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成长实录第2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4/350


  慕容氏失望地叹了口气,显然也不是不明白善桐的顾虑,她焦虑地咬住下唇,轻声道,“我也不是……唉!我就是有点怕!”
  这肯定要怕,但善桐却不敢再安慰她了,一句话都惹来慕容氏这种要求,她还敢多说什么?只好嗯嗯啊啊的,翻来覆去就是表达一个意思,‘这么大的事,不是大哥和你商量了,那就得你自己做主,我们过继出去的人,不好多说元帅府的家事’。慕容氏磨了半天,都快磨到吃午饭的时候了,善桐也不肯吐露自己到底支持不支持她的决定,最终只得失望而去,和来的时候不一样,走的时候肩膀都是垮的——善桐回来自己扶了半天额头,连着几天晚上都没有睡好,想到桂含芳还惦记着善喜,一时间竟是大为同情桂太太,对她的反感都轻了几分:都说自己母亲少了个有出息的嫡子,其实桂太太也不容易,三个嫡子都有出息,却也都不省事,要不是还有个桂含春愿意顾全大局,听从家里的安排,她势必是要更焦头烂额了。
  因为顾虑到慕容氏和她之间的友好是瞒不过人的,善桐便不敢再去元帅府请安,恐怕又被慕容氏拉着问策,只是隔三差五打发下人过去问好而已。饶是如此,她也依然没有躲过元帅府的风暴,十一月下旬这天,桂太太大清早就打发人来请她过去,派来的还是两个健壮的仆妇,看神色,要是善桐不过去,她们竟似乎是要强行动手掳人的。
  善桐心知多半是慕容氏开口提出分家的事,又说不定是桂太太想到两人比较友好,就肆意想象起来,要让她过去对质。如若自己不去,闹大了更不好看,当下也只好认命地换了衣服,登车进了元帅府,果然还没进内堂,就听到桂太太的声音。
  “我就是猪油糊了心了!”她几乎是在声嘶力竭的高喊,连以往那一层镇定的皮都给揭了。“我怎么就会答应含欣把你这灾星娶过门!”
  慕容氏的嗓门也不比她小,她丝毫不甘示弱地道,“当时您没让他别娶,现在这么说有意思吗?我还说您就不该答应呢!免得过了门您后悔,我也后悔!”
  在场仆妇纷纷露出不忍卒听的神色,就连善桐亦都很是痛苦:最痛苦是这些仆妇还可以躲风头,她是要进去的。她深吸了一口气,掀开帘子进了内堂,还没说话呢,桂太太一眼看到是她,立刻厉声道,“好!你还闹得不够?你还要来闹?我是哪里得罪你了,你说!你怎么就敢怂恿她要分家出去!你良心长到哪了!含欣怎么害你了你要这么对付她?你——你——”
  一边说,一边居然上来一个巴掌就扇过来,饶是善桐躲得快,脸颊也依然被掌风带过,她细皮嫩肉的,哪里受过这样的揉搓?脸皮顿时就火辣辣地疼起来。慕容氏急得跺脚道,“我说了不关她的事!你偏不信!”
  桂太太哪里肯信?她几乎是气疯了,挣扎着还要来扇善桐,双目赤红喘着粗气,看起来哪里还像个贵妇?竟是个市井泼妇一样粗俗,连身边人都吓呆了,上前死死架住了桂太太,只叫道,“太太息怒!”桂太太只是不听。
  善桐虽还没动情绪,但也自不快,更知道桂太太的说法极有歧义,她往后退了几步,冷冰冰地道,“婶婶这话我不明白了,我怎么闹过你了?自打入门以来,我上门次数都不多,还能怎么闹着婶婶?婶婶别是气急了,把被我堂伯父一家拒婚的事栽派到我们家身上吧?我明白您看不惯我,就因为我出身杨家,您求了我七堂妹快有八年了,又没有求着,您就不喜欢杨家,也不喜欢我这杨家人了。但我可没闹过您,您要闹,您找我堂伯父去,京城阁老府您要是不认识路,我给您指。您可别柿子捡软的捏,到了阁老府您又没声了。”
  这话句句是指桑骂槐,暗指当年往事,私底下是字字诛心,明面上又言之成理,桂太太气得直翻白眼,却又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到后来竟喘上了,竟是大有出气比入气多的意思,善桐也吓了一跳,忙冲左右人等喝道,“还愣着干什么?婶婶动了怒,气得痰迷心窍了!快寻苏合香酒来!有冷水灌一钟激一激!”
