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燃魂(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239

  在联邦军队撤离洛林之前,魏斯曾向高层进行了专门的报告,向他们特别说明泽的情况,并让泽跟撤到后方的克伦伯-海森家族成员相聚。由于泽的身份和经历特殊,联邦军方限制了他的活动,并对他进行严密监视,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洛林打游击的魏斯并不知晓。
  看到泽一脸淡定,魏斯问他:“你决定做回你自己,做回那个曾经遗失的你自己?”
  “是的。”泽肯定地回答道,“如果没有离开联邦,现在的我也许本就穿着这一身军服,只不过军阶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至于兵种,很难说,没准我就是与生俱来的情报官。”
  “你本来没必要这样做的。”魏斯叹了口气,“战场上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你好不容易才从地狱回到人间,本该跟小肯普一起好好享受和平生活。这场战争即便你不参加,胜利也已经迎来了曙光。”
  泽耸了耸肩:“如果不是小肯普,我确实会如你所说的,远离战场。可是,他跟着你们的时间太长了,将你这样的人视为偶像,而我这种遮遮掩掩、犹犹豫豫的角色,在他面前根本无法树立起一个良好的父亲的形象。我想,与其过失败的生活,不如勇敢地找回自己。”
  听完泽的叙述,魏斯挠了挠头,心里嘀咕道:这事还怪我咯?
  跟此番带队前来的情报官交流之后,魏斯得知他们将泽送到洛林来,正是针对诺曼人的攻势。他们认为泽对诺曼人的思维方式和军事习惯极其了解,让他到这儿来,比游击队更能够及时和准确的找到敌人的集结点。
  这般分析,魏斯觉得也没有什么硬伤,只是一直以来,他心中还是有个不踏实的地方——诺曼人实在太擅长欺骗,而泽在诺曼人的阵营里待了十多年的时间,很多思维习惯已经渐渐同化。如果诺曼人威逼他进行这样一场欺骗,比如说,抓住了他的妻子和女儿,又或者他只是掩盖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将意图藏得很深很深,为的是建立奇功。无论如何,魏斯都没办法彻底的排除这些隐患。
  也许,这根本就不是隐患,而是魏斯自己的心结。他担心泽的到来隐藏着一场阴谋,他担心自己又会被带到塞德林茨面前,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遭到这个诺曼贵族的贬损嘲讽。经历了曾经的那些大风大浪,他的意志足够坚定,心脏足够强大,他不惧怕失败,也不惧怕羞辱,因为他知道光明迟早会降临。他也不惧怕兄弟反目,亲情沦丧,因为他的灵魂依然漂浮在那无垠的天际……
  既然回到了洛林,泽希望能跟魏斯一起参加接下来的空中侦察行动。征求过情报军官的意见后,魏斯同意了他的要求。这是兄弟俩头一次在同一阵营参加军事行动,本该有些小激动,可是魏斯心魔未除,仍旧对泽在自己身边感到一丝丝忐忑与警醒。
  这架侦察机于夜间起飞,以远远超过普通战斗机的速度在洛林上空飞行。泽带了一份地图上来,在飞行途中不断用特制的电筒对照地图进行方位的确认,而随行的无线电员除了利用设备进行侦察之外,还能够通过联邦军在外围的无线电基站倒算此时的大致方位,以达到夜间引导飞行的效果。
  “我推算了十个可能的目标区域,其中一个跟你之前发现的基本重合,其余九个我们今天转一圈,看看情况怎么样。”泽对魏斯说道。
  嘈杂的机舱里,他们使用的是机内通讯设施,也既是耳机和小型通讯麦克风。
  魏斯回应道:“你是基于什么进行推算的?适合的地理地形还是战术上的攻击出发点?”
