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355

而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争论就显得激烈的多,德国军官团对奥斯曼帝国陆军影响是压倒性的,但是要战胜亲英派,恩维尔帕夏还是以之前的两艘战舰作为攻击点,“英国人认为整个奥斯曼帝国,不如两艘战列舰有价值,杰马尔帕夏对此如何解释?你是一直主张发展海军的,现在我们的海军战列舰被扣下了,连那些没有积蓄的农民都捐款了,英国人羞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
“再者我们和德国人有同盟条约!”恩维尔帕夏提醒着在场的众人,同盟条约签署的时间是八月三日,那个时候德国已经对法国宣战了。
这个时候战争已经爆发,双方都把赌注压在了头几场将要爆发的会战上。法国人拼命的往边境调集重兵,不是为了防守,而是准备一举打入德国境内。法国从北非殖民地向本土运输部队,而英法在地中海的舰队则要负责这些运兵船的安全。最大的威胁来自德国在地中海仅有的两艘军舰:强大的战列巡洋舰“戈本”号和轻巡洋舰“布雷斯劳”号。
协约国立刻愤怒的要求奥斯曼帝国解除这两艘德舰的武装,但德国人想出了一个聪明的点子,他们把这两艘军舰转让给了奥斯曼帝国以代替被英国没收的那两艘,这加深了奥斯曼人的好感。于是,两艘德舰重新命名,升起了奥斯曼帝国的国旗,船员也改着奥斯曼的服装。
恩维尔帕夏提及了两艘战舰的事情,最后语气沉重的道,“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了,协约国是不会在战后放过我们的,面前只有一条路,或早或晚的问题。”
“可我们距离英国和俄国太近了。”有一个犹豫的声音出现,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接壤,南部的领土则和英国人控制埃及相连接。德国人能够驰援奥斯曼帝国么?
“还有波斯湾的美国人,他们的态度不明显,但是他们和英国人有着亲缘关系。”
“这一点可以放心,威廉帕夏非常讨厌英国人。”恩维尔帕夏信心满满的回答道。
谢菲尔德是绝对不会背叛奥斯曼帝国的,但原因是这个时代没人可以知道的。那就是波斯湾的石油,如果奥斯曼帝国给奴隶主一个法理上的土地所有权,别说是面对英国人,就算是外星人站在协约国那边,谢菲尔德也会坚定不移的站在奥斯曼帝国这边。
光是科威特附近,以及波斯湾西岸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算伊朗的土地,就已经有了全世界石油储量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奴隶主已经决定了,未来的美利坚联盟国就建立在这。
紧接着,恩维尔帕夏就收到了谢菲尔德的回电,奴隶主以科威特帕夏的名义,支持奥斯曼帝国的一切行动,保证领地之内的基督徒民兵站在帝国一边。维护中东尤其是波斯湾的稳定。恩维尔帕夏对此非常满意,加入同盟国的决心也更加的坚定起来。
在私人电报当中,谢菲尔德给恩维尔帕夏的电报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如果奥斯曼帝国站在同盟国一边,对俄罗斯帝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俄罗斯帝国的波罗的海港口在德国公海舰队的封锁之下,几乎失去了外援,只要达达尼尔海峡被封闭,俄罗斯帝国就会陷入空前的孤立境地,和协约国的英法再无联系,打击是毁灭性的。”
谢菲尔德绝对不是在乱讲,从历史来看,奥斯曼帝国参战之后打不打得过俄军先不说,但确实是让帝俄陷入到了同盟国的全面包围当中。不然到了战争中期,英国人不会拼死也要打开通往黑海的道路,原因就是帝俄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老板,娜塔莉亚夫人会不会不满意。”发电报之前,保镖头子还在提醒自己的老板,要注意家族团结。
“所以这封电报是你发的!”谢菲尔德双手掐腰,一脸的与我无关道,“再说了,我是奥斯曼帝国的帕夏,我对整个奥斯曼帝国富有义务,只是建议建议怎么了?谁说奥斯曼帝国就一定会按照我的建议,加入到同盟国了。”
目前国联社报纸在欧洲的报道中心,是还没有正式参战的意大利首都罗马。当然这也被奴隶主视为是一个制造假新闻的理想场地,他现在就找不到比罗马更适合的地方。此时的主要交战国,要是国联社不负责任的乱造谣,报纸就是被查封的下场。
选择在罗马,主要也是因为意大利人有看法国人笑话的心里,正好符合谢菲尔德作为一个德吹的理想场地,诸如德国还没有全部动员,战争潜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德国飞艇将降临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首都,诸如此类的报道,淹没了罗马的大街小巷。
不得不说意土战争之后,罗马人就喜欢看这种报道,民意就是这么被煽动起来的。只是意大利人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克卢克抵达马恩河,而他所追赶的法第五集团军和其外侧的英国远征军已在当天早些时候渡过了马恩河。这两支仓促退却、陷入疲惫和混乱之中的部队,虽曾一再接到炸毁桥梁的电令,但都未去炸毁。克卢克占领了这些桥头堡之后,不顾柏林最高统帅部要他与比罗的第二集团军保持齐头并进的命令,准备立即于次日清晨渡河,继续他追逐法第五集团军的行动。
在柏林,从德皇威廉二世到普通百姓都认为法军即将被彻底消灭,德国的胜利即将到来。
“我的总参谋长,你为什么总是愁眉不展呢?我们已经快要击败法国人了,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可以想想如何处理协约国这些不自量力的混蛋了。”威廉二世看着没有喜悦之色的小毛奇,开口宽慰着。
“陛下,俘虏在哪里?上百万的法军,难道都在战场上阵亡了么?我们俘虏的法国士兵甚至不到五万人!”小毛奇带着怀疑之色道,“法军的主力并没有被歼灭,克卢克将军说胜利就在眼前,是不是过于乐观了。”
大战爆发后的一个月的时间内,德军遵循施里芬定下的基本方针,迅速穿越比利时领土向法国本土挺进。整个德国,甚至几乎全世界,都深信德军会很快胜利,巴黎即将被占领。
小毛奇谨慎的开口道,“也许我们过于乐观了!”
