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重生手记第2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436

  这倒并不出于她的意料,不论鸾台会做了什么布局,现在都还不到图穷匕见的时候,似这种组织严密所图不小的帮会,一个空降新人,不论出身有多高贵,要融入内部渐渐与闻密事,那也得靠水磨工夫。在此等阶段,她表现得太热心,只能徒增云管事等人的戒备,倒不如以不变应万变,反正,现在权家小一辈里,除了她以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姿态矜贵一点儿,那也无妨。
  再说……
  除了权季青的下落,依然是所有人心底的一根针以外,最近权仲白的日子,过得应该还算不错。虽说是内定接了世子的位置,但家里对他的约束倒还比从前更松一点,除了要和蕙娘常住国公府内,冲粹园不好再回去住以外,他的生活节奏,和从前相比非但没什么影响,反而还不用老被家里强着去办事。此外,虽说杨善榆这一阵子,忙于倒腾他的那些杂学,但他也不算寂寞,他那授业恩师周先生,前几个月都不在京里,到南边云游去了,如今回到府中居住,得了闲自然和权仲白多加亲近。医术到了他这个层次的人,自然很盼望和顶尖医者多加交流,只是当今世上,医家间门户之见很重,欧阳老神医年岁又大了,早已经不再问诊,周先生这么一来,权仲白倒多了个人说话,渐渐便也把前事放下,脸上的笑影子,也多了几丝。
  就是蕙娘,对周先生也都十分尊重,周先生是有年纪的人了,对她这个徒弟媳妇,也不需太过避讳,她除了平时对周先生的饮食起居格外留心以外,每回周先生过立雪院来,总是亲自出去伺候茶水,把礼数做到了十分。甚而还经常把歪哥抱出来和周先生亲近,要不是乖哥太小,也要一并抱到周先生跟前来的。长此以往,两人不熟都混得熟了,周先生对这个各种条件都无可挑剔,又对她执礼甚恭的的弟子媳妇,亦十分满意。两人在潭柘寺一事上,合作得又很愉快,权仲白当时的确和妙善大师去京郊救灾了,竟是半点都不知道,周先生在蕙娘的安排下,去潭柘山附近的一间别院里,小住了半个多月。
  他没法摸透蕙娘的真正用意,对蕙娘的殷勤,虽然感激,但也有几分费解,这天和周先生闲话时,蕙娘本来在里头处理些家常琐事,脱开身时,还特地出来给周先生斟茶倒水,惹得周先生捋须直笑,意甚满意,待周先生去了,权仲白便问蕙娘,“你对我爹怕都没有这么恭敬吧,又老抱歪哥出来和先生见面,难道——”
  “周先生这次过来,不就是为了看歪哥的天分吗。”蕙娘故意哼了一声,“你的事情,我可没这么上心,待周先生好,只是看在歪哥份上罢了,你可千万别念我的情。”
  其实医术一道,没有家世作为后盾,很多时候都是招祸的根源。真正要说出身正途,那还是文武之道,再次一筹,方是经商、从医等出路。清蕙从未流露过对医术的特别喜爱,对周先生这么殷勤,其实还不是因为权仲白一身本领,总是希望有一个传人,歪哥若要走医道,那好老师总是越多越好。说是为儿子考虑,其实还不是看在权仲白份上,她才肯让歪哥去学医?权仲白总不至于不明白这个道理,清蕙那点傲娇的小脾气,夫妻几年,他也渐渐拿捏得上了手,听她这么说,不但不恼,反而大觉有趣,心底也自是一暖,哈哈笑了笑,也不戳穿她,顺着她的话便往下讲,“歪哥要不要学医,我是无意干涉,只等他自己来选吧。天下三百六十五行,凭他想干哪一行,都随他的意,你要从这件事上现出对我的情意来,那也就是自作多情了——不过,好在你也没这份心思,倒是更看在儿子身上,才做出这一番辛苦殷勤来。”
  清蕙气得轻轻拍了拍炕桌,使劲白了权仲白一眼,惹得他又是一阵好笑,这笑意便越发刺激了二少夫人,她拿眼睛望着顶棚,摇晃着脑袋,好像在自言自语,“也不知是谁这么狼心狗肺,没个人心。人家待他好,他浑身上下好像都不舒服,非得要人家待他坏了,他才开心似的。周先生是谁的授业恩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待师父恭敬些,他也要疑神疑鬼的,非得问出个究竟——这叫人怎么说他好呢!”
