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校对)第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225


第47章
硬性捆绑
  夜深,万籁俱寂。林恩双手反扣为枕,一动不动地躺在床铺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天花板。
  思绪万千,却不是飘忽无序。第一次和安德里上校面对面交谈,这位情报长官的亲和语态、清晰思路还有坦直话语都给自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恰恰跟先前劳伦次·巴赫在相同问题上的含糊其辞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这番谈话,林恩仿佛在混沌的黑暗中看到了通往光明世界的路引,可是,该为这单纯一面的认知果断从劳伦次·巴赫这边跳槽到汉斯·安德里那边么?
  两张同样英俊、刚毅且有着桀骜气质的面容在脑海中浮现,这是两个在各自领域占有显赫地位的年轻领导者,综合起来,很难评判谁究竟更具有领袖潜质,好在他们原则上属于同一阵营的。在这样一艘前途未卜的航船上,巴赫的稳重好比副舵,平日里并不显现作用,关键时刻能够帮助航船避开前方的礁石;安德里的胸怀则是备用的锅炉,即便不点燃,航船也能够匀速前行,但想要快速通过这片迷茫的海域,添火加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失眠的一夜,思索的一夜。当林恩带着深深的倦意起床时,心里已然有了自己的决断。
  想通却不急着去找安德里,接下来的两天,林恩兢兢业业地干着繁杂琐碎的工作,从字迹潦草的记录手稿、剪成小片的报纸板块里寻找有价值的信息。看得出来,几乎整个世界都在为欧洲战争的结束而欢呼,极具侵略性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倒下了,倒在了东西方两大强者的联手夹击下,尽管日本军队仍在太平洋战场上顽固抵抗,在大多数人眼里,时局已是云开雾散见阳光,他们甚至迫不及待地开始享受美好的和平时光。可现实真是如此?
  午后的倦意让人昏昏欲睡,林恩给自己弄了杯添加奶油的咖啡,味道自然没办法跟在巴赫或是安德里办公室里喝到了相提并论。正想着这些,情报处的勤务军官如幽灵般出现,他表情和悦地说:“加尔戈少尉,安德里上校请您到3号餐厅去喝下午茶,听说……戈培尔部长、巴赫将军等重要人物也将前来。”
  自己和这位勤务军官并无交情,林恩心想,这些情况显然是安德里有意让自己提前知道的。看来,上校已经以惊人的效率完成了一项计划最重要的部分——上级核准。
  “好的,谢谢您,我一定准时到席。”
  对于林恩的客套,勤务军官笑了笑,从容地转身离开。
  林恩看了看时间,简单收拾了一下,又在心中盘算了思路,这便起身前往3号餐厅——位于战略参谋部大楼底层、带有私密性质的高级餐厅,那里配备单独的厨师和服务人员,专供参谋部内的高级人员使用,外人压根就不知道它的存在。据说那里不论是早餐、午餐、晚餐还是茶点,选材用料以及口味都十分赞。只是为了彰显团结一致的气氛,平日里即便戈培尔、隆美尔这些显赫人物也是坚持到官兵餐厅用餐的,巴赫、瓦尔德斯他们也不例外,所以3号餐厅真正“营业”的机会很少,往往是以茶点供应居多。
  第一次来这特殊的高级餐厅,林恩虽是满心好奇,却收住目光不随意乱瞟。刻板的德国人非常守时,共进下午茶的人员很快就到齐了,加上林恩一共是八个人,戈培尔、巴赫、瓦尔德斯、安德里、作战处长官奥布里上校、戈培尔的军事副官卡伦贝特中校以及另一位未曾谋面的陆兵中校。撇开了基地司令和基地参谋部要员,这在场的基本上是戈培尔一派的重要人物。平时在公开场合,他们并没有太过明显的交流,只在不经意间展示一下自己的立场,这私下里可就非常亲近融洽了,甚至可以无所拘束地开彼此的玩笑。
  作为在场唯一一个军职低微的人,林恩静静地观察着这里每一个人的表情姿态,尤其是劳伦次·巴赫,自己依然非常敬重的领导者。尽管安德里的想法有悖于他的谨慎思路,并且准备挖走他手下的战斗精英,但巴赫的情绪看起来既不低落也不糟糕,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平和的神情,偶尔伴着旁人的侃言露出笑容,与林恩有眼神相交时,目光也看不出有任何异样。
  茶点上来后,戈培尔瞟了眼坐在自己对面的林恩,然后以和悦的腔调说道:“今天我们在此共聚不为其他——我们才华出众的情报长官,汉斯,拟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北美重建我们的情报网络,探察美国政府和军队的调整部署,为我们今后的反攻行动铺垫基石。汉斯,先介绍一下今天这两位特别的宾客吧!”
