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为悦己者(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83

  两个姑娘眼神在空中相遇,都带着笑意,但笑意下头却是清晰的思量和疑问,信息的交换只需要这一眼,谢芝芝笑眯眯地夹一块藕苗放进嘴巴里,“真是好吃——悦悦,我觉得你太聪明了,聪明人就是连菜都随随便便做得很好吃。”
  “这也能看出来啊?”
  “当然看得出来了——那你说,我聪明不聪明?”
  “聪明的。”胡悦抿嘴忍着笑说。
  谢芝芝对她眨眼睛,“这就对了嘛,聪明人就该和聪明人做朋友,你说对不对?这样才能更好的互相帮助!”
  也就是说,这个人情,她不打算要眼前的回报,要的是将来时机合适时,她甚至是师霁的一个回报。胡悦浅浅一笑:别的不说,近在眼前的,明年的住院总,怎么说?
  “聪明人哪有那么多话。”她夹了一块豆干塞进谢芝芝嘴里,“多吃点吧,聪明人,少说话啦。”
  谢芝芝眼睛都笑得眯起来,口齿不清地嚷嚷,“好吃、好吃!”
  胡悦托腮看着她笑,她想提一提买菜的事情,叫谢芝芝帮她辟辟谣,不然,这个她和师霁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指控,倒是仿佛还多了点证据。说起来也是的,师霁在十六院真的这么有名吗?这消息一夜间也传得太沸沸扬扬了吧,要说没有人推波助澜,她是不信的……
  话到嘴边,她突然又改了主意,脑中灵光一闪,就像是抓住了什么不对,将刚才的思绪反复思量,皱着眉头寻找着那个隐蔽的疑点:不对,不对,好像有一点点不对,这里面的利益关系她好像没有完全理顺,没有全部理清——
  “悦悦,你吃饱啦?”谢芝芝颇殷勤地问,觊觎地瞟着最后一块排骨,胡悦一下回过神:她当然理不清,她对师霁和周院的人际关系还没有谢芝芝知道得多。
  她带来的信息,可不可信,该怎么利用,其实也不是她能做的决定。下位者最忌自作主张,有价值的信息当然都该上报到关键性人物手中,让他来做决定。胡悦不知道这个人是师霁还是周院长,但她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把消息上报给师霁——这其实也对她的目标有帮助,周院长这个人,她是真的想好好接触。
  当然,和师霁再多点接触的机会,也更合她的心意。昨天吃完中饭他就走了,说是调查组找到了J'S,他们聊的尽是些没营养的话题,除了斗嘴还是斗嘴,最正经的时候是在商议便当菜单,她要的是谈话氛围,能让她更走进他一些的氛围,谈便当这个实在太——
  除了太没意义以外,也太过生活,生活化得几乎让人有些害怕,这可能比坐在一起吃一碗面更家常,而她其实不应该害怕的,不就是一起吃饭吗,她和很多人一起吃过饭,也给很多人做过饭,不说别人,就是解同和,她就为他做过好多次菜……
  思绪又跑偏了,她喝了一口水,虽然才吃了半饱,但食欲已全没了,“你吃吧,我已经饱了。”
  其实还没有,她真的只带了一人份的配菜,到下午多少还要再垫巴点,不过,胡悦不是师霁,她对食物没什么独占欲,这会儿也是用看小猪仔的眼神宽容地看着谢芝芝,“多吃点。”猪喏喏多吃点。
  “豆干都吃掉,菜汁可以拿去拌饭啊。”多吃点才肥得快。
  谢芝芝幸福地在饲养员的关怀下大吃特吃,两个人都很开心,气氛好得不行的时候,值班室的电话响了。“胡医生,你在值班室吗——有人找你,不是患者。”
  “什么?”胡悦顿时花容失色,手忍不住按到脸上:不是患者来找,那就是来闹的了?她最近都没有一线接触患者了,这是谁又来找事?
  从她进十六院到现在,不是患者来找,就没有过好事,医闹都是轻的,直接来绑架的都有,那两个巴掌,几乎是给她打出心理阴影了,这恐惧也渗透到语气里,谢芝芝好奇地抬起头,电话那头的声音里也有了笑意。
  “不是你想得那样啦——是昨天你们救了的那个病人。”
  “他来给你们送锦旗啦!”
