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燃魂(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239

  听魏斯这么一说,鲁道夫终于变得认真起来,他盯着这个许久不见的年轻后辈看了好一会儿,点了点头:“你确实成熟起来了,龙侄。你说的这些,其实是在融资中非常客观、冷静的操作。不过我想说的是,在商业合作中,不仅要讲规则,更多时候还是要讲交情和互利的。你让我赚钱,我帮你赚钱,这样合作才能长久,才有可能逾越一些世俗的条款,知道吗?”
  魏斯笑了起来,他对鲁道夫说:“既然如此,不妨一边喝茶一边聊聊我设想的这个大计划。听过之后,您再决定给我多少贷款的额度。如果您这里可以取得足以覆盖整个项目的贷款,我可以考虑在您这里先办,等到今后有其他的需要再跟别人谈合作。”
  “好!”鲁道夫立即应答道,“洗耳恭听!”
  在这个下着沥沥小雨的午后,魏斯用了大约一刻钟时间,以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的表述,向鲁道夫介绍了自己的全盘计划。这位资本界的大佬闭上眼睛考虑了一会儿,问道:“对于这个计划,我有两个疑问……第一,如何确定你所说的那种矿产资源代表了未来?第二,你如何确定你准备重金投入的那些机械有如此可观的市场需求,而且是军民结合、永不过时的?”
  厉害的老手,总是能够看到问题的关键。魏斯的计划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潜力,既是基于历史性的判断,也是建立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上。铝在奥伦斯星球上已经有了发现和运用,只是还没有达到普及化和商业化的程度。到目前为止,它还只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实验品,至于说代表着未来战争发展需要的机械动力,那是一个符合战争逻辑的趋势,并不会因为新原石和飞行战舰而改变。这个逻辑在刚刚结束的战争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充分的验证。随着飞行技术的发展,几十架战斗机就可以狠狠修理一艘强大的飞行战舰,而几十架战斗机的造价可能还不到一周飞行战舰的百分之一,这便是技术与技术的对比。至于地面的战斗,毫无疑问,当双方在空中斗得难解难分时,地面的战斗仍要由地面部队来解决。因此,坦克、自行高炮、自行火炮、摩托化部队,这些都具有现实价值,也代表了未来军事发展的趋势。
  在鲁道夫面前,魏斯当然没必要把自己的老底都兜出来,他笑着说:“任何商业都有风险,就是战争中的作战行动一样。战场上指挥官如何判断敌人的动向和敌人的部署,那么在商场上,我们同样也需要用自己的判断去做出一些抉择。您所说的两个问题,是我个人基于各方面信息和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判断,我相信它们是正确的,所以我敢于将全部的身家都押上。如果您认可,您大可以将这笔业务交给我,如果你觉得存在质疑,或者持反对的意见,那么我建议您跟其他银行机构以及财团共同分担这个风险。”
  魏斯说的很在理,鲁道夫没有像刚才那样大言不惭,他低头沉思了许久,问道:“你的这个计划是否有一份书面的方案可以让我细细研究一下,过几天再给你答复。”
  魏斯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一本夹子,在里面抽出了一张纸放在了鲁道夫面前。这个肥硕的中年人有些意外,他拿起纸看了看,这上面的内容甚至比刚才说的还要简单。
  “您所说的方案,我确实有详实的,但这是我的作战计划,是绝对的商业机密,您说呢?”魏斯笑道。
  鲁道夫有点尴尬的干笑了几声,点点头:“好吧,龙侄!我不得不承认,虽然你的理性让我有些不太愉快,但你确实是一个商场上可信的伙伴。这样吧!今天我先不给你准确的答复,但可以肯定是这笔业务我一定会参与至少一份,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最大的那一份。作为我对你的支持,我们会给你最优厚的条件。”
  魏斯站了起来,主动伸出手:“希望我们合作愉快……一如既往的!”
  鲁道夫煞有介事地站起来与之握手:“没错,一如既往!”