  安德里并不起身,而是坐在沙发上向关系密切的同僚们逐一介绍说:“这位是柏特莱姆中校,我们党卫队情报处最优秀的行动指挥官,西线战役期间为夺取荷兰军队驻守的卡文大桥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长期在意大利和北非活动,1943年解救意大利领袖的那次行动,前期的重要情报就是由柏特莱姆中校领导的情报小组所提供。另外,中校还参与了后来针对盟军重要人员的几次袭击行动,距离成功也只是一步之遥。”
  紧随着安德里的介绍,这位陌生的中校起立向众人致礼。他并不是标准的北欧面孔,眼睛不大,鼻子有点扁,尖尖的下巴颇有法国人的味道,身材不算高大,却有着一种不好惹的彪悍气场。
  “这位大家应该会熟悉一些,我们夜战部队的精英加尔戈少尉,他早已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证明了自己,目前在战略参谋部的计划处供职,是个全能型的人才,情报方面也有独特的见地。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巴赫将军的推荐,若非如此,我是没有机会接触并发现加尔戈少尉的。”
  安德里说完,林恩跟着柏特莱姆中校的样子向众人致意。这时候,他注意到巴赫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但从这种表情中感觉不出由衷的喜悦。
  “说正题吧!”安德里在这样的场合倒是一开始就直奔主题:“众所周知,在目前的世界政治版图中,英国、美国和苏联是我们实现帝国复兴的最大阻碍。两次战争的仇怨,使得英国从德意志的近亲变成了宿敌,鉴于他们的空军和海军比较强大,我们必须以高技术武器震慑和克制他们。”
  说罢,安德里喝了一小口茶,确切的说是加了奶的欧式茶,坐在舒服的沙发上继续说道:“苏联和英国一样,因为战争而与我们结怨,但不同之处在于,意识形态的对立使得他们在战争结束后必然遭到西方国家的压制,这和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状况有些相似,我们目前和苏联直接展开合作的机会虽然渺茫,却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对立。”
  顿了顿,安德里转头朝向戈培尔:“至于美国,看似狡猾的功利商人,已经悄然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国家,他们的海军比英国和苏联加起来更为强大,空军更是超过了其他国家之和,陆军战斗力不太强可胜在装备物资丰富。更让人忧心的是,我们得到情报,他们正致力于研发一种威力空前的超级武器,我们暂且称之为‘铀弹’。根据顶级物理学家在30年代末期的理论研究,这种武器具有瞬间摧毁一座城市的能力,它若是首先诞生在美国,必使美国成为独一无二的最强国家,而这也可能最终促成他们出兵攻击苏联。美国和苏联的战争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复兴良机,但若是没有能够和制衡‘铀弹’的武器,我们就很难在政治上立足,所以……我们自己最好也能掌握这种超级武器!”