第101章
起死肥生
  【妙手回春,救我胖命】
  【仁心仁术,起死肥生】
  两面三角形锦旗在十九层上空飘扬,忍俊不禁的窃笑声在围观者中响起,就连闻声出来的张主任都忍不住笑,“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有意思,锦旗都送得这么有个性。”
  是有个性,也很讨巧,病人袁苏明感谢医生师霁胡悦的小字分别在右下角烫印,比一般呆板的锦旗多了那么一丝新意,袁苏明和胡悦一人拿了一面,他是真的胖,因为勇于自嘲,给人的观感并不差,大家看他的眼神都颇友善。“昨天真的以为我要死了,感谢两位医生救我,其实在救护车上就恢复过来了,当时就赶紧找淘宝店,乘出院给您送来。”
  很遗憾,师霁不在,他下午有门诊,不会进住院部,胡悦代表老师收下两面锦旗,周围很多人凑趣地咔嚓咔嚓拍照,还张罗着给他们来了个标准的新闻报道式合影,袁苏明展着锦旗和胡悦站在一起,拍完了又和胡悦握手,“感谢之情,不知该怎么用言语表达,谢谢胡小姐,我想请您和师医生一起吃个饭,私下慎重谢恩。”
  这对病人来说,也许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但对医生来讲真的就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别说她了,就连师霁,看到这种情况,有能力帮的时候也不会袖手,这是医生的本能。胡悦说,“请吃饭真的不必了,袁先生还是多注意休息吧,你这个症状查出病因没有呢?是支气管问题还是肺部问题?”
  “已经拍过片子了。”袁苏明虽然胖,但并不是那种油腻型的胖子,他——可以说是胖得很文雅,五官虽然被挤得有点变形,眼皮也微微耷拉,从外表来看,不能说是讨喜,但他谈吐稳重,举止得宜,很容易就能感觉到,他应该受过很良好的教育。“也做过检查,肺功能没问题,心血管方面,也还是老问题。”
  他微微有点苦笑,“医生说,可能是长期体重超标,体质过弱,在S市受到空气质量的刺激,产生支气管痉挛,后续还要再观察,昨晚到现在,也没有复现当时的情况。”
  突发性支气管痉挛就是这样的,来去无踪,除非找到病原,否则很难抓准规律,甚至也可能根本没有病原,就是一过性的突发性症状,情绪激烈变化、冷空气……都可能诱发。去年冬天狠抓环保,其实今年整个江浙沪的空气质量都好得多了,胡悦微微一怔,袁苏明像是看出了她的疑问,笑着说,“我以前大多数时间都住在美国,洛杉矶一带,那边的空气质量是要比S市好一些。”
  “噢噢!”
  虽然不是去洛杉矶,但胡悦这个土包子,现在唯一去过的国家也就是美国,不禁多了一丝谈兴,“是的,是的,那边的空气是好多了,人也比较少。袁先生你来S市有点不适应可能也正常,前几天好像是雾霾了一阵子的。”
  “是啊,但也没办法,不适应也要适应了,现在的投资机会还是在中国,我来大陆两个月了。”袁苏明说,“深深感觉到大陆这边的活力——在美国,我们出门还要带个钱包,但在上海,我现在出门带个手机就够了,美国呆了那么多年,浑身都懒了,想要做点事情的话,还是大陆这边速度快。”
  这是事实,不过袁苏明的谈吐让胡悦对他颇有好感,她笑了一下,“还好吧,两边各有利弊。从我们的专业来说,美国那边医疗水平是更先进的。”
  “先进是先进,贵也是真的贵。”袁苏明讲,“我们这样的小投资人,一点钱宁可拿去投资,也不会去医院的,尤其是我这种情况,看不起医生,真的看不起。”
  他这是在开玩笑,一般能做投资的,怎么都至少有个数千万的身家,不过胡悦现在和有钱人接触久了,也明白他们的一些逻辑,走去J'S大手大脚花钱的贵妇,一般都不是亲手赚钱的人,创业者至少都是很讲究性价比。在美国做美容性手术确实是贵,如果技术含量差不多的话,当然是来中国做,各方面都便宜。当然,除了袁苏明这种本来就懂中文的华裔,欧美那边还是更喜欢去印度和泰国,在那两个国家,医疗旅游也已经是一门很成熟的产业了。
  袁苏明送个锦旗来,她很感谢,留下来攀谈的用意胡悦现在也明白了,她不会因此就觉得锦旗送得不诚心——想要咨询减肥、吸脂什么的,有很多种途径,袁苏明对她有信任感,有求助的意思这很正常,也很愿意给予自己的意见,说实话,平时和执拗的病人交流久了,和袁苏明这种脑子比较清楚的求美者交流简直就是享受。
  正好刚吃过午饭,还在午休时间,胡悦和他走到走廊尽头说话,“袁先生是想要解决体型的问题吗?可能确实是在中国费用会便宜点——美国的减肥训练营收费可能都比这里高吧。”
  “是的。”袁苏明笑着说,他对自己的体型问题很坦然,没有羞赧也并不过分倨傲,很理性的求助态度。“我这个问题也比较复杂,之前参加了一些减肥训练营,没有太大的作用,当下有瘦一些,但之后又反弹了。我感觉,美国那边对肥胖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们的医生也不够重视肥胖带来的问题——整个社会充满了肥胖陷阱,收费太贵,太容易反弹,我估算了一下通过吸脂手术瘦下来的费用,还是选择暂时放弃,当时就已经有到大陆来看看的念头了,就是对国内的医疗水平还有疑惑,多少,还抱了随缘的心理。”
  他声音低沉,微微有点嘶哑,但有让人仔细聆听的力量,这样的求美者让人刮目相看——走进医院的患者里,还带了这样优雅风度的人并不多。“当然,昨天之后,想得肯定就不一样了,这可能也是缘分吧,两位医生把我从生死边缘救出来,说不定我这个体重,也要着落到救命恩人身上。”
  “哈哈哈,这个就……我们也都不是吸脂方向的,可能只能给点建议吧。”胡悦现在其实倒是可以操作吸脂手术了,不过她不建议袁苏明靠手术减肥。“袁先生是从小超重吗?”
