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燃魂(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239

  “你要去战斗了吗?”小男孩用他那稚气但清晰的声音问道。
  “是的,我们遭到了进攻,敌人不想我们离开。”魏斯回答说。
  “为什么诺曼帝国是你们的敌人?我出生在这里,吃着这里的食物长大,而且我的母亲是诺曼人。”小肯普说这话时,并没有流露出明显的敌意,而是一种单纯的疑惑。
  魏斯想了想:“每个国家都有好人和坏人,诺曼帝国也不例外。好人养育了你,而坏人想要征服世界,奴役别的国家和民族,这是不对的。联邦对诺曼帝国的战争,是不愿被征服和被奴役者的抗争。你能够明白吗?”
  小男孩一脸茫然。
  “放心吧!我是好人,我们都是好人,不会故意杀死无辜的人,更不会剥夺他人享受自由的权力。只要这场战争结束,我就会离开军队,回到家乡,跟你们一起过没有杀戮的生活。相信战争停止后,你的母亲和你的妹妹也会过上这样平静祥和的生活。”
  说完这些,魏斯向那位担当内应的姑娘道了句抱歉,请她继续代为照看自己的小侄子。姑娘并没有加入特勤部队或者扮演医护角色,因而可以继续留在这里帮忙。
  对于她的存在,魏斯虽然有些好奇,可现在显然不是打听这些的时候。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广播又一次响起,这次传出的是奥克塔薇尔的声音,听起来如水晶一般透彻,同时又具备水晶的坚硬质地。
  “全体特勤部队官兵,我是你们的指挥官格鲁曼上校,感谢你们为国所付出的一切。现在,我们已经踏上了归程,但如你们所见,麻烦不断。敌人的飞机正在攻击我们,战斗非常艰难,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加入这场至关重要的战斗,前往各处炮位,或是用你们手里的武器战斗。”
  这口吻像是在做最后的战斗动员,魏斯心系大局,担心他们做出错误的决断,因而往指挥室去,快到的时候,奥克塔薇尔迎面而来。
  “你去哪里?”魏斯先说话。
  奥克塔薇尔没有回答,而是说:“三艘敌舰,几十架敌机,情况很糟。你有什么办法吗?”
  魏斯的特殊技能又不是闪电风暴,这种近乎明牌的情况下,他除了像一个普通战士那样战斗,还能干些什么?
  见魏斯摇头,奥克塔薇尔显得有些失望,但她也知道魏斯是在她面前不会因为某些情绪而故意撂挑子。
  “抱歉,我离开了一段时间,平复情绪,顺便照料了一下我那小侄子。”魏斯如实相告,并且问道:“这两个多小时发生了些什么?我们在往哪飞?选择哪条航线?”
  奥克塔薇尔简略地告诉他,运输舰准备飞越莫纳莫林山脉,直抵洛林。
  此时离莫纳莫林山脉还有大约六个小时的航程,到中午的时候就可以飞越那些延绵的雪山。以时下的状态,奥克塔薇尔觉得敌人不太可能越境追击,即便他们锲而不舍地追过莫纳莫林山脉,在西线占据军事优势的联邦军队可以好好教他们做人。
  “我希望你到右舷指挥战斗,而我会去左舷,少校会亲自指挥甲板以上的战斗。”奥克塔薇尔说。
  “祝好运!”魏斯道。
  “祝好运!”奥克塔薇尔冲着他笑了笑。
  两人就此告别,各守一边。
  之前魏斯目睹过联邦军飞行编队攻击诺曼战舰的场面,相较而言,这些诺曼战机的攻击显得杂乱无章——它们既没有鸬鹚捕鱼那般高超的飞行技巧,也没有大雁群飞的默契。它们各自为战,犹如苍蝇乱飞,就差自己人撞上自己人。它们以机枪为主要武器对运输舰展开攻击,大多数时候是平飞或是小角度飞行,机头对准目标便匆匆开火,因而攻击效率差强人意。
