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利坚(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5

新奥尔良郊区有很多种植园,是南北战争前最富有的美国人群体,以种植棉花和甘蔗为生的农场主,他们的庄园大多位于密西西比河沿岸,特别是路易斯安那新奥尔良周边地区。这些种植园非常地漂亮,而且有各个时代的不同风格。
各州的种植园主在新奥尔良都有庄园,不过这些庄园现在大多人去楼空。专门委托人留下管理,甚至都已经被倒卖了。当然也有不少家族去巴西之前,委托了谢菲尔德家族进行官吏,他现在所在的橡树庄园不是这种,这座庄园就是他自己家的。
看到这种庄园连成一片,谢菲尔德稍稍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南方的联盟国有种自己被抢劫的感觉,如果南北战争之前种植园主是这种生活,产生杨基佬要抢劫自己的心态,那真是一点都不奇怪,没这种想法就见鬼了。
谢菲尔德清查了一下账目,主要也是看看这些庄园的原主人都是谁。虽说谢菲尔德不知道自己家总共经营了多少产业,目前眼见的就是农牧场、军火、运输和走私。但应该不至于连抢劫这种事都干,如果原主人回来的话,这些暂时经营的庄园是要还回去的。
当然三十年来的经营成本还是要的,虽然三十年来谢菲尔德家早不知道收割多少财富了,可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赚多少钱是赚的,经营费还是要给。
从这片庄园开始一直向北,所有沿着河岸的土地全部都由当初的种植园主瓜分。光谢菲尔德目测,现在占据新奥尔良人口多数的黑人,根本没有多少土地,因为早在他们之前,这里的好土地已经被划分完了。
真是一条如同鸿沟的阶级差距,哪怕这些原主人离开了,他们的种植园仍然在运行。只不过从免费劳力变成了雇佣工,区别只是从一次性买断变成了按揭。
“这个港口其实挺可惜的,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菲尔德心中念叨,毕竟是家族起家的大本营,要是放弃了挺可惜的,索性老佛爷也并没有放弃。
在一桩桩庄园闲逛了半天的谢菲尔德,有些感到无聊,决定出去城区转转,现在新奥尔良黑人占据多数,他去的自然是黑人城区。
手插裤兜的谢菲尔德,身后跟着十几个穿着背带裤的壮汉,穿街走巷就好像到了自己家,这是废话,这本来就是他家。
闲极无聊的谢菲尔德连续几天都在新奥尔良等候,这不能怪他来得早,毕竟这年代飞机还没出现,从巴西来这也是坐船来的,碰到什么异常天气,晚一些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不是哪里都渤海浪高一点二米。
在一处餐厅冒着拉肚子的风险干掉了一桌子生蚝,谢菲尔德才意犹未尽的付账,又带着一群大汉出去闲逛,现在手中就缺一条恶犬,和一个不开眼的混蛋,就是小说当中反派角色衬托主角伟岸的段落。
“听?什么声音?”刚出餐馆准备回庄园的谢菲尔德,听到了一段美妙的音乐。声音来自于一处小破房子当中,谢菲尔德毫不犹豫的走了过去。
房子前面是一支铜管乐队,谢菲尔德才恍然大悟,他差点忘记了爵士乐是起源于新奥尔良,看来目前就已经很风靡了。在一众黑人观众当中,谢菲尔德十几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也是被注视一眼就略过去,好音乐不只有黑人受众。
欢快的演绎节奏,幽默的黑叔叔们时不时开个玩笑,而且大家笑点都很低的样子,时不时就开怀大笑,气氛非常好。
“那个小伙子,愿意上来互动一下嘛?”上面的黑人指着谢菲尔德,还在不断的扭动着身体,下面的观众也同样如此,表达着谨慎的善意。
“少爷!”旁边的保镖低声开口想要阻拦,谢菲尔德伸手道,“没关系,不会出事。”说这话谢菲尔德走到台上,带着笑容和几个表演者开了几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很少有人接受我们的邀请!你和一般的白人不同。”黑人乐手露着一口白牙,伸手表达自己的善意道,“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威廉谢菲尔德!”谢菲尔德一把抓住伸过来的黑手,用不大不小但所有人都能听见的声音笑着回答道。
音乐戛然而止,就连下面的观众的笑容都变得有些僵硬了,气氛确实有些尴尬。黑人大叔有些尴尬的笑着,“很像以前一个富豪的名字。”
“不客气,他是我的祖父!”谢菲尔德的笑容非常灿烂,一点都没有因为这里的冷场而尴尬,很有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既视感。他现在可以确定,祖父并不是吃软饭的。
第10章
又回来了
谢菲尔德施施然的扬长而去,等候在一边的保镖低声道,“少爷,何必和这些有森林血统的人接触呢?”
