到了蒂尔花园区,坦克炮都可以直射帝国总理府和国会大厦!柏林恐怕已经守不了几天了!”
  “元首还在柏林号召军民坚持战斗?”林恩语气淡然地问。
  布鲁尔面色凝重地点点头:“确实如此!看来……”
  不等他说出后面一句话,林恩截道:“未必!”
  “您是说……”布鲁尔有意朝帐篷那边看了一眼。
  林恩没有说话,而是静下来查感自己的伤口。腿部的枪伤并未伤及筋骨,这已是相当侥幸,只是得有很长一段时间休养,肩部的伤势情况可能要好一些,毕竟没有留下弹片,只要保持休息及必要的营养,以这年轻的肌体估计有几个星期就能够完全愈合。想着养伤,就顺着想起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于是问布鲁尔:“知道我们现在的位置吗?”
  “不太确定!”布鲁尔答道,“只知道是第12集团军的防区,大概是在柏林的西南方吧!”
  “西南方么?”
  林恩想了想,美军和苏军的易北河会师也就是最近几天的事情,虽说东西两线的战场就此连接在了一起,但盟军占领的防区并非铁板一块,只要找到薄弱处,仍能够以突击的方式快速通过。向南前往巴伐利亚,向北前往沿海区域,都是德军控制区。在正史的文献记录中,德军将领们在柏林失陷前给元首的强烈建议是撤往南方继续指挥战斗,但元首对这种建议是嗤之以鼻甚至持有强烈反感的。
  该让那些所谓的正史见鬼去了!林恩心里突然冒出这么个想法,或许历史上的许多事件的真相都跟这次柏林突围一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深埋起来,留给世人的只是由胜利者和掌权者编纂的所谓事实——至少戈培尔不可能再带着家人冲破苏军包围圈返回柏林,而那些神秘至极的碟形飞行器,也不至于说是德国工程师们搞出来的幻象吧!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位于桦树林中的临时宿营地开饭了。晚餐是熏肉、面包加蘑菇汤,比林恩先前在柏林所享用的丰盛多了,何况腿伤肩伤还不至于影响进食,病号餐又放宽了配额,他狠狠给自己补了一顿。在这之后,士兵们正式收起宿营装备,伤员们也被重新抬回到了装甲车上。在林恩的要求下,布鲁尔在这整个过程中目不转睛地窥视着帐篷那边。除了戈培尔一家、貌似巴赫的党卫军上校以及另外两名校官级别的SS军官,他还看到医护人员用担架将一个人抬上前面一辆“黑豹”,此外还有个披着头纱、不明身份的女人跟在担架旁边,由党卫军上校护送着进了同一辆“黑豹”。
  原样描述了自己所观察到的状况,布鲁尔还加上了自己的分析:“那坦克一定是进行了改装的,否则担架根本进不去,而且里面也容不下一二三四五六……六个人!至少六个人!”
  “又是六个人?”林恩微皱眉头,看来自己对戈培尔一家所乘坐的那辆“黑豹”进行的容量估算并没有错,只可惜救人的时候太过仓促,没来得及瞧瞧它内部究竟是怎么个改装法。莫不是将火炮内膛支架和弹药什么的都撤了去,只剩下坚厚的外壳和动力系统?
第180章
帝国万岁
  直到夜幕完全降临,休整了一个白天的德军装甲纵队才谨慎地离开了桦树林,沿着野外相对崎岖的道路向北行进——林恩通过随身携带的军用指南针确定了方向。这也意味着他们将前往德国北部那些尚未被盟军占领的港口,而不是多数人所认为的巴伐利亚山区。
  也许考虑到前路依然充满危险,也许不想让自己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整天对着一个受伤的党卫军士官,戈培尔带着他的家眷换乘了防御力更强的交通工具——“黑豹”坦克。据布鲁尔的观察,这一家八口一分为二,戈培尔带着三个孩子搭乘前面一辆,夫人带着另外三个孩子搭乘后面一辆。如此看来,他们先前乘坐的“黑豹”坦克确实是经过了特殊改装的,不然怎能做到“有容乃大”?