  “两者合一。”泽回答,“还有,我们这些老相识的常规思维习惯。”
  有些习惯是长年累月所形成的,即便努力的想要摆脱,也很难摆脱。这一点魏斯在上一场战争末期时已经意识到了,而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和平年代他弃军从政,思维方式从原来的军人到政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所以在这场战争中,他的思维习惯跟过去大不相同,这些变化让他在面对诺曼人时更加的游刃有余。
  这,或许是半年来他没有一次陷入极端危险经历的重要原因。
  如果……这一次空中侦察真能够发现敌人飞行舰艇的隐蔽地点,然后让联邦空军将他们给一锅端了,彻底瓦解他们的攻势准备,我应该将充分的信任给予我的这位老兄,而不是继续对他怀有成见吧!魏斯在心里对自己说。
  过了十来分钟,泽通过通讯器对他说道:“前方是我推算概率最大的一个,我们好好观察!”
  魏斯闻声眯起了眼睛,这一瞧,果然发现前方山谷中有大量的敌军存在。等距离稍近一些,他发现那儿有数十艘诺曼人的飞行舰艇。以他特有的观察方式,无需再飞近就能够确定下来,于是,他通过通讯器大声说道:“是的,敌人的飞行舰艇就在那里集结。快记下坐标方位发回指挥部去!不用冒险前进了,我们在附近兜一圈就可以。”
  如同电影桥段一样,魏斯话音刚落,地面突然腾起了一串亮点。那是带有夜光弹的防空火力。也不知敌人警戒哨部署在什么位置,他们肯定是通过听辨便位察觉到了有飞机靠近,从而引导地面的防空火力进行拦截。不过,既然是秘密的据点,在没有遭到直接威胁的情况下,断然不会把周围的探照灯都打开,让所有的火炮都喷吐烈焰,而是让外围的少量火炮进行射击,误导飞行员的判断。
  有了魏斯的明确指令,飞行员迅速驾驶侦察机向上爬升,在附近兜了半圈,便掉头离开了这片看起来深不可测的山谷。随行的无线电员测算出了大致的方位,泽结合地图和飞行的时间方向进行了检算,确定了这一处目标的大致坐标。
  他们果断将坐标位置转回到了指挥部,并明确备注“此为敌军飞行部队集结点”。
  尽管泽和其他机组成员都对魏斯这般断言感到疑惑,在没有靠近目标,也没有窥得目标真容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做到如此的坚决。
  跟往常一样,魏斯并不解释,而是要求无线电员向上级确认,并表示一力承担这样的后果。
  与此同时,远在梅森的诺曼军用航空港指挥掩体里,军官们匆忙将最新的情况报告给在此坐镇的摩格上将——第二隐蔽集结点附近发现敌人的侦察机,而且无线电监测到快速移动的信号源,敌人侦察了第二集结区并派发无线电,从无线电代码来看,很可能是在通报坐标……
  摩格勃然大怒:“敌人怎么会找到我们的隐蔽集结区?我们的防空部队是不是未经授权就对敌人开火了?”
  得到的却只是含糊其辞的回答,摩格更是恼火,他让人向塞德林茨元帅请示。过了约莫半个小时,塞德林茨从梅森的临时住处打来电话,两人在电话里沟通了最新的情况。
  “我强烈建议……”摩格斩钉截铁的说道,“提前开始行动,不能再延迟了,我们的部队准备情况还赶不上敌人的破坏,必须启动,否则我们的胜算会越来越低。”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传来塞德林茨元帅的声音:“好吧,我同意,我们提前行动。那么,准确的时间是?”
  摩格也沉默了一会儿:“明天凌晨五点如何?”
  塞德林茨再次沉默,然后道:“会不会太急促了?”
