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梦红楼之春上春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0

  “臣在。”一个面相清矍的中年男人不动声色站了出来。
  “去把索额图叫过来吧……”康熙叹了口气。“给他一个大臣的位置,让他陪着胤礽……”
  众人都大惊失色,难道太子居然已经性命垂危了?确定是保不住了么?
  乱象显天下震动
  
  索额图和明珠,两个人都是皇子的舅舅,在康熙二十年前后,他们把持朝政,是康熙头顶的太上皇,自然也为康熙所忌,然而,这两个人的下场却有所不同。
  皇太子胤礽的舅舅索额图,迄今已经被圈禁了八年,在康熙三十四年就被送入高墙之中,而明珠则在同年被罢了官,虽然也不算是什么好下场,但还是安安稳稳的在家做老太爷和富家翁。他能全身而退,主要还是靠着太皇太后的一句话。
  在明珠倒台之后,太皇太后曾经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使明珠可以安稳归家。这句话也很简单,知道这件事之后,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委屈纳兰性德了。”
  纳兰性德在康熙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能文能武、出将入相,八旗子弟只要稍微优秀一点,就会被皇帝看重,更何况是天纵奇才的纳兰性德?更何况和索老三比,明珠还是很有眼色的,就算在最当红的时候,对自己这个皇上也称得上是敬重……因为这种种原因,康熙最终放过了明珠,不留情面地圈禁了索额图。面对前来求情的太子,他第一次感到了失望。
  “索额图这个舅舅,难道就真的比朕都来的亲吗?”
  这件事可以看做是康熙对太子的失望,但也说明了胤礽和索额图的亲密。胤礽生而丧母,舅舅几乎可以看做是母亲的化身,在索额图被圈禁之后,太子依然时不时地送些好东西到他府上,康熙也不曾阻止。
  如今索额图都被放出来了,难道……
  高士奇想的却是更深一层,在场的马齐佟国维都是满洲人,怎么也该是他们传旨放人,为何要派自己?康熙的这一笔颇有深意,这两个满洲大臣,心里不知道能否悟出来呢!
  他这里自去传旨,那边过了数个时辰,黛玉回家,贾家车夫早候在外头,云霁亲自在车里等她,此时已是晚上十二点多,黛玉十分困倦,面上像是还有些惊容,打了个呵欠笑道,“你来了,家里谁照管?”云霁笑道,“都是齐全的,只等你回家了。”见黛玉心中有事的样子,便只是安顿她小睡一会。黛玉靠着她迷糊过去,那车夫今日分外殷勤,专拣大路,车行十分平稳,到了别府,黛玉已好了些,才下了车,那边凤姐亲自接出大门,接了黛玉一路进去,里面见个人脸上都带的是笑,黛玉大吃一惊,忙问凤姐,“这是做什么?”
  你立了大功,皇上自然是要赏赐的么!凤姐话才出口,黛玉便变了脸色,这还不如把她放在火上烤!谁出的馊主意?她忍了忍忍不住道,“疯了么?太子爷刚遇刺,我们家喜洋洋,是巴不得别人看我们不对?”
  熙凤脸上还是笑着的,口里十分无奈,“你舅母是当家主母,我说不上话,你进去劝劝就好了。”
  黛玉一阵无语,原本等着收成的好心情十不余一,进了王夫人房里,王夫人满面笑容要起身说话,黛玉看看左右没有外人,先就又说了那句话。王夫人惊道,“不是说太子爷无妨么?我这才——”忙收了喜意。
  想来这个舅母也不是那么蠢的。黛玉稍稍松了口气,这件事不能不让贾家先做好准备,她凑到王夫人耳边细声说,“太子爷怕是……”
  王夫人大惊失色,死盯着黛玉,黛玉瞥屋里人一眼——熙凤是知趣的,早告退了,还有一些丫鬟站着侍立。王夫人会意,挥挥手把闲杂人等都遣退了,黛玉方道,“此话舅母不可告诉人去,我看着太子流了一地的血,且过了许久才被救出医治,心里本就觉得不妙,方才辞出来的时候,有个相识的朋友背着人告诉我的。太子实是……”她满面红晕,勉强道,“伤了……那个传宗接代的东西……说是齐根被斩断了……”
  那刺客把太子变作废人了!王夫人木木地坐在那里,好半日才开口,“你可……听真了?”
  黛玉苦笑道,“这件事如何能瞒得过人?当时就是好几个侍卫看到了……斩断的那东西……当下阿哥们便全知道了,只是皇上方才才放阿哥们回家,想来明天京里的人怎么都该知道了……”
  太子被阉了!