  大人物不在,林恩和他的士兵们说起话来倒也方便一些。布鲁尔结合自己的观察做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分析,例如第12集团军虽然派了坦克、装甲车以及战斗人员前来接应,但装甲纵队在桦树林休整时,他们的车辆和人员却只能呆在远处,只有少数提供油料和补给的车辆获准靠近。如此看来,即便是第12集团军的指挥官温克将军,也很有可能对这支装甲车队的内情尤其是护送目标一无所知,而是尊奉最高统帅部的指令行事。在装甲纵队重新出发后,这些隶属于国防军编制的战斗部队又重新加入护送队列,他们的部队中包括有数辆“追猎者”轻型驱逐战车、几辆三号突击炮以及一些运载战斗步兵的装甲车和卡车。
  经过前面两个小时速度相对较慢的行进,装甲纵队驶上了一条路面基本完好但桥梁已被破坏殆尽的公路,行进速度由此提高了不少。在普通的溪流和洼地处,驻防部队已经事先派人探明了地形,且有士兵站在那里引导车队中的坦克装甲车辆减速通过,而在较宽的河面上,他们或临时架设浮桥,或设岗指引车队绕路前行。总的来说,这样的路途要比从柏林突围时好走很多。
  受行程所限,午夜过后,纵队中的坦克油料逐渐耗尽,随行装甲车辆亦跟着暂停前进。温克将军派来的补给车辆几乎一刻不差地赶到了,驾驶人员开始是忙碌地给各自车辆加油并进行相应检修。加上第12集团军派来的支援车辆,整个装甲纵队的坦克和装甲车共有五十余辆,可算是“规模空前”,但要与当年叱咤欧陆的德军钢铁雄狮相比可就差远了。尽管秩序井然,可这一次中途加油到最后还是耗费了夜间非常宝贵的一个半小时。这是一件好坏参半的事情:那些出现故障甚至濒临趴窝的坦克装甲车得以继续坚持,两辆因为机械故障而掉队的豹式坦克也赶了上来,但这时候距离天黑也只剩两个多小时了。虽然听不到柏林城内的枪炮声,可队伍中的德军官兵们无不清楚地知道,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大批袍泽前赴后继地倒在防御阵地上,柏林市区的每一寸土地都已经被勇士们的鲜血所浸润!
  车辆颠簸震痛伤口,林恩几乎整夜难眠,等到天色微亮,感觉空气中已有海风的咸腥味道。
  “长官,路牌写着距离施特拉尔松40公里,我们这是要去吕根岛哩?”特奇梅尔的话让林恩想起了撤往柯尼斯堡时卡萃丽问的问题,他闭上眼睛,怀念着卡萃丽的天真可爱与艾莉丝的成熟韵味。这一路向北,距离丹麦近了,他感觉到的不是乡情,而是一种很难归类为亲情或是爱情的惦念,就像是士兵记挂香烟、猫咪记挂鲜鱼。弃之并不会损伤身心,却由此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感……
  对于特奇梅尔的问题,布鲁尔替林恩回答说:“若是车队继续北行,我们自然是去吕根,但……我想我们的最终目的地应该不是那个度假胜地吧!”
  “喔!有道理,这么说我们应该会乘船出海咯?最终的目的地难道是丹麦、挪威?还是其他更加遥远的地方?”大概是吃饱睡足了,特奇梅尔喋喋不休的姿态和当初那个羞涩腼腆的家伙简直判若两人——混熟之后,他那顽皮好奇的本性也就毕现无疑了。
  这些问题别说是布鲁尔,估计就连装甲纵队中的许多中级指挥官都解答不了。可接下来,特奇梅尔又小声问:“天亮了,会不会有敌人的飞机出现?我们又要在树林中躲上一天?”
  林恩无心搭话,只是不屑地带了一句:“来就来吧!叫他们都见鬼去!”
  片刻之后,特奇梅尔还真惊讶地说:“长官,不好!它们来了!”
  “啊?盟军飞机?”林恩听了这话猛然起身,结果拉扯到了肩部伤口,顿时疼得咬牙切齿。
  “好像是……”特奇梅尔话没说完,就被同样惊起的沃夫鲁姆打断了。
  “嗨!你不听声音的吗?这是我们的战斗机,我们的‘燕子’!”
  “‘燕子’?”
  林恩转过头,只见在微露的晨曦中,一架姿态灵巧优雅的浅灰色战鹰带着喷气式发动机特有的轰鸣声从远处掠过,这是德国航空工业为二战奉献的又一经典之作,引领喷气时代的第一款战斗机,Me262A。这形单影只的战鹰并没有一直向西南方飞行,从车队上空掠过后不久即调头往东,朝霞恰好给机头和机翼前部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光。在第三帝国临近崩溃的悲凉气氛下,这一幕景象该是多么的凄美!