  “我担心接下来的这一天,联邦军队会对我们的第2集结区展开猛烈的攻击,致使我们的第2集结区像第1集结区一样受到严重破坏。与其如此,不如抢在他们之前发动进攻。胜与败我们拼尽全力,结果交给命运裁决。”
  塞德林茨很快回答道:“好吧!我同意,行动在明天五点准时开始。”
第11章
仰望天穹
  清晨,魏斯爬上山巅,驻足观望。只见东南方向,遥远天际,隐约可见大群黑点。那可不是迁徙的飞鸟,也不是呼啸的战鹰,而是数十艘钢铁打造的飞行战舰!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庞然大物越来越多的采用焊接技术。相较于早前的铆接构造,新锐舰艇少了工业时代的粗犷与狰狞,多了科技时代的简洁与优雅。
  诺曼人的这些舰艇,战斗值远不如当年的主力舰,亦逊色于装甲舰和大型巡洋舰。可是,构造的优化、技术的改良,使得它们更适合批量建造。在上一场战争中,可没有哪一型号的飞行舰艇有今日这般规模,哪怕是低吨位、低成本的巡防舰,在建造规模上也自叹不如。
  泽跟着上了山,站在魏斯旁边。此时从他们背后看过去,兄弟俩的背影和站姿都有种自然而然的默契,哪怕他们已经多年没有在一起。
  “诺曼人孤注一掷,跟我们昨天踩了他们尾巴有些关系。”魏斯谦虚地说。
  泽久久凝望天际,说道:“这些都是飞行舰艇啊!他们真是倾巢而出,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毕其功于一役,应该是我们的战略意图。他们,就算赢了这一仗,也很难扭转战争形势。因为他们的战争潜力已经被我们削弱,而我们才刚刚进入正轨。”
  “这是你们以为的。”泽不痛不痒、不轻不重的说道,“其实,诺曼帝国的战争潜力远比你们想象的大。只不过出于一种诺曼式的傲娇,他们不屑于将所有的力量动员起来,全部投入到战时轨道。你也可以这样理解,那些上流社会的贵族和官员,即便是在战争时期也需要奢华的生活来维持他们的格调。这种奢华的生活,依托于各行各业。如果整个国家都转入战时轨道,许多昂贵的消费品就会逐渐从商店的橱窗里消失,对他们而言,这才是最大的恐慌。”
  魏斯微微有些吃惊,觉得这种情况似曾相识,不由得好奇地问:“以你的了解,诺曼帝国在战争中的动员程度有多高?百分之五十六十还是……”
  泽想了一会儿:“以我的了解,在上一场战争中,诺曼帝国的军事动员度从来没有超过百分之七十,嗯,应该达不到这个程度。至于这场战争,可能因为两位年轻的皇室成员执掌政权的缘故,军事动员度始终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他们想要赢得战争,又缺乏打破常规的魄力;他们既要改变权力结构,又依赖于各大世家、豪门的支持,所以陷入了一种怪圈。设想一下,如果诺曼帝国的军事动员度能像联邦一样达到百分之八十甚至接近百分之百,联邦军队在战场上所面临的压力要增加多少?呃,也许是整整一倍!”
  第一次跟明白事理的人探讨这个问题,魏斯顿时感慨良多。他将目光投向西面,那是莫纳莫林山脉的方向,也是诺曼帝国的方向。
  泽的视线,也从东南移到了西面:“从战役的突然性出发,它们要么是从大后方奔袭至此,要么是隐蔽在作战准备地域。”
  魏斯顿时一个激灵:是啊!光顾着看那壮阔的场景,怎么忘了这茬?敌人来势汹汹,显然是想通过一波流式的攻击来取得胜利,但他们的战斗不可能是一次性的,这些飞行舰艇肯定还要回到集结区域,而且大概率是回到出发的集结区。如果能够锁定他们的位置,并及时将坐标提供给联邦军队,让他们分出部分战力对敌人的集结区进行攻击,即便不能断绝敌人的补给,也能够压缩诺曼人在这场战役中的战术空间。
  于是,他赶忙拉上泽:“走,我们也该为这场战役做些贡献……以我们的方式!”
