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燃魂(校对)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239

  天,终于黑了下来,魏斯带着满身泥泞的战士们从沟壑中爬了出来,看着周围的一切,顿感劫后余生。沉沉夜幕,为他们披上了天然的隐身衣,接下来不论撤离还是突袭,他们都能来去自如,游刃有余!
第93章
你好,哥哥
  以格鲁曼步枪为代表的联邦军制式枪械,为了兼顾射程、精度、稳定、造价,整出来的大都属于经典款的中庸之作,而魏斯的设计,源于他熟悉的那些博物馆展品,有相当一部分是老毛子货及其仿制品,它们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皮实耐操、易于生产,由此可以放弃一些精细的指标要求,魏斯亦极力秉承这种优良传统。就拿他手里这款使用标准步枪弹的半自动步枪来说,虽说是格鲁曼生产,但设计图纸是由他提供的,即便在泥水里淌上几遍,拿出来稍加清理就能正常使用——为战而生的初衷,如今在战场上体现了弥足珍贵的价值。
  带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正确观念,魏斯让战士们整理枪械、清点弹药,喝水进食、活动肢体,从而调整和恢复状态。有道是“船小好掉头”,他们这几个人若是一门心思撤退,完全可以避开诺曼人的围追堵截,赶在天亮前脱离危险区域。考虑到游击先遣队的主力很可能已经抵达秘密营地,第一批后卫部队也走得够远了,他们似乎没必要继续冒险拖延敌人的脚步。匆匆填饱肚子,魏斯一边擦枪,一边冷静地琢磨形势、权衡利弊。这一仗,从潜入敌军运输舰开始,基本上每一个环节都让诺曼人出乎意料,每一场战斗都让诺曼人损失惨重,够了么?从战术上来看,游击先遣队所作的已经足够了,可是从战略上来看,这一仗还没有把诺曼人彻底打趴、打怕:乍一看,敌人前前后后来了好几批陆战部队,都被收拾得妥妥当当,实则不然。最初来的那些诺曼部队明显不属于精锐的一线战力,碾压他们颇为轻松,这种部队损失几百号人,诺曼高层估计也不会心疼,后来的这支诺曼部队实力不俗,游击先遣队后卫部队靠着一场雨夜的非常规伏击战给予了他们痛击,但还不够痛——当时来不及清点战果,现在细细一想,敌人虽然舰员七八百,可这里面阵亡的估计不到一半,以诺曼人的体格和战场医疗条件,相当一部分伤员很快就能回归战场,而对于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来说,多受一次伤不仅不会让他们的战斗力打折扣,反而磨砺了他们的意志。能够让诺曼高层在意的,应该是那些再也回不来的老兵,这是用多少新兵和新枪都换不来的宝贵财富。
  魏斯从久久的思索中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毅然起身,双眼明亮。
  “来吧,兄弟们!”
  战士们纷纷聚拢到他周围。
  “我想,我们的部队已经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所以,我们不需要再背负心理包袱。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追踪先前那股敌人的行迹,从后面狠狠踢他们屁股,把他们打疼甚至打崩,然后再往我们的营地转移。怎么样,大家有什么想法?”
  魏斯的豪迈之言,让年轻的战士们情不自禁地亢奋起来,这虽然不是一条坦途,在外人看来甚至是狂妄的,但战士们了解并信任他们的指挥官,知道夜晚是他的主场,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无所不能,因而个个满怀憧憬,毫无惧色。
  “那好,大伙做好急行军准备,轮到我们追击敌人了!”