  权仲白哈哈大笑,欣然道,“我现在也是被你给捏惯了,几天不捱你几句冷言冷语,我心里还真不舒服。”
  清蕙又白了他一眼,傲然别过头去,仿佛真不屑于搭理他似的,只是往昔总是激起他针锋相对之意,能撩动他火气的高傲,如今随着年月推移,权仲白渐渐也能坦然承认:这一层高傲,恐怕撩动的,从来都不止是一种火气。
  眼见天色已暮,夜来也是无事。权仲白便咳嗽了一声,故意坐到清蕙对面,把她妆镜按倒了,一本正经地道,“要和你商量件事。”
  清蕙本来正对镜卸妆,脸上的胭脂已经洗尽了,更显得一张脸白生生的,她刚也不知想些什么,眼底思绪迷离,神色怔忡不定,看着竟有几分稚嫩可怜,听到权仲白这话,才是神色一动,又调出了那张精明厉害的面孔来。权仲白看着,又是心动又是好笑,他又咳嗽了一声,才道,“既然现在要常住国公府了,我看,别的不说,还是该先把下水道铺好,再翻出一个专用的净房来。不然,木桶就那样大,洗澡总是不大方便。”
  木桶再小,一个人也是能容纳得了的,又何来不大方便一说?清蕙迅速地捕捉到了他的言下之意——昔时在冲粹园里,两人……她面上浮起了一层淡淡的红晕,有点儿别扭地道,“你怎么成天到晚都不想些正事……我可不管,你要翻修,你自己和爹说去。”
  虽然还有那么一点儿小儿女态,但焦清蕙在这种事上,一向还是很有几分胆量的,她一边说,一边已经挥着手,示意丫头们退出屋子——
  但,有了儿女以后,这立雪院里的主子,可不止他们两人,伴着一声响亮的招呼,歪哥光着屁股就冲进了屋子里,险些把正往外退的侍女绊个倒儿,他旋风一般地冲到炕边,吭哧吭哧地就往炕上爬,叫道,“爹,我方才做了个梦!”
  这孩子年纪越大,越亲近爹娘,有时做了噩梦,也不要养娘陪睡了,总是来纠缠父母。廖养娘认为这不合规矩,又怕惊扰了主母夫妻,总是想方设法地和歪哥斗智斗勇,可歪哥年纪虽小,鬼主意却不少。从今儿的光屁股来看,应该是假借如厕,从小门冲出来了。权仲白和清蕙对视一眼,都把来龙去脉猜了个七七八八,两人亦都有几分做贼心虚,清蕙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又白权仲白一眼,这才重又把妆镜支了起来,权仲白摸着鼻子,遮掩住了苦笑,又抱起儿子好言抚慰了一番,这时廖养娘堪堪也发觉不对,追来了主屋。他们两个主子,倒要为歪哥求情,才让他能躺在父母中央,睡上一宿。
  如今两人都忙,要凑个巧儿其实不易,权仲白本还打量第二天早上,等歪哥被接出去了,再——可第二天一大早,宫中又来了人:福寿公主病了。
  这位公主的婚事,已经提上了日程,可能来年夏天就要出嫁,她的重要性,自然也就跟着一提再提。皇上亲自发话,让权仲白照看她的喘疾,最好能在出嫁之前彻底治愈,因此她这一病,权仲白是责无旁贷必须立刻赶去问诊。至于蕙娘,起来以后也有些居家琐事等她发落,她略一用心事,半个时辰也就都安排完了,正要再拿宜春票号写给她的信来看时,外头来报:周先生登门来看歪哥。
  周先生每次过来,蕙娘都是亲自接待,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她亲自牵了歪哥,走到前院来看周先生时,老先生便笑道,“老朽此间差事已了,思乡之意甚浓,择日不如撞日,明天就要回家去了。这一次过来,是特地向仲白辞行的,不想,仲白倒是不在。”
  权仲白出去的消息,又不是什么秘密,周先生到了立雪院跟前一问,不就问出来了?蕙娘和他交换了一个眼色,便问道,“先生此间差事,已经办得圆满了?”