  泽心领神会,跟着他一路跑向隐藏着那两架高速侦察机的树林。
  昨晚,他们进行了第一次飞行,找出了敌人的一处飞行舰艇隐蔽集结点,而后兜兜转转,快要天亮才返回这里。漫长的飞行耗费不少精力,但长时间侦查也排除了很多潜在的集结点。
  一路跑到隐蔽区,魏斯向值哨的游击队员喊道:“快,叫人,我们要出动飞机,反向探查敌人的基地位置。”
  哨兵连忙去通知同伴们,包括那些飞行员和无线电员。魏斯和泽自己动手将遮盖在两架侦察机上的伪装布和枝叶掀下来。
  游击作战,无论是技术装备的出动还是收回,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有时候几秒钟的间隔,就能够决定成与败、生和死。不出十分钟,两架侦察机便重回蓝天。
  在明媚的阳光之下,魏斯和泽依然同乘一架侦察机,丝毫没有将家族的传承和血脉的延续放在心上,坦然无畏地踏上了新的航程。他们指引飞行员循着先前敌方飞行舰艇的飞行轨迹,反向侦查,意图锁定敌人的隐蔽集结点所在位置。
  敌人飞行舰艇已经离开,天空中淡淡的痕迹很快便消失不见了,但循着大致的方向,再结合地形地貌,不难瞧出蛛丝马迹。
  不多时,飞行员提醒说,前方地面发现敌人的活动轨迹。魏斯当即施展自己的特殊技能,泽结合地图推算位置,他们很快发现,那些诺曼飞行舰艇正是从他们昨夜发现的隐蔽集结点出发的。
  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上级之后,他们决定继续在空中搜寻敌人的踪迹。向南飞行了快一个小时,终于又在天际发现了敌方飞行舰艇的踪影。它们跟之前那一波飞行舰艇显然分属于两个战斗群,并且指向了两个不同的攻击目标。
  反向推测法是个用逻辑思考的好东西,魏斯他们循着敌人的轨迹边飞边找,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搜寻,终于在又一处山谷中发现了敌人活动的踪迹。由于时间稍长,诺曼人已经将飞行舰艇隐蔽集结的踪迹清扫得差不多了,但这对魏斯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在他的特殊视野里,敌人在这一片山谷中部署了不下三十处防空阵地和大量的防空武器,驻扎的士兵有数千人之多。
  从地理位置来看,这里距离洛林东部边界约四百里,地面部队驻扎在这里显然是不利于作战调动的。观察与推测相结合,魏斯迅速做出判断,让无线电员将新的坐标发给联邦军队。
  一次飞行找到两处敌人的隐蔽点,这般收获似乎有些逆天,但魏斯他们依然期待着更多的发现。飞行员表示,这款造价不菲的新式侦察机不仅航速给力,续航力也非常优秀,理论上绕洛林兜两三个圈子是没问题的。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又在洛林南部进行了一番高空侦察,然而可疑的目标太多,要一一去仔细辨认实在太难。在战役已经打响的情况下,光天化日之下,在洛林上空很容易碰到敌人的飞行舰艇和作战飞机——大多数时候,诺曼人的航空部队为了严格执行作战计划,对视线中的苍蝇蚊子置之不理,但也有些负责机场警戒防御的战机战舰盯上他们的侦察机。
  从洛林北部飞到南部,又从南部飞回北部,正当魏斯他们从先前发现的第二处敌军飞行舰艇隐蔽集结点附近飞过时,目睹联邦空军对那里发动猛烈空袭。
  这速度,这效率,真是没得说!