“陛下,君士坦丁堡传来消息。”侍从官走进来,在威廉二世和小毛奇面前念道,“奥斯曼帝国即将履行同盟的义务,加入到胜利当中。”
第686章
意大利参战
“好,至少他们能给俄罗斯帝国带来强大的压力。”威廉二世非常高兴,冲着小毛奇说道,“两线作战一直都是总参谋部的隐忧,这一点我也是知道的,而现在两线作战并不仅仅是我们了,俄罗斯帝国同样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这样才公平。”
“是的,陛下,让我想想。”小毛奇作为总参谋长,当然也能看到这个肉眼可见的好处,奥斯曼帝国的参战,将让俄罗斯帝国彻底处在同盟国的包围当中。开辟一条南部战线,缓解德意志帝国东线的压力。
实际上就在他对西线德军战果抱有疑虑的刚才,也对已经进攻东普鲁士的俄军感到忧心。俄军远远比德军总参谋部预料的速度要快得多,甚至说打破了总参谋部的战前计划。
对于俄军不等动员完毕就投入到战争当中,在协约国盟友来看,当然是一个负责任的盟国良心举动,可在同盟国看来恰恰相反,这对现在西线的德军来说是致命的。
小毛奇甚至已经在想,从西线抽调部队先抵御东线俄军。但这样的想法,又因为在马恩河一线德军的行动和认知有偏差,让小毛奇无法下定决心。
如果法军已经崩溃,现在德军手里至少有几十万的法军俘虏,可现在通过前线部队的汇报,小毛奇却见不到庞大的法军士兵俘虏,不要说几十万,连五万都没有。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如果法军只是有序后退,他却把西线的兵力抽调用来抵御东线俄军的进攻,这就会造成德军的战略行动陷入僵局当中,变成事实上的两线作战。
此时就连威廉二世在内的大多数德国人,都认为法国崩盘在即,可越是这个时候小毛奇越是不敢掉以轻心。抽调西线部队还是不抽调,已经让他这个德军总参谋长犹豫了半天,手里的军力就只有这些,想要面面俱到却没有多余兵力。
现在奥斯曼帝国确定马上参战的消息,让小毛奇从这种纠结当中解脱了出来。他只能而且必须相信奥斯曼帝国会牵制一部分的俄军,西线的德军部队不能动,继续一口气进攻。
小毛奇再次做出了和谨慎性格截然相反的决定,相信奥斯曼帝国的参战带来有利一面,不抽调西线的部队驰援东线,以现有的兵力在西线完成一场赌博,寄希望一口气将法国打垮,迫使协约国陆军力量最强的法国退出战争。
八月二十五日,小毛奇以德军总参谋长的名义,电令法国境内德军各集团军,不惜一切代价进攻巴黎,结束西线战争。
英法两国的动员都没有德国迅速。以至于战争开始的时候,德国陆军集中优势兵力发起进攻。反观英法联军,他们只能够像添油战术一样,不断的往前线派遣军队。照这样的话,英法联军想要打败德军,还需要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这场战争爆发的太突然了,以至于英法两国根本就没有完成相关的准备,战争就已经开始了。加之德国陆军的强悍。超出了他们的预料。正是因为如此,英法两国才被打的措手不及,接到总参谋部命令的前线德军统帅,知道此时他们距离胜利已经不远,顾不得十几天下来的疲惫,命令手中的士兵继续前进。
马恩河战役正式爆发,小毛奇没有抽走任何一支德军部队,再次违反了自己的谨慎性格,投入到了一场赌博当中。数千门大口径火炮轰鸣,德国第一集团军向巴黎发起了进攻,同时西线德军急速向马恩河靠拢,整个法国一下子陷入到了风雨飘摇当中。
东普鲁士境内,尼古拉二世的欧洲压路机,同样以惊人的忍耐力投入到战争当中,俄罗斯帝国哪怕在盟友眼中,都是一个危险的国家。它靠谱的时候是整个盟国的后盾,不靠谱的时候被认为是任何国家的威胁,但这一次,俄罗斯帝国用行动表示,它处在靠谱的状态当中。