  正因为敌机的攻击缺乏章法,运输舰上的舰员们和支援他们的特勤部队官兵才能凭借少量自卫武器坚持这么久。在奥克塔薇尔的号令下,特勤部队直接投入战斗,战士们纷纷以随身携带的武器向敌机开火,但这不同于步枪打军舰那种疯狂而无畏的举动,事实上对付敌人的飞机,特别是在它们速度不够快、结构不够坚固、火力不够凶猛的时候,士兵们还是可以利用手里的机枪步枪甚至于手枪发挥一些杀伤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在战场上飞机很容易被击落,而飞行舰艇的战略威慑力并没有随着地位的下降而迅速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魏斯的特殊技能,对于这样的战斗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用机枪、机炮对快速移动的目标射击,考验的是对目标移动速度和移动轨迹的判断,是对射击状态和时机的把握,跟视野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了,得益于巴斯顿军校时期修炼的炮术能力,魏斯担当射击指挥官的效用还是要比普通士官、士兵更好,他在几个炮位之间来回察看大伙的战斗状态,对他们的观瞄射击节奏进行校调。有的炮位原配舰员已经伤亡殆尽,由特勤部队的战士全面顶替,有的炮位仍以舰员为主。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没有人懈怠或是怯懦,而是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这场激烈的战斗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敌机来一波、走一波,前前后后被击落了十几架,但依然前赴后继,无所畏惧,它们的射击精度和强度有限,但攻击的次数多了,造成的伤亡和破坏也在持续累计。魏斯所在的右舷,战斗人员倒下了一批又一批,弹药的消耗亦是惊人。过了约莫一个小时,好不容易出现了短暂的战斗间隙,军官们纷纷前来报告,不仅随身携带的弹药已经用完,运输舰上储备的弹药亦已所剩不多。
  一名战士递过来水壶,魏斯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喉咙已近干涸,他猛灌了两口,又倒了一点擦脸,这才感觉清醒了不少。战斗的狂热让他有那么一段时间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这个时候,他想起来自己不应该局限于这种战斗,而应该兼顾大局,审时度势地判断形势、提出建议。他让大伙抓紧时间救治伤员、整备弹药,做好跟敌人继续战斗的准备,自己毫不迟疑地奔向运输舰指挥室,当他抵达之时,奥克塔薇尔也正好赶到。他们相互看了看,由后者对少校提议:“伤亡很大,消耗很大,不知道我们还能坚持多久,是不是还要按继续按这条路走?或许我们应该去转向南边,南边敌人的守卫力量更薄弱。我们可以从边缘之海飞过,碰碰运气总比在这里被敌人消耗致死好吧?”
  少校应道:“我们离莫纳莫林山脉还有大概五个小时的航程,敌人的空中力量一大半都部署在北方,还有一些部署在莫纳莫林山脉,此前我们遇到的,很可能是部署在敌人首都防御圈的力量,现在我们已经离开了他们的防御范围。运气不坏的话,我们最多再遭遇敌人两到三个波次的攻击。”
  奥克塔薇尔皱着眉头说:“那是在运气好的情况下,如果运气不好,四波、五波、六波甚至更多,我们能扛得过去吗?就算我们可以无视弹药的消耗、人员的伤亡以及看不见摸不着的运气,这艘运输舰是否还能坚持到那时候?”
  魏斯没有急于介入他们的争执,而是思考如今为什么现在会处于这样艰难的处境?按照原先的计划,这几乎是最差的情况,可以预见的各种情况中最坏的结果。难道一切只是偶然?
第127章
惹不起就躲吧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白天穿过敌人的领空?”