  说罢,魏斯将湿乎乎的外套拧干扎在腰间,扣紧武装带,背起步枪,待战士们迅速整理完毕,便踏上了新的征程。夜幕下,他们在山林中快速行进,虽然时不时被树根绊倒,或是踩进泥坑摔跤,但没有一个人放慢脚步。翻过两座山头,魏斯在视野中寻觅到了敌人的踪迹。如他所料,敌人这半天的追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觉得对手是利用环境隐蔽起来了,因而放慢了速度,并且拆成若干小队分开行军。这样做当然不安全,但有他们的巡洋舰在,就算遭到埋伏,也能够迅速展开反击。
  魏斯领着战士们继续向敌人前进,过了约莫一个小时,他发现前方的敌人居然不走了。夜渐渐深了,山林中的气温快速下降,敌人像是为了取暖,在林子里点起了篝火。这里一堆、那里一垛,好像生怕对手不知道他们分散了兵力似的。
  事有反常必为妖。离敌人还有数里,魏斯让战士们停了下来,自己像往常一样爬上大树侦察敌情。探清敌情之后,不禁有些纳闷:敌人还真是怪,一队队围坐在篝火旁,附近只有三两名哨兵警戒,这可不像是设伏诱敌的样子。不,这肯定只是假象!他们想必是在以身诱敌,让盘桓在这片山林之上的诺曼巡洋舰担当伏击战的主角。
  既然敌人不按套路出牌,魏斯亦不走寻常路。经过一番观察,他下了树,让战士们用延时引信绑定炸药做了两个“引子”,设置了10分钟和15分钟的延迟,然后带着队伍向北面移动,在一处稍稍高出地面的山丘后面隐蔽下来。不多时,第一个“引子”如期爆炸,这般大动静,诺曼人岂能坐得住?巡洋舰的探照灯立即朝这边投射光束,篝火旁的诺曼士兵也迅速整队,以搜索队形向这边移动。他们离开了篝火堆,也就放弃了交相呼应的布局,虽然各队依然保持着较为恰当的距离,但夜间行进,难免顾此失彼,魏斯一双“火眼金睛”,要的就是这样的机会!
  五分钟后,第二个“引子”发生爆炸,分成数队的诺曼士兵,有的加快速度,有的出现迟疑。行进之中,他们无法保持实时联络,等其中一队派出通讯兵向其他队伍传递新的指令,各队间距已经拉开。
  “大伙跟着我,听我指令。一击即退,不要恋战!”
  叮嘱战士们之后,魏斯端着他那支已经装好子弹、打开保险就能射击的半自动步枪,猫着腰从山丘侧面摸了出去。这一路,他有意放慢脚步,避免发出可能引起敌人警觉的声响,到了离敌人拖后那队大约两百尺——也即六七十米处,他停了下来,端起枪。
  得益于诺曼巡洋舰的探照灯,此时即便是普通视野,也能够隐约看到敌人的身影,但为了达到预期效果,魏斯还是选择了耗神费力的特殊视野,结合一流的静态射击技能,一口气将六发子弹打向了六个不同的敌人。
  前面两次爆炸已将这片山林的沉寂打破,当枪声响起,人们在感知上并不觉得突兀,可是对临战指挥者而言,爆炸有各种可能,枪声才意味着真正的敌袭。于是,有人用诺曼语大声催促士兵们投入战斗,各队人马纷纷行动起来,那艘诺曼巡洋舰的探照灯也追踪而来,但等他们扑了上去,却发现只有自己这边的士兵在朝空地开枪,敌人已经不知所踪,更无从判断有多少人马、多少装备。
  经过白天的消耗,这一次,诺曼巡洋舰终于不再肆无忌惮地到处乱轰,而是静静地充当移动光源。看到了敌人虚弱的一面,魏斯果断进击。他带着战士们来到敌舰探照灯未覆盖的区域后,躲在大树的枝叶下连开数枪,打灭了敌人的两盏探照灯——对一艘巡洋舰来说,少两盏探照灯算不得什么,但以当下的工业技术和制造成本,更换两盏探照灯的耗费可抵得上几门大炮了!