  这番话乍一听让林恩觉得就是两日前自己和安德雷谈话的改良升级,但仔细琢磨就发现安德里当时是绝对有所保留的——在与林恩的谈话中,他并未就超级武器进行详细的叙述,也没有明确提出“铀弹”的概念,更没有深刻分析英美苏这三个国家的战略态势。不过以林恩这后世人的眼光,安德里的分析预测在大方向上还是非常准确的。只是美国独享核弹技术的时间并不长,4年之后苏联也拥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从而为冷战和核威慑时代的出现打下了铺垫。至于这4年间美国是否真正考虑过以核战方式消除苏联威胁,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说法。
  显然不是第一次听安德里说这些,戈培尔迎着他的目光不住点头。在当年的第三帝国,戈培尔的继承顺位排在戈林和希姆莱之后,不懂军事,也从未真正指挥过战斗,但评其眼光与功绩,却是个不逊于任何人的关键先生,甚至有人认为这位搞宣传出身的小个瘸子才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形成和崛起的第一功臣。在竞争选票时,他积极展开游说、讲演和宣传,为国社党逐步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的精心策划和包装下,阿道夫·希特勒逐渐成了公众心目中的神,在兴登堡死后成功登上了元首之位;战争后期发生刺杀事件后,又是他积极组织镇压并及时通过广播电台发布挫败谋杀的公告,挽救了垂死的帝国政权……
  “先生们,说说各自的意见吧!”戈培尔从容地扫了一眼在场的几个关键人物,尤其是巴赫和他的第一副参谋长。
  只见首要人物巴赫不慌不忙地将茶杯放入托碟:“完全赞同。”
  听这语气,林恩察觉不到丝毫的迟疑,想来安德里少校事前已经做通了戈培尔和巴赫的思想工作,那何必召大家来开这样一场“茶话会”,只是来这里碰个头、见个面?
  “完全赞同!”巴赫的副手、战略参谋部第一副参谋长瓦尔德斯的口气也如出一辙。
  有着直接关系的关键人物都已经投了赞成票,余下的人自是没有二话。
  接下来,戈培尔很自然将目光投向安德里,上校心领神会地宣布说:“鉴于此次行动非常重要也非常艰巨,我们决定晋升柏特莱姆中校为陆兵上校,担任行动指挥官,全权负责计划实施和人员调配;晋升加尔戈少尉为陆兵中尉,担任行动第一副指挥官,全力协助指挥官展开既定任务。”
  林恩刚刚的疑惑随着话音落下而解开,转眼间升了军衔、得了官职,他却难有喜悦之色,因为在他原本的打算中,参与行动的条件是由自己担任全权指挥官,负责人、财的调配,顺带再讨论一下“瓷娃娃”的问题。本来以之前与安德里谈话的份量,林恩觉得这样的要求是很有可能获得满足,却不想自己玩政治真是太嫩了。人家一面搞定了自己的上级领导,一面请戈培尔出来见证,现在木已成舟,自己哪还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得到了任命,柏特莱姆当即起立并义正言辞地表了决心。林恩想了想,虽说自己这么会儿功夫也捞了个副职,亦成为同期普通军官班学员中第一个晋升成为中尉的,可如果不趁现在提出自己设想的要求,一旦行动开始后完全沦为别人的棋子,那可就万事不妙了。
  “能够得到部长阁下、巴赫将军、安德里上校的赏识,在这样一次意义重大的行动中跟随柏特莱姆上校这样的情报精英,我个人无比荣幸。也正如我之前向巴赫将军、安德里上校报告时提到的,我是一个擅长小队作战的战斗指挥,在出谋划策方面也有信心,唯独情报是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因此,我希望能够选拔一些精锐的、忠诚的战斗人员,以备各种可能发生的恶劣情况,并在计划的整体策略、细节路线方面作出竭尽全力。”
  说这话的时候,林恩知道巴赫和安德里的目光中都含有异样的神情,因为这一切并不在他们的预料中,唯独柏特莱姆表情平静地看着自己,很显然,这位老兄在事前所知的也不比自己多,以至于把这些当成了上级的安排。
  面对戈培尔带有征询意味的目光,安德里表现出了他镇定自若的一面,他合二为一地赞扬了柏特莱姆和林恩的胆识与忠诚,当即表示战略参谋部将竭尽所能地满足行动人员的要求——人员,柏特莱姆和林恩说了算;装备,他们列清单;资金,美国银行本票,面额50万,后期视具体情况追加。
第48章
原来你也有难处
  “嘿,林恩,这里!”
  走在人气旺盛的官兵餐厅里,林恩远远就看到迈尔在朝自己招手,于是暂且撇下思绪快步走了过去。
  “你一下午都在那儿……嗯?”
