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355

“话不能这么说,有些东西是要从战争中学习的。”谢菲尔德不置可否的道,“刚开始德军不也没有合适对付战壕战的办法么。”
第746章
封锁消息
什么事情都有个发展,像是罗伯特·兰辛用现在的德军想象四年前的德军,这肯定是奴隶主无法苟同的,都这么想的话,那能直接追溯到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古波斯帝国上面去。
之前的战争打的在漂亮也没用,站着死跪着死,对死去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死容易活下来才是艰难的事情。
“从去年开始,黑金公司帮助法国运送越南人进战场,累计超过十万人。在法属非洲,也通过大西洋航线运输了很多炮灰,至于英国人他们有世界上最大的船队,这种事不需要我操心,我听说巴西合众国那边,也是英国船队准备帮忙。”谢菲尔德弹了弹烟灰,“又不是多难的事情,巴西合众国满打满算全国陆军才六万人,一个月就运完了。”
这就不能怪奴隶主瞧不起巴西了,巴西全国六万大军是一个事实,这不是说放在欧洲了,就算是放在亚洲也排不进前五,不算已经参战的奥斯曼帝国,巴西合众国的陆军大概和泰国是一个水平的,放在中国连个大军阀都算不上,只能算一个小军阀。
皇帝攻势目前来看,确实把西线的英法联军揍的晕头转向,可这也不能代表什么。从一九一七年开始,德国国内的罢工已经此起彼伏,累计有上百次,超过一百万人参加。谢菲尔德虽然战前尽力帮助德国补充农业短板,可那也只是权宜之计,储备粮也只能支撑一年的高强度战争。
现在的德国就是憋住最后一股劲,一旦攻势受挫,剩下的就是等待德国内部产生绝望,不再支持继续战争了。
“有我们的支持,战争天平已经彻底倾斜了。如果我们不参战的话,同盟国和协约国还有一拼。”谢菲尔德的腿一弹一弹的,似乎在表达着主人愉悦的心情,“现在已经不是依靠一场战役就能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时代了,从滑铁卢战役之后,那个时代就已经过去了。”
其实找国务卿罗伯特·兰辛出来见一面,倒不是谢菲尔德非要对民主党政府进行指导,而是罗伯特·兰辛和现在的威尔逊总统,某些方面不合拍,说是性格不合也好,说是理念不合也好,总之对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原则,罗伯特·兰辛本人非常反对。
威尔逊总统虽然是以学者面孔视人,但其实私下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这也是谢菲尔德在威尔逊做总统之后,极少和这个总统见面的原因,有什么事情都是通过总统的财政部长女婿去做,面对风格的总统,奴隶主做到了不断改变态度,这也算是他真正的步入了成年,认识到了垄断资本家和政客之间的关系本质。
现在是战争时期,谢菲尔德还想要让国务卿和总统关系良好一些,尽量弥补两人的裂痕,因为自从参战之后,联邦政府的战争预算从之前的百分之三,猛增到百分之十七,虽然和两大阵营动辄百分之四十五十的比例不能比,可这笔钱很大一部分都落入到联合公司的手中,尤其是远征军组建之后更是如此。
真正打大规模战争的时候,陆军才是真正的吞金巨兽,哪怕是英国的战争支出,英国远征军耗费的军费,也远远超过世界第一的英国皇家海军。
“我们的总统对权威十分看重,不过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谢菲尔德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委员的立场,尝试着调节两个民主党巨头之间的关系。
在合众国虽然不乏从公民阶层的成功者,但更多的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情况。本杰明哈里森总统的国务卿女儿,是罗伯特·兰辛的妻子。现在有两个外甥,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是几十年后的国务卿,弟弟艾伦·杜勒斯则是中央情报局的局长。
未来要是中美洲的各大香蕉共和国,因为苏联的出现,对合众国有什么不尊重的地方,可能还需要这两个兄弟的帮忙。