  探照灯被人给碎了,诺曼人还得忍得住?顿时一通炮火朝着可疑位置打去。这种蛮不讲理的火力扫荡,夜战中非常容易造成误伤。不多会儿,地面的诺曼士兵便用手电筒朝天上发出灯光信号。这时候,纵有一百个不情愿,诺曼战舰上的舰员们也只好暂停射击。
  天上的“八爪鱼”变成了“六爪怪”,虽然探照灯的光柱还是那样的刺眼,但笼罩山林的夜色愈发浓重,那些光柱只能照亮非常有限的空间,而在光亮之外,魏斯带领他的战士们愉快地展开游击作战。山林俨然成了他们的狩猎场。枪声一阵又一阵,离开篝火堆的诺曼人陷入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无论他们就地布防、守株待兔还是主动进击、机动作战,都对这群幽灵般的敌人无可奈何,而魏斯仿佛回到了莫纳莫林山脉的风雪中,只不过角色转换,他和他的战士们扮演的是鬣齿群兽的角色……
  “龙!龙-克伦伯-海森!”
  枪声的间隙,诺曼人那边突然有人喊魏斯的名字。他侧耳倾听,心中一阵悸动:是泽的声音!
  一开始,他没有回答,但对面似乎从这种沉默中捕捉到了某种信息,接着又喊道:“我不想与你为敌,更不想我们兄弟相杀,但这就是战争。出来吧!让我们来个痛快的了结!”
  魏斯定了定神,在索姆索纳斯,克伦伯-海森家族失踪的长子以诺曼帝国洛林军事总督身份回归早已不是秘密,所以,他也没必要向战士们故意隐瞒这一点,因而高声回答道:“你好啊,我的哥哥——诺曼帝国的斯卡拉男爵阁下。你以为我们还生活在骑士时代,可以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决定战斗的胜负吗?”
  林间的混响,让敌人很难通过声音准确判断方位,何况对手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他的“法眼”,所以他开口了。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发声之后,他迅速带着战士们转移了阵地,以免敌人通过大范围炮击扫除威胁。
  炮火并没有响起,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手打算跟他们堂堂正正地交锋。换到新的隐蔽位置,魏斯探出脑袋察看一番,敌人派出了两队士兵,对他刚才所处的位置进行两翼包抄。在此期间,泽继续喊话,大致是说魏斯先前在空中的研究基地“大闹天宫”,胁迫诺曼帝国飞行技术的首席研究员,将克伦伯-海森家族推到了悬崖边缘,也让他的声望和地位受到了灾难性的打击,他本人也已经厌倦了这种打耗子般的反游击战。既然兄弟俩在这里碰上了,索性来个痛快的——不夺性命、只求输赢,输的彻底认输,不再跟对方为敌。
  尽管这些话有点蛊惑性,但魏斯此刻心如明镜。用一场对决来结束兄弟之战,听起来很坦荡,可即便泽真心诚意,他身后的那些诺曼人也不会答应,所以,这根本就是个无意义的伪命题。
第94章
原来是宿敌
  泽故意引诱魏斯说话,让诺曼士兵从两翼迂回包抄,从情感角度来说,这种不择手段的做法有失风度,甚至可以用上“阴险狠毒”这类的形容词。不过,对魏斯而言,对手这样分兵作战,反而给了他各个击破的机会。夜幕下,他带着战士们机动作战,不仅让地面之敌摸不着头脑,亦叫天上的诺曼战舰无法辨认敌我,几个回合下来,干掉了诺曼部队好几十人,而己方只有两名战士受了擦伤。
  趁敌人病,要敌人命。打完一通,魏斯在转移途中抽空朝对面喊话道:“不用费劲了,我的哥哥。在洛林的地面上,任何侵略者都不可能战胜洛林人!”
  为了动摇敌人的军心,这番话是特意用诺曼语说的——既然各为其主,大义当前,没必要顾虑对方的处境。魏斯喊话之后,对面那位斯卡拉男爵大人过了一会儿才做出应答,而且这一次也用了诺曼语。
  “你错了,我的弟弟,诺曼帝国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能够以包容的胸怀接纳来自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杰出人才。在我们的帝国总参谋部,有好几位将军都出生在帝国领土之外,这并不妨碍他们得到皇室和军队的信任,而在洛林,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自由之洛林的理念,这是诺曼帝国给予保证的真正自由!别再痴迷不悟了,我的弟弟,你为之效力的那群人,永远也无法给予洛林这样的自由!”