坦能堡附近,有两倍于德军兵力的俄军,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寄希望于打开通往柏林的道路,解救已经陷入到了困境当中的法国,缓解协约国集团的西线压力。
东西两线都处在激烈的交战当中,但是这一天的头版头条注定属于奥斯曼帝国,恩维尔帕夏力排众议,八月二十六日晚上,两场战役激战正酣的时刻,奥斯曼帝国海军突袭了俄罗斯帝国的黑海要塞,第二天俄罗斯帝国对奥斯曼帝国宣战,第二天上午英法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同一天君士坦丁堡传来消息,奥斯曼帝国正式对协约国宣战。
纽约日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每日时报、新奥尔良晨报同时报道了奥斯曼帝国假如战争的消息,用感叹的口吻写道,“现在战争已经从欧洲境内的战争,演变成了一场真正的世界大战,人类的命运到底会走向何处,没人知道。”
出于国联社舆论老板的原因,这些报纸上是不会出现任何一个对英国有利的报道,谢菲尔德不会允许这种声音出现,对奥斯曼帝国参战的原因,各大报纸主要报道的是,关于史上最昂贵的两艘战舰,将会让协约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亲爱的,好歹在奥斯曼帝国和大英帝国两者之间,我们总要顾忌一下英国人的感受吧。”路易莎摩根愁眉苦脸,在英德问题上,奴隶主坚定的站在德国一边,至少在国内舆论上说得过去,国内有庞大的德国移民后代,甚至洛克菲勒家族就是其中的一个,但是国内没有奥斯曼帝国的移民,还在英国的对立面?
“我是奥斯曼帝国的帕夏,中东波斯湾有我的领地。”谢菲尔德伸手捋了一下头发,义正辞严的道,“英国给我一便士了么?相反,他们扣了我不少货物,虽然折价给钱,但这都是生意,别指望我感谢他们。”
“嗯,当然么,我也不是对协约国没有同情,明天的报道会着重在俄罗斯帝国和法国的困境上面,说实话奥斯曼帝国参战伤害最大的就是俄罗斯帝国,最高兴的就是德国人。”谢菲尔德看了娜塔莉亚一眼,开口往回收了收口吻道,“英国人就是这样,自己捅娄子让自己的盟友承担。”
家庭成分在这摆着,奴隶主不能说法国人怎么样,俄罗斯人怎么样,那就只能说英国人不好了,好在他对英国移民后代的身份也不是很看重,冷嘲热讽起来一点不含糊。
“为什么说德国人最高兴?法国军队明显比俄罗斯更加强大吧。”伊迪丝洛克菲勒的大腿一翘一翘,不同意的道,“不然德国人为什么刚开始就主力全部用在法国身上。”
“亲爱的,法国一直都是这么强大,它是看得见的,俄罗斯帝国的强大是看不见的,你不会以为,俄罗斯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吧,就算是,这个国家也是德国最忌惮的国家,德国人是不怕法国人的,但对俄罗斯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谢菲尔德提醒道,“你仔细想想一个月前的宣战顺序,德国是先向俄罗斯帝国宣战,三天后再向法国宣战。这间隔三天的时间,不是德国人忘记了什么东西,是德国总参谋部的心理真实反映。”
也许很多人在战争中对于俄军的表现嗤之以鼻,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俄军一直排名在德国威胁名单的首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便是德国军官团要求战争,觉得往后的时间对德国会越发不利!
