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436

  这话倒是在情在理,权夫人就是再想指责二房逼死权季青,亦无法和老太太辩驳,她不情不愿地让开了一点,由得云管事和另一个心腹小厮,将权季青抱了起来,一头一尾地,抬出了门口。
  老太太这句话,亦是一锤定音,鲜明地表达了她的态度,良国公也是忙了有一会了,这才刚安定下来,用了一口茶,又沉吟了片刻,便吩咐权仲白,“你们先回去歇着吧,这件事怎么处置,我得和你娘、你祖母商量商量。”
  这亦是题中应有之义,反正现在,二房是把自己的筹码都投进了局中,业已‘买定离手’,赢面亦是高达九成九,所差者也无非是赢多赢少。权仲白看了蕙娘一眼,蕙娘冲他点了点头,两夫妻便并肩起身,先回立雪院去休息了。
  #
  刚才好戏连台,谁都提了一口气,也不觉得疲惫,现在安静下来,蕙娘就感到兴奋后那一阵阵的精疲力竭。才进里屋,她便垮下肩膀,软倒在窗边的罗汉床上,半晌才慢慢吐出一口气,低声道,“权季青真是丧心病狂!死到临头,都还想拉人下水!”
  权仲白并不接话,只在蕙娘身边坐下,慢慢地摩挲着她僵硬的肩背,助她放松下来。两人一时谁都没有说话。
  虽说自己四五年来,悬在心头的第一要事,终于有了个结果,但蕙娘此时回想,却没有一点放松。这件事一环扣着一环,逻辑推理似乎很顺,但权季青背后那组织,是否就丝毫都没有参与呢?要是他们完全并不知情,权季青又是从哪里来的地黄?若是他们知情,又是为了什么帮助权季青,用这么不把稳的办法,冲她下手?权季青是如何同他们沟通,安排人马来滋扰冲粹园,这批掌握了火器,按说武装力量并不弱小的力量,为什么连熊友他们的防线都冲不破?
  从三年前她进门起,权季青做的每一件事,都大胆得令人瞠目结舌,却又小心得留不下一点痕迹。能指证他的人,全是蕙娘自己的心腹,甚至连权仲白,都未能亲自见识到他的劣迹。蕙娘越想越觉得身上发冷,对权季青和权仲白说的那最后一番话,有了很不好的猜测,这猜测,令她连喜悦的心情都欠奉。只觉得脊背发寒,忽然间,对权季青的做法,又有了一种新的解读。
  他就是再会谋算,也比不过权仲白在医术上的造诣,给他带来那得天独厚的优势,良国公看重这点,显然是比任何因素都多。所谓特别偏疼二房,究竟是疼权仲白,还是他的医术,那就真是不得而知了。而权季青和权伯红不同,又肯定是节制不了他哥哥的,因此国公府的迷局,最终的谜底,也只有权仲白一个。权伯红可能还不清楚,但权季青应很明白,他始终也就是个敲边鼓的,上不得大台盘。
  既然如此,他又为什么要争,他又在争什么、算什么?在她进门诞下歪哥以后,他已经输得不能再输,就是把她给害死、勾引得翻了盘,只要权仲白医术还在,他就永远都没有赢的希望。造成这样的局面,他会恨谁?权仲白?
  不,权季青并不恨权仲白,他也知道他哥哥对爵位从无野心,他如果恨的是权仲白,便不会是这样的行事。他要恨,应当也是恨良国公,恨自己……本来大好的局面,是在良国公做主,说了自己进门以后,才有了本质上的变化。也许他本想通过诱惑她的方式,来达到一些不能见人的目的,或者是想要让她生下他的子嗣,这样不论是权伯红还是权仲白上位,最终继位的都是他权季青的儿子。又也许,他想要通过占有她的目的,来发泄心中的怨恨,他是真的想过要绑架她,只是她防范得比较周密,在那一次疏漏之后,再也没让他找到机会。
  那么他该如何报复呢?权季青如果沉下心来思量,会发觉什么可乘之机呢?