  几个仆妇还面面相觑,不敢妄动,善桐一拍桌子,大喝道,“还不快去?”众人吓得身子一抖,架住桂太太的自己就把桂太太往床上扶,去寻药的去寻药,场面这才镇定下来。慕容氏也渐渐气平了,上来拉着善桐歉然道,“弟妹,我还是说漏嘴了一句,婆婆一听就想歪了——”
  她究竟怎么说漏嘴的善桐也不耐烦听了,她白了慕容氏一眼,断然道,“这可是你婆婆!大嫂你有和婆婆回嘴的道理吗?这是忤逆!还不去婶婶床前服侍着,还想怎么着?”
  她不搭理慕容氏了,回身又令昔年在桂太太身边常常见到,府中似乎很有脸面的一个老妈妈过来问道,“叔叔呢?二堂哥呢?都到哪里去了?”
  “回侄少奶奶话。”这位老妈妈对她的态度无形间竟恭顺了不少,低头回话道,“都在总督府说话呢,连一城的文武官都在,像是在说西边的事。临走就说,今天回来得晚……”
  想必就是因为回来得晚,慕容氏才挑今天摊牌,善桐叹了口气,“家丑不可外扬,那就先这么着吧!家下常走动的大夫请来,就说婶婶挂念几位少爷,今天因为一点小事就动了肝火——去吧。”
  又随口发落了几句,叮嘱在场众人,“这事情要传出去一个字,婶婶不收拾你们,叔叔也收拾你们!所有人临走前把名字报到我这,有一点谣言出去,你们全都没跑。想富贵的就全都给我闭上嘴,听见了?”
  这才回过身走到桂太太身边探视,慕容氏这会倒是被提醒了,正为桂太太抚胸口,也有人拧了冰手帕来给桂太太敷额头。桂太太像是平静得多了,只是却不说话,转着眼睛看着善桐靠近,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善桐叹了口气,想到自己在这分家一事中已经是跳水都洗不干净了,便不禁又瞪了慕容氏一眼,才和声道,“婶婶舒服些了吗?若是舒服,咱们就坐起来说话吧。”
  桂太太又转过眼看了慕容氏一眼,她猛地死死闭上了眼,无力地摇了摇头,已有皱纹的眼窝里竟似乎沁出了一小滴泪水,可却还没有等善桐看真,她就又挣扎着要坐起身来。显然是已经平静了下来,没有了之前的激愤。
  尽管脸颊还有些作痛,心头怒气也还没消,但忽然间,善桐也有几分同情起桂太太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桂家这一本经,也不比任何一家人要好念。
183、三岔
  大约是桂家这两婆媳都有几分任性,在家也都是被人捧惯了的。慕容氏一撒疯卖味,两个人互相不能节制,这就话赶话说得都动了情绪,被善桐从中喝断了,又经她狂风骤雨一般一顿两边敲打,谁也没能在她手底下讨得了好了,于是现在连桂太太都被善桐压制住了,也没再高声说话。但这两人也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场面虽然安静下来了,但两婆媳却都翻着眼睛望着天,谁也不肯先开口,不知道的人,还当屋梁上有耗子呢。
  善桐很有几分哭笑不得,有心要撒手不管吧,又觉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宗房婆媳反目的事要闹大了,传出去那是整个桂家都没有面子。自己在亲朋好友跟前也难做人,还不如把火焰就掐在萌芽阶段,大家把话说开了,各退一步,这才是过日子的正道。
  她心头忽然不知想起了谁,略略一动,便又把这心事放到了一边,自己站起身道。“居家过日子,谁也不是谁前世的仇人,都是想着把日子往好了过。婆这当婆婆的也是为了儿子儿媳妇好,就像是当儿媳妇的也是为了一家好。你们都不必说了,我帮你们说话好不好?”
  正说着,便冲桂太太要开口,不想桂太太反而使性子,“你就是要代我们说,那也哪有小辈先冲长辈开口的?你先和她说!”