  这个消息果然是瞒不住的,不到半个月,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大清朝的太子被阉了!康熙十分震怒,但他也是聪明人,太子如今这样,已经是不能再当太子了,再去查访谣言的来源又有什么用?只是追捕刺客的刑部官员,这几日又加紧了动作,终究是搜出个江湖人士,虽然面貌身形都十分不像,只不过有“易容”两个字在,甚么都可说得,快快地处了绞刑,这件公案才算是完事。
  黛玉只是在家中呆着,听到这一道道消息传来,也自有些感叹,那个刺客能混到太子府里,门道还能少了?会被这么搜出来抓去就奇怪了,想来是那些人放出的风声。她想了想笑了笑,宫里已是来了赏赐,因为这件事不甚体面,也不说是为何,赏了大车大车的绸缎布料并金银财宝,除却黛玉最厚,剩余三个女眷都是一样。太监也留了话,叫下个月初五,小姐们进宫陪老佛爷说话。
  这么一来二去,贾家算是在皇帝面前讨着好了,家人自是喜悦。王夫人这几年在宫里也有了一些耳目,心里如明镜一般,最好的那个自然是黛玉了,皇上在查处此事的时候亲口在众人面前称赞,“此女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实在是大将之才,只可惜不是男子。”这句话说出来,众人也都服气。王夫人是没见过兵刀的人,不晓得那明晃晃一把刀舞出来、红彤彤的一股血四处乱溅的惊心动魄,心里就有些妒忌,转念一想,黛玉把迎春探春和宝钗都携带进去,可见得心里还是有自家人的,倒比她妈妈强些,虽然想头十分古怪,但此后待黛玉就好了许多。
  贾母却是个精明人,兼且和太皇太后当年也是有姐妹之谊的,宫中许多老人与她曾有渊源,打听回来的便仔细了许多,当日皇上还有一句话,“素日老佛爷便独喜此女,多次和我说起,她堪为天家媳妇,我还有些犹疑,果然老佛爷慧眼独具,将来也不知你们谁有这个福分了。”
  这话说出来,看似平常,只不过是说黛玉可嫁入皇家罢了,只是老佛爷前几年说过,黛玉将来是她的接班人,有心人这么一合起来,那还了得?好在老佛爷见机得早,连忙又说了十个八个接班人,众人才少了些心焦。
  原本就算如此,这番话也要有些回响才是,只是太子那处被废了,虽然康熙还不如何,但诸位阿哥、朝中臣子心中都是有数的,阉人怎么能做未来的皇上?一时京中是风起云涌,乱得不可开交,谁能计较到这些事上?
  烈女骂缠郎探春明志
  
  康熙心中也十分烦恼,这太子的□一去,只得等石明珠的孩子生下,将太子退位为亲王,打发到奉天去了。虽然心中十分疼惜这个儿子,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嫡子从小就是太子,和兄弟相处就不免跋扈了,将来不论谁得势他都尴尬,到奉天去还好一些。因此这边定了主意,但平日从来没有用看人君的目光看过别的儿子,仓促之间却是寻不到继位者,这也十分为难。正思量处,太皇太后派人把他接去说了半日的话,康熙便好受了许多,回来有了定计,想到大阿哥胤禔,素日里是个好的,年纪也大,若是现在就去了,他压得住场,先写了一份遗诏藏在身边,等回京了放到匾额后头,主意改了再换。
  儿子们的事定了,他的心就定了,先雷霆般在朝野间发作了几个人,朝廷就定了下来,这时他才有闲心想到赏人,送了几车赏赐到贾府,又让几个姑娘下个月进宫请安,他开始盘算儿子们的婚事了。