  周先生颔首捻须,自有一股气势放出,他从容地道,“过一阵子,焦氏你入宫请安时,便可得见效果了。”
  说到此处,顿得一顿,虽是欲言又止,轻轻地叹了口气,却还是下了决心一般,续道,“只是有仲白在,婷娘只怕永远也不会得宠有嗣。想必家里下一步也就会安排下来了,你们夫妻,也许要分离几年……这差事恐怕你舍不得办,但也是无可奈何。若焦氏你看得起老朽这个差遣人,便听老朽一句劝:还是以大局为重,儿女私情,该退后时,还是该退后一步。”
  蕙娘心念电转间,已完全明白了周先生的意思,顿时便知道自己这一阵子的用心没有白费:周先生本来就是权仲白的授业恩师,两人的渊源有多深厚,那不必说的了。自己一旦作出令人满意的姿态,周先生临行之前,肯定要指点几句,也免得他日后在东北族中,少了依仗,这都是天公地道的事,就是蕙娘没这一番姿态,周先生也未必不会指点。她只不确定的,还是周先生在族中地位如何,对鸾台会的大计、的构成,又了解多少。毕竟要按身份来说,他祖上不过是个御医,距离权力中心,应当还有一段距离。
  只是如今看来,和她想得一样,连番遭难,曾经的皇族架势肯定业已不能维持,经过多年的繁衍、通婚,再结合如今鸾台会的一番布置来看,周家在会里,地位应该不低,周先生能指点她的,说不准是比远离东北多年的良国公还要更多
  作者有话要说:小白的春宵计划宣告失败……看来有歪哥在,这两年内要添个弟弟妹妹也比较难了。
  另外对于最近的质疑回复做个回答,有好多读者觉得最近感情戏少,架子铺开得太大,很多不感兴趣的人事都牵扯进来觉得看得没意思,看不懂什么。豪门这本书感情戏比例比前两部重,蕙娘和小白都是主角,蕙娘戏份更重一些,但这本书不是以感情戏为主,尤其是后半本应该是会把这三部的一些散落线索做个收束,蕙娘要以豪门主母的身份参与天下博弈——在这个博弈里,小白也会参与,但这个博弈的进展不是以他们两人感情的进展为推动的。这个主题有人感兴趣有人不感兴趣是很必然的事,当然会有一些读者离开,甚至可能后期订阅会很扑,但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个思路在这里,我会不受干扰地一直写到结束,给这三本书内大部分角色一个结局。也谢谢大家的一直支持,不论你们会不会看下去,真的都谢谢你们的热情订阅。
☆、189心战
  男女之间,即使没有暧昧关系,但只要其中一人对另一人有意,彼此间便免不得一番尴尬。权仲白要做君子,对上稍微遮掩福寿公主的这番心事,不令她受到过多的苛责和控制,那么便也很难躲开两人会面的机会了。但他也不是什么傻瓜蛋,只晓得生受福寿公主给的‘考验’,那一日两人谈开,福寿公主把话说得明白了以后,权仲白每回扶脉,便都要拉扯一个外人在场,回避嫌疑。几番施为以后,连公公似乎有所察觉,特地指派了自己新收的一个小弟子伴着权仲白进出,因此福寿公主和他虽然依旧时常见面,但却是再也不能说什么心事话儿了。权仲白谨言慎行,连眼色都不多乱抛,只是添减开药而已,虽然明知福寿公主心病不解,身病绝好不起来,但却也是一句话都再不肯多说了。
  不过这几次扶脉,福寿公主的脉象倒是逐渐见了好,眉宇间的阴霾好像都被吹开了一点。权仲白还以为她终于认清事实,预备接受出嫁的命运,心里也自是欣慰:这世上可怜的人多了,他也不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比起连求诊的能力都没有,绝望地等待死亡的诸多性命,福寿公主的不幸,他虽也同情,但看得难免轻了一些。这和亲就好像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既然无法治愈,那么唯一的出路,就只有找个办法,与之共存了。福寿公主能够想通振作,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事了。
  也因此,这一次进宫,他是有些吃惊的:现在时逢深秋,正是嗽喘发作的时候,要是公主的病情忽然恶化,那就很棘手了,且不说万一病逝,北疆大势又要受阻,就是病根加重,日后塞外苦寒天气再一催逼,只怕公主活过四十岁的机会,也不太大。
  可才一见到公主的表情,他就知道自己又是瞎担心了:公主生母出身低微,在先帝生前也不见有宠,于她的教育,也是有心无力。比起她那精得过分的皇兄,她虽是有些心机,但终究限于年纪,禁不得琢磨,分明是病了,可唇边含笑,神完气足,这个病,装得好没有诚意。