  魏斯的声音打断了奥克塔薇尔与哈格莱斯少校的争执,他们两人连同周围好几名军官,一下子都把目光集中到了他这边。经过刚刚的一阵思考,魏斯虽然还有不少问题没想通,但他却想明白了一点: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无论他们采取哪条航线,都会被敌人拖到精疲力竭,直至失败。
  “按照原定的计划……”
  “不,问题就出在这儿——原定的计划出现了大的问题,我们不能再依照原定计划执行下去了。”
  少校刚开口,便被魏斯以一种很不礼貌的方式打断了,脸色更是阴沉,可事关重大,他不得不耐着性子听魏斯接下来要说什么。
  “白天,在敌人的地盘上飞行,目标实在太过明显,敌人飞行舰艇和飞机都能够从很远的地方发现我们,然后扑过来。如果是晚上,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魏斯言简意赅地说。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当然宁愿在夜间穿过敌人的领空,就像来时一样。可是。问题在于现在怎么能做到!”少校急吼吼的反问道。
  虽然敌人的飞机暂时没来,可是。敌人的飞行舰艇仍像影子一样跟着后面,这艘联邦军运输舰的绝对速度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很难彻底摆脱这些盯梢。
  “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魏斯领着大家来到了挂在指挥室墙上的大幅地图前,这幅地图以诺曼帝国的地理地形为主,仔细查看细节,会发现它不是常规的印刷品。事实上,这份地图源自于情报渠道,而无论战前还是战时,联邦境内几乎找不到一张像样的诺曼帝国地图,当然在诺曼帝国,情况可能也差不多。人们如果要在本国旅行,从书店或邮局获得的旅游指南仅仅是简略的路线示意图,甚至不能完整地反映某一个地方的地理轮廓。
  站在地图前,魏斯指着他们要去的地方,那宛如白色长墙的莫纳莫林山脉,说道:“我们离莫纳莫林山脉还有四五个小时,足够敌人组织起多次空中拦截,特别是在靠近山脉的地区,敌人的阻击肯定会非常猛烈,我们甚至有可能遭到敌人地面防空炮火的伏击。以这艘运输舰的构造和防护能力,我觉得安全穿过这片区域的几率实在太小了。那么,诸位,既然前路难以通过,就得变通,白天想办法找个地方藏起来,等到夜晚再上路。”
  毫无疑问,魏斯的建议在逻辑上是行得通的,但正如哈格莱斯少校刚刚所提,如何摆脱盯梢者?对于这个疑惑,魏斯紧接着解释说:“我的建议是调头往南飞,让敌人以为我们要去边缘之海,但实际上我们不跑那么远。这里,是诺曼帝国地形最复杂的南部山区,我们降低高度,在山峦之间穿行,利用地形干扰追踪者的视线,然后找合适的地方急转方向,只要两次,就可以把敌人抛开,然后钻进山谷中隐蔽起来。诸位,这片区域地域辽阔,只要计划得当,以少校的指挥能力,隐蔽起来应该不成问题。等到夜晚,再往南飞一段距离,然后向东,再往北,能避开敌人的搜捕追踪,翻越莫纳莫林山脉,回到联邦。”
  “你说的确实是一条出路。”哈格莱斯少校最先回应说,“理论上近乎完美,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地方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危机重重……许多细节都可能导致我们满盘皆输,比如说,你寄希望于我们利用地形甩掉追兵,可是,我们这艘运输舰要在山峦之间穿行,本来就是高难度、高风险的,要想保证安全,就必须降低速度。可是,如果降低速度,那就很难躲不过敌人的追踪,甚至被敌人追上来一通炮火给干掉。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向滑雪者一样在这些山峦之中灵活挪腾,既要避开山峰和障碍,又要让敌人跟不上我们的节拍,这谈何容易?最后,我们还需要找一个合适的隐蔽点。可是对于这片区域,我们并没有事先进行侦察,也没有可靠的情报来源。我担心我们隐蔽之后被敌人发现,那样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听到少校的分析与担心,魏斯不住地点头,这些确实是需要考虑的要点,能想到这么多,证明眼前这位航空部队指挥官的确是个好手。等他说完,魏斯不急不忙地回应道:“您说的没错,这些都是客观情况。只是,眼下的形势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再说了,我们不是还有一位内应么?或许她对这些地方会有一些了解。”
  “抱歉,龙,这个希望恐怕要落空了。”奥克塔薇尔插话道,“那位女士虽然利用自己的身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但她的作用仅限于格斯蒂以及诺曼帝国东部地区,对于南部的地形地貌,估计她帮不上什么忙。”
  出于保密的需要,奥克塔薇尔没有将那位姑娘的身份和身世说得太明,但话到这里,魏斯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只好断了这种猜想,从其他方面再谋出路。
  众人正商量着,负责警戒瞭望的舰员突然大声提醒说,北面发现敌机,大概有40架!