  前两次选秀,这样那样的事情不少,二来选秀的那几个女儿,都不是做正妻的料子,因此现在适龄的不能再拖的已经有好几个了,老三是个性子软和的,配个同样软和的妻子,想来也过得去,鹏春家的那个姑娘,马佳氏看了很满意,那就定下来。老四性子急躁,乌雅氏说得也不错,是要找个性子稳重和平的,费扬古的女儿,虽然生得平常,但门第很高,配得上这个曾被皇后养育的儿子,要再找一个差不多的也不容易,老四是没的挑了,顶多日后再找几个美貌的侧室罢了,娶妻还是要娶贤啊。
  这老五,是个心好的,郭络罗氏给他看中的那个丫头,虽然家里一般,但样样都强,倒是让他放心。大的几个自己已经考虑几年了,倒是没什么,从老八起,一个个的就让人心烦。这老八母亲身份太低,找个门第不高的,自己舍不得这个儿子将来抬不起头,门第太高的又不好找,将来要是凭着自己家的势力,处处都要压老八一头,这怎么行?老九久已喜欢上了贾家三丫头,那是个庶出,本想三年前选给老九做侧福晋,但偏贾家有人去世,误了选秀,如今一下指两个人到老九府里,怕是嫡福晋心里会有埋怨呢。
  老十,缺心眼的玩意儿,要找一个压得住的,京里的他看不上眼,到时候再打算了。老十二,是个可怜的,母亲位份低,自己也平常,到时候让他自己挑也行。老十三本来老佛爷执意要把黛玉许给他的,他无可无不可的样子,难道不中意林丫头?这个儿子是自己心尖尖上的,必得找个好媳妇。老十四额角高,到现在也寻不到中意的,再等三年?那儿子就太大了……
  他这边厢这样想,却不知道儿子们都明里暗里,各自找那七八家孝庄亲许的接班人示好,原来孝庄当时嫁到爱新觉罗家,姑姑哲哲是正经大福晋,后来嫁去的姐姐海兰珠能和哲哲分庭抗礼,唯有她,十几岁的小女孩,生得也不如姐姐好,哪里能得到皇太极的宠爱,不是为了这个,海兰珠也不用再嫁过去,自己的娘家也跟着姑姑姐姐走,一时非常凄凉,全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爬到这后宫第一人的位置。她一辈子跟着皇太极东奔西走,这大好江山,一半是她帮着打下的,皇太极去时,爱新觉罗家她说话最响,多尔衮就是她手里的一杆枪,哪还用得着下嫁?没几年福临大了,多尔衮自动让位,跟前的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身后还是她布木布泰。她亲许的接班人,到后来定也是如她一般稳稳坐着这第一人的位置,这样的女孩儿,哪个阿哥不愿意娶?就连那些宗室家的适龄少年都来凑趣。
  这边黛玉家,因孝庄有意为她遮掩,连说的全是豪门家的女儿,她就显得势弱了,只有胤禩、胤祥和胤祯送礼过来,胤禩还是做做样子,每家都送了礼物。这胤祥不消说得,宫中原本就属意他和自己成配,胤祯送礼,却是莫名其妙,黛玉拿了礼单发了一会呆,随手放到一旁。云霁见状,上来笑道,“姑娘,听柳嫂子说,街坊间传说十四爷心气很高,一直想娶个完人回家,又要有能耐,又要有才气,又要有美貌,性子也要好,一直也没寻到个好的,难道是看上姑娘了?”
  黛玉微微一笑,月圆说道,“街坊也传说十三爷和十四爷极好的,怎么和十三爷抢?”云霁也是费解,挠头不语。黛玉笑道,“是不是,什么要紧。他看得起我,我未必看得上他。”众丫鬟们就说起别的事来。
  因探春昨日身上不太爽快,黛玉寻思着去看看她,便亲自拿了一碟新下的葡萄装了个小食盒,走到秋爽斋,探春果然正在床上歪着,宝钗正和她说话,看黛玉来了,连忙给她让座。黛玉把食盒交给侍书,三人笑说些琐事。
  说话间,侍书拿着洗净的葡萄过来,翠墨却在后头犹犹豫豫地,探春奇道,“什么事?说呀你。”
  翠墨便递出一张礼单,轻声道,“九爷给姑娘送礼了……”她显是有些害怕,说完了便只看着探春,黛玉因就道,“翠墨,给我倒杯茶来。”翠墨忙透出一口气,自去了。