  “我小时候就比一般同龄人敦实,但还不算肥胖,”袁苏明说,“后来得了病好像,我小时候是在台湾住的——”
  之前就大概听出来了,胡悦不吃惊,听他继续说,“那时候父母在台湾乡下顾事业,可能是那边的医疗资源也不好吧,我被误诊成肾炎,吃了半年的激素,那以后就胖得比较厉害了。”
  大剂量服用激素,人是真的饿,尤其是小孩子,吃过激素一两个月涨几十斤的都有,有些停药以后就自然瘦下来,但有些胃口吃大了回不去,可能就再也减不下来了。袁苏明就是这样,如果一直在台湾可能还有希望,但坏就坏在之后他又去了美国,“那边想要健康饮食太难了,可能根本都没有这种概念,我家里虽然还算比较殷实,但是那种台南的土财主这样,就觉得能吃也是福啊,而且你在读公立学校的话,不会觉得自己胖的——那边胖的人太多了,我可能也就算个中等体型吧。”
  这种医源性肥胖,这么多年持续下来,确实不是单纯的控制饮食
健身能改变的,尤其是胃口已经被吃大的话,想要减肥说不定还真需要专业的医疗帮助,这种病人胡悦就觉得可能有必要做胃束带手术了,之后结合锻炼减重,期间要密切体检,尤其是关注骨质疏松,注意服用钙片——吃过激素是要特意注意这方面,之后减肥回来以后再做针对性抽脂手术,对顽固部位进行加强,切除多余皮肤。整体疗程可能长达数年,最保守估计也要一年才能完成所有步骤。
  胡悦一一给他详细介绍,又强调,“胃束带手术是全麻手术,要打开腹腔,而且如果束带破裂会有一定危险性,一般我不会建议进食习惯不好的患者做的,我看袁先生和别的求美者不太一样,所以才——”
  “真的吗?不一样在哪里?”袁苏明笑了,他确实很胖,胡悦估计他应该有200斤以上,就像是一堵墙,五官也被肉挤得变形,不过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不是肥胖能掩盖的,和一个从容、理性和友善的人聊天感觉很不错。
  胡悦已经学会了怎么和患者打交道,她被打过两次耳光,再不学乖点就真的是傻瓜了。但和袁苏明聊久了,不知不觉就说点心里话——不是拿来应酬于小姐的那种,是真的可以说说对这个职业,对这些病人的感想,在智力上能够平等对话的那种。“别的求美者好像都有种焦虑感,尤其是超重者,体重失控的同时,好像对自我的控制也因此失控了……袁先生你不一样,我第一次见到想要解决体重问题的人还能在锦旗上自嘲的。”
  说到锦旗,她忍不住笑了,袁苏明也笑起来,“你是说那个——谢谢你的夸奖,胡……”
  他顿了一下,似是在思考该怎么称呼,过了一会还是采用保守的叫法,“胡医生,可能是心态不同吧,对我来说,体重是华美长袍上的虱子,可以解决当然好,不能解决,我也一样可以接受。你听过那个说法吧,你的缺陷只有在你回避的时候才是缺陷,当你指着它笑的时候,它就不是缺陷了,它也会成为你闪光点的一部分。”
  “这句话真的非常好。”胡悦说,她笑了。袁苏明很严肃地说,“别笑,我就是靠这个套路在美国的高中存活下来的好吗。”
  “哇,袁先生你来国内多久了,这就学会套路这个词了?”