  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可最近夫妻两人都很忙碌,权神医也是男人,也有自己的需求,被这么个小祖宗搅了好事,心里哪能喜悦?他就是风度再好,此时都不禁起了年少轻狂时的捉狭冲动,扫了公主身侧的教养嬷嬷一眼,还未坐下来扶脉呢,才在殿门口就站住了脚,凉声道,“殿下好兴致,权某却不若殿下清闲,不论您玩什么把戏,在下可都没空奉陪。”
  一般权贵人家,如有谁敢借装病请权神医的大驾,恐怕日后都别想让他扶脉了。也就是天家血脉高贵,过分恃才傲物,难免有高力士给李白脱靴的恩怨,权仲白自己不在乎,但不能不为家人考虑,就是在牛淑妃跟前,都不得不尽量维持礼数。但一般的妃嫔,也都畏惧他的超然身份,不敢做这捉弄之事,福寿公主也是头回装病而已,没想到权仲白居然这么不给面子,连门都不进,便戳穿了她的谎言。她面上不禁一红,忙起身道,“是我不对,得了好东西,便藏不住劲儿,一心想报答先生,这便寻了个由头,还请先生别和福寿计较。”
  这一次进宫比较突然,连公公可能不在宫里,也未料到,因此并未有人前来陪伴。至于公主身边的这些教养嬷嬷,将来只怕都是要随着她陪嫁过去的,除非公主胆敢逃婚离宫,否则一般限度内的胡闹,她们自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都是为将来记,权仲白亦是明白。他无奈地吐了一口气,心想:若我就这么走出去,恐怕她还真敢亲自追出来,到时候,少不得是一桩大新闻,城里不知又要津津乐道多久了。
  只得站住脚,冷冷地道,“治病是你皇兄下的旨意,权某奉命行事而已,公主若有些感激,谢过你哥哥也就是了。”
  福寿公主嫣然一笑,竟并不动情绪,只道,“我这东西,便是皇兄赏赐,哪有反过头献给皇兄的道理?”
  见权仲白始终有所戒备,她便再叹了一口气,低声道,“把这物件送给先生,其实也不止为了感谢先生治我身上的病,还要谢谢先生,慧剑锋锐,劈断了福寿不该有的念头……”
  她对权仲白的倾慕,身边人哪里会没有体会?这话一出,几个老嬷嬷便悚然动容,就连权仲白都有几分惊讶,福寿公主却坦然得很,她抬眼望着权仲白,从容地道,“从前还小时,让我嫁,我也就只能嫁了。懵懵懂懂,竟还不懂和别人去比较,也不明白为什么姐姐听闻要和亲的消息后,日夜啼哭,终于少年夭折……待我到了姐姐的年纪,才发觉天下间像我们这样身份的人——又或是许多身份还不如我们的人,倒过得比我们畅快多了。皇家女儿,命苦得很,苦得远超了前朝。此时待不想嫁,却也已经无法,若非先生再三教我,斩我心魔,我也不会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常□’的道理,就连先生,都不能随心所欲,福寿一个无能力的弱女子,也何尝不是无根的浮萍呢?”
  这话隐隐含了怨怼,但以她身份,谁也不会和她认真计较。权仲白见她神色真诚,终于释疑,他也是松了口气,当下欣然道,“昔日为点醒殿下,不得已言谈上多有冒犯,这也是治疗一环,还请公主不要见怪。”
  “先生是我的大恩人,哪里还会见怪!”福寿公主吐了吐舌头,幽怨之色,居然真已大减,她又多少有几分不好意思地笑了,“可您对我,也是真不客气……少不得也要难您一难,不然,心头这一口气,也不好消去!”
  不待权仲白说话,她便从身边取出一个小盒子,亲自起身,碎步送到权仲白跟前桌上,道,“正好,前几日皇兄赏了我几件玩物,这个紫檀木小盒子,机关套了机关,巧妙重重,我给权先生的礼物,便藏在最隐秘的一重夹层里,这礼物可是价值连城,只看权先生有没有这个本事,破开我设的这个局了。”
  她一边说,一边弯着眼睛,坏丝丝地笑,倒很有几分皇帝在用心机、使损招时的样子,权仲白心底不禁警钟大作,他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先见这盒子不大,便起了几分警觉,再听福寿公主这么一说,便更觉不妥:从古到今,女儿家设下的珍珑局都最是破不得的,比如璇玑图、盘中诗,那都是妻子送给丈夫的东西,一般人哪能随手去破?再说,这种小盒子,清蕙也有许多个,自己有时看她拆开来给歪哥玩,一个盒子能拆老半天,自己仓促间哪里拆得完全?少不得要带出宫去拆,而万一福寿公主在里面藏的是一件定情信物之类的东西,这可就是甩不脱的麻烦了!