第3章
技术支持
  鉴于洛林工业者联盟第一次大会举办在即,魏斯在奥城谈好业务之后,便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梅森。在这里,几个发起者共同租下了位于市中心的一栋酒店,他们以上一次老战友聚会为基础发出了400多张入会邀请,后来又应伙伴们的要求陆续补发了300多张,而实际到会人员依然要比他们发出的邀请多出很多,以至于这个酒店足以容纳八百人的大厅被参会者挤得满满当当。这般规模,当然无法像圆桌会议一样各抒己见,而是遵循议会式的规则进行讨论和表决。经过几天的热烈讨论,众人求同存异地罗列出这个工业者联盟的组织体系和运行规则,参会者投票选出的19名联盟委员会委员,得票最高的7人担任理事,魏斯众望所归地担任理事长。在联盟委员会的组织下,大会以投票的方式决定了洛林工业者联盟的33项规则——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个商会性质的民间组织,只不过成员之间因为有战友这一层关系而更加紧密。
  在联盟的架构和规则确定之后,此次大会的最后一项议程便是敲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讨论焦点再次集中到了洛林的矿产开采、加工该依托铁路还是河运。经过充分周密的准备,魏斯的河运拓展方案以充分的数据、准确的计算以及有理有据的推论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大多数与会者认同这个运河拓展计划,但正如魏斯所料,联盟成员虽然超过了1000人,他们能筹集到的资金还远不足以支撑这么一个庞大的计划,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对于河运拓展计划特别是修建一系列运河持谨慎的支持态度。在许多人的既有概念里,这种浩大的工程应由政府来推动,而不是倚靠民间组织。事实上,在这次大会召开之前,魏斯已经从洛林临时政府那里得到了准确的表态,他们三五年之内不可能拿出资金来修建基础民生之外的公用设施,有限的资金必须用来保障平民大众的温饱和医疗需要。
  洛林工业者联盟第一次大会顺利闭幕后,魏斯又马不停蹄地乘火车前往首都自由城。在那里,他跟妹妹贝拉匆匆见了一面,然后直奔阿尔斯特理工大学去了。这所大学相当于军界的巴斯顿军校,在联邦的理工学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这里不仅教书育人,更有多个联邦一流的理工类科研机构。
  除了困扰洛林工业者联盟的运输问题,魏斯亦为克伦伯-海森家族制定了“一主线两脉络”的转型战略,主线便是军民两用机械设备制造,在和平时期这条腿主要走矿产和农用设备线路,生产挖机、拖拉机、摩托车、农用飞机,一旦进入军备期,可以快速改产各型军用车辆和作战飞机;两条脉络其一是新金属材料冶炼合成,特别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具有非常高经济和军事价值的轻金属材料——铝合金,其二就是动力引擎研发生产,重点是可供车辆使用的柴油引擎以及轻量级的航空引擎。在技术的积累上,魏斯设定了两条腿走路的路线,一条是找大学、研究机构合作,逐步掌握“核心科技”,另一条是跟洛林本土的企业,诸如劳伦斯汽车制造工厂进行合作,力争短期形成基础生产力。
  阿尔斯特理工大学坐落在自由城北郊,这是个规模堪比小城的综合性理工大学。它有九个最顶级的学院和若干研究机构共同组成。在联邦,说起这所大学,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联邦工业之所以强大,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一流的科技水平,而一流的科技水平得益于阿尔斯特理工大学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精英人才。魏斯慕名而来,不寄希望于“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奇遇,而是拿出诚心实意取真经、三顾频烦天下计的心态前去。
  这所大学没有高耸的围墙或者铁丝网,而是一个完全开放性的校园。走在这里的林荫小道。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跟巴斯顿军校截然不同,它勾起了魏斯更加遥远的关于学校的记忆。他虽然带着明确的目标来,但初来乍到,还是放下包袱,在校园里走马观花。这里有很多在外观别致的建筑,也有修剪精致的花圃,还有露天的演讲场所,以及众多颇具书香气的教学场所。朝气蓬勃的学生来来往往,看起来丝毫没有受到战争以及战后萧条的影响。
  漫步这美丽的校园,魏斯有些心动,如果没有那些惊心动魄的阅历,也没有那些气壮山河的战斗,他甘于当个平凡的人,努力到这高等学府来深造一番。可是,这一切在那场战争之后已经变得不可能了,那颗强大的心脏,注定是要干一番事业的。
  在这个大学转悠了半天,魏斯找到了地理地质学院的办公楼。这办公楼外各处摆放的各种形态和质地的石头,还有那些山川河流的微缩景观。进入办公楼,既没有秘书拦路,也没有门卫盘查,他就这样边走边看边问,很快来到了一扇普普通通的房门前。敲响房门,听到一个低沉的声音:“请进!”