  出于隐晦,迈尔并没有说出安德里或情报部之名,但他下午的时候显然是看到情报处的勤务军官来叫自己的。
  别人有眼有脑,想要完全掩人耳目只是一厢情愿,但林恩也不便多说,含糊其辞地回答:“嗯哼,谈了一些事情!”
  “不会是要求你参加突击队吧?”迈尔很是担心地问,看得出来,他个人是非常希望得到这次返回德国的机会。至于缘由,林恩没有多问,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你去报名吧!至少我不会成为你的竞争对手。”林恩坦然答道。
  “哦?”迈尔挑眉瞧着林恩,然后凑过来压低声音:“有其他任务咯?”
  这家伙还真是好奇心重,林恩心想,有机会真该让他去爱娃·符特里奇听听训话。
  “反正不会影响你报名,不管怎么说……希望你能够如愿!”
  迈尔咧嘴指呲牙:“好,也祝你事事成功!”
  成功?林恩仍是摇头,前路还迷茫得很呢!
  晚餐仍是整点开始,刚刚参加完“茶话会”的戈培尔和巴赫也都如期出现在了内厅的固有位置上。在林恩的印象中,包括隆美尔在内的这些高层人物几乎没有缺席过一顿正餐,他们显然是在用这样的方式稳定军心。时至今日,虽不再有新来人员获得与掌权者同桌进餐的殊荣,当初空空荡荡的餐厅已经坐满了四分之三以上,一眼望去不再有成片的空位。蒸腾的热气、攒动的脑袋以及齐整的军服,一幅异样的帝国盛况。
  熏肉、香肠、甜酱、蘑菇、芦笋、土豆、萝卜还有海产,这些日复一日的食物林恩只闻气味就能够准确地辨别出来。比起前线战场的待遇,能够吃饱这些本不该再有抱怨,何况厨师们也在想方设法利用这些食材作出不同的菜品来,但时间长了,还是渐渐怀念起牛排、羊排、鸡肉以及各种新鲜的绿叶蔬菜。50万美元,在1945年可算是一笔巨款,到了大洋彼岸不说奢侈无度,在吃喝方面至少可以放开一些,还有从小就非常爱喝的可口可乐,一直耳闻却不曾目睹的百老汇……想到这些,林恩竟暗自觉得有些心痒,尔后一转念,虽然过程截然不同,但这样的生活不正是当初自己谋划着逃离前线时梦寐以求的么?
  越是想着久违的美食,眼前的餐点越是寡然无味,就着奶油芦笋汤、甜酱香肠和萝卜沙拉干掉了两块面包,林恩迫不及待地盘算起来:晚餐结束后就去召集旧部,会英语的优先,不会的也可以酌情考虑。普通军官班的同窗们不乏能力出众的,博斯曼格斗能力强,人品也不错,找机会探探口风;那个射击技术很牛、自信心很足的小个子,也可以试着聊一聊。
  一边想,一边不经意地左右张望,林恩很快看到了安德里、瓦尔德斯、奥布里这三位上校的身影,他们坐在一起,一边用餐还在一边小声交谈着。相比较而言,3号餐厅供应的点心要比大餐厅的美味多了,临来之前还喝了茶、吃了餐点,上校们的胃口自然不会太好。偶然间,安德里上校转头朝林恩这边瞟了一眼,四目相对,他给林恩的却是一个俏皮的单眼眨。
  难道他对自己刚才在戈培尔面前的行为一点都不生气?
  领导者应该有领导者的胸怀,但有些时候,他们只是将不快的情绪暗暗埋藏起来,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挖出来加倍奉还。当年也看过两本官场小说,林恩对此深有忧虑。
  包括卡伦贝格中校在内,参加茶话会的人员都能够在内厅或者次厅瞧见身影,唯独缺了伯特莱姆中校。林恩思来想去,以他那实在缺乏整体美感的长相,之前若是见过一面应该多少会留有印象,可自己对他却是完完全全陌生的,难道深入简出、避免在公众场合路面是情报工作者的一大特色?