  从空中望去,联邦军投入了两三百架作战飞机,如蜂群一般对敌人的地面目标展开攻击。炸弹如雨点般落下,山谷中狼烟四起,火光冲天。很显然,敌人在这里储备了不少燃料和弹药,现在它们都成了联邦军战绩册上的点缀。
  环顾四周,数十架诺曼战机试图阻止联邦军继续肆虐,但看起来没什么效果。在更高的天际,魏斯隐约瞧见了一支小小的飞行编队。想来那是联邦军的飞行舰艇编组成特殊的战斗编队,既是随时策应空袭敌军集结点的己方作战机群,也是打算伏击从前线归来的诺曼飞行舰艇。
  从战术上来看,这倒是不失为巧妙的策略。
  魏斯看到了视线之外的东西,飞行员却没有这般视力。他避开双方战机激烈交锋的空域,继续往回飞。渐渐地靠近了那些联邦军舰艇。突然间,两架银灰色的战斗机从高空俯冲下来。飞行员瞧见这场景,连忙拉起机头往上爬升,而魏斯远远地就辨认出了那是己方战斗机,于是通过通讯器告诉飞行员,并问他遇到友军部队有没有办法通过无线电进行联络。
  “事先没有安排,我们不知道他们的通讯频率,他们同样不知道我们的通讯频率,我们分属不同的部队。要通过指挥部联系的话,需要一段时间,这肯定是来不及的。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如果他们真是我们的飞机,只要我们保持航向,不轻举妄动,他们不会把我们怎么样。”
  飞行员话音刚落,魏斯眼角一跳,便觉得有光点从附近扫过。子弹破空飞过的声音随之传来,背后不禁泛起一股凉意。
  所幸的是,这些子弹是从比较远的地方飞过的,似乎只是一种警告。正如飞行员所说,只要保持航向,不做出异常举动,那两架银灰色战斗机中的一架便靠近了过来。彼此机翼和机身上的标识,让他们确认了友军身份,然后,那架战斗机在空中摇摆机翅,似乎是给出某种信号。
  侦察机飞行员旋即通过通讯器说:“他们的意思是让我们离开这片空域,这是他们的警戒圈。”
  “听他们的。”魏斯指令道,“他们在这蹲大鱼呢!”
  飞行员连忙驾驶侦察机向中低空飞去。那两架银灰色的战斗机在巡弋了一圈之后,也昂起机首离开了。
  魏斯远远的眯了一下,在高空中隐蔽待机的那只小小的联邦舰队有11艘舰艇,其中3艘的战斗数据看起来像是飞行母舰,很可能属于中型空母,行动速度非常快,每一艘可以搭载40到60架轻型攻击机。这样一只飞行编队,战斗力大致可以跟原先的主力舰分队相提并论,3艘空母的火力输出不逊于3艘战列舰。如若使用得当,它们的威力会比战列舰更强。
  侦察机一降落到地面,魏斯急忙招呼游击队员们将它拖进树林,重新用伪装网和枝叶覆盖起来。在这波澜壮阔的战场上,区区一架侦察机是渺小的存在。只需要一发炮弹、一颗炸弹,甚至是一梭子弹,就能够将它给报废掉。可是对于奋战在洛林的游击队来说,性能优越的侦察机是弥足珍贵的战略级装备。特殊的条件下,发挥出来的作用远远超过自身的性能和价值。
  在这之后,魏斯和游击队员们遁入树林,在预先准备好的隐蔽位置观望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他们通过无线电监听外部的信息,可以从联邦军的通讯频道得到一些信息,有时也能够接收到一些诺曼人的电码——游击队手里虽然有几个月前从敌人营地里缴获的通讯密码本,但现在跟废纸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洛林战役的爆发,是双方正规部队的一次正面对决,意识比拼谋略和勇气的角斗场。战役开始之前,洛林游击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探查到的情报,很可能成为影响战役进程的重要契机,而随着战役的序幕缓缓拉开,他们对战局的影响迅速退化到了一个非常微弱的程度。
  在一段时间的观望和等待之后,游击队员们又重新忙碌起来。天空中,双方的战机你来我往,激烈交锋。那些矫健的战鹰时而在高空缠斗,时而在低空盘桓,时而在遥远的天际,时而在山林上空。当联邦军的战机被击落飞行员跳伞之后,洛林游击队和各地的民众便义不容辞地扮演起了救护队员的角色,而洛林游击队的这些秘密驻地是暂时非常理想的隐蔽所和中转站。
  仰望天穹,人们很难从降落伞的颜色和样式来准确的判断这究竟是己方飞行员还是敌方飞行员,有时候同一片区域会落下几种降落伞,而魏斯每一次都能够做出令人惊讶的判断。他一而再的提醒游击队员们,哪个方向落下的是敌方飞行员,哪个方向是己方飞行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2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