  魏斯自行推门进入房间。一个头发梳理得非常整齐的白发老头坐在一张偌大的堆满了书籍和草稿纸的桌子后面,正拿着铅笔盒放大镜在研究一份地图。
  “您好,杨教授!”魏斯用客气的口吻打了声招呼。
  桌子后面,那位老者抬头看了他一眼,见是陌生面孔,又低下了头:“稍等片刻。”
  十多分钟过后,他终于在地图上写画完毕,这才重新抬起头:“噢,抱歉,先生,您刚刚说什么来着?”
  魏斯一直站在原地,军人的素质让他可以在更长的时间里岿然不动,他笑了笑:“该说抱歉的应该是我……您应该就是阿尔弗雷德-杨教授吧!”
  “是的,是我。”老头搓了搓手,从办公桌后面走到魏斯跟前来。
  “我叫龙-克伦伯-海森,来自洛林,今天之所以冒昧前来,是因为我这里有一项互惠互利的合作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支持。具体来说,就是我准备赞助你们的研究,同时请你们帮助我们做一些勘探和设计。”魏斯开门见山。
  听到来了赞助,这位老者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喜悦之情,但也没有厌恶的神色。他勾着头,掠过老花眼镜看着魏斯,那表情说不上厌恶也没有质疑,而是纯粹的打量。
  “克伦伯-海森……噢!我想起来了,我们听说过你们的事迹——勇敢的洛林游击战士!带领洛林人民坚持不懈地抗击敌人!是你?”
  这最后一个问号,大概是对魏斯这么快离开军队感到有些意外。
  “没错,是我,我刚从军队复员回到洛林,想带着我的家族和我的老战友们为洛林——为我们的联邦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当然了,这些事情,于公于私都有益处,所以,冒昧前来寻求技术上的支持。”
  老头儿点点头:“是开采矿石,需要我们去帮忙勘探?”
  魏斯笑道:“您只说对了一半,我们不仅要开采矿石,还准备修造运河,使货物运输更加便捷。开采矿石也不仅仅是开采普通的铁矿、煤矿,我们想发掘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说铝,用于制造铝合金。除此之外。我们还准备利用这些高效的运输和更好的材料在机械制造方面干一番事业。”
  魏斯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自己的设想,但侧重点跟在鲁道夫大叔那里说的有所区分。
  老头显然对这番说辞很感兴趣,毕竟以前那些陈词滥调他已经听腻了。他把魏斯引到了办公桌旁的小茶桌,那里只有两张小藤椅。在来之前,魏斯也打听过,这位阿尔弗雷德-杨教授是阿尔斯特理工大学最顶尖、最有才华的教授,担任地理地质学院的院长也有十多年时间,在这种等级的专家当中,他的脾气算是比较温和的,但象牙塔里的人大多性格坦率、爱憎分明。如果不是话题投机,那么无论来者是什么身份,他也不会请你坐,而是简单谈完公事,就将来访者打发给助手们去处理。
  魏斯能够在藤椅上坐下来,说明老头至少在心理上对自己不排斥,至于是游击英雄的角色加分还是自己奋发有为青年的形象加分,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他没必要去深究那么许多。
  老者没给他倒茶,两人就这样干坐着聊天。