  魏斯在一棵大树后面停了下来,用阿尔斯特语回应道:“真正的自由,是人民自己选择的自由,是阿尔斯特的自由精神,而不是外人强加的所谓独立自由!”
  说完,他在大树枝叶的遮蔽下,朝树林上方的诺曼战舰射击,三发子弹过去,又成功报销了敌人一盏探照灯。可以想象,战舰舰桥上,敌人的指挥官必定暴跳如雷,但这艘战舰此刻就如同一头被挡在铁栅栏外面的野兽,徒有獠牙利爪却排不上用场。
  爆了敌人造价昂贵的探照灯,魏斯迅速转移,这一次,他们在树林里狂奔了两里路,在一处沟壑中隐蔽下来。不多会儿,一队三四十人的诺曼士兵从他们前方经过,而诺曼战舰爬高了几百尺,降低了被枪弹爆灯的几率,探照灯对地面的照明效果也由此减弱了一些,这么好的机会,魏斯他们当然不能放过。而且,这一次除了痛击敌人,他们还要尽可能从敌人那里获取一些弹药以作补充。当然了,魏斯使用的半自动步枪是阿尔斯特制式口径,没办法使用诺曼人的子弹,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忍痛割爱”。他照例带头开火,打光弹仓里最后三发子弹,便将这支步枪往旁边一放,拔出手枪,爬出沟壑,以林间的树木为依托跳跃式地向敌人逼近。
  战斗打响之后,这股诺曼士兵一边射击,一边喊叫,忙乱的枪声、仓促的喊声反映了他们的惊慌与恐惧,仿佛跟他们交战的不是普通敌人,而是一群可怕的幽灵,而这正是魏斯想要的效果。靠近敌人之后,他故意很大声的喊道:“一队、二队突击!三队、四队包抄!歼灭敌人!一个都不要放走!”
  此时,他麾下始终只有那几名战士,菠米弹用光了,子弹也所剩无几,但他这样一喊,前面的诺曼人自然会压力骤增——仗打到了第三个年头,原本不通对方语言,经过战场交锋以及兵民相处,他们或多或少也能听懂一些,特别是这种简单直接的作战口令。果不其然,他们丢下阵亡同伴的尸体,投出几颗菠米弹作掩护,扶着伤员匆匆后撤。魏斯可不跟他们讲骑士精神,手起手落,打空了两支手枪的子弹才罢休。
  挨了揍的诺曼士兵刚撤走,赶过来增援的还没到,魏斯招呼战士们过来打扫战场。刚刚的短暂交火,他们击毙敌人9名,但步枪只找到两三支,从这些诺曼士兵身上获取的菠米弹不到10枚,唯独子弹数量还比较多。至于那些撤走的诺曼人,貌似没有给对手留下一枪一弹。
  纵使精神高度紧张,局面极为不利,也没有将反游击作战的基本原则给遗漏,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啊!联想到泽作为诺曼帝国的洛林军事总督,居然亲自带领这样一个团级规模的部队投入战斗,魏斯愈发好奇,当战士们从敌军阵亡士兵身上翻找弹药时,他从其中一名敌军士兵的口袋里翻出证件,揣进自己口袋里。
  刚刚这样的机会只缴获少量弹药,失望只是其次,魏斯不得不重新考虑接下来的作战行动。没有弹药,特别是缺少提供持续性、爆炸性火力的家伙,凭他们这几个人,不但很难扩大战果,稍有疏忽还会被敌人咬住。因此,再次转移之后,魏斯全局性地观察了这里的形势,做出了结束战斗、带队撤离的决定。他们要走,在林子里抹黑抓瞎的诺曼部队是没办法阻止的,而泽是聪明人,一招没有得逞,也就断了用亲情为诱饵的算盘,两人不再对话,对方也就无法通过这一点来判断游击先遣队的进退。