  “我的学习能力一直还可以的——哈哈,抱歉,过度吹嘘自我,学不会谦虚,这也是美国文化带过来的毛病。”袁苏明和她一起往电梯走,两个人互加了微信,他准备过段时间,等支气管痉挛这个问题平息以后再来咨询胃束带,胡悦主动说到时候可以帮他人情加号——十九层的减脂区号当然也是不好拿,“胃束带手术这个我不能做,不过你可以挂我的号,到时候我帮你转到上级医师那里。”
  “胡医生是——”
  “我现在是住院总,可以自己开门诊了,不过是普通门诊,一周也就是去一两个下午,都是比较初级的医疗需求。”
  “啊!可你看着很年轻,我还以为你是实习生——”
  东方女性显小以及东西方医学教育的不同,这又是两个大话题了,胡悦说,“其实我的学习能力也还可以的——开玩笑的,袁先生,下次有空再和你讲,你回去还是要小心,身边最好别断人,药物也不要离身。”
  袁苏明苦笑了一下——看来是独居,不过也正常,他回国搞投资,不太可能和人合租的,不过随后又按了按胸口,示意自己药物确实不离身,胡悦和他挥手道别,目送他走进电梯——这对她来说算是很高的礼遇了。
  这边电梯门还没合拢,对过电梯‘叮’的一声,师霁从里头走出来,胡悦看到不禁哎了一声,想回头叫袁苏明,但电梯门已经合拢得只有短短一条,袁苏明先迷惑,后了然,再讶然后也只能无奈一笑,对胡悦耸了耸肩膀,师霁更是根本没看到那边,“你要出去?”
  “不是,我——那个锦旗——”胡悦想说锦旗和袁苏明,又觉得有点混乱,舌头打了一会结,干脆直接问,“你怎么提前回住院部了,下午不是门诊吗?”
  她还以为他是听说有人送锦旗,回来凑热闹博上镜的,但又觉得师霁不至于如此,师霁的确也不至于如此,他困惑地说,“什么锦旗?”
  也没细问,而是直接又按了电梯,“乘还没门诊,赶快跟我去面部修复那边——李小姐术后有感染迹象,他们昨天用了药,但见效不彰,会诊单还没发,不过我们先去看看,如果感染没法控制的话——”
  胡悦唇边轻松的笑意顿时消失,两个医生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出对方眼中的凝重:谁都不喜欢听到这个消息,但事实就在眼前,没有医生会视而不见,再不祥的可能也要设想到。
  她和师霁一同踏入电梯,帮他一起说完,“那,我们也必须要拿出解决方案。”
第102章
教徒
  “冲洗引流做了吗?”
  “做了,但是出来还是有脓水,而且比昨天多。”
  “抗炎药物?”
  “抗生素挂了,病检和细菌培养也已经送去做了,病人从昨天开始低烧,今天静脉滴注头孢他啶看看效果,如果还没退烧的话就只能等细菌培养的结果了。”
  会诊未必要到病床前,面部修复科的办公室里,刘医师的表情有点凝重,“上午刚滴注的头孢,到现在温度还没降下来。师老师要不你再看看情况?”
  这就是不敢做主的意思了,连老师都叫上,不叫师兄,胡悦的呼吸也有些抽紧——术后感染是很常见的问题,也是手术必须冒的风险,面部修复这边也会比整容外科更有经验,尤其是烧伤科,术前就会做好预防感染,因为大创伤本身就是术后感染的不良因素。像是李小姐,她被硫酸泼面,这属于化学灼伤,免疫系统肯定不如完全没受过伤的健康人,预防感染本来就在术前做的方案里。现在刘医师叫他们过来,那就是原本预计的抗感染药物没有生效,他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现在想的都是一件事——头孢他啶和之前使用的左氧氟沙星都是广谱抗生素,如果这都对感染毫无帮助的话,那也就意味着李小姐可能感染了耐药菌……或者,更可怕一点,全耐药菌,也就是媒体俗话说的超级细菌。
  “细菌培养大概什么时候能出结果?”师霁问,“以前的病历呢?有没有用过这两种药,会不会是自体产生耐药性?”
  一般说来,个体对抗生素是不会产生耐药性的,但也不排除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以后,身体加快代谢该类药物的现象,一般来说停用以后就会消失,不过因人而异,也有很久以后,甚至终生都对该药物较为钝感的情况。刘医师说,“正因为这样,之前都用的左氧氟沙星,她的表现一直不错,没有出现过严重的感染。”
  胡悦低声补充,“头孢他啶这几年没用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