“其实我们现在正在和意大利政府谈判,效果还是很好的。”罗伯特·兰辛突然神神秘秘的开口,显然这是目前正在进行当中的大事。
“西线还有三十万意大利军队,意大利人能下定决心么?”谢菲尔德闻言有些惊讶,但仔细一想也不奇怪,以意大利王国的实力,能在世界大战当中发挥成这样,都已经算是尽忠职守了,第一个打退堂鼓一点也不奇怪。
要是作为同盟国的一员第一个退出战争,说不定可以争取到一个好的条件,免于付出巨大的代价,或者争取相对有利的条件。
虽然有些难为情,但是两人还谈论了战后的问题,这也是罗伯特·兰辛和威尔逊意见不一的地方,但具体到德国这个问题上,两人的意见还非常一致,不能过度削弱德国,这一点不但政界人士和他的垄断资本家想法一致,甚至奴隶主还知道,英国人也会这么想。
还是老套路大陆均势,只不过是英国人想要遏制战后的法国,而合众国想要同时遏制英法两国,一山还有一山高,战争还没有结束,就已经开始龌龊不断。
真正的美洲大国通过一番文攻武吓,把注水的美洲大国恫吓了一番,将好消息反馈给了伦敦和巴黎,并且保证每个月运送五万名士兵到欧洲,只是英法不知道头四个月都是黑人士兵罢了,至于下一个批次的士兵的原则,倒不是秉承着让杨基佬先死。
要知道合众国的交通网络和经济以及人口,都是北方占据明显优势,有这个基础条件客观在那,先动员效率更高的地方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先把便于集中的士兵送到战场,是一个非常合理的选择。
等到杨基人动员完毕了,再动员迪克西人,不过谢菲尔德估计到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德军的皇帝攻势也就是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这都已经按照最大化的估计,实际上历史上的皇帝攻势从三月份开始到七月份结束,也就四个月的时间。
谢菲尔德估计的没错,这一次的皇帝攻势确实比历史上更加猛烈,在攻势开启的一个月,几乎就是一九一四年德军长驱直入的场景再现。
德国军队发起的攻势之凌厉,令英法联军大吃一惊,这根本不像是一个征战四年的疲惫之师,加上奥匈、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军团的帮助,以德军为核心的同盟国大军猛烈攻击,几乎让协约国阵营几乎招架不住。
到了这么危险的时候,急眼的英法联军几乎顾不得什么绅士和浪漫,撕破脸皮暴露了真帝国主义的本质,法国指挥部立刻命令组织督战队,同时将各地殖民军送上战场。
“北非和越南军团一旦后退到督战线后方,格杀勿论。”类似的命令立刻传至法军各部队,而几乎同时英国远征军也下达了类似的命令,同时将三十万印度军团推像前线,英国本土部队则在印度军团背后督战。
德军开始把突破点放在弗兰德斯,曾经在过去德军设计了乔治计划,意图拿下南伊普洱地段,然而很这次作战的时候,德军把这个计划全面升级,因为所有的作战计划都只有一个目的——把英国人赶出战争。
第六集团军迅速的突破了英军和葡萄牙军队的防线,在第四集团军的协助之下,梅西耶岭被德军拿下,伊普洱也沦陷了。德军距离阿兹布鲁克的铁路枢纽近在咫尺,一旦这里陷落,那么英军将面临灭顶之灾。
德军的行动让英国远征军如临大敌,一方面派出援军,另外投入到了殖民地军队当中目前表现最好的加拿大军团进入战场,寄希望顶住德国人的攻势。
另外一处战场上,法国人的处境好了一些,法国在南线主要面对的是奥匈军团、保加利亚军团和意大利军团的攻击,因为南线的德国集团军正在进行短暂的休息,失去了德国人居中调停的同盟国联军,出现了一些问题。
四月份能够让英法两国感到藉慰的是,一支美国远征军已经陆续到达战场,第一船的巴西远征军也已经抵达,这为苦苦抵御德国人进攻的协约国注入一阵强心剂。
“今年春天似乎气候有些异常,很多部队的士兵都生病了?”法国指挥部当中,一名年近六旬的法国将军,冲着已经是法国陆军总司令的贝当元帅开口道,“元帅,你在凡尔登战役当中的肺病十分严重,一定要注意一些。”
“不对啊,今年的天气并没有异常。”贝当元帅一听皱眉道,“阵地上的士兵们患病者很多么?”贝当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而且对气候极其敏感,怎么会感觉不到天气异常呢,想了一下追问道,“患病的士兵很多么?”