  “洛林,我很多年前在那呆过很长时间,那有好几个矿场是我当年当助教的时候带着学生们一起勘探出来的。当然了,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后来商业化的勘探展现出了更高的效率,慢慢的,人们更喜欢去聘请那些专门的勘探公司。如果我是你,我也应该去请那些专业的勘探公司。相较而言,他们的花费并不会比给我们的赞助多很多,而且他们更好打交道,不像我们往往过于计较一些学术性的东西。”
  老头这般直白,让魏斯觉得这是个有趣的人。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中无一。他饶有兴致地说:“如果我们筹划的只是一些短期的商业行为,只是想当富有的矿主,那么大可以去找那些商业勘探公司合作。我和我那些有理想的战友们组建了一个名叫洛林工业者联盟的商业组织,我们希望用我们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也改变洛林人的生活,所以,我来到这里,希望请您和您的得意门生们对洛林进行一次更加全面客观的勘测,看看那些矿场能够在尽可能不破坏地理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采,还有,我们试图改造的那些运河,哪些会给当地人带来尽可能多的福利,那些可能会导致长远的破坏,这些都是我们希望能够妥善考虑好的。再者,在那些商业勘探公司看来,洛林早已经是一个没有太多发展潜力的地方。只有在真正的技术专家眼里,没有哪一块区域是废土。”
  听了魏斯这般陈述,老头哈哈大笑:“你真是个有趣的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以周全的眼光看待环境问题,我很想知道你们准备多少预算,能够把洛林——或者说大部分的洛林地区的生态环境考虑进去。不过,如果你告诉我这只是几千金克朗的计划,你们要的只是修建三五条运河,找七八个新矿,那么跟你说的这些就文不对题了。”
  魏斯很认真地说:“钱的渠道,您不必担心,我们已经基本敲定了数万金克朗的大盘子,这足以支撑我们对洛林中部东部、南部以及东南部的河运体系做一个相对直接而且系统的改造。当然了,这是分步骤进行的,我们会以其中一条运河作为试行,用来修正和完善我们的计划。至于矿场,我们不想遍地挖掘,而是要根据学术性的研究成果,对某一片区域进行集中勘探,并且从新矿区修建轨道运输到最近的河流中实现开采和运输的衔接。这样,这些项目才有真正的可持续性,而不是走到哪算哪。”
  老头儿又是那个勾着头的表情掠过眼镜看着魏斯,看了一会儿,大概觉得魏斯的表情并没有外行人的那种浮夸,也没有眼高手低者的傲慢,他以认真的神情对魏斯说:“这样的话,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们之间的合作可以进行,而且赞助也可以分批到期。我可以调配最好的助手和最好的学生帮助你们,因为我觉得你的计划是一个全新的,很有推广意义的,符合发展规律的计划。你注重的是全面性、综合性、生态性。而不像以往那些人只看到了经济性。”
  “能够得到您的赞许,我感到非常的荣幸。”魏斯中肯地回答道。
  “这样吧!明天这个时候,你再到这儿来,我会把挑选好的领队教授介绍给你。如果顺利的话,他们下个月就可以启程,或者,看你们的时间安排。”
  “当然是越快越好。”魏斯笑着说。
  “再快也得符合我们的办事规律。”老头一本正经的说,“就算你给再多的赞助费,我也不可能让任何一名学生突然中断他的学业去参与你们的项目,必须将教学和实地研究结合起来。明白吗?”