  连慕容氏都不看了,翻着白眼一指大媳妇——多大的人了,使起性子来,还像个孩子。
  善桐不禁啼笑皆非,只好道,“好,听您的,我先和大嫂说。”
  她便冲慕容氏道。“之前你私底下和我提的时候,我也是提醒过大嫂的。宗子宗子,那就是宗房的嫡长子。历来大家大族,想要长久兴旺发达,一族宗子,各房的房主,那都必须是嫡长出生。这是乱不得的!以我们杨家来说,一百多年了,宗房嫡长始终不曾断绝。也不是我自夸,如今谁提起杨家,不说是西北望族?但凡有这个宗子之争的家族,内部必定是不够和睦的,内部自己不和睦了,自然也就渐渐地败落了下去。家和万事兴,这话不是虚言。所以换宗子那是大事,一般人家极为忌讳。”
  见慕容氏要说话,她又忙道,“自然,这也是因为被换掉的宗子,往往并不情愿。这一闹起来,家事就是这样,没有谁能把理给占全了的。要闹还怕没得闹吗?我知道大哥和大嫂是为了家里着想,自然是不会闹的。但是老九房往外这么说,谁信啊?人的嘴多坏呢?还不都觉得你们这是犯了大错,这才被换掉的?到时候……到时候你们就知道做人难了!现大家都因为你们是宗子宗妇,捧着你们呢。这人心坏起来是没尽的,觉得你们不得意了,肯定有人要来踩。可要是叔叔婶婶太为你们撑腰了,大家又会觉得你们复立有望,二堂哥夫妇的威严,是肯定要受到损害的。我猜婶婶也就是顾虑着这点,才不肯你们提这个换宗子的事儿。”
  桂太太闷哼一声,倒并不说话,善桐见慕容氏一脸的不服气,就要开口,忙又白了她一眼,向着桂太太道。“大嫂的意思呢,想来婶婶也明白。做宗妇要紧的不但是出身,还有这一团和气四面应酬的本事,族里老老少少上千口人,宗房是都不能得罪了,也不能纵容了,做宗妇难就难在做人。大嫂自觉资质不够,我这里也说句实话吧,按大嫂性子,的确是不适合做……没有几年,族里人怕是都要得罪完了。她和您还不一样,您那是面上耿直,心里有谱呢。”
  她捧了桂太太一句,踩了慕容氏一句,却是恰到好处。桂太太面色稍霁,慕容氏却也并不在意——善桐说得也是大实话,她要是愿意委屈自己的性子,也就不会推辞这个好处多多的宗妇地位了。
  “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些事是教不来的。就不说大哥合适不合适做宗子吧,让大嫂做宗妇,是要坏菜的。”她又一句话收住,紧着就道,“现在大家都把话说开了,这样,大嫂你说说,我提的这件事,你也不是没想过吧?你是打算怎么办的呢?”
  慕容氏也不是傻瓜,懂得结纳善桐,肯定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难处,她轻轻地拍了拍大腿,先哼了一声,才道。“这也简单,前线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的战事了,我们家一向也是有人口在前线驻守的。我和含欣到定西、武威去也好,再往前走一点,去到吐鲁番一带都行,三五年之后,二弟媳妇也娶了,孩子也生了,官位也上去了。我们再回来不就是了?”
  这办法虽然简单粗暴,但也不失为一条思路,就是等于还是坐实了“桂大少是因为犯事了才被移除宗子位”这个说法,以后桂大少一家就都别想回天水过活了,不然肯定被人背地里议论死。但这对小夫妻也许没什么影响,说不定慕容氏还巴不得远离族人,就和含欣过两个人的日子呢。
  善桐点了点头,又望向桂太太,低声道,“那婶婶是怎么——”
  “我还能怎么想?学呗!”桂太太没好气地道。“谁不是委屈出来的?你当谁天生就是这么个受气材料,为了一族人忙里忙外的?我就奇怪了,说亲的时候,你们家也是上赶着要嫁进来的。不情愿?不情愿你没和她一样寻死觅活,搅黄了和卫家的亲事?你当时情愿,嫁过来以后我看你穿金戴银吃香喝辣不也挺情愿的?怎么让你学规矩让你学做人、学管家你就不情愿了?你以为富贵人家的日子有那么好过?你以为我们桂家的门,是你说进就进,说出就出的?改嫁走道,你倒是说的出来!呸!也是个没担当的软脚虾!”
  她这话出口,善桐自然是惊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桂太太不耐烦地冲善桐一摆手,沉声道,“你以为谁看不出来呢?卫家和你们家说得热火朝天的,卫太太都和我露了几次口风,说是十拿九稳了。一转头你们家老太太上来京城,口风那就变了……侄媳妇,我告诉你一句话,面子上的事,那是瞒着面子上的人的,真正知道的人,猜那都猜得出来了。只是给你们家面子装着糊涂罢了!”
  这话全盘照抄善桐,字字句句说的都是善桐的心病,善桐恼得微微吸了一口凉气,立时就道,“婶婶这话说得好,咱们心里清楚着呢。谁吊着谁,谁又背谁蹬了,落得个两头不着的,真正知道的人,心里明白得很。”
  她没等桂太太说话,就又道,“毕竟是叔叔婶婶家的事,我也管不了太多。我就把我的话撂在这儿了,我是赞同大哥大嫂分家出去的。要不然,这将来的二嫂也太难做了,出身低了吧,三四品的人家,那是不入婶婶法眼的,门第高了呢,一二品的人家,嫡女也没有愿意嫁到西北来的道理。这里又穷风沙又大,局面还动荡不安,比不得人家鱼米之乡。就是真求回了一个金凤凰,这门第高出长嫂这么多,两边关系难处。大嫂学不会管家,二嫂管不管呢?管了那是给他人做嫁衣裳,能管得了家的人还不都是人精,能看不透这一层?要不管,那娶回来供着又有多大意思呢。我话就放在这里了,婶婶您自己掂量着,觉得我是歹意,那您别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4/3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