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梦红楼之春上春第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0


这匣子一开,老掌柜的眼睛就亮了,捻起这块墨玉仔细看了半天才道,“说句冒昧的话,这些年不是没做过贵府的活,这个玉虽然好,却也不是没有更好的货色?”
见他这么不开窍,白杏丈夫就要说话,却被她瞥了眼止住。白杏淡淡地道,“您老人家糊涂,也不想想这差事为什么这么急。实话说了吧,是我们大姑娘要的随身玉佩,要一对的,一个给怡贝勒,一个留着自己带,您自己掂量吧,赶得急了些,年后就要。”
那掌柜已是惊得呆了,忙站起来回到,“那是一定的,既然是大姑娘要的东西,自然要加工细作。我这就请陈师傅去,两位稍等!”说着忙走了进去。
白杏这才放心,悄声道,“这东西可是真的不能出一点差错,不先说明白,那是给玉峰楼惹祸呢。”
“你也未免太小心了。”林文如今在府里也是说一不二,他虽然和黛玉打过几回交道,却因这大小姐都是十分和气,并不十分畏惧她。见白杏这么小心,多少有些不以为然。
白杏狠狠拧了他一把,“听我的!”她又把原本已经低得很的声音压得更低了点。“姑娘最近有心事呢,最近尤其是心绪不佳的时候,你可别往枪口上撞!我本来想把百灵荐进去做活的,恐怕她莽撞冒失的,得罪了姑娘可不是玩的。咱们家这位姑奶奶,将来富贵的日子长着呢!”
这边黛玉却是在看着素贞与紫鹃记账,她的东西极多,有些心爱的小玩意要带到北京去不说。这么多年积存下来的绫罗绸缎珠宝玉器也不是什么小数目,待要归到林家总库房去,却有很多是朋友送的宫里赏的,要一总带到北京去又嫌累赘,只得慢慢的全都整理出来给黛玉过目,由她自己决定,或是带到北京去,或是折价变卖,或是归到家中库房,小半年来为了这件事她已经花了不少时间了,而这还只是备嫁工程很不起眼的一部分。
不论黛玉本人对刺绣多么没有兴趣,这次她是再也逃避不了了,当时天下风气,至少新房里的所有绣件都应该出自新娘子之手,讲究一些的家庭甚至会给家里所有亲戚长辈预备一身衣服,虽然黛玉不用这么仔细,虽然大部分绣品可以由红莲代劳,但她总得亲手给胤祥做几套衣服才说得过去,还有被面枕头等物,这是无论如何要她本人亲手做的。这大半年来她的主要体力工作就是这个,每每做得头晕眼花。
还有她的嫁妆管理,也是极其耗费心力,林家生意主要是三大块,第一是当铺,第二是酒楼,第三才是最赚钱的玉石生意,贾敏之前上京筹办的珠宝银楼已经和黛玉说好,她分润两股,但不参与经营。至于酒楼,黛玉主动推辞不要,这东西盈利有限不说,贝勒府身份敏感,很容易招惹麻烦,但已经和母亲说好,在京城的几家就由她以出嫁女的身份代管,主要是为了收集消息,先立于不败之地再说。
而当铺一直以来都是在扬州经营,黛玉将来在京城生活,怎么也是不可能管理的,玉石生意则无论如何不能分给出嫁女。因此在铺子这一块,黛玉只是要走了胭脂铺子,林如海与贾敏本来还是嫌少,但最终还是考虑到皇子福晋做生意也很不方便,便让了步。只是在陪嫁的土地上就坚决不肯再少了,除了京城旁的几十顷地之外,又在镇江南京等地大肆买地,黛玉啼笑皆非,只得接受了自己成了大地主的残酷事实,收起了千顷地契。
除此之外,还有陪嫁人员的挑选,贾敏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些犹豫的,不知道是否在陪嫁丫头里安排一些通房丫头的预备人选,她直接征询了黛玉的意见。而黛玉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极为坚决,所带的八个大丫环都是心腹,十六个小丫鬟中也没有什么姿容特别出色的。虽然她对胤祥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期待,但有孝庄这个坚实后盾,至少在前几年她是不需要太担心的。