  探春是个要强的,气得眼里汪了一泡泪,满面红晕就要撕那礼单,宝钗忙道,“这怎么好撕!仔细失了礼数!”说着抢过来看了一眼,叹道,“他对你也算有心了。”
  黛玉也忙凑过去看,见那单子上都是药材,知道九阿哥是打听得探春昨日身子不爽,今天就给送药材来,也为他的用心感动,只是探春是庶出,除非有特旨,否则够不上做嫡福晋的,也不好开口说什么。给宝钗使个眼色,宝钗会意,两个人起身要告辞。
  那探春,气得满口只是嚷道,“我就是瞧不上他为人!八抬大轿娶我做嫡我也不去!大不了一头碰死在这里!”两人倒不好就走了,又坐下来缓言劝慰。
  黛玉心中也觉得胤禟有点过分,像探春这样亲姐姐在宫里当宠的,亲妹妹指给儿子本来就不太可能,喜欢探春又还这样来招惹,实是没有担当的做法。便用元春当宠讲出来劝探春,探春听了,心里多少好受一些,抹着泪也道,“若不是这个,我早受不住了。横竖等选秀之后,若是一撂牌子,我就求太太给我许户人家!日日被这样的人纠缠,死的心都有了。”
  翠墨与侍书都在一旁劝慰,好容易劝得探春回转,黛玉和宝钗并肩出门,一时都无话可说,到得岔路口,宝钗道,“我年纪还比她大一岁呢”叹了一口气,也不告别,自转过去走了。
  黛玉望着宝钗的背影,不由得也为她叹了一口气,又为自己叹一口气,走去寻宝玉说话。
  景阳宫里三人三思
  
  这一日到了初五,早上起来,各屋里就忙着打扮,算来也只有黛玉是曾经进宫请过安的,因此丫鬟们免不得来找云霁出主意,云霁笑道,“按本分打扮就是了,不要过于华丽,免得看着招摇,我们太太一向就是这话。”
  黛玉刚洗过头,在内室里擦头发,云霁走来哄着她吃了一碗热热的杂菜粥,因为天气暑热,换了一碗沁凉的豆浆给黛玉喝,黛玉喝了两口,因道,“拿几个点心我吃吃,谁知道多会能吃上饭。”月圆早拿了一盒点心,揭开来给黛玉看时,是栗子饼、豆沙饼、牛奶饼等,都做成虎爪样式,玲珑可爱,黛玉拣了一个牛奶饼吃了一口,随手递给水明道,“拿一个发糕来吃吧,甜腻腻的,早上吃着腻味。”
  慢慢的吃过早饭,云霁看看日头道,“今儿必定是极热的,姑娘穿得轻省些如何。”黛玉忙不迭点点头,换了那特制的亵衣亵裤,云霁捧过一条绿罗裙,十分透气轻便,黛玉便换了浅绿荷叶领袖的短襦,本想不带首饰,云霁强着给她戴了金刚石的耳坠,黛玉索性戴了金项圈,把耳坠卸了也换金的,这钻石耳环是她的爱物,可不想被别人看上了讨要了去。
  换上白纱堆的鞋儿,在身上挂了一个荷包,黛玉满意地点点头,月圆取了荷花香露给她擦了些许,天方手上也梳好了,因天气太热,梳了个小唐髻,在额前坠一颗明珠,脑后便不做装饰,只是插一支金钗罢了。四个大丫环前后巡视一遍,又把黛玉簇拥到大镜子前,果然装扮的清爽文雅,黛玉点头无话,水明捧起她的脸为她画了眉毛,又稍稍描一描眼角,再在唇上少许点一点殷红胭脂,虽说已经简化了不少,但装扮出来站在那里,黛玉还是庆幸古代天气还算凉爽。
  到得贾母屋里给她请过安,贾母十分喜欢黛玉的短襦,吩咐李纨给姑娘们也做去,李纨笑着应了,和黛玉说些闲话,又过一时,姐妹们才来给贾母请安。
  这次进宫,于宝钗来说实是十分重要,她留神打扮了一番,看着十分美丽,众人少不得夸赞一番,自鸣钟敲过八下,这才登车往宫里去,等进了神武门,少不得和那些候见的命妇贵女们在一出等传,那些无知妇人们,不顾天气穿得厚重的也有,此时都不住地出汗,哪里比得上黛玉等人的轻便,黛玉拿着生绢团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正在无聊时,有个少妇娉娉婷婷地走进来,一眼看到黛玉,惊喜道,“这不是林妹妹吗?”