  “据说这里靠近我们最大的航空试验场和研发基地,保有精锐的战斗机部队也是很正常的吧!”布鲁尔揣测说。
  对于德国的地理分布,林恩只能算是“有所了解”,大致知道一些大城市的方位和主要河流、山脉的走向,当然无法像土生土长的德国人那样对一些中小城镇及特殊地方说起即知。他想了想,布鲁尔所说“最大的航空试验场”应该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尖端航空和火箭技术所在——佩内明德基地,那岂不是距离“吸血鬼”突击队本部也很近了?
  这个问题也只有莫特奇格他们知道。一转眼的功夫,几架活塞动力的单翼飞机突然出现在了西面空域,“野马”战斗机的外形轮廓亦是非常容易辨认的。远远望见个体战斗力比自己高出一个档次的德军喷气式战斗机,这些美制“野马”也不避退,而是气势汹汹地横冲过来。落单的“燕子”毫不畏惧,只见它灵巧地再度转向,带着响亮的轰鸣声迎头冲向盟军机群。
  距离还有上千米,盟军的战斗机便抢先发射了火箭弹,这样的场面看起来煞是壮观。德军战鹰当即拉起机头,没怎么费力就甩开了这些使用机械触发引信的空射火箭弹,然后高速盘旋,凭借动力优势生吃对手,轻而易举地绕到了“野马”机群侧后,第一个短射就将其中一架给击落下来。须臾,又一架Me262从东面飞来,两只“燕子”很快会合一处,它们仿佛雷雨到来之前的燕侣,又像是滑冰场上的双人舞,充满默契地彼此配合着,让这片空域成为它们施展魅力的大舞台。
  也就在双方战机发生空战之时,装甲纵队悄然往东转向,并很快进入了树林地带,等到激战一场的双方战鹰各自离去,车队在这光天化日下继续前行。大约40分钟后,它们抵达了格赖夫斯瓦尔德,一座面朝波罗的海的小型海港——它虽然拥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港口规模却很小,设施也相对简陋。当装甲车队最终在码头区停下时,林恩望见近岸处漂浮着几条黑色的“猎鲨”,它们具有流线外形的躯体显得格外紧凑,就像是锋刃隐于水中的利剑,其中一条身躯尤为修长,体积也比旁边的至少大了一号,弧形线条的指挥塔颇具现代气息,圆滑的甲板上并没有常见的潜艇炮,看上去既整洁又大方,而且没有一丝污浊。
  环视四周,港区内所有的建筑无不是门窗紧闭,空荡的街道上看不到一个平民,也没有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森严戒备,仿佛一座因为某些可怕原因遭到遗弃的空港,唯有周边的高地能够看到用伪装网遮蔽的炮位,只是凭借如此密度的地面防空火力压根赶不走如狼似虎的盟军战机。军官们下车之后,当即招呼士兵们在码头周围布置严密的内层警戒圈。让沃夫鲁姆暂代指挥率领士兵们执行任务,林恩和同样腿部有伤的坦泽靠坐在装甲车旁。视线中,那几辆黑豹停在码头最靠边处,体格魁梧的党卫军士兵们正忙碌地帮助特殊的乘客们下车,潜艇上的水兵也上岸协助。隔着有二三十米的距离,林恩隐约看到士兵们将一副担架抬上了潜艇,侧旁紧跟着两名军医官,其后是戈培尔夫妇和孩子们,以及一个穿着浅蓝色长裙的女士,她的身影一晃而过,旋即被士兵们簇拥着登上了那艘崭新的大潜艇。
  终于,林恩看到了劳伦茨·巴赫,这样的天气,他仍旧穿着那件黑色皮衣,帽檐压得很低,但挺拔的身材、英俊的面容以及不凡的气势仍是那样的显眼,目送重要人物们一一登船,他原地转身并向周围扫望,无言地督促着士兵们加快速度。末了,目光正好和林恩期盼的眼神撞在一起,他定住身形,右手举至帽檐,看起来像是扶正军帽,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传统的军礼。林恩毅然起身,昂首挺胸地摆出立正姿势,单臂敬礼。在这一刻,之前所有的沉重、哀伤、困惑以及疲累都一扫而空,心绪就像是劳伦茨·巴赫身后的港湾,穿过狭窄的航道向外,便是一望无垠的湛蓝海疆……
  (第一卷
帝国残阳
完)
第二卷
不灭之心
  从神秘莫测的“雅利安方舟”计划开始,林恩走入了一条隐秘的历史岔路口。逃离柏林的帝国元首,隐于世外的秘密基地,还有杰出的科学天才、忠诚的战斗精英以及雄厚的帝国财富。是慑于美苏的强大力量而伏藏在黑暗之中,还是寻找一条重新崛起的道路,穿越者开始用自己的见识和智慧左右历史的轮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