这八个大丫环有的是家生子,有的是外头采买来的,但出身都绝对清白,家人也极为忠实可靠。紫鹃是唯一一个从亲戚家带过来的大丫头,黛玉也曾询问她是否要回贾府去,毕竟要是真当了她的陪嫁丫头,那紫鹃真的就再没有和家人团聚的时候了,不说别的,她自己也不乐见自己跟前得用的大丫头和贾家下人牵扯不清。
紫鹃的态度极为坚决,发誓赌咒也不愿离开黛玉,黛玉也只得罢了,紫鹃聪明伶俐,稳妥忠心,她也的确是舍不得这么有用的帮手,便把此事揭过不提。而之前的天方月圆水明云霁都各自出嫁,月圆嫁的是紫梨手下的二管事司徒寒,云霁和胭脂铺子里的管事韩骏,水明和武师张明德,倒是天方与紫梨的小叔子王元私定了终身,之前都已经各自成亲。黛玉全部放到手底下的铺子里去做事,她原本就没打算吃陪嫁过一辈子,这些人才放在内院管事可惜了,倒不如历练历练,开新铺子就是现成的管事人选。只有云霁是管家型人才,她放在院子里揽总,身边的首席大丫环则是紫鹃、素贞,一应往来进出账簿都是这两人一手保管,还有素瑾、乐珊、乐海、忍冬、连翘、白芷等六个大丫环,并南烛、三味、蓝尾等十六个小丫鬟俱都是一时之选。还有十房家人,当年服侍过她的紫梨红莲绿梅等都在其中,这些人有精于生意的,有长于往来的,有善于养生的,虽然人数并不多,但黛玉却很满意。
元宵佳节话别离
女方家的筹备就不说了,礼部已经送来了怡贝勒府的图纸,至少有两个大院子的家具是林家必须要准备的。这还不算嫁妆里必须要添置的礼节性物品,黛玉很是纳闷自己怎么就不曾厌烦,这些事无比琐碎,不知道胤祥那边是否也一样,又或者他只要等着娶老婆就好了。
在胤祥之前的七个阿哥都已经办过了亲事,而每一次都会让黛玉的嫁妆清单有所修改,比如说八福晋陪嫁了一对巧夺天工的珊瑚盆景,贾敏立刻就找来了两块河磨玉。而四福晋竟然陪嫁了一张紫檀床,这让贾敏又羡又妒,但黛玉极力陈说,认为以紫檀做家具不但靡费,而且也过于招摇,这才没有再度临阵换将。
家具的木料是黛玉所喜欢的黄花梨,而且一水的简洁大方,黛玉痛恨螺钿,而在这个问题上她就浪费了不少时间——除了林如海是站在她这边的之外,上到贾敏下到紫鹃都觉得螺钿才符合黛玉的身份。
总的来说,这大半年她都忙碌得很没有意义,而扬州也没有什么谈得来的朋友可以抱怨,这就使得黛玉的心情一直不是很好。不过十三阿哥胤祥不时送来的贴心小礼物总能缓和她的不悦,就算凤钗这种带有明显政治意义的装饰品还是让黛玉心里甜甜的。反正胤祥已经持有十多年了,孝庄总不可能在十年前——自己才四岁的时候就未卜先知。
而这一切好心情终结于探春的一封信。
迎春终于定下了婚事,而与书中一样,她的未来夫婿正是孙绍祖。
贾敏虽然也很不满,但一来她对迎春这个侄女没什么感情,第二也知道是贾赦欠了钱拿女儿抵债的,倒不好说什么。黛玉却没这么多顾忌,指名道姓的在给探春的信里把贾赦骂得狗血淋头,并马上给胤祥写了信让他务必不要给孙绍祖好脸色——要说孙家没看上贾家和怡贝勒的关系那绝对是假的,而胤祥对孙绍祖的脸色越差,迎春将来在夫家的地位也就越高,这里面的奥秘稍加琢磨也就能体会了。
在那之后,她给迎春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语重心长地以自己为例子阐述了一番管家的道理,并多番暗示逃避是最差的解决办法,就差没摆明了手把手教迎春该怎么管家。迎春的回信里虽然对她表示了感谢,但却没有什么受教了的表示,看来她是打算把太上感应篇看到地老天荒了。黛玉虽然着急,但却也是束手无策,别说贾府和她只是一般的亲戚关系,就算是她的娘家,没出门子的女儿也是说不上话的。
似乎是为了打破她的美梦,迎春在一月就急忙出嫁了,黛玉正准备打点着上京时,探春的来信里极为生气不屑地提起了抄检大观园一事,就在迎春出嫁前夕,司棋被撵走了不说,入画、晴雯也没逃脱自己的命运,晴雯被气得卧床不起,似乎是重病了的样子。司棋干净地自尽了,与鸳鸯到地下做伴去了。