那么这个战争是对谁的,塞尔维亚?很明显不成立。对法国?很明显也不是,无论从人口,军事潜力,战略战术上面来看,法国单挑绝对不是德国的对手,英国?也许是,但是那个是海军的事情,而且英德之间的利益冲突并没有那么大,外交可以解决大部分的争端,而且提尔皮茨的造舰竞赛很明显已经失败了,在海上发动战争是不可能击败英国人的。
德国在这场战争主要针对谁?答案只有一个,帝俄!德国主力放在西线不能说明什么,相反西线是英法联军对阵德军,而东线是整个同盟国围攻俄军。
法国在协约国固然是大腿级别的存在,俄军在一战也远不是一个菜鸡。作为协约国的真正核心,法俄联盟都在竭尽全力的取胜,英国明显就鸡贼不少,贡献绝对是协约国垫底。
不过英国再鸡贼,这一次也鸡贼不过合众国,奥斯曼帝国提前两个月参战,对本来就杵在一鼓作气的德军,会产生巨大的心理作用。
只是在合众国这边么,又让谢菲尔德多了一个对英国冷嘲热讽的机会。
奴隶主身为大英帝国一生之敌,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让英国人丢人的机会。
一夜过去,谢菲尔德刚刚走出房间,就听到保镖头子带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老板,刚刚从罗马收到消息,意大利对法国和俄罗斯帝国宣战了。”
“嗯?嗯!”谢菲尔德愣了两秒中,面色古怪的道,“很果断,果断的不像意大利人。”
第687章
曲线救国
对于意大利参战的消息,对谢菲尔德是一个意外之喜,但他远远没有表现出来多么高兴。
“老板!”杰斯拉轻声开口,自己的老板不是希望战争越大越好么,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王国接连参战,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啊。
“我现在怕的是,协约国顶不住。”谢菲尔德眼皮一番道,“不出意外英国马上就会对意大利王国宣战了,目前同盟国方面是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意大利王国。看起来比协约国的英法俄弱一些,但是几个国家领土彼此相连,相反协约国已经无法相互支援了。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最重要的是,海军力量对比,奥匈帝国海军并不强大,甚至整个同盟国的海军力量都无法和协约国相比。”
“现在呢,帝俄海军被达达尼尔海峡封锁出不来。战争刚开始就等于是全军覆没了。奥匈帝国的海军则迎来了解放,加上意大利海军,地中海的海军力量是一比一,协约国想要占据优势,英国就必须从本土舰队派兵驰援,不然法国和北非殖民地的联系就可能会被截断,无法再从海外获得支援,这对本身国力就比不上德国人的法国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随着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在两天之内接连加入战争,同盟国的整体实力已经和协约国无限拉进,理论上大英帝国可以从全世界调集人力支撑战争。可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兵员是印度人,印度人也能打仗?
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一百年后,印度打巴基斯坦,不是奴隶主吹牛,他自己有五倍于对方的人口,四倍于对方的领土,他打巴基斯坦也不会比印度人差。标准的国力碾压而已,二十一世纪的印度这么打仗,其实就是农业时代的我大清周边农牧小国,水平差不多,我国土人口远远超过你,什么天纵奇才的将领,过人的谋略完全不需要,一比一的换下去赢的一定是我。
这么打仗有一点好处,就是不把自己看的太高,翻车几率就小许多,清朝面对比自己弱的同样农业国家,是比汉唐都更加可怕的存在。只不过是工业时代这招玩不下去了。
谢菲尔德现在就怕,协约国阵营被从中间切断,协约国真正的核心法俄联盟要是有一方受到重创,或者真让德国人瞬间割喉了,这一场全面战争就玩不下去了。
早上起来的奴隶主少见的去了一趟教堂,当然并不是去教堂赎罪,而是为法国和帝俄两国祈祷,别被刚开始德国人犀利的攻势打倒。
“亲爱的,协约国不会这么就垮掉的。”路易莎摩根轻声的安慰着,她明白奴隶主心里的想法,一系列的亲德声音,并不是发自内心,只是为实力较弱的同盟国鼓劲。
“什么协约国?是法俄同盟,我从来不会祈祷英国人哪怕一点好。”谢菲尔德断然否认道,“英国人要是自己倒霉最好,说不定我们可以趁机解放加拿大,但法国和俄国要是被德国人击败了,这个世界以后谁敢对德国说不?”
“你真是对英国有着切齿的仇恨啊。”路易莎摩根终于确定了一件事,奴隶主对英国的仇视不是装的。
“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我就是异端,对英国这个国家来说,合众国就是异端。”谢菲尔德嘿嘿一笑道,“有这么难以理解么?在让英国从全世界滚蛋这个层面,我们和德国人是一致的,但是德国远远比合众国要强大,能阻止德国通过战争达成目的的国家,英国没有这种地面力量,有这种力量的是法俄联盟。”
“我要想办法帮帮法俄同盟!”谢菲尔德想了一下,并不是没有办法,他手上有两个女大公,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将一些分析送到尼古拉二世手上。
这时候奴隶主又不是德国人民的老朋友,奥斯曼帝国的帕夏了。他终于想起来了自己的妻子是法国人,最漂亮的情妇是俄裔。
“现在这个情况,只能指望英国尽快从世界各地调集殖民军了。”谢菲尔德在和安妮的电话当中提醒道,“法国必须给英国人一点压力,因为目前只有英国有这个海军力量,护送各地的殖民军,为协约国注射新鲜血液。可以通过帝俄皇帝女儿的电报,将合众国一些战争部的分析告诉帝俄高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