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成长实录第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50


  她的声音有了一丝细细的颤抖,似乎是回忆起了梧哥长大以前、显示出聪明以前的日子,顿了顿,又道。“嘿,就是梧哥……”
  话说到一半,却又断了,她不耐烦地虚踹了大椿一下,“就擦左脚?你傻了?还不换一条布来,给我擦右脚!”
  大椿忙唯唯地抽了另一条白布,将二姨娘湿淋淋的右脚,包裹了起来。
  #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儿女就又齐聚于王氏上房给母亲请安。就连二姨娘也现了身,同大姨娘一道向王氏行了礼,又殷勤地服侍王氏用了简单的早饭。
  食不言寝不语,这一顿饭吃得很安静。尽管善桐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却也一句话都没说。几个男孩儿更是吃得很快,楠哥不过喝了一碗清浆,又掰了个馒头就下了桌。倒是梧哥不慌不忙,尽力吃了一大碗稀粥并两个包子,这才起身告退。
  王氏搁了筷子,看了榆哥一眼,见榆哥依然吃得慢条斯理——礼仪倒是无可挑剔,不禁又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今天学堂年前小考,楠哥是如临大敌,要在上学前再温一温书。梧哥呢胸有成竹,这一番回去估计倒不会再背书了,也就是拾掇拾掇书箱,再亲自准备文房四宝。这是这孩子自从入学以来就养成的习惯。
  唯独榆哥,一天到晚的也不知道走什么神,要说笨……也不是笨,昨晚梧哥在东厢呆了半晚上教他读论语,也都磕磕绊绊地读下来了。听大姨娘说,榆哥一点都不像是不懂,就像是不情愿去学。
  是啊……这孩子是成天到晚都不说话,从来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这样下去,恐怕也只能说了情托一个童生,也就顶了天了。要想考个秀才,还得再花点力气,再往上什么廪生监生,想都别想……
  这心事自从榆哥到京,伴随她已经不止一日,以王氏的心性,自然不可能动辄为此愁眉不展,她又扭过头去,见众人都吃完了,才淡淡地道,“樱娘昨晚歇得还好吧?”
  二房幺女杨善樱自从到了杨家村,就因为水土不服闹了肚子,上吐下泻的,竟是连屋门都没有出,因良医怕是疟疾,众人也都不敢前往探视,只有大姨娘因为是生母,自然是责无旁贷自告奋勇,这些时经常过去走动。
  听到王氏这么一问,她自然上前说了几句善樱的病情。听得这孩子如今已经接近痊愈,众人都十分高兴。善桐拍手道,“樱娘这一番是吃苦了,待她出来,可要好好补一补身子。”
  大姨娘忙道,“这也不是瞎补的,还得看大夫是怎么说的。”如此又说了几句家常,王氏便吩咐善桐,“披上斗篷,咱们给老太太请安去。”
  善桐才站起身来,便听得铜环响处——是有人叩响了院门。
  王氏等人从京城回来,起身其实要较西北一般居民更早一些,此时天色才曙,屋外行人不多,院门根本还没有开锁。听得门响,众人倒都有了几分诧异。院子里自然有人开了门看时,却是张姑姑带了一个小丫鬟进了院子:这小丫鬟背上还背了个大篓子。
  众人隔着窗户,都见着那大篓子里是整整一篓翠绿芽黄的大白菜,其上甚至还冒着蒸腾热气,就都知道这是窖藏的货色。又见到那红的是南边来的辣椒,灰扑扑的是近年来才传过来的洋红薯,还有一条条绿色的脆黄瓜,雪白的冬笋口蘑……纵使是王氏,都不禁咽了咽口水。西北冬日鲜蔬难得。这一大筐蔬菜,就是送给西北总督衙门都不算失礼了。
  望江不待王氏吩咐,早笑着迎出了院子,和张姑姑说了几句话,便将小丫头引到厨房去了。这边张姑姑昂然进来给王氏请过安,又同几个少爷小姐互相问了好,这才清了清嗓子,道,“二太太您才安顿下来,什么事儿也都顾不上安排,想必这几天家下的哥儿姐儿,吃这些牛羊肉也吃得腻了。这是老太太给孙儿孙女们加餐的。老太太还说,今年您们来得晚,没有能窖藏起蔬菜,也没有让孩子们顿顿吃肉的道理。不过家里窖远,这见天的送呢也不是办法——家里没有那样多的菜,也只有隔三差五地送几次过来给孩子们打牙祭了。不过眼看着就开春,今冬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今日送来的这一筐子菜,就给孙少爷孙小姐们加餐吧。”
  说到孙少爷、孙小姐时,张姑姑格外加重了语气。也不等王氏说话,又道。
  “老太太又说了,别人犹可,妞妞儿年纪小又娇气,从前冬天跟在老太太身边,也是专挑些素菜吃,恐怕是吃不惯净荤——就让妞妞儿跟着她吃到开春,再回您这里吃饭吧。”
  说完了这一番话,张姑姑又看了二姨娘一眼,便又福身告退。
  连王氏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张了张口,又闭上嘴,只是吩咐望江,“送张姑姑出去吧!”