  “是的,当然。”魏斯认真而又从容的回应道,“我们的一切行为,无论商业运作还是技术研究,都必须尊重和遵循科学规律,循序渐进、由表及里,而且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
  老头儿勾着头,第三次掠过眼镜看着魏斯,这个词语在魏斯从前的世界不仅仅是耳熟能详的古语,更是整个国家各项事业务求实效的提纲挈领的精神指引,虽然转换成阿尔斯特语未必那么有原话传神,却足以让这位老学究在心中暗暗赞叹一番。
第4章
容颜与才华
  从阿尔弗雷德-杨教授的办公室出来,魏斯觉得轻松无比,搞定了这一条路,他的计划在技术层面便不会有太多的障碍。既然来到了联邦最好的理工大学,这里其实还有很多的宝藏可以去挖掘,比如说机械学院、冶金学院、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等等。来之前,他多方打听了情况,机械、冶金方面的学术性研究与实践性研发衔接并不紧密,你可以指望地理地质学院的教授带着学生进行矿物矿产的勘探研究,却很难指望机械学院的教授和学生帮你设计出一套很有市场价值的机器——他们研究的是机械的原理,这些理论可以让他们制造出传统机械,或是在既有的机器设计上进行改进。在日常学习之余,地理地质学院的学生们可以去各地搞勘探勘测,而机械学院的学生通常是去大学附属工厂进行实践,主要是操作和维护一些常见的机器,算是勤工俭学。在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机械技术领域,高端的专利往往都掌握在几家制造业巨头手里,格鲁曼集团也只是在军工制造方面占据一定优势,在民用制造领域特别是航空方面,他们完全没有竞争力,只能够充当次级配件供应商,是敲敲边鼓、打打锣的角色。
  基于这些原因,魏斯并不指望在机械学院能够收获“即战力”,而是打算在技术人才方面早做打算。阿尔斯特理工大学的机械学院,办公楼跟教学楼挨在一块儿,外观上没有什么别致之处,也没有摆放醒目的机械设备,办公楼门前偌大的牌匾写着机械学院之名。魏斯大摇大摆地走进去一问,院长先生不在,而那些教授压根没兴趣搭理他,逛了一圈,只好悻悻地离开了。
  走在校园里的林荫小路上,千头万绪搁在一旁,心情完全放松下来,欣赏着各种风景。正走着,一位黑发美女快步从他身旁走过,魏斯只看了眼她的侧脸,虽说没有那种惊为天人的感觉,但也是俏鼻樱唇、肤白如雪的靓丽女子。从背后看,她体态匀称,曲线婀娜,步伐矫健。这时候,魏斯不由得想起了奥克塔薇尔,她也是这般风风火火,只不过眼前这位显然少了军人的那种充满英气的俊美。
  对于美好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景,人们总希望能多看上几眼,然而经历了战争中的那些生生死死,魏斯对人生的许多事情都看淡了很多,他没有加快步伐,更没有上去搭讪的念头,而是慢慢走着自己的路,那俏丽的身影也渐渐远去,消失不见了。
  缘分这种东西,没有人能说的清、道的明。中午,魏斯在校园里随便找了一间餐厅,要了一份很普通的套餐和热茶,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吃着,忽然看到那道靓丽的身影又出现在了视线中,而且端了餐盘在斜对面的餐桌就座。当她的目光不经意朝这边飘来的时候,魏斯拿出了十足的淡定,并且微微挑起嘴角,让自己显得和善一些。
  那位美女只瞥了他一眼,并没有任何表示。在魏斯自己眼里,经过了战争的洗礼,龙-克伦伯-海森原本很是普通的外形条件得到军人气度和稳重品质的加持,在同龄人当中应该达到了中等略微偏上的水准,对异性还是有些吸引力的。只不过在这青青校园里,阳光俊朗的男生不少,第一眼感觉,他依旧是那种泯然于众的类型,没有引起对方注意也不足为奇。
  面对可餐秀色,魏斯不动声色慢慢细品:这美女有着一头瀑布般的黑发,她的长相既不属于传统东方式,也不是典型西方式,而是兼有西式棱角分明的立体轮廓,又有东方人的肤色和唇形。当她若有所思的时候,那神色跟奥克塔薇尔还真有几分相似,而且也是冷若冰霜、生人勿近的感觉,但相较而言,奥克塔薇尔的颜值更高,军人硬核气质也是常人所不具备的。可就是这稍逊几分,让眼前者为美女有别于奥克塔薇尔那种仿佛天界下凡的盛世美颜,更有人间烟火气息。
  有些美女,给人感觉是惊鸿一瞥,却不耐看,有些第一眼看去平平无奇,却越看越有味道。还有些是第一眼很好看,久看也很耐看的类型。魏斯扫光盘子里的食物,悠然自得地喝着口味一般的热茶,欣赏眼前的独特景色。没过多久,餐厅里又来了一个熟面孔——地理地质学院的院长阿尔弗雷德-杨教授。他有些漫无目的地走了进来,似乎还在思考什么问题。很多人向他打招呼,他漫不经心地回应着,直到瞧见这位黑发美女,他瞬间露出了跟气质不符的笑容,径直走到她桌旁,也不打招呼,边在她旁边大大咧咧地坐了下来。
  对于老杨教授,这位美女看起来既不厌恶、也不欢喜,那淡淡的表情感觉习以为常了。老杨教授满脸堆笑地跟她说了几句话,突然看到魏斯,连忙招手道:“哈,克伦伯-海森先生,真是太巧了,一块儿坐吧!”