  他一直都知道,她和权仲白之间存在的最深矛盾,便是两人志趣的差别。他也知道,那天晚上听见他和他人密斟的,是立雪院的丫鬟,而立雪院上上下下,都是她自己的心腹,没有权仲白什么事儿。
  也许就是在发觉此点以后,他开始不动声色地布下了一个报复的局,在这个局里,他的所有劣迹,都是出自蕙娘的指控,供述出他来的乔十七,和蕙娘先在冲粹园里相处了好几个月,来骚扰冲粹园的私兵,软弱得连熊友的防线都突破不了,又狡猾得没留下一具尸体……任何事都是蕙娘在说,任何当事人,若不是蕙娘的人,也和她有过密切的接触……
  他一直都很了解他哥哥,也很了解她,甚至还把他的计划,明明白白地告诉过自己,“我哥哥给你的所有东西,他都能收得回去。”
  若没有一个契机,权仲白为什么要把他的信任、尊重给收回?这便是他的提示,可笑她还浑然不知,一心只想要查清凶手……
  虽说即使一切重来,蕙娘也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但她仍不禁为权季青的安排打了个寒颤,这个寒颤,甚至不是因为他的异想天开、缜密阴毒,而是因为他的疯狂与自私。如果一切真和她推测的一样,那么权季青就是用自己原本可能很平顺的一生,来换取对她的报复——
  唉,平顺不平顺,他也许都是要回东北去的,良国公之前那几番布置,透露出来的信息也很明显,他是忌惮起了这个儿子,想要将他除掉了。对他来说,他也再没什么可输的了,又为什么不行险一博呢?
  心念电转间,念头已不知转了几个轮回,蕙娘望了权仲白一眼,一时竟有些胆怯,倒是权仲白一如既往,还问她,“你刚才是真以为他带的火药是假?”
  “一开始,真以为火药是假的。”蕙娘老实说,“他要是真的想同归于尽,在挟持了我以后,便会把门让出来。起码让他亲妈先走吧,这堵住门谁也不让出去,看着像是要一起死,其实倒显得心虚了。我是没想到,原来他连他亲娘都不愿意放过。不过,这种事最要紧也就是一个气势,气势上压过去了,他只要有一点破绽,我就能找到机会把局面反转,这个险事后看,还是值得冒的,不然他情绪上来了,引线一点,大家就都活不成了,到时候,歪哥、乖哥怎么办?这都还不算祖父他们了……”
  权仲白轻轻为她揉了揉肩膀,沉声道,“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这回我看爹的意思,应该是会把他发回老家,以后,他肯定跑不出来的。”
  权季青只要活着,说不定就有翻盘的那一天,蕙娘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回答权仲白,她也怕他盘问,便将脸埋在手心里,低声道,“这件事,总算是初步有一个结果了。虽然更大的黑手,说不定还隐藏在他后头,但从今天起,应该无须担忧家里有人要在背后捅刀子啦。”
  事实上,现在除了权幼金,家里也没有别人了。蕙娘话说出口,也觉得有几分讽刺,她不禁自嘲地一笑,索性也就直接问了,“刚才他和你都说什么了?”
  权仲白顿了顿,摇头道,“没说什么,只是感慨我们兄弟间,居然也走到了这一步……”
  他埋□子,搓了搓脸,低沉地道,“也许是不同母吧,虽然从小一起长大,但到底还是分崩离析。上一代几个叔伯,都是一母所出,虽然一样争位,但却也没有这么多的纷争。”
  他不愿说,蕙娘也不好强他,只看权仲白眉眼,并不像是真对她有什么怀疑样子,便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她对权季青用计的猜测,一样是毫无真凭实据,若只是自己瞎猜,权季青压根就没这么开口,她贸然这么一说,反而有引火烧身的嫌疑。
  权仲白自己唏嘘感慨了一会,也恢复过来,他捏了捏蕙娘的脖子,问她,“要不要歇息一会?这好半天了,你的肩膀都还是僵硬的。”
  正这么说,外头又来人报信,是香花和天青一起带了石榴过来,蕙娘一见石榴,便一骨碌翻身坐起,“园子里出事了?”
  “是有人偷偷地混进了园子里,不过,人还没到咱们自己院子,已被两个王先生发觉。”石榴虽然紧张,但并不慌乱,“双方鏖战了一番,大王先生把那人给击伤了,却没擒住,那人一路洒了血,逃出了园子。因您不在,我们谁也不敢做主,这是来请您的示下的,这个人,该不该追呢?”