森林血统是南北战争之前,种植园主对黑人的说法。非洲给人印象就是大草原和热带雨林,美国白人群体来自欧洲,那可是标准的封建社会,不同于东亚的中央集权专制社会,可是非常注重血统的,是贵族就永远都是。
“别这么说,时代不一样了,不是从前了,不管如何现在是合众国的天下。这些黑人是雇佣工人。虽然地位基本没改变,就是从种地变成了做工。”谢菲尔德不疾不徐的回答道,种植园经济持续下去,以美国的地理位置,最多会让这个国家变成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综合加强版,倒不至于堕落到拉美的地步。
事实证明联盟国就算有一个穿越前辈坐镇,也抵挡不住合众国压倒性的人口工业和道德优势,有句电影里面说得好,想要活下去,就得换个活法。
当初南方的种植园主在富有,面对杨基佬压倒性的人力物力也是无力回天。这就是标准的富而不强,被洗劫真是一点不意外。这又不是一个你弱你有理的世界。
“先找个地方,我要洗洗手!”谢菲尔德甩了甩手,黑人的汗腺比较发达,他要洗一洗。
其实新奥尔良还是大有可为的,虽然面对的什么古巴海地、哥伦比亚这种国家,可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么,有产业优势就能形成剪刀差,赚钱是肯定赚钱的。不一定非要仗着气候比北方好就专门做种植园。
再者德克萨斯地下似乎是有石油的,这个年代应该还没开采出来,至少谢菲尔德没听说过,他并不知道已经有标准石油的客人来商谈过。还觉得自己自鸣得意。
和南北战争之前的新奥尔良船队往来的繁荣相比,现在的新奥尔良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仍然算是繁荣,不过主要经营路线从大西洋两岸,变成了和拉丁美洲的商贸关系。毕竟除了和非洲的联系之外,新奥尔良和大西洋沿岸的美国港口相比,是不占优势的。
阳光沙滩,怪不得这里成了当初南方的中心,在谢菲尔德的眼中,这里现在仍然是大有可为的地方,拉丁美洲的原材料完全可以从这里进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距离德克萨斯又不远,也是谢菲尔德家的老家,基础条件还是很好的。
拉丁美洲的工业,不出意外根本发展不起来,光是煤炭一条拉丁美洲就绕不过去。美国现在有先发优势,真是有太多的办法掐死眼皮子底下的小伙伴了。
后世形容拉丁美洲有一个词叫拉美陷阱,在传统农业占很大比重的情况下,特大型企业,走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中小企业数量少,导致过多剩余劳动力,中等收入人口比例少,失业人口较多,贫困和绝对贫困人口较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给政府的社会保障带来沉重压力,最终导致外债和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通货膨胀严重,金融潜伏危机,甚至发生动荡,这种状况被称为“拉美陷阱”。
以上的言论不能解释全部的问题,如果加上另一个国家就完全说得通了,天堂太远,美国太近,美国是不会允许拉美有威胁自己的大国出现的。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潜台词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为什么是潜台词,那不是因为欧洲的老牌帝国把门罗总统的这话当成放屁么。
当一个国家距离美国的实力差得很远,美国绝对不会冷眼相看,相反还会堆积起来笑容,对于这个国家的发展进行鼓励。但这个国家必须很弱,你要真变的很强大,那就是苏联和共和国的待遇,现在这个时代,美国固然不能对欧洲的所谓老牌帝国主义做出什么,收拾眼前的小伙伴还是轻而易举。
“要不是自己家的学校,我现在长时间不回去都会被开除了。”躺在躺椅上的谢菲尔德悠然自得,话里话外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味道。
“威廉少爷,港口一艘哥伦比亚号靠岸,就是电报上的船,我们的客人不出意外就在船上!”一个男人由远及近边走边开口道。