  这是魏斯求之不得的事情,他端着茶杯坐了过去。黑发美女刚刚似乎也察觉到了魏斯一直在观察她,显得有些不太乐意,但在杨教授面前,她没有将这种情绪表现得太过明显。
  老头儿对着美女说:“这事正巧,你不是说打算带学生去进行实地勘探吗?现在机会来了,这位克伦伯-海森先生将提供一笔赞助给我们,希望跟我们建立一种新型的、长久的合作关系。”
  听了这话,黑发美女对魏斯的态度稍稍有点改观,但并没有立即露出笑容,而是礼貌地点点:“幸会,克伦伯-海森先生!”
  老头儿向魏斯介绍说:“这位是我的得力助手,也是我们地理地质学院最年轻的一级教授——艾莎-杨。”
  魏斯一听这姓名,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啊?你们……”
  老头和黑发美女相互交换了眼神,这般默契,再加上他们之间的姓氏,还有什么可问的?
  “呃,很难想象,居然会有这样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士钻研地理地质这种枯燥的学问。”魏斯话刚说完,就有点后悔,因为这种话似有贬低地理地质研究之嫌。果然,黑发美女不喜欢这种言论,她针锋相对的问:“这有什么不妥吗?谁规定地理地质只能是男生学?”
  “是我唐突了,其实,我只是觉得地理地质不像历史或者美术那样有趣,而且野外勘测勘探非常辛苦,所以,男士干起来可能要方便一些。”魏斯连忙解释。
  这话说的也在理,美女没再顶他,而是冲着老头儿哼了一声:“要怪,就怪他从小培养起了我对地理地质的浓厚兴趣。有些东西,潜移默化了太多年,就变成了一种习惯。让我再去接触其他的学科,实在提不起兴趣来。”
  “原来如此!”魏斯点头表示理解。
  阿尔弗雷德-杨教授对他家闺女说:“这位克伦伯-海森先生,我听说过他的事情,他在洛林被敌人占领的时期,一直坚持带领当地的军民抗击敌人的占领,好像还被敌人俘虏过,后来又逃了出来,接着又率领部队返回洛林,直到把敌人赶走,是这样吧?”
  在黑发美女面前,魏斯有意收敛情绪,以谦逊低调的方式和相对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自己在洛林打游击的故事,并且总结说,洛林游击战争要归功于坚韧不屈的联邦军民,自己只不过是起到了穿针引线作用。
  对于英雄,小杨教授并无不敬,只是对他的话题不太感兴趣,倒是倒是对他父亲刚才所说的事情刨根问题:“你们所谈的新型的长期合作模式,具体是什么?”
  “噢,这件事,我觉得由克伦伯-海森先生来解释会更合适吧!”老杨教授将这个皮球踢给了魏斯。这时候,漂亮的小杨教授已经吃完了饭。趁着老杨教授埋头进餐的机会,魏斯以更加细致的方式将自己的计划说给黑发美女听。这些原本对女士来说没有那么有吸引力的话题,却让这位黑发美女听着很是认真。等魏斯说完了,她一改刚才的冷漠,很积极的说:“这是个很不错的想法,所有的矿产开采和水利工程,都应该有完整的、长远的规划,特别是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可惜,有这种正确眼光的人实在太少了。”
  “我就知道,这事合你的胃口。”老杨教授插了一句。
  “可我得带小甜果去。”小杨教授对他说。
  魏斯一开始还纳闷这“小甜果”究竟是毛公仔还是小宠物,结果听到老杨教授说:“她才四岁,跟你去那么远的地方,你一个人能照顾好她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2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