  万一此人背后还有一个组织撑腰,追过去那也是白填了人家的口,也难怪熊友等人不敢轻举妄动了。蕙娘断然道,“这要是调虎离山之计呢?不能追,你赶紧回去,别的都不顾了,先把两个哥儿护得严实一点要紧。”
  说着,便让护送他们过来的那一批人马,全都先赶回冲粹园,石榴道,“大王先生、小王先生一人抱了一个哥儿,熊友师傅和余下的兄弟都在甲一号附近坐着,您且放心,出不了大事的。”
  还反过来安慰了蕙娘几句,这才退了出去,蕙娘来回走了几步,心里颇放不下,又重燃起了对权季青的恼恨,怒道,“他早有了计划,要不是我们提防得好,孩子一旦被绑,有此人质在手,他自然可以逍遥脱身了!可恨王先生没能把人留下,不然,提粽子似的,一个接一个,给他提出来!”
  现在人也跑了,虽没凭据,但蕙娘还是打发石榴去向良国公报信,也算是给权季青眼下的处境,添点佐料。她在地上来回走了几步,都难以消解怒火,过了一会,便不禁冲权仲白发脾气,“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早知道这样,你还和他客气什么,人家连你的孩子都要下手,你还和他说什么兄弟情分!”
  权仲白多疼两个儿子,众人都是看得到的,他的神色亦不十分好看,却未顶蕙娘的嘴,蕙娘一句话出口,也觉得自己过分了,她咬了咬唇,却又不愿道歉——神色又有些尴尬,两人倒是僵在那里,还是权仲白先道,“算了,别和他计较,以后我们住回国公府里,有爹在,根本就不会再出这样的事。”
  立雪院里又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虽说权季青身份特殊,可以在府里任意走动,但这起码也说明,国公府并不是铁板一块。蕙娘真想再和权仲白顶顶嘴,但叹了口气,还是将话给咽下了——要说无能,她亦一样无能,在这件事上,没什么好互相责怪的。
  自从歪哥出生以来,就很少离开过她的眼皮,此刻和两个儿子分隔两地,蕙娘毕竟是做娘的人,要说不牵念,总是假的,又再出了这事,竟是难得地失去了冷静心境,心浮气躁了好一会,才勉强收摄心神,同权仲白商议,“要把他送回老家可以,但我们这里也要有人跟着过去监视居住,不然他要跑了,我们岂非又永无宁日?要不是你和他毕竟是手足,按我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权仲白摇了摇头,低声道,“是该派人监视,但这件事,爹肯定自有处置,不会让你失望的。季青的能耐,他比你更清楚得多。”
  蕙娘正待再说服权仲白,那边良国公已经来人,令他们过去一道议事,两人对视了一眼,便都知道,这是良国公及太夫人、权夫人已经达成共识,要给权季青‘判刑’了。
  作者有话要说:嘿,会如何量刑呢。
  我在外地给大家问个好!
  代更御妈也给大家问好。
☆、176
判刑
  因小书房出了爆炸,那炸药又是在门扉附近,虽未把结构炸塌,又或是引发火灾,但现在小书房也是凌乱不堪,无法继续使用了。良国公便把公堂设在了拥晴院里,甚至连权季青,也被弄醒了在地上跪着,一副低头认罪的样子。蕙娘两人从他身边经过时,他连眼皮都没撩一下。
  到底是平静了有一会了,良国公等人面上,已是一派风平浪静,就连权夫人都紧绷着脸,甚至连看向权季青的眼神都是冷的——就算她心里对这件事,没准还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但起码,这想法是决不会暴露在她面上了。
  “坐吧。”良国公面色倒还宽和,也许是因为家里诸事,终于尘埃落定,也许是从权季青口中逼问出了许多他早有些怀疑的事情,他的语调也很缓和。“你们这几年来,也受委屈了。”
  他未提到发落权季青的事,倒是先和蕙娘拉家常,“两个孩子没有受到什么惊吓吧?”
  “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歪哥看到两位先生和别人动手,还觉得好玩。”蕙娘如实答道,“现在人都在院子里,他喜欢热闹,恐怕还很高兴呢。”
  良国公不禁也是一笑,“孩子还小,确实,可能还不大懂事。”
  又问蕙娘,“周岁有两岁多了?”