鸳鸯早在贾母去时就触柱自尽,倒也算是走得清白。如今大观园里的女儿已经露出了群芳尽去的颓态,推想宝玉此时必定是神魂俱丧,黛玉也不由得心酸起来。只是一年时间,女儿们死的死嫁的嫁,为避嫌疑,她与宝钗都是许久不曾与宝玉来往了。只听说他如今也不得随意进出内闱,到了外头与贾琏学些往来接待之事,贾政有意让他从科举出身,管束得死紧。王夫人虽然心痛,却也无可奈何,只是在加紧着张罗亲事。
回想起一年前潇湘馆灯下夜话,黛玉也不由得黯然神伤,待要寄信携物去安慰,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又有一个探春,已是当嫁之龄,却始终没有什么合适的上门提亲——一个个都怕九阿哥发飙劲,也是闲愁万种不知与何人说去。好在不多久胤祥就回了信,不但详细解说了孙绍祖家中的情况,更点出他果然待迎春还算不错,黛玉这才渐渐放下心来。因胤祥信中问她何时到京,又不免稍诉相思,黛玉只得温言软语劝慰一番,这才说了出了元宵就动身,怕是二月初就能到京了。
林如海却不能参与婚礼了,就连贾敏都不能跟着上京操办,他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在扬州本地宴请亲友。黛玉正是求之不得,据她所知,皇室婚礼更像是一场演出,即使双亲都能出席,也不能参与她的婚礼,顶多只是在娘家等候消息罢了。正好林如海的远房堂兄——现任福州参政的有好几个儿子,黛玉被指为十三福晋后,他很自觉地派出了惯常打理家务的长子林子远过来帮办婚事,林子远今年已有三十岁了,老于事务精明能干,最难得却并不过于圆滑,这大半年来贾敏冷眼看着,虽然也有不少油水过手,难得他却极守规矩,从不中饱私囊。因此也就放心地把带黛玉上京的任务交到他的受伤。
林子晏——才刚过了自己的五岁生日,显然不能跟着自己上京,好在贾家什么没有就是人多,到时候临时需要用到小孩的话,直接找贾兰就好了。年前一切都计议妥当,元宵这一日,林家自然是搞了个小家宴,因为林子远在的关系,分了男女席位,隔着一道珠帘各自落座。贾敏隔着帘子嘱咐了林子远无数话语,林子远都一一应了,酒过三巡便起身告辞,言说自己也要打点行装,林如海苦留不住,便放他去了,一家人移入暖阁围坐。
林如海指着酒杯哈哈笑道,“吾儿须当满饮此杯,这一去鹏程万里,再相见时,也当如此时一般,青云在望酒满杯。”
黛玉喝了一杯,也道,“谢爹爹吉言,再相见时,女儿却只愿合家团圆不须分离。”
林如海素性洒脱,闻言大笑道,“怕什么,将来相见之日尽有,此时京中风云聚会,正是是非之地。爹爹在扬州不但逍遥自在,还能少你麻烦。子远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好留在京中帮你,等你到了京里,可以伺机向十三阿哥进言,就让他捐个小官做做,最宜在顺天府内做个书记,却不要到是非地中去。此后京中也多一门亲戚走动,岂不是好?”
“是,女儿记下了,”黛玉笑嘻嘻道,林子晏会意道,“是了,现下的局势实在是乱得可以,好在我们一家人丁不旺,也不会有什么人来拉拢,只要在扬州好好做官,料想是不会有麻烦上身的。”
“囡囡只是人小鬼大。”黛玉一把把林子晏搂在怀里笑道,“早些长大,到京里找姐姐玩。”
林子晏挣扎道,“姐姐又抱我,我都开蒙了,是个大人啦!”
黛玉笑道,“你将来为官做宰了,也还是我弟弟,我就抱得。”
贾敏微笑想要说话,泪水却落了下来,哽咽道,“你姐姐明儿就要动身了,到时候你别又想她想得哭起来。”
林子晏奇道,“我为什么会哭?姐姐出门子是天大的喜事,姐姐,若是你想我了,尽管给我写信。我虽然忙得很,却也总能抽出空来回的。”
一家人放声大笑,林如海按着黛玉的手道,“明日我不起来送你了,连带你母亲也不让她来,免得又是泪眼朦胧的坏了兴致。做了人家的媳妇,难免受些委屈,好在你素日就是个伶俐的,我也相当放心,别太欺负十三阿哥,有什么事两个人商量着办,我也就放心了。”
黛玉肃容应过,第二日侵晨,带了十数个丫鬟上了船,林子远在后头押了十余艘船只相随,浩浩荡荡上京去了。
情切切殷勤细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