“候鸟回巢了!”谢菲尔德一个激灵,瞬间一个鲤鱼打挺从躺椅上站起来,伸手理了理头发,吩咐道,“我们去看看,都等了这么长时间了,希望别令人失望。”
南北战争之后,有大批的种植园主移民巴西,在巴西的土地上再次发展种植园。巴西地处热带热量充足,大部分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热条件,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为种植园农业供了大面积的土地资源,同时巴西土壤以砖红壤为主土壤肥沃。
这和早期美国南方的条件类似,正是这种类似吸引了大批受不了战败的南方种植园主移民巴西,反正对他们而言,有海量的资金到哪都是人上人。
可是好日子也就只有十年左右,从六十年代开始,巴西已经出现了废奴的呼声,到了七八十年代,佩德罗二世的政府宣布了胎儿自由的法令,规定以后奴隶出生的子女都可以得到自由。随后几年又宣布解放年满六十岁以上的奴隶。在七年前,即在佩德罗二世的女儿伊萨贝拉摄政期间,众议院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通过了立即无条件废除奴隶制的法律。
可历史不同的是,有了谢菲尔德家做后盾,移民巴西的迪克西人,再次掀起了对抗,似乎绝不忍受在一个坑跌倒两次。因为他们面对的情况和南北战争别无二致,政府一纸法令占据道德制高点,却没有哪怕一美分的赔偿,这不就是他们会被抢劫第二次么。
不同于最终忍下一口气的种植园主,自觉有谢菲尔德家做后盾的他们决定开战。
“打赢了平外乱,打输了平内乱,现在这些去了巴西的家族,可和谢菲尔德家不是一个级别的了!”谢菲尔德深感安娜贝尔刚开始的鼎力支持,绝对是在驱虎吞狼,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这些把自己家并立的老牌种植园主被削弱。
现在一看打不过了,就你们自己要抵抗的,翻脸无情的程度比卖了法兰西的杜邦不遑多让。
站在码头等着船靠岸的谢菲尔德在胡思乱想之间,穿上的乘客已经纷纷下船,其中一群岁数不大但衣冠楚楚的年轻男女下船,见到谢菲尔德,其中一个男人用有些变调的南方口音道,“谢菲尔德?”
“欢迎回来!”谢菲尔德主动伸出了手,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谢菲尔德家不算,他就没离开过。
第11章
我辈楷模
从岁数来看,这些下船的人都应该是南北战争之后出生的人,应该是属于各家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说不定都出生在巴西。能够乘船来新奥尔良一趟,可以说下定了不小的决心。可见在巴西那边面对的压力相当大。
“还在谈着?”走在前方谢菲尔德的神色相当云淡风轻,似乎对遥远的南半球没什么兴趣,本来也和自己无关,他只不过是接受了老佛爷的指示,过来迎接远方来客。他自己都才十六岁,自然是对南北战争的革命友谊无法感同身受。
“是啊,还在谈!”盖尔干巴巴的开口,声音有些低沉,对可能出现的惨重损失,心中还是有些郁结,对他而言这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
谢菲尔德点头,倒是想要出口安慰一下,可他和这些人刚刚见面,也不好表现的太热情。尤其是眼下这些人面对的局势,他要是表现的太欢乐,确实也说不过去。
可谢菲尔德也憋的很辛苦,从最后的结果来看,谢菲尔德家族算是因为南北战争被洗劫了一次,可这只是表面上。因为其他种植园主移民去了巴西,谢菲尔德还接受了不少他们离开的遗产,再加上德克萨斯的特殊性,最终保住了根基没有被清算。
德克萨斯可太重要了,也太特殊了,移民巴西的种植园主固然很多,可也有不少留下来的,他们在战后的发展明显没有谢菲尔德家族好,现在更是早就已经拉开了差距。形成了到现在,南方余孽以安娜贝尔马首是瞻的格局。
南北战争的结果,北方的胜利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南方的高层并没有被清算,南方当初的种植园主,分为两个部分,部分选择移民巴西,就是他现在迎接的客人。剩下的留在本地,都和谢菲尔德家现在关系不错。
“路易斯安那州,真是一个好地方啊。”盖尔来到橡树庄园之后有感而发,而一同前来的男女闻言都纷纷点头,显然对这里的环境算是相当满意。