  黛玉定睛看去,原来是王若兮,算来也有年许不见了,没想到在这儿见面,忙笑着起身招呼,王若兮亲亲热热地携了她的手两个人道过别情,原来宜妃十分喜爱这个侄儿媳妇,王若兮常常到宫中请安,前天宜妃有些不舒服,她是来问安的。恰巧完颜青生了个儿子,也有看老朋友的意思。
  黛玉虽然知道完颜青已经生产了,但是她还没出嫁,不好去看望产后妇女,忙解下腰间的玉佩托王若兮带去给完颜青,也是自己的一份心意,王若兮笑着收了,又低声叹道,“我都听说了,你也算不辜负石家姐姐对你的一片心啦,只是人的命还真不好说……五爷很宠完颜姐姐呢,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他不知多么看重。女人的福分,还是要看婚后那……”
  想到石明珠当时多么风光,如今这刺客一剑下去,一生都要守活寡,黛玉也是十分可怜她,只是这候传的地方人多口杂,她不欲多谈,便问王若兮近日如何。因为黛玉住在亲戚家里,她们两人只是在黛玉刚到京的时候派侍女互相问候过,这还是第一次见面,王若兮笑道,“我们爷这阵子忙一些,我也就跟着瞎忙,本来想请你到我们家做客,但是天气太热,便想着横竖到了承德,见面机会尽有,没想到他事儿太多,我也走不开。”
  虽然口中说忙,但王若兮显然精神很好,眼角眉梢流露着少妇的妩媚风情,说到自己丈夫时自然而然流露出一丝幸福,倒是比石明珠和万洛看着快活,黛玉有感于心,和王若兮对视一眼,都知道有话要说,偏巧宜妃派太监叫王若兮进去了,王若兮匆匆说了一句再联系便走了。过了不到一炷香时间,孝庄也派人来叫黛玉等人进去了。
  算来也有快一年没见到自己的这个老友了,依礼拜见了之后,黛玉便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孝庄。
  孝庄老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一天就像一年那么漫长,算起来距离初次见面也不过就是六年时间,可孝庄已经完全老成了另一个人。黛玉心中暗叹,打消了和孝庄说说私话的念头,如今孝庄这个样子,身边是不能再缺服侍的人了。
  果然,由荣贵宫女出面,和几个女孩子谈了谈话,孝庄眯着眼看了看这几个孩子的长相,便疲惫地闭上了眼睛,众人知机告退,荣贵也不留,只是冲黛玉道,“老佛爷挂念着你呢,给你留了些东西,你记得过来拿。”
  黛玉低眉应下,四个人退出了慈宁宫,早有宫女候在门外,一个说宜主子请贾三姑娘说话,一个说敏主子请林姑娘说话,一个说成主子请贾二姑娘并薛姑娘说话,众人对了个眼色,黛玉冲满面懊丧的探春使了个眼色,探春会意,挤出笑容和那宫女去了,黛玉和迎春、宝钗点了点头,自也随着敏妃派来的宫女慢慢地往敏妃居住的景阳宫走去。
  慈宁宫距离景阳宫有一段路,这时候太阳已经很大了,黛玉走到后来几乎中暑,才进了景阳宫,敏妃便笑盈盈地迎了出来,张罗着让她到内堂休息上冰饮喝,黛玉挤出笑容从善如流,果然吃了一碗沁凉的绿豆汤,敏妃才笑盈盈地问她贾敏身体如何,新添的小弟弟如今可会说话等家常话,黛玉心里暗赞敏妃沉得住气,也就和她说些不着边际的闲话,待到茶过三巡,章佳氏才含笑道。
  “我虽然没亲眼看着,但也知道那天你累着了,胤祥和我夸了好几次,说你遇事镇定,一点也不像十四岁的小女孩,我说他,你这就不知道了,她母亲和她一样少年老成呢。”她拿过茶碗呷了一口茶,“对老十三那,我是这么说,可心里我也想着,林丫头不会受惊了、累着了吧,怎么样,回家可休息过来了?”
  “可不是惊着了么,回家休息了几天才缓过来,那一日没有十三爷的指挥若定,那刺客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后来我唬得坐在地上起不来了,也多亏了十三爷把我扶起来。”礼尚往来,黛玉也笑着把胤祥夸了一通,对敏妃的态度也有点底了。
  当年贾敏和章佳氏之间的矛盾就在于,章佳氏还没有看清黛玉在太皇太后心中的地位,想为胤祥求得黛玉做侧福晋,在太子遇刺事件之前,她就认可了黛玉做胤祥嫡福晋的资格,想来这次把黛玉叫到景阳宫,不但是和心目中的未来媳妇联络联络感情,恐怕也是有和后宫众妃示威的意思。看来她还是相当满意自己来做胤祥的福晋的,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毕竟她的这个门第相对于别的适龄女孩来说,政治资本就没有那么雄厚了。
  黛玉垂下眼睑,解决了一个问题,又来了一个问题,且慢慢看着吧。
  “今儿就在我这里用午饭吧,我湃了西瓜等你来呢,新下来的三白,你也尝尝鲜。”敏妃笑着说,“哟,胤祥,你来了。”
  “额娘,”胤祥给敏妃请了个安,目光转向了已经站起身的黛玉,“林姑娘。”
  “给十三爷请安。”黛玉福了福身,态度和胤祥一样不卑不亢。
  西配殿午后诉衷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