  以区区数人之力,小半夜的功夫击毙击伤近百名诺曼士兵,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杂鱼烂虾,撤出战斗之后,战士们跟着魏斯在黑漆漆的山林中快速行进,他们身体有些倦怠,可精神是饱满和高昂的。因为泽的出现,魏斯的情绪有些复杂,但总体来说还是积极的。一行人连续行进了两个多小时,把敌人的地面部队和飞行战舰远远抛在身后,这时候,魏斯在特殊视野里发现了两个绿色虚框,他带着战士们赶了过去,发现是两个编在第二批后卫部队的战士,得知他们先前也跟诺曼人交了火。为了掩护掩护队伍里的伤员,一些人主动留下来打阻击。他们没有跟敌人硬碰硬的干,而是秉承魏斯的游击战法,用灵活的方式牵制敌人。不过,这些战士们毕竟没有魏斯的“金手指”,他们摸黑跟敌人交战,敌人同样可以摸黑包抄,再加上对方人多势众,又有飞行战舰助战,一番交战,留下来打阻击的战士死伤殆尽,他们两个也受了伤,而后敌人的注意力被其他方向的战斗给吸引过去了,这才侥幸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但其中一人伤在腿部,靠着同伴的搀扶根本走不快。
  此时已是下半夜,离天亮还有大约两个小时,好在前一天下过了雨,山林中湿气颇重,现在已经有了起雾的迹象。魏斯让战士们就地取材,帮腿部受伤的同伴做了一副简易的担架,顺带休整了一阵,再次补充了食物和水——随身携带的补给也基本上消耗光了。
  连夜的战斗和行军,对精力体力消耗极大,魏斯早已饥肠辘辘,从诺曼运输舰上缴获的肉罐头虽然算不上美味,好歹油汪汪的,分量也足,一盒下去那可是相当给力,但这时候他注意力根本没有放在食物上,而是以一名指挥官的强烈责任感总结战斗、揣摩敌情、分析后手。吃着吃着,他停了下来,掏出从敌人口袋里找到的证件,确认敌人还未追上来,便借助打火机的光亮看了看。
  一张满脸英气的照片下面,写着这名士兵的部队番号,皇家第1陆战师K4步战连……
  诺曼帝国的第1陆战师,不正是北方边境战役之中撵着十几万联邦军到处跑的那支王牌部队!原来是老对手,只是,他们的军服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以至于他先前揣测这是诺曼人的一支特战部队——若以联邦军特勤部队的战斗力来衡量,这支敌军部队似乎还差点意思,但如果只是一线部队的精锐,那么他们的表现和发挥也就完全合乎常理了。当年他们在阿尔斯特自由联邦的北境以一敌十,锐不可当,如今却被一小股正规游击作战部队打得灰头土脸,虽说环境条件以及魏斯的独特作用是主要因素,但他隐隐有种引以为傲的感觉:敌人的气势和气运正在走下坡路,联邦军队则刚好与之相反。
  这场战争,已然在某个拐点转变了方向。也许,这一次转向是彻底的、不可逆的!
  魏斯一只手拿着打火机,拿着敌军士兵证件的手以拇指翻页,粗略的看了看,这名士兵服役已有六年,战争爆发前就已入役,荣誉记录已有七八条,按说这样的士兵应该得到擢升,至少是担任士官——若是送到军事院校培训个一年半载,转任军官也不是不可以,但他依然留在这支部队,继续当个貌似连职务都没有的大头兵,跟泽所说的“包容”、“机会”好像格格不入,究竟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还是他自愿待在这样一支光荣的王牌部队?
