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成长实录第1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350


  含沁便卷起袖子,兴致勃勃地道,“可不是有人又上门求我办事了,嗐,反正还是牵线搭桥疏通门路的事情,我看他也占着理儿……”
  便略略将两户人家打分产官司,占理些的那个将门路托到了自己跟前的事,备细给善桐交待了清楚。善桐听得也入了神,便一时忘记了要和含沁说的正事,反道,“你从战场回来才多久,就干这样的事,那些人也算是灵活了,居然还抓得住你。”
  两人又说了些琐事,善桐将大太太回来后自己陡然间受到的拘束向含沁一通诉苦,只觉得有无限的话想和含沁诉说,半日才勉强想起来道,“对啦,我爹说……”
  她一时犹豫,不知道该怎样说明自己一家选择的政治立场,但含沁是何等人也?看善桐眼眉,便道,“是二表舅品味到了这个陕西巡抚各种的深意了吧……不过,你终究年纪还小,前头还有个姐姐呢,等你姐姐说出去了,怕是这件事也就迎刃而解,为难不了多久的——我叔父现在已经拿定主意,全族人都要上了东宫那艘船了,既然如此,这个陕西巡抚的位置也坐不了多久,只怕还是要换人的,就是不换人,走得近些也不犯忌讳了。正好,二哥现在刚受了些小伤,也不适合提起亲事——你们总算还是有缘的,两边一错,又恰好都拖过了这段时间,便好说亲事了。”
  说句实在话,虽然当时桂二哥说起来,这条提亲之路还算走得是有板有眼的。但在那之后,眼看着就是几年没见桂含春人影,他又迟迟不能上门提亲,虽然说有战事的拖累,但眼下战事都结束几个月了,善桐心底不免也是惴惴不安,盼着含沁过来,也是希望能得到一个准信:不论含春说服母亲没有,总不能老这样无止尽地拖下去吧?现在是还有个善桃挡在前面,要没了善桃呢?有时候亲事定下来也就是几天的事,她一个女儿家,哪有说话的余地?这件事也不是她不想去争,而是除非桂家有提亲的意思,她根本连争都没法去争,否则一句话就能把她问倒:“要是人家对你有意思,怎么不上门提亲?”
  再说,和政坛上的事比,女儿家的心思算得了什么,现在桂家要来提亲了,反而不是好事。老太太这边一回绝,两人就算是完了。因此桂含沁这样一说,她虽然稍稍松了一口气,一颗心却还是被吊在半空中。上不上下不下的,依旧没个着落。
  善桐就出了片刻的神,才猛然抬头问,“对了,桂二哥受了什么伤?不要紧吧他?”
  含沁似笑非笑,看了她一眼,低声道,“要紧不要紧,还得你来看的。他才卸下盔甲没有多久,刚到家里,你们的事还没来得及和我婶婶说呢。现在都没提这事,就是治伤……等伤好了,你若不在西安,他会到村子里来给你看一眼的。”
  本来听说是小伤,善桐也不在意,桂含春刀头舐血的人,这几年来也不是没有负伤。但听了含沁这番话,她是越听越上心,到末了不禁就瞪大了双眼,声音也带了颤,“他、他这是怎么啦——”
  含沁扫了善桐一眼,嘴唇翕动了几下,竟似乎是不情不愿地,他轻声道,“战场上仓促间没能寻到良医,错过了最好的几天,如今看来,是难免要破相了……”
  善桐心头顿时一个咯噔,她忙就道,“不要紧,他不必担心,我、我不在乎!”
  说完了,又觉得自己接得太快,恐怕听起来不大诚恳,就又补了一句,“再说,二哥本来也生得不大英俊,我又不是看上他的脸——”
  话说到一半,更觉得不合适了,忙又吞了回去,尴尬地和含沁对视着,试图以自己的表情来说服含沁,自己是真的不介意桂含春的容貌。
  桂含沁看她一眼,又往后一靠,抬手搓了搓脸,不知为何,他的笑容里竟大有疲惫之意,他轻声说。“嗯,我知道三妮的人品,你是不会在意的,反而只会更怜惜他!”
  善桐想说什么,又什么都说不出口,望着灼热阳光中这清瘦高挑的少年,她忽然发觉,桂含沁虽然似乎永远慵懒散漫,但却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样,几乎是沾染了一身风尘般,从精神上透出了一股难言的倦意。
  她心头一跳,首次想到:祖母的确是体贴含沁的,他真的太需要一个娘子,帮他分担周身这千般事务了。太多时候,桂含沁几乎是无所不能,鬼点子一个接着一个,竟使善桐多少已经遗忘了,他也不过是个身世畸零孤苦的少年而已。
  但……
127、冷战
  含沁的婚事,终究还是没能激起太大的波澜。老太太私底下打发四老爷探了探含沁的口风,被他一句,“现在连大哥都没成亲,我这边就闹起了婚事,只怕族里要有说话的。”轻轻巧巧就推脱了开去,老人家也只好和儿媳妇感慨,“不是我偏心含沁,这孩子虽然孤苦了些,但却着实会经营。可惜看来善婷是没福了。”
  又吩咐儿媳妇们,“有什么合适的女儿家,只管留心,一来现在善檀也到了说亲的时候,一旦中举就可以定亲事了,等中了进士再办婚礼。二来还有他弟弟们同含沁,什么样的家境,我们这儿都能捡出个相配的来,往后几年要没有意外,家里是肯定要办好几场亲事了。”
  大太太和二太太自然是最上心的,就是三太太和四太太也都有自己的盘算,还是大太太最直接。“这一回在京里,我娘家族兄弟……”
  老太太也听得认真,善桐、善樱等人本来要进来请安的,在窗子外头一听,又悄无声息退回了外屋,几个小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都没有开口,善桐有心想问大太太是否为善桃在京里有相看过,却又做贼心虚不敢开口,便看了看善樱,打趣她,“等哥哥们的婚事都说完了,就把你也嫁出去!”