路易斯安那州地形平缓,密西西比河流贯该州东部,河两岸是宽广的冲积平原,河口处形成广阔的三角洲,伸入墨西哥湾。
现在已经是二月份,路易斯安那州夏季湿热,冬季温和,现在的气温令人十分舒适。一众人旁若无人的点评着这里的气候,显然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满意。
虽然是第一次踏上这里的土地,却并没有把自己当成外人,这点谢菲尔德是完全理解的,地主还乡团要回家,会问农户你们同意么?不会,现在这些从巴西来到这的人,性质上和还乡团其实也差不多,这里本来就曾经是他们的家。
这些是什么人,吃人不吐骨头的奴隶主后代?而且从巴西归来的这些人,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打过两次大战,经过的硝烟其实比留在国内为代表的谢菲尔德家族还要多一次。
在橡树庄园,谢菲尔德让人准备食物,为远来的客人接风洗尘,也算是很有诚意,整个路易斯安那原来都是新法兰西的一部分,又受到了西班牙的影响,所以谢菲尔德准备了法式大餐,虽然他对食物的造诣不多,可贵就行了。
再者法国菜本身就代表了西方的菜系,尤其是和海峡对岸的黑暗料理界扛把子大英帝国相对比,更是钻石和沙子的差距。
这么有诚意一方面是听从老佛爷的安排,另外一个方面他自己对这些移民出去现在又准备移民回来的伙伴并不排斥,说句难听的,以这些人的资本,想要再回到合众国其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要看现在的合众国排外情绪高涨,可也要分排斥的是谁。
不论是什么时候,有钱人终究是比穷人受欢迎,这些移民巴西的人想要再回来一点都不困难,那么问题就来了,回到哪里去?南方还是北方?
现在南北战争的仇恨虽然已经经过了民主党上台,证明了每次选举必拉仇恨的方式已经过时,现在的选民已经不吃这一套。可留在心里的疙瘩没这么快被消除,尤其是南方可是战败者,战败者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战后的南方,谢菲尔德发展最好,可总不能一家对北方这么多各行业的翘楚掰手腕。引进外援也是势在必行的,不然南北方差距巨大,谢菲尔德就算在南方鹤立鸡群,这又有什么意义?再者南方这么多州,谢菲尔德也做不到在半个美国一言九鼎,德克萨斯军团为联盟军挽回颜面的遗产,到底能够吃多长时间谁知道?人可都是会健忘的。
“祖母的意思很明显,你们当初移民巴西留下的庄园,多年来一直都有人打理。我们家对你们的归来也是欢迎的,大家当年都是站在一个战壕当中的同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捏着高脚杯的谢菲尔德摇晃着杯中的葡萄酒,慢吞吞的开口道,“你们离开多年,合众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的巴西和当今的合众国,完全不能相提并论。说明白一点,就算是要做百万富翁,在合众国做也远远比在整个美洲其他地方要好。”
“你们回来不算什么移民,这里本身就是你们的家,看看,这一片片的庄园,都是我们的父辈居住过的地方,灰头土脸的跑到巴西,就是你们所需要的?”谢菲尔德站起来伸手指向北方阴测测的道,“到了巴西一样是灰头土脸,难道我们就不能用杨基佬的方式击败他们?只有他们有钱么,我们就没有钱么?”
“威廉,你的意思我大概明白,谢菲尔德家对我们一如既往,家中让我过来一趟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就是离开合众国已经三十年了,先回来看看环境。”盖尔对着谢菲尔德举杯示意道,“现在我们见到了谢菲尔德家的态度,也算是感觉到事情应该会顺利。”
“大家曾经是一个战壕的伙伴,谢菲尔德家自然不会做对不起伙伴的事情。”谢菲尔德指着灯泡赌咒发誓,一身正气义薄云天,这种词汇现在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盖尔和一众男女都纷纷点头,甚至有两个女生对谢菲尔德进行吹嘘,什么此等气概,不在得克萨斯军团长之下,果然是我们迪克西人的楷模等等。
第12章
合众国的主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