  “实岁刚满了两岁,因他生日时我在月子里,也就没有大操大办,不曾惊动家里人。”蕙娘也捺下性子,和良国公周旋,“预备明年找了先生,便要给他开蒙了。”
  良国公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
  他沉吟了片刻,又道,“这孩子已经两岁,明年开蒙,便该有个大名了。我这一向也在思忖着这事,权家这一代,是按燕字走的辈分,但歪哥可以不必走这一辈,依我看,便叫宝印如何?这名字好养活,又合了他抓周时的典故。”
  宝印这名字,听着有些俗气,还不如伯红、仲白兄弟典雅,但良国公既然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了一起,二房夫妻也没什么好辩驳的,都道,“这名字我们觉得很好。”从此歪哥,大名便换作权宝印,按一般家族的惯例,不久以后,他应当也要被登记到族谱上去,算是正儿八经的权家少爷了。
  “既然要开蒙,你们还是回到城里来居住吧,冲粹园那里,等到夏秋时过去小住一番,”良国公谈兴也很足,好像完全没注意到权季青一样,“毕竟你们两人事情都多,还是住在城里,大家也都方便一些。我知道,你们东西多,立雪院是狭小了一点。这样——正好小书房也要重新翻修,打墙也是动土,倒不如索性就把立雪院、卧云院打通了,做个几进的院子,这样也就更方便了。各院里乘便,也铺上下水的管道,免得你们母亲,一直和我念着这事,想要赶这个风尚。”
  他并没有和两人商量的意思,蕙娘等人也没有反对的余地,现在权季青一倒台,家里就只有他们这一房了,若还在外头居住,非但惹人闲话,就是自己家里,也都不像。权仲白道,“既然都这么着了,那索性就把位置给定下来,也免得外头瞎想,择日往宗人府报备一声,该上谱的就上谱吧。”
  “这么着急做什么?”他现在主动了,良国公反而从容起来。“一旦定了你的位置,很多事,不避讳都要避讳。横竖现在大家心知肚明,缓几年也好,有你大哥在前头挡着,你在深宫内帏走动,也没那么多忌讳。”
  权仲白显然就是希望皇上有了忌讳,他便不用再入宫扶脉了。但这一用意,为良国公轻易识破以后,他也就不吭气了。倒是权季青,虽半垂着脸,但任谁也能看得出来,他面上多了一丝略带嘲讽的微笑。
  良国公对他的表现,十分不满,他闷哼了一声,终于把矛头对准了四儿子,“你倒挺自在,也别急,这就要说到你了……我再问你一次,你二哥二嫂指控你的这些罪名,你认了没有?”
  也许方才,几个长辈私底下,又提审了权季青一遍,他这会倒没刚才那么犟嘴了——就这么一抬头,蕙娘才发觉,他手上多了一环镣铐,似乎是用精铁所铸,十分结实。
  “认了。”权季青弯着眼睛,老老实实地说,就是到了这个地步,他看起来也依然还透着从容,还有些隐隐的讽刺,似乎总还有一手底牌,没有出尽。——就算只是虚张声势,但对于他的对手来说,也的确足够添堵了。
  良国公点了点头,“爵位不传承给嫡长,是因为龙生九子,子子不同,谁也不会说嫡长子,便是最有能耐的那个。为了我们家的传承、昌盛,选贤能子弟承爵,这是我们家的惯例,也因此,我们家才一代接着一代,在这风云诡谲的大秦政坛中,传承了这么多年。”
  “你们几兄弟既然对爵位有意,就应当各显身手,尽量为家里做些好事,你们的表现,家里自会看在眼里,将来任何一个人选做世子,都不会损害兄弟间的情谊。”这个深沉而威严,又令人捉摸不透的中年人,不免也露出了少许疲惫,“不要以为这是在唱高调……你们的大伯、二伯虽然回到东北居住,但和我时常互通消息,兄弟之情,并未减色。我们一家五兄弟,还是和五个指头一样,都连着你们祖母的心。”
  若良国公所言为真,相比之下,这一代的四兄弟就减色不少了。良国公望了权仲白一眼,语调更严肃了。“酿成今天这一局面,固然是你爱走极端,遇事只想着歪门邪道,以为阴谋手段,可以解决一切。但也是因为你二哥有这个能耐压过众兄弟,却一心逃避这个责任,闹得兄弟间互相猜疑,也让我们做家长的大费苦心,无形间,便耽误了你。让你的期待落了空处,就这一点来说,家里是对不起你。”