“从汇报上来看,很多,甚至影响了一些部队的战斗力。”将军点头道。
“现在德国人的进攻还在继续,必须封锁消息,禁止类似的消息传播。”贝当元帅思考片刻,果断的下达命令,“不然德国人肯定会打过来的。”
第747章
看不见的敌人
大流感正在悄无声息的传播,正处在攻防当中的双方此时没人能想到,这是一场足以改变战争走势的剧烈传染病,只不过它现在还在酝酿当中,没有显现出来最大的威力。
从整体情况而言,贝当甚至整个法国政府都相信现在的局势,只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美国远征军还在源源不断的开拔,只要战争进行到年底,就会有百万规模的生力军进入欧洲战场,这会极大程度上改变两个阵营的势力对比,战争的走势不可避免的将会向协约国方面倾斜,只要坚持住目前的防线等待就好。
封锁消息虽然是一个好主意,但是疾病不是两眼一闭当做不存在就可以解决的。在协约国的阵地上,传染病正在以惊人的速速在蔓延,虽然并没有出现超高的死亡率,但一个病人显然是不能当成健康人使用的,法军士兵出现了大面积的减员,很快这种减员就蔓延到了英国远征军所在的防线上。
至于英国人的选择,和法国人别无二致,在战争的最关键阶段,德国人来势汹汹,不能出现任何一点对战局不利的坏消息,英国远征军的决策同样是封锁消息。
法国人、英国人、阿尔及利亚人、越南人、印度人,看不见的病毒在此时诠释着人人平等的理念,不分阶级和种族,全部都在病毒的笼罩之内。
德国人愕然发现,虽然从美洲赶来的远征军已经到达欧洲,但是似乎英法两国军队的战斗力变得更加虚弱了,虽然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是德国人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
同时在南线迟迟没有进展的同盟国联军,让德国人不得不在围攻英国远征军的同时,分出了一部分兵力去支援南线的联军。
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巴黎,则想要在德军增员到达之前,先对同盟国联军发动一波反击。
贝当也知道现在一部分的士兵无法作战,但是在巴黎方面的要求下,还是无奈的发动了反击,希望借此遏制一下德国人咄咄逼人的攻势,同时也是表明现在的法军仍然有战斗力,避免法军被疾病困扰的事实被德国人知道。
为此贝当元帅投入了六个师的法军,配合殖民地军队对同盟国军队展开了反击。虽然比动用的总兵力来说,六个师的法军一点也不多。
在贝蒂元帅的眼中,这些从殖民地运动过来的士兵,并不是最勇敢的士兵,也是最不值钱的士兵,用他们来完成这个任务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些法军步兵前进的方向上,无数戴着德式钢盔的士兵卧在一条条简易防线上,他们的步枪架在土垛上;这些防线上每隔数十米就有一挺机枪,重机枪的三角架尽量叉开,机枪手们也同样卧在地上;在防线后方,一门门野战炮和榴弹炮翘首以待;大批装甲车辆隐藏在更后一些的地方,随时准备配合步兵发动反击。
这是德国唯一放在南线配合其他同盟国军队作战的德国第五集团军,他们的枪炮弹均已上膛,无数双眼睛正默默的盯着前方。
终于,一面面法军旗帜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进攻的士兵的数量看起来多的惊人,但无论那些法国军帽下的是白皮肤、黑皮肤还是黄皮肤,每个人都在默不吭声的小跑前进,人们耳边除了密集脚步声和身上挂件磨嗦发出的声音外,连风都是安静的。
第五集团军的重型榴弹炮发出巨响,向法国人证明了,这一次的进攻已经失去了突然性,而且法国人面对的正是刚刚换防的第五集团军,伴随着加速冲锋的法国军队,德军阵地上密集的枪炮声隆隆作响。
毫无遮蔽的法国士兵成片成片倒下,雨点般的炮弹正在无情的收割着杂草一般的生命。
在同一天,北线已经退无可退的英国远征军,拿出了自己的撒手锏,在这一次大战当中应运而生的坦克,寄希望于这些战争机器扭转局面。
英国人在战线上动员了一百三十台坦克,这些坦克大多数配合英国步兵的防线作战,起到移动堡垒的作用,阻止德国军队的推进。