  从战略角度审视这场战争,问题的答案或许一点也不重要,而从战术的角度来揣摩对手的状况,问题的答案也许也许包含着很多重要信息。
  魏斯将打火机和敌军证件一起收回到口袋里,三两下将罐头里的食物送进肚子里,然后本能地环顾四周,当他的目光跟一名战士的视线相交时,发现对方在用疑惑的眼神打量自己。休整时间还未结束,他把大伙召集到一块,以坦然的心态将他和泽的故事讲了一遍,并且以笃定的语气告诉战士们,有国才有家,他始终将联邦及其捍卫的自由精神放在第一位,至于同胞兄弟之间的血脉亲情,若真是走到那一步,他宁可让这种情缘成为后半生的遗憾,也不会心慈手软。
第95章
马赛回旋
  发梢凝着晨露,衣襟挂着泥浆,以魏斯为首的后卫部队一行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回到游击先遣队在洛林北部的秘密营地。主力部队之前已经顺利抵达,待后卫部队归来,他们清点总人数,此番出征2263人,归来1891人,这条征战之路“丢失”了近400人。从损失比例来看,这是一场代价沉重的作战行动,然而纵观全局,他们以区区三百多名官兵的代价,干掉了敌人一艘运输舰和两艘巡防舰,毙伤敌军地面部队一千多人,还缴获了一批当前最为急缺的食品物资。无论是从战略还是战术的角度看待,这都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胜利。
  魏斯没有组织庆功晚会,也没有让战士们躺下来休息一两天,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敌军损失惨重,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己方后卫部队在后来的战斗中被打散,想必有人被敌军俘获。若敌人动用严酷的审讯手段,难保没有人泄露有关秘密营地的信息——没准敌人已经在重新集结兵力,准备给游击先遣队的老巢来个一锅端了。
  中午的时候,山林中雾气已散,附近的天空中相继出现了几架诺曼人的飞机。看到它们,魏斯知道,事态的发展正如自己预料的那样。这处秘密营地最大的优势就是位置隐秘,敌人有的放矢,它的优势便荡然无存。刚一开始,魏斯想过紧急实施战略转移,像上次跳出敌人包围圈一样避敌锋芒,这在操作上未尝不可,新缴获的战利品也足够支撑他们进行一次大范围的机动,但这种策略失去了趁热打铁的机会,对于打开洛林游击战的局面缺乏积极作用,所以,他绞尽脑汁地琢磨着第二种可行方案:就地跟敌人打游击!
  魏斯之所以有信心应付敌人的地空立体战模式,很大程度上源于这几天的战斗经历。搁在他独力领导洛林游击战时期,诺曼人就算不调派牛逼轰轰的主力舰来,也动辄出动一支分舰队,三五艘战斗舰艇相互策应,让游击力量无从寻觅以地制空的机会。现在,诺曼人在洛林的军事力量已是今非昔比,运输舰遭遇袭击,他们采用添油战术,一艘一艘派战舰,一股一股派部队,结果被魏斯这支正规的游击武装给逐个击破。接下来还会是这样的状况么?他不敢打包票,但相信在兵力捉襟见肘、战线压力颇大的情况下,敌军高层指挥官不太可能将宝贵的战力投入到镇压游击队的作战行动中来,所以,只要战术得当,取胜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谨遵“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魏斯一面让战士们整理武器弹药、补给辎重,做好离营开拔的准备,一面请来李尔中校等数名军官,向他们坦诚自己的考虑和谋划。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李尔中校没有抛出一堆的问题与假设,而是告诉魏斯,不管是参战归来还是留守营地的战士,此时每一个人都士气高昂,加上现在部队的弹药和补给不受制肘,各方面条件都适合跟敌人一战。就地组织游击作战,好处是战士们熟悉地形,不需要长途奔波,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部队的战斗力,相应的也有一些弊端,例如战场空间有限,容易被敌人围追堵截,昼间难以躲避敌方战舰和飞机的攻击。两相权衡,包括李尔中校在内的多数军官都倾向于留下来跟敌人好好斗一斗。