  晚餐还没结束,情报处的那位勤务军官就又主动找到林恩,这次他没有说话,而是递给林恩一张小纸条。
  林恩展开一看,上面写着:餐后请到我办公室来,详谈。
  该来的终究要来,林恩默默将字条叠好揣入口袋,也许……自己自作主张的行为终究还是要挨一顿狠批的。也罢也罢,等去了美国,天高皇帝远,还能够在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大舞台也未可知。
  晚餐结束后,林恩怀着忐忑的心情回到了战略参谋部的办公楼。尽管加班没有加班费,但最近一阵子筹划对盟国首脑的集会发动袭击,参谋军官们手头的工作量要比往常多一些,因而也有一些人自发前来继续白天的工作。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以往十分陌生的情报处办公区,林恩深吸了一口气,正准备轻敲安德里上校办公室的房门,却听到有人从旁轻唤自己的名字。
  林恩有些惊讶地转过头,自己有意识地让安德里先走一步,怎么还是自己先到办公区?
  “饭后应该散散步,有利于健康!”
  安德里笑着说道,只是他脸上的笑意让林恩有些发虚。
  看出了林恩的忐忑,安德里脸上的笑容并没有收起,他掏出钥匙打开办公室门,开灯并请林恩进去。
  “怎么?觉得我应该感到生气?怒不可遏?咆哮?”他以平和而戏谑的口吻说道。
  战场上为了求生能够不择手段,林恩也就不那么在乎所谓的面子和尊严了,他主动道歉说:“上校……下午我是有些冲动了,真是非常抱歉!”
  安德里背对他摆了摆手:“年轻人就该坚持自己的主见,唯唯诺诺的人永远干不了大事!来点威士忌或者白兰地?”
  饭后一杯酒也是不错的享受,林恩喝不惯白兰地,于是选了威士忌。
  上校取出两个专门喝烈酒的玻璃杯,往里面夹了冰块,然后少少倒了一些酒,转过身将其中一杯递给林恩,说:“现在的你跟以前的我很像。”
  这是事实或客套的方式,林恩难以判断,他将杯子送到口边,小小地抿了一口,醇厚浓烈。
  安德里走到沙发旁坐下,展开双臂,仰头看着天花板:“有些事情在下午的茶座上并没有谈及,其实……我个人主张派遣尽可能多的情报人员前往美国,毕竟那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而我们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几乎荒废,如今对那里的了解太有限了,可……我们最终只获得了50人的名额。经费本来只有每人5千美元,经过争取才勉强提高了一倍。”
  50万美元原来是这样定出来的,林恩不无感慨,想要办大事就得肯有大投入,以戈培尔以往的宣传手笔,似乎也不是那种吝啬之人,那么严格控制经费的理由就只剩下一个:信不过这些即将派往美国的情报人员,唯恐他们拿钱开溜。
  抿了第二口酒,林恩道出了自己的意见:“初期在那里立足并探察情报,这笔经费也够用了,但若想要买通关系掌握内情,恐怕是远远不足的。”
  “这我知道,所以你们到了美国之后,务必尽快查明情况,最好有照片、文件或是报刊之类的确凿证据,这样我才好进一步争取经费。”安德里这话说的很无奈,跟两天前他与林恩勾勒宏图简直有天壤之别——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林恩想了想,问道:“长官,这50人中,能够由我挑选的有多少?”
  安德里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反问:“你的想法是几个?”
  说多了容易让对方起疑,说少了又不顶事,林恩思量了一下:“虽说这次只是执行基础的情报探察任务,但我觉得应该提前考虑后期动用武力进行破坏的可能性,因而带上战斗经验丰富、在狙击爆破等方面有特长的人员进行这方面的专业勘探筹划是很有必要的。”
  安德里小口抿酒,思虑了片刻,算道:“宪兵部的2个名额是无法削减的,伯特莱姆的小队有16人,他们长期共事、配合默契,另加2名无线电专家,这里已经是20人了。我们原本计划从南美调遣20至25名能够说流利英语、在北美活动过的情报人员,现在……既然这件事我还是能够说上话,林恩,你去选人吧!选好了将名单交给我,我会尽量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