自认为可以遏制德军进攻的英国人,很快就发现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德国进攻部队同样拿出来了德国制造的坦克,投入到了这一次的进攻作战当中。
A7V坦克,在英国远征军投入坦克这种武器之后,给了德国上下巨大的震动,仅仅是制造出来反坦克枪是不够的,德军总参谋部提出了德国坦克的技术要求,委托第七交通处制定坦克的设计方案,并由此定名为A7V战斗坦克。
由工程师约瑟夫·沃尔默设计设计完成。由于战争的需要,加上采用现成的“霍尔特”拖拉机的底盘,因而设计工作进展相当快,随后,德国军方迫不及待地要求生产A7V坦克。这样,尽管样车还存在许多问题,仍然匆匆忙忙地正式生产出第一辆A7V坦克。
A7V坦克的战斗全重为三十吨,车长七千三百五十毫米,车宽三千零六十毫米,车高三千八百毫米,履带宽度两千一百毫米,车底距地高二百毫米。
坦克上的主要武器是一门五十七毫米低速火炮,火炮全重为一百九十三千克。炮弹的弹药基数为一百八十发,堪称世界之罪。这一次进攻的德军,就要用这一批的坦克,给发明坦克的英国人一个厉害。
世界上第一次的坦克大战也由此展开,虽然在坦克发明上,英国人走在了前面。坦克数量远远超过了德国人,但是并没有多少陆军传统的英国人,显然在对这种武器的运用上,不如拥有浓厚陆军传统的德国人,德国人虽然使用这种武器的时间并不长,但已经模糊的认识到了坦克到底该怎么用。
三十吨重的A7V坦克,可以说几乎是毫无机动性,德国坦克的车长们就利用上了这几乎等于没有的机动性,对英国人防线上的坦克展开了猎杀。
最前面一排排坦克稳稳的向前推进,每排坦克交替停下来对英军坦克射击,就像是镰刀一样无可阻挡的向英军阵地挥动,而装甲车和装载步兵的卡车就像是锤柄一样支持着前面的坦克部队,他们的火力和迫击炮支援使得这种进攻坚定而彻底。
虽然有坦克装甲的保护,然而深入到英军阵地之后,横七竖八的壕沟对坦克的掣肘开始凸现,在德军士兵分进突击的时候,常常陷入到复杂的阵地中无法脱身,被英军士兵利用的熟悉地形包围,包围单独的坦克时,通常集中大量的炸药包或者手榴弹进行攻击,一旦得手之后就马上撤退,消失在壕沟之中,让德国士兵无法追击。
但这改变不了一线阵地被突破的事实,地雷、机枪和狙击手构筑的防御体系在德军这种战术的攻击下。防御起来显得十分的吃力。
英国的坦克与A7V相互对射,在这场坦克大战之中,英国人发现在面对德国坦克之时,赛犬坦克根本无法对其造成伤害,九台英军坦克被击毁或遗弃,而德军只有一台A7V被击伤,德国人用这样一种方式表明,在制造陆军武器这个方面,半路出家的英国海军,还是考虑的并不全面。
同时在另外一处突出部当中,德军的进展同样顺利,阵地上的英军坦克残骸表明了结果。
在战争进行到的第四年,德军的进攻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一九一四年,气吞万里如虎,一下子将战线推进了三十公里,虽然比起二战的一天数十公里的推进速度来说,一个月三十公里的成果乏善可陈,但是在已经持续了四年的阵地战当中,这种突破力度足以令人欣慰。
英法联军再次站稳了脚跟,现在英法联军已经不想如何反击了,就等美国远征军到达欧洲军队超过一百万,到时候把德国人堆死。反正德国人死一个就少一个,英国人可以死印度人,法国人可以死阿尔及利亚人,可以死越南人。
二十五万伤亡和十万士兵走进德国人的战俘营,这都证明不了什么。甚至英法联军,已经开始把比较危险的阵地,交给殖民地军队负责,自己的士兵则放在比较容易撤离的阵地上,防止被德国人打一个措手不及。
不约而同的,英法联军都摆出了死守的架势耗时间,一年不行就两年,总有同盟国承受不住的一天,甚至这样还可以消耗一下美国人的实力,防止美国人在战后做大。
五月份的马德里街道上,时不时能够听到一些咳嗽声,最近的医院不知道为何都处在满员的状态,甚至有很多医生都生病了。
一些西班牙人已经对这种不知道从哪传来的传染病有所疑虑,人们的窃窃私语中,表达着对未来的不安。几乎在同一时间,伦敦也出现了大流感的症状,但是现在是战争时期,英国内阁进行了严格的战时管制,通过和法国人的信息交换,一些英国内阁的大臣已经明白,这是一种传染病正在蔓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