  得到众人的支持,魏斯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来打好这一仗。他请李尔中校对现有部队进行分组编队、安排装备辎重以及伤员转移,而他自己亲自制定作战计划——包括各组的隐蔽待机位置、不同战术所对应的联络信号、应急集结地点等等。
  几个小时后,魏斯和李尔中校分头负责的事务准备就绪,偌大的秘密营地变得空荡荡的,而就在这时,四艘诺曼舰艇从东南方飞来。这支近来少见的敌军空中编队,由一艘巡洋舰和三艘运输舰组成,它们在离秘密营地不远的溪谷中降落,卸下了数以千计的诺曼士兵和相当数量的装备辎重。不多时,三艘运输舰起飞离开,只有巡洋舰留了下来,以较慢的速度在这片山林上空盘桓巡弋。
  不出所料,由运输舰运来的诺曼部队,很快组织兵力向游击先遣队的秘密营地推进。及至午后,他们找到并闯入了这处秘密营地,并且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搜查了一遍。对于游击先遣队的撤离,他们似乎非常失望,却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追击——魏斯故意让战士们布下了“迷魂阵”,到处都有撤离的痕迹,虚虚实实,难辨真伪。
  天色尚早,诺曼人将主力部队置于地形相对开阔的溪谷地带,利用他们带来的机械工具砍伐树木,拓宽防区,构筑工事,以若干分队在游击先遣队遗弃的秘密营地周围展开搜索。这一次,魏斯没有在树林中布下无数陷阱,而是把队伍远远撤到了那些植被茂盛的山谷或早前洛林游击队依托地形构筑的临时掩蔽所,所以,在接下来的这半天时间里,诺曼人没有损失一兵一卒,但也没有发现哪怕一个游击先遣队战士。
  临近傍晚,诺曼人的搜索分队开始向溪谷回撤,令人讶异的是,那艘诺曼巡洋舰也降落在了溪谷地带,它霸气地横过溪流,跟诺曼军队构筑的营地融为一体,俨然摆出了跟对手打持久战的架势。窥视着敌人的动向,魏斯不禁在想:如果自己选择了战略转移,敌人会在这里白白耗上多久?三天,一周,或是更长时间?算上诺曼巡洋舰的载员,诺曼人这次一口气投入了近五千兵力,相当于小半个师,人数优势不算特别大,最大的倚仗无疑是这艘新锐巡洋舰。泽作为诺曼帝国的洛林军事总督亲临指挥,诺曼高层——准确的说应该是他所效力的那一派,肯定会尽量为他提供将功折罪的条件,顺便稳定洛林后方局势,力争赢下至关重要的诺曼之战,但这个“尽量”,必然是有时限、有范围的,因此,这些诺曼人看似按部就班,稳的一批,本质上不可能跟魏斯他们比拼耐心。
  透过开启的“战争迷雾”,魏斯发现诺曼巡洋舰降落后不久,动力输出的上限值降了一半,这意味着它有半数锅炉熄火。虽然没有在舰队服役,但在巴斯顿军校和戴勒菲格高级参谋学院,魏斯自学了不少有关舰艇机械和舰队作战的内容,利用闲暇时间向那些知识渊博的教员讨教,再加上自己早年作为军事爱好者积累的一些靠谱或不靠谱的知识,他大致判断这艘诺曼战舰是采取了减少消耗、临时修整的做法,毕竟从前日算起,它不停歇地飞行了两天多时间,一方面燃料消耗了很多,另一方面机械的持续运转也可能会发生一些常规的小故障。
  对游击先遣队而言,要想除掉这个头号威胁,它现在的状态无疑是最好下手的。不过,在先前的战斗中,他们的迫击炮丢失了一大半,如今仅剩14门,所存炮弹也只有300多发,靠迫击炮是不太可能重创甚至摧毁一艘巡洋舰的,通过突袭强行登舰或是进行爆破,在敌人的严密防备下不仅胜算小、消耗大,还很有可能被敌人咬住不放,进而出现一招不慎、满盘皆属的极端状况!