  “做好战斗准备!”少校连忙下令。
  敌方机群接踵而至,只一个多小时,前前后后来了有两百多架,这已经远远超出了魏斯最初的预计。事实不会说谎,诺曼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出动这般规模的作战飞机,其总体持有量估计十倍甚至十几二十倍于此。拥有如此强大的航空力量,要不是因为某些政治原因,这场战争他们还是有实力继续打下去的。魏斯的发散式思维,让他不由得深入思考诺曼人为何会在平时极少受到联邦军威胁的腹地部署如此庞大的飞行部队,难道敌人的内部争斗没有像外界揣测那样趋于平息,而是暗流汹涌,掌权者不得不将可靠的军事力量部署在国内各处要害,以便于震慑那些反对者?对于前线的联邦军官兵们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对抗诺曼军队的压力减小了,可是对于在敌后执行任务的特勤部队以及这艘运输舰上的官兵们来说,这绝不是什么好消息——在接下来的是几个小时里,他们还会遭遇更多的敌人。
  由于敌机来袭,魏斯和奥克塔薇尔又回到了各自的战斗岗位上。如果这些诺曼战机挂载了航空炸弹,那么这艘运输舰撑不了几分钟就会被干掉,所幸这些蜂拥而至的敌军战机依然是战斗拦截型号,也就是说,诺曼人的战机部队当前的主要定位依然是对付联邦军的作战飞机,联邦军的飞行舰艇则继续交由诺曼舰队对付,这是一种田忌赛马式的策略,也是符合双方技术特点的战略部署。
  视线中,那些深色涂装的双翼机以泾渭分明的编队轮番扑来,它们似乎比之前那些同伴更具侵略性,飞行技巧也显得高一档,它们盯住运输舰的主要火力输出点——位于两舷的防空炮位展开攻击。为了打得更准,它们逼得非常近,魏斯甚至可以看清那些诺曼飞行员年轻的面容,而驾驶舱里那些朝气蓬勃的脸庞,让他不由得想起了第一次搭乘尼古拉驾驶的飞机,从巴斯顿军校一路颠簸回到洛林的情形,回味起来,那是何等奇妙的旅程……
  同样年轻的诺曼飞行员驾驶战鹰呼啸而过,每次扫射之后,它们在空中盘旋整队,重新寻找机会。经过连番交火,这艘联邦运输舰上的舰员以及特勤部队的战士们也在不断积累和汲取防空作战经验,他们越来越能够沉住气,等到敌机靠近之后再集火攻击,从而节省弹药、提高战斗效率。这般激烈交锋持续了大约20分钟,40架敌机被击落了3架,余下的跟来时一样,成群结队地飞走了,而运输舰不仅多了数以百计的弹孔,战斗人员也伤亡数十,只不过敌人的子弹依然没能击穿运输舰的重重仓壁,破坏重要的内部设施。
  这一波空袭刚刚结束,还没三五分钟,又来了十几架诺曼飞机。这十几位可不是来送人头的,它们从运输舰上空掠过,魏斯分明看到它们的机腹下挂了圆滚滚、黑乎乎的炸弹,这可不太妙!从这些炸弹的攻击力来看,只需要一枚就能让运输舰蒙受重创,一旦受损,所有的设想、所有的期望都将归零。
  “那些是敌人的攻击机,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别让它们靠近!”魏斯大声提醒战斗人员。
  因为挂载了炸弹,这些诺曼飞机的速度比之前那些战斗机要慢不少,当它们在空中盘旋调整之时,姿态也显得颇为笨拙,还没发起第一轮正式攻击,有一架就已经被运输舰上的火力给击中,如折翼的鸟儿般坠落。不过,同伴的暴毙并没有让其他诺曼飞行员放弃战斗,他们很快从运输舰正前方或正后方扑下来——对于身形修长的飞行舰艇,最适合投弹的方式便是沿着它的纵线俯冲,在合适的位置瞄准投弹,既保证了命中概率,又能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魏斯连忙借助舰上的通讯电话提醒少校,对付这些挂载炸弹的敌机必须实施空中机动。少校冷冷地回了句“我知道”,便中断了通讯。几乎同一时间,运输舰因紧急转向而出现了轻微的侧偏和颤动。相较于巡洋舰和巡防舰,它的机动能力并不出色,但全力以赴的转向,还是让它有惊无险地避开了敌机投下的第一枚炸弹——那黑乎乎的东西几乎擦着右舷落下,目睹此景者莫不惊出一身冷汗。
  “真该死,这就像是敌人的投弹训练。”魏斯嘟囔了一声,除了继续指挥射击,一点办法也没有。