  善樱真个着急起来,“前头还有两个姐姐呢!您还好意思打趣我,只怕是三姐你先出门子吧!”
  一边说,两姐妹一边就看向善桃,善桃再严肃,此时也不禁微微面红,她强自镇定,“这都是长辈们的事儿,咱们是用不着过问,也不能过问的,好啦,有空闲,还不如跟我到厢房去大家多刺几针吧。”
  一席话说得两姐妹都垂了头,等善桃起了身,善樱才递过来一个怏怏的眼神,好似再说:“和二姐姐说笑,真没意思!”
  含沁这次过来,就是在战后过来看看老太太,顺便把西安城里几家商号的信给亲自带到老人家手上的,又住了两天,也就告辞回去,老太太知道他不大不小也算是个忙人。不是官署里有事,就是自己生意有事,家里又无人帮着照管的,也就并不多留。倒是二老爷很过意不去,“这几年来,多亏了含沁来回传信跑腿儿,以后等儿子在西安安顿下来,就用不着老麻烦他了。”
  “这也不能长久。”大太太却持相反意见,“前几年战乱时候,家里难免减员。现在外头形势一天好过一天,连村墙都撤了,我看还是和旧例一样,专指一个干练的伙计,平时无事时就在店里、家里帮忙,有事时候,专职来回送信。工钱多开一点,倒是好过在二弟身边挑人出来,免得一调动开去,反而尴尬。”
  还是这样光风霁月……就不知道她是怎么发觉有这么个旧例的。王氏眸色微沉,看了嫂子一眼,也想明白了:多半是琢磨从前的日常细账,琢磨出了门道。
  老太太扫了二房两夫妻一眼,见二老爷笑而不语,王氏却反常的木然,一句话也不曾多说,心底顿时就叹了口气,她不咸不淡地道,“孙氏说的对,现在外头形势好了,咱们家就得重新立起规矩来啦。尤其是海清,你要去西安上任,后院不能没个人照应,屋里人和孩子们可以留在家里,王氏得跟着你过去的,免得后院无人,又乱起来了。”
  王氏微微动弹了一下,她略带感激,同时也带了几分惊异地望了老太太一眼,老太太冲她轻轻点了点头,又一望二老爷,二老爷便勉强地道,“母亲说这样好,那就是这样。”
  话里的勉强虽然轻微,但有心人也不是听不出来。
  吃过饭,老太太就打发善桐回二房的小院子里坐坐,“你今年送我的绣像虽然手艺还糙了点,但看出来,技艺是有的,也不必每天每夜地绣帕子做衣服了,究竟等你出嫁之后,拈针的时候少着呢。你母亲在家闲坐也是无聊,这几天你多回去陪陪她说话吧,等她去了西安,就不能日日见面了。”
  善桐感激地望了祖母一眼,低声道,“您就是考虑得周到……让您费心啦!”
  老太太不禁就按了按善桐的肩膀,想要说什么,又觉得善桐毕竟还没有出嫁,犹豫再三,只道,“让你母亲别太操心了,万事有我呢。海清要想闹腾出什么动静来,也得看我答应不答应!”
  只是这句话,善桐便已经知道,父母吵架瞒不过老太太,这不说了,就连吵架的理由,只怕老太太心中也都有数——不用说了,十有八.九,肯定还是因为善梧和二姨娘。
  #果然,才进了二房的小院子,善桐就和二姨娘打了个照面。
  这位红姨娘的装束都一下鲜亮了起来,身上也见了桃红柳绿这样鲜嫩的颜色——自从回了杨家村,二姨娘身上的衣服,是一天比一天更暗沉,从前的颜色衣裳,已经几年没拿出来了,现在乍然上了身,善桐还能隐约闻到零陵香的味道。她不禁抽了抽唇角,天然就对二姨娘大起厌恶。
  真是狗肚子盛不了二两香油,爹才一回来,就好像过了大年。把柄还在自己手上握着呢,就这么轻浮欢喜的,是还没受够老太太的气?
  只是四年时间过去,就算再看不惯二姨娘,善桐也不再是当时那个沉不住气的三妞妞了,她微微一笑,含蓄地点了点头,问过了二姨娘的好,二姨娘也就亲亲热热地绽出笑来,很有父辈姨娘的样子,“三姑娘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3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