  有鉴于此,魏斯决定跟对手好好周旋一番。入夜之后,他派出传令兵,通知各队人马加强隐蔽,注意做好战士们的“温饱”工作——在没有敌舰活动的情况下,夜里可以使用烟光较小的煤油炉烹煮食物,同时,利用好帐篷、植被等现有资源,取避风处夜宿。部队当晚既不采取攻击行动,也不作大范围的警戒或侦察,总之,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和精力,休整待战。
  这一晚,游击先遣队销声匿迹,在溪谷宿营的诺曼人过得并不安稳。魏斯通过特殊视野观察到敌人夜里依然保持着严密的防御阵型,这意味着很多士兵是在工事里过夜,而不是到营帐或舰舱睡觉,这种枕戈待旦的状态,让他们在精神难以获得放松,亦不利于体力的充分恢复。此外,诺曼巡洋舰的烟囱始终往外散发烟气,动力输出也维持在正常上限值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所有人都防备着,或者说是等待着对手的攻击,可是从夜幕落下等到太阳升起,山林里静悄悄的,就连野兽也不曾来到溪畔活动。
  诺曼人似乎从这种过度反常的平静中嗅到了对手的气息,天亮之后,他们出动了一大半地面部队,对周边山林展开了拉网式的搜索,后方的航空部队也派来飞机助阵,唯独他们的巡洋舰没有出动,默默地扮演着地面堡垒的角色。面对诺曼人的进逼,魏斯带着十多人组成的指挥部,如同幽灵一般在敌人的溪谷营地和己方秘密营地周围移动,窥探敌人的排兵布阵,从容不迫地调度全局。那些位置本来就够远够好的游击分队按兵不动,位置靠前的分队,收拾行装实施机动规避,一个完整的白昼下来,各分队始终跟敌人保持着足够安全的距离,而诺曼人这一天的行动显得犹犹豫豫、畏畏缩缩,他们既想要找到对手踪迹,又担心对方一击即走,以致于一面蠢蠢欲动、一面心存顾虑,演戏不入戏,瞻前又顾后,照此下去,再耗上一两天,估计不用游击先遣队出击,他们便会自行撤走。
  但这一次,魏斯并不打算把敌人熬走了事,而是等他们失了锐气、耗了耐心,再给他们致命一击!
第96章
风云际会
  接下来的两天,诺曼人依旧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他们一边巩固溪谷营地的防御,一边拓宽搜索的广度和深度,不仅走得更远,也搜得更细,甚至还在游击先遣队遗弃的秘密营地“挖地三尺”,把洛林游击战士当年埋藏的一些装备也给掘了出来。
  另一边,魏斯亦熟练地调度部队,桥面地规避敌人。当然,再巧妙的掩蔽也难以彻底扫清踪迹,诺曼人虽然追不到游击先遣队,却几次发现他们逗留过的痕迹,双方俨然进入了一场斗智斗勇斗耐力的“躲猫猫”。
  此间,游击先遣队这边是没有任何外援的,而诺曼人那边则补了一船装备物资,增加了一支战车分队、一支火炮分队以及一支医疗分队,但这种增强,并没有让他们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在诺曼人抵达此地的第四天,他们的巡洋舰离开了,这一刻,双方战力对比似乎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联邦军游击先遣队完全可以通过极富侵略性的战法,在崇山峻岭中消耗敌人,最终在溪谷将残敌悉数歼灭……不过,魏斯依然不急着发动攻击,他们的食物补给尚能维持十日,洛林的联邦军情报部门、民众抵抗组织以及大后方也在伺机提供支援,而这支诺曼军队孤军深入,看似有强援支撑,实际上处境并不好。从前前后后的种种迹象来看,他们更像是一只肥美的饵,等着大鱼上钩,可钓鱼也有失手的时候,丢了饵、跑了鱼可不足为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2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