  片刻过后,运输舰反向急转,在空中走起了S形。这增加了敌人投弹命中的难度,但同时也降低了相对航速,紧跟在后面的三艘敌舰又趁机拉近了一些距离,想要摆脱它们愈发艰难。
  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一波攻击,全体战斗人员终于等来了无法预知长短的战斗间歇,魏斯和奥克塔薇尔又不约而同地回到了指挥室。经过了刚刚的战斗,哈格莱斯少校显然已经拿定了主意,他看着魏斯说:“好吧,克伦伯-海森先生,我们别无他路,只能依照你的计划调整。”
  魏斯没有因为之前的不愉快而给少校脸色,他识趣地送上了恭维,以便让这位飞行舰艇指挥官拿出十足的斗志来:“少校,我们相信你一定可以带领我们走出绝境,你可是联邦军最出色的运输舰指挥官。”
第128章
以柔克刚
  既然决定要采纳魏斯的建议,哈格莱斯少校迅速付诸实施。运输舰调头往南飞,在云端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灰黑色的弧线——燃煤锅炉满负荷运转时产生了大量未经充分燃烧的烟尘,遇到冷空气形成了滞留时间较久的悬浮颗粒。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运输舰有机会躲进云层,敌人依然可以通过长长的烟迹追踪到它的去向。
  转向之后过了十多分钟,天际那端又出现了成群结队的敌方作战飞机,但这次情况很特别:它们在后面追赶了一阵子,眼看就要追上了,居然半途而废,自行撤走了。以正常逻辑推测,这些飞机应该是来自于距离较远的机场,在它们追赶运输舰的过程中,油料消耗过半,如果强行展开攻击,所剩的油料不足以支持它们飞回出发机场。可是,这个看似合理的逻辑有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这里是诺曼帝国本土,诺曼人的飞机就算燃料告罄,也可以就近寻找机场,再不济也能寻找平坦的草地或是道路降落,唯一能够解释这个矛盾的,便是这些作战飞机在执行作战任务时不能在其他机场或基地降落。如若出现“错位”,可能引发某种难以调和的摩擦——在魏斯的认知体系里,东方岛国的马陆马粪之争、德三的戈林之祸便是活生生的事例,而它们恰恰跟诺曼帝国一样,是高度集权的军事国家。
  不管怎么说,运输舰调头往南,锵锵躲过了一波攻击,此前的种种阴霾似乎也就此烟消云散。在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他们居然只遭受了两波空袭,而且投入攻击的敌方作战飞机每次都不超过30架。在这样的形势下,战斗人员利用所剩不多的弹药艰难地顶住了敌人的攻击,没有让这艘运输舰在突围过程中进一步受到破坏。
  进入诺曼帝国南部山区之后,诺曼人的飞机便彻底从视野中消失了。没有了敌机空袭的威胁,特勤部队的战士们在帮忙搬运弹药和处理伤员之余,可以轮流休息。奥克塔薇尔和魏斯也没必要都呆在指挥室,他们商量之后,由奥克塔薇尔先休息,过一个小时再来替换魏斯。
  诺曼帝国南部的军事部署比北部薄弱,这是之前就已经预料到的。没过多久,三艘追踪而来的敌方飞行舰艇又有一艘似乎因为机械故障而退出了追击行列。调头向南这般好处多,少校对魏斯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趁奥克塔薇尔不在,他似笑非笑地说,如果魏斯能加入航空部队,会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因为他的技能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而且他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从容、镇定以及一流的判断力,比起很多现役的战舰指挥官都要出色。
  魏斯并不记仇,但也没有给对方好脸色,他不冷不热地反问:“您这是在挖墙角吗?”