  她又看了二姨娘一眼,见二姨娘一脸的通红,心下也不由得有了几分快意,想了想,又自失地一笑,对榆哥道,“既然祖母发话送了些好吃的来,今儿中午就吃饺子吧。嗯,楠哥爱吃大白菜羊肉馅的,梧哥爱吃素馅的,咱们家大妞稀罕吃三鲜馅——有了冬笋白菜还有口蘑,倒也能应付下来了。榆哥喜欢吃什么馅儿的?”
  榆哥慎重考虑了半晌,才缓缓道,“我……我爱吃全肉馅的。”
  善桐见王氏难得一愣,不禁又噗嗤一声,笑得弯了腰。
  善榴却是目光连闪,和母亲交换了一个眼色,这才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善桐的肩膀,催促道。“还不穿斗篷?眼看着就要误了请安的时辰了!”
10、眼力
  昨日里王氏带着善榴去主屋请安时,身边还带了两个丫鬟随侍。虽然没有乘车乘轿,但官宦夫人的气势架子始终还在。可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今次她身边就只带了望江这一个媳妇儿,自己竟是亲自牵起了善桐的手,就好像一般出门闲步的村妇一般,如此安步当车地出了院子。
  杨家村一大早倒是热闹,街头巷尾,处处都有人进进出出。不是到河边去买早饭的,就是攥了钱去河边割肉回家做菜的。因为二房这所院子靠近内围,当初规划得也好,因此竟也说得上是街道整洁行人鲜亮,与其说是一般的乡村,倒不如说是个富裕宁静的小镇子。王氏牵着善榴的手款款走了几步,便有人认出她来,上前问好。如此热热闹闹地进了主屋,已是天色大亮,老太太也正袖着手在院子里踱步,见到儿媳孙女过来,冲她们点了点头,便率先回身进屋。
  西北天亮得晚,天气又冷,请安就不摆在早饭前,而是摆在了饭后。王氏母女维持了京城的习惯,起得早,饭吃得也早,虽然住得远,但到得反而最早。两母女待得老太太在炕上坐定了,收拾衣裳一个福身一个磕头,给老太太行过了礼。王氏才略带羞涩地谢过了老太太,“还是娘想得周到,从京城过来,一路忙乱,路又不好走,居然没想着早派个人来开了窖,好歹窖些蔬果下去。要不是娘有心分润,可不是拿着钱也不知道上哪儿买了。”
  西北不比京城,京城捏着钱什么东西没有?西北就不一样了,地广人稀生意本就难做,尤其是杨家村一带,家家户户进了冬自然会窖藏蔬菜,有要外买的,也是时鲜的洞子货。要买个大白菜,反而是无处寻觅。王氏这句话,倒是体现出了她是个当家的主母。
  老太太一撩眼皮,本要说话,望了善桐一眼,见她满面欢容,心下倒是一软,就将话吞了嗓子里,咳嗽了几声,又道。“你们送信也迟,本来多窖个一两千斤白菜啊,洋薯啊,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偏偏这边才封了窖,那边信才到。再要开进去,反而一窖的东西都该坏了。当时又来不及物色房子,说不得今冬大家都少吃一点,也就一两个月就开春了。”
  她扫了王氏几眼,见她和善桐打扮得都很朴素,王氏自己身为四品夫人,不过是一件灰鼠斗篷,毛也一般。善桐更是一身的棉衣,看着和杨家村常见的小女孩儿没有半点不同。便又满意地点了点头,磕了磕桌子,慢慢地道,“本来也就该给你送来的,事情一多,忙着就忘了。昨儿听说你们买了那什么暖房里出的洞子货尝鲜,我这才想起来这码子事。这不就赶着叫老三媳妇收拾了一大背篓,给你们送去了?以后你们也别买菜买肉了,老三媳妇每天早上会收拾鱼肉给你们送去。”
  是不是自己不买洞子货,老太太就不送,这就是千古之谜了。王氏倒也不大在意这个小小的钉子,她忙道,“那也太麻烦三弟妹了,再说——”
  她的再说还噎在嘴里,老太太就毫不客气地瞪起了眼,“一家人说什么麻烦不麻烦!咱们这可还没有分家呢!”
  王氏一下就合拢了嘴,面上显出了几许尴尬,只低头用了一口茶。
  老太太和二太太打哑谜,倒是打得善桐一脸的迷糊——这还是小姑娘这些时候忽然开了窍,渐渐地明白了人情世故,如若不然,恐怕是连这对话中的机锋都听不出来。
  不过,现在内堂气氛紧张这一点,她倒是已经看出来了。
  “祖母。”善桐眨一眨眼睛,就奶声奶气地道,“妞妞儿是今儿就进祖屋吃饭呢,还是明儿呢?”
  她神态天真可人,总是比老太太身边几个已成少年的孙子更可爱一些,老太太看了,心里的一点点郁气倒是跟着就散了开去,她笑着招了招手,让善桐到自己身边坐下,这才问,“怎么,你是想今儿过来吃,还是想明儿过来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