  他也无心去想,这福寿公主究竟是还在设局,还是真个只想为难为难他,却又用错了手法,只是电光火石之间,便知道这盒子绝不能受,因便凭着本能回绝道,“权某鲁直,全不灵巧,公主厚礼给了我也是白费,我根本就拆不开,还请公主收起这份礼物,日后再行赏赐他人吧。”
  福寿公主颇受冒犯,沉下脸道,“权先生好没意思,这盒子我送你,是有用意的。贵夫人收藏这种奇盒,也是有名的,你看不起我,不收也就罢了,怎么还伪称自己拆不开这样的盒子呢?”
  说着,便又接过盒子,负气只是一敲底部,又是一托,便把整个盒子底部解了开来,托起了一块晶莹剔透冰核一般的大蓝宝石,一边道,“可惜了,本想给嫂子添个首饰,不想倒没这个脸面,人家竟看不上呢!”
  权仲白在一殿人的眼神下,也是很没面子,他又不能和公主直说,告诉她这么做实在不妥,要送礼应该直接赏给清蕙,因此只能硬着头皮道,“确实是不会拆,清蕙收藏这类物事虽多,可我平时忙得很,真没怎么把玩过,辜负公主心意了!”
  福寿公主将那块蓝宝石掂了掂,抬起眼尾似笑非笑地瞟了权仲白一眼,年纪虽小,却也有股气势在,口中说的,自然是不甜不咸的淡话,“女儿心,海底针。我也是见过嫂子的人,虽也是个女儿家,但胸有丘壑,决不是我福寿这样的浅薄之辈。权先生连我一个盒子都不愿拆到底,也难怪拆不开嫂子的珍藏了。”
  权仲白说自己没空拆,她说权仲白是拆不开,便大有刁难刁蛮之意,颇有以为权仲白配不上焦清蕙的意思,权仲白捺下心头不快,知道此时不好回嘴,也要让公主消消长时间来受的闷气儿,只是委曲求全地道,“殿下说得是,权某能力,确实有限。”
  福寿公主翻了个白眼,将蓝宝石送到身边一个嬷嬷手上,她这时倒大方得体起来,淡然道,“既然权先生看不上我,不愿接这份礼物,我也就不自讨没趣了。想来嫂子是爽快人,我有礼,她愿收的,你把这礼赏到国公府去,没准还能入嫂子的法眼呢。”
  如此安排,自然妥当,权仲白见公主颇有对他摆起皇族架子的意思,也知道以她小女儿心思,现在对他死了心以后,一见到他,便转而想起从前不堪恳求的样子来,只怕是越见越冒火,因此也不多说,便再道谢数声,起身就要告辞。公主亦不多加挽留,冷冷淡淡看他要往回走了,才仿似自言自语地叹了口气,“是拆不开呢,还是没心拆呢,可就差得多了,女儿家设了局,便是等人来破的,只可惜,世上能解风情的人,总并不多。”
  这话传进权仲白耳朵里,令他脚步不禁为之一顿,可也就说完了这么一句话,福寿公主便站起身来,施施然转入了里间,竟不给他留下任何反应的余地。
  他心里总是老大不是滋味,当着天家威严,还能如何?只好再叹一口气,加快脚步,逃也似地出了殿堂。
  #
  权仲白在宫中受气,心情当然没好到哪去。蕙娘此时,却要比他惬意一分,起码她不用老做出谦逊的样子来,在周先生跟前,也无须太过做作,两人可以打开天窗,说一说敞亮话——自然,这敞亮话,也多半是周先生吐出来指点她的,现在的她,就是想说点敞亮话也难,毕竟她自个儿,对外是一团迷雾,自己肚子里呢,也没好到哪儿去,依然还是疑团满腹。
  “伯红夫妻两个,在老家过得不错。”周先生一开腔,却是以权伯红两口子的近况为先,“伯红离开了京城,反而快活了些,这几年来添了儿女不说,就是在老家,也不是没有做出成绩。”
  虽说林氏是意图谋害过她,但现在蕙娘听到他们的好消息,倒是真心高兴,周先生将她的喜色看在眼里,不禁微微一笑,又道,“再说婷娘,你亦不必担心她的身子,她也算是老夫的亲戚,老夫自然不至于罔顾她的身体,随意施针。这孩子从小就经我特别培育,元气浑厚扎实,虽然经过两番折腾,但胜在底子厚、性子好,就是一举得男,也不是痴心妄想。只是以后在宫中,还需要你多加照顾了,你以票号一事,能和皇上直接说得上话,这就是多少人求也求不来的资源了,又是女子之身,为婷娘稍微邀宠,亦是无伤大雅。国公爷有年纪了,和皇上也不亲近,有些事,还真是非你不能令人放心。”
  这话影影绰绰,也不知透露了多少信息,蕙娘有些一切尽在料中的恍然,却也有些吃惊:婷娘当时送到京城来时,是以嫡女身份过来的……