  “不,当然不。”少校连忙辩解道,“我只不过是推荐,出于公心,觉得你在航空部队更能施展才华,如此而已。”
  “事实上,我打算在战争结束之后退役,回到我的家乡洛林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整天跟这些用来杀人的机器相伴。”魏斯坦然表达了自己对战争机器的厌恶之情。
  少校似乎很理解他的这种心境,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是啊!在军队呆久了,满脑子除了作战就是训练,想想确实很枯燥。如果能过平常人的生活,也是不错的选择。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勇气和决心。”
  这种妾有情郎无意的事,多说也无益,话题到此结束。少校继续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飞行指挥上,而这确实是个非常考验技术和经验的活计,不仅仅是指挥室里的军官和舰员,外部观测台以及舰艏观察室的人员也都加入进来,如脑细胞一般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这段时间,留在指挥室的魏斯算是个称职的帮手,他在指挥室的大地图前研究那些代表地形地貌的标注数据,找出理论上具备可行性的区域供魏斯和他的职业航空军官们参考,后者结合观察到的情况再加以判断、调整。最后,他们选定了一座海拔接近一万尺的山峰作为甩开追踪者的第一个战术拐点。
  这座巍峨的高山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在一众山峦的簇拥下形成了不规则的莲花状。在少校的指挥下,运输舰全速朝着那高耸入云的山峦飞去。它的航线几乎直切山脊,等到飞过了山峦的投影,它突然转向,几乎是一眨眼的功夫从敌人的视线里消失了……这一招当然还不足以摆脱敌人的追击。接下来,运输舰迅速降低飞行高度,进入了簇拥高峰的群山之间。少校不断发出转向或调整飞行高度的指令,而这艘联邦军运输舰俨然成了一只训练有素的猎鹰,屡屡擦着险峻的山体飞过。
  在左弯右拐地飞行了一段距离后,前方出现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河谷,少校当机立断,指挥运输舰继续下降,将身形隐遁在这河谷之中,而且下令所有的锅炉停止添加燃煤,转而以柴油机带动浮空设备和水平推进器。这样一来,运输舰的速度锐减,跟魏斯他们最初谋划的全速前进存在出入,但是结合周围的地形,魏斯知道这是少校依托他出色的指挥技巧进行的调整。运输舰的速度越来越慢,慢到了一定程度,飞行姿态重新稳定下来,这时烟囱排放的燃烟大概只有锅炉满负荷运转时的十分之一,对于避开敌人的视野非常有帮助。
  沿着河谷飞行了大约二十里,运输舰在岔口转入另一条更加狭窄的河谷,在转向过程中,舰体几乎碰到了右侧的土崖,但少校始终稳坐钓鱼台。运输舰越飞越低,几乎贴着河面飞行,这种状态意味着高度的隐蔽性,但也是一种巨大的冒险:如果敌人识破了它的躲藏路线,从高空直追过来,那么,它们就可以用舰炮对贴近地面飞行的运输舰展开无情的攻击,炮火直射的准度可不是菜鸟飞行员投掷航空炸弹所能够比拟的。
  沿着第二条河谷飞行了十多里,少校指挥运输舰“跃出”低洼的河谷,从几座山势险峻的山峰之间穿过。此间,魏斯特意去了指挥室上方的露天观测台,两艘敌舰已经完全不见了踪影。很显然,敌人对这艘运输舰大胆的路线缺乏预期,它们一开始高耸的山峰阻挡了视野,绕过山峰之后,发现目标已经钻进了群山之中。当然了,诺曼人不会傻傻的跟着联邦军运输舰钻山谷,那样反而很容易跟丢目标,正常情况下,他们只需要保持原有航向和高度在空中等待时机,一旦目标再度现身,哪怕距离被拉开了,也可以继续尾随其后,利用无线电向友军通报其位置,由上级指挥官相应调整部署——只要它还在诺曼帝国境内,便难逃笼中鼠、翁中鳖的命运。
  当运输舰离开这片山峦叠嶂的“巨人丛林”,魏斯再度回首,肉眼已经看不到敌方战舰的踪迹了,但在他的特殊视野里,两艘诺曼巡防舰清晰可辨,这意味着它们还没有被完全甩掉。相比于战术还不够成熟的作战飞机,诺曼人在飞行舰艇的使用上要老辣许多,这两艘诺曼战舰一艘守在接近两万尺的制高点位置,俯瞰着这片多山多水的区域,一艘在离地大约三千尺的高度游弋,而且两艘战舰的横向位置有意错开,只要目标还在那里,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它们重新锁定……
  探清了敌我形势,魏斯飞快地回到了指挥室,向少校建议,运输舰继续以柴油机提供动力进行低速飞行,以免因为锅炉运转产生的烟尘而引起敌人的注意,但少校一脸郁闷的告诉他,自己已经按照之前的计划发出了全速前进的指令,司炉工早把新的燃煤填入锅炉了,此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逆转这一进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2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