  “但即便如此,你的种种作为,可称上草菅人命。不把外人的命当命,也就罢了,家里人的命你也不当回事——”
  良国公话才说到这儿,权季青忽道,“何止家里人,连我自己的命,我都不大当回事。”
  那个温良而诚恳的权季青,不知何时,已经消散在了良国公的叙述里,此时的权季青,比较贴近蕙娘记忆里的小疯子了,他的疯狂显得如此张扬、如此尖锐,但也就因为它的张扬而尖锐,又透着这如此的轻浮,往往令人有所轻视。这个权季青,从来都把他的任性摆到面上,此时亦不例外,除了任性以外,还透着深深的玩世不恭。他望着良国公的眼神,不屈中隐隐带了愤怒,一字一句,似乎都务求淬出锋锐,“这不就是您教我的么,要算计别人的性命,就不能把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任何人的命都是一条命,从算了第一条命开始,我的命,我也就不当做是命了。我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也是您养出来的,您纵出来的,连我的命我都无所谓了,家里人的命对我而言,又有什么不同?”
  良国公不禁一手扶额,半晌都没有说话。权夫人低声道,“权季青!”
  她话里蕴含着的一股力量,使权季青又低下了他高扬的头颅,太夫人便接过了话头,威严地道,“天伦天伦,你不要命那是你的事,你娘的命,你如何说害就害了?今日之事,你找一万条道理出来,亦难以辩得清白,更别说你二嫂和你之间,还有一场害命不成的恩怨。”
  她冲蕙娘微微一颔首,便道,“私下处死你,那就是和你一样没有人伦了。你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我们会和族长沟通,把你打发到漠河去,那里四周千里都是冻土,日子不大好过。有宁古塔将军的照料,你死不了,却也别再想跑了。在宁古塔好生修身养性,二十年后,会有人来查看你,若你是真改了,还能回到族里生活,若改不了,你还有十年,届时若再不成,这一辈子,你就在宁古塔好好地过吧。”
  漠河几乎是贴着俄罗斯的边境线了,那里再往北走,是大片大片的冻原,不论冬夏都很难活人,往南也要走很长的路程,才能见到人家,并且路就那么一条,要把权季青控制起来,简直是轻而易举,就是任他去跑,他也跑不了多远,只能在官道上行走。一旦偏离了道路,恐怕就要永远地迷失在白山黑水之间了。良国公道,“嘿,你对我这个父亲无情无义,我这个父亲,还是要点你一句,漠河四周能住人的地方不多,你也别想着要跑了,老实住吧。就算你能跑到有人家的地儿,那儿的人家,和宁古塔将军营也都是有联系的,要把你起出来,轻而易举。”
  这一番话,更多的还是说给二房听的,良国公看了蕙娘、权仲白一眼,权仲白微微点了点头,蕙娘心中觉得有些不稳,但却也未多说什么,算是来了个默认。良国公便续道,“在漠河,你也不用受什么苦,家里陆续都会给你捎点东西,服侍的人也不会少你的。你就多看点书,陶冶陶冶情操,多想想自己都错在了什么地方吧。”
  权季青还想再说什么,权夫人望着他只是摇头,他便又闭了嘴。良国公喝道,“云管事,把他押到西三院去,门上挂锁,明日便打发人,送他上路吧!”
  云管事自然尊奉如仪,道了声,“四少爷,请。”便把权季青扶了起来,在铁链叮当声中,走向了屋门。
  行到门口时,权季青忽然止了步,他挣扎着扭过头来,他未看向任何人,只瞅着权夫人的方向,神色复杂,轻轻地喊了一声‘娘’,似乎还要再说什么,被云管事一拽,这话也就断在了口中,未能说完。
  权夫人就是城府功夫再深,至此也要崩落,她摇了摇头,一手捣着胸,热泪滚滚地流了下来。众人面面相觑,竟无一人上前安慰,权仲白和蕙娘是没这个立场,良国公和太夫人,却不知为何,究竟也未开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