  “这却也没什么好瞒人的,你大伯父元配本来体弱多病,不适应东北的气候,缠绵病榻许久,终于不治。”周先生看她眉眼,便平静地道,“便娶了舍妹做个续弦。”
  蕙娘这才意会——在鸾台会这种层次的组织里,良国公府就不会再分什么大房二房了,甚至连长辈已经分家出去的亲戚,只要还有亲密的血缘关系,都因算作是同气连枝、荣辱与共的一体联系。尽管和良国公的这位大哥,自己的大伯父丝毫没有接触,但蕙娘绝不怀疑,两家人在鸾台会跟前是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而恐怕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周先生才会收下权仲白这个徒弟,将医术传下。可以说,周家、良国公一系在鸾台会内,应该是同盟关系了。
  不过,这种事,本来也不该是周先生亲自揭破的,由国公爷出面稍微暗示几句,效果不比周先生自己说要强得多了?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疑惑,周先生又轻轻地道,“国公爷千金之体,身份尊贵……身边也是从来,都少不得服侍人。”
  这话,已是对她那无言疑惑的最好解答,顿时更让蕙娘出了一身冷汗,证实了她最不堪的猜测——
  良国公府,是否真由良国公做主,只怕还是两说的事。权家本族虽远在东北,但借助鸾台会的帮助,对国公府的控制,只怕亦是紧密得无以复加,国公府虽是百年基业、身份显贵,但这傀儡内间的身份,只怕百年来,是从未改变!
  只是这种事,良国公当然不会当着云管事和她说出来,周先生也只能稍作暗示而已——隔墙有耳,在这种大事上,立雪院内只怕没有谁能信任!懂不懂,就得看蕙娘自个儿的悟性了!
  而蕙娘的表情,当然已经说明一切。周先生望了她一眼,颇有几分赞许地点了点头,和蕙娘交换了一个眼色,便也不提这事了,他转而略微提高了声调,问道,“鸾台会的事,你告诉仲白了没有?”
  蕙娘见他表现,心头更是一凛,她想也不想,便朗声道,“这自然没有。”
  周先生又再一颔首,满意不言而喻,却偏还要问,“把其中道理,说来听听。”
  蕙娘面做沉思之状,似乎正在整理思绪,心底却不禁早翻起了惊涛骇浪,将立雪院的丫头使妇逐个去想——
  她在想:我立雪院的这些人里,又有哪些是鸾台会的内间呢?
  作者有话要说:嘿,鸾台会这么大的架构,蕙娘现在几乎相当于是一人应战,别看面上没什么,心里其实很慌啊……
☆、190艰巨
  “这也简单了,”虽然这种种考虑说出来根本就是废话,周先生只有比她更清楚个中利弊,但蕙娘还是不能不说,她在观察周先生的同时,也要尽量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让周先生观察她。在这等迷雾重重满心茫然的时候,摆不得什么架子。“若是能说,爹娘只怕早就说了。仲白和我又不一样,我也许还能脱离国公府,求个苟安,但仲白难道还能把权姓给改了?他要真能这么做,也就不是权仲白了。只是这不说的缘由,怕也是因为他不是别人,正是权仲白吧……”
  满打满算,小夫妻也就是成亲三年多,虽说夫妻间关系密切,三年已足够培养出牢不可破的情分,但和权仲白三十年间同家人养就的那份天伦亲情相比,谁轻谁重还真是不好说的事。要是能说、愿意说,良国公起码也会透露出一点端倪,把权仲白给稳住,不让他和鸾台会发生那些不必要的冲突,起码至少不会在密云引发那一场爆炸,非但坏了鸾台会的事,还使得他们损失了一个毛三郎,在明里暗里,引起了诸般的风波。
  而为什么不说?为什么不早说呢?这其中当然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权伯红、权叔墨,估计对家族底细也是一无所知,但蕙娘敢打包票,权仲白的无知,主要还是来自于他父亲对他秉性的深刻了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