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都懂(校对)第1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1236

  傅不凡这一次爽快的答应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了肖炎要怎么做,肖炎只要是抱着化解仇恨的态度过去,态度诚恳又加上条件丰厚,那就没有问题。
  这对于韩冬儿也是有好处的,就算不成功,那也是让韩冬儿多一个选择。
  傅不凡也相信,肖炎没有那么傻,把韩冬儿骗进来之后,就用苛刻的合约去折磨她。
  这样的话,肖炎在整个音乐圈的名声就全毁了。
  惹得陆小凤老师全力愤怒一击的话,哪怕是炎黄音乐也绝对抵挡不住。
  肖炎不是傻子,肯定不会这么做。
  况且最后签订合约的时候,陆小凤老师在音乐界有那么多的熟人,都可以帮着把关。
  像是兰凯就可以看出合同的那些弯弯道道,决计不会让韩冬儿吃亏的。
  想一想,这事儿还真是有趣。
  肖炎本来该是整个音乐圈子最痛恨陆小凤老师的人。
  结果没想到他却是投降得最早的一个。
  这么一个厚脸皮,这么一个杀伐果断,肖炎绝对是能屈能伸的典范,也是一个真正的唯利是图的人。
  和这样的人合作的话,最重要就是你有真正的实力。
  有实力就不怕,肖炎就会追着捧着你。
  而实力这个东西,韩冬儿不缺,陆小凤老师就更加不缺了!
第193章
话剧改编
  狄维尔教授和考瑞德教授在第四天便离开了华国。
  他们在牛顿数学科学研究所还有着很多事情要去做,耽搁不得。
  在华国停留的两天晚上、再加一个下午,他们都和沈欢在讨论“沈欢命题”。
  经过这么两位数学教授的帮着梳理,以及沈欢适时推进的一步,“沈欢命题”终于是到了柳暗花明的一步。
  这么快的能推动“沈欢命题”的成功,也是他们放心离开的原因。
  按照两位教授的估计,基本上沈欢再从头到尾的梳理整理一番理论和证明,最多一二十天的时间,便可以发表出来了。
  狄维尔教授还特意叮嘱了沈欢,到时候不要自己寄给数学期刊,要直接寄给他,由他出手寄出,这样的待遇才会不同。
  这样数学界才会第一时间最快的得知这个伟大的令人振奋的消息。
  沈欢不担心狄维尔教授的用意。
  以狄维尔教授的人品,根本不可能做侵占“沈欢命题”成果的事儿。
  事实上狄维尔教授早就有了准备。
  之前他连连就放出了消息,说自己的一个华国数学家朋友,提出了“沈欢命题”,并且在积极的证明这个命题,这就是先给沈欢背书定论了。
  狄维尔教授之所以让沈欢这么做,是因为一个普通的16岁学生寄出的论文,和一个世界级的数学家寄出的论文,受到的重视程度肯定不一样。
  沈欢欣然同意的同时,也心中暗自下了决定。
  “沈欢命题”的论证文章,他自己肯定是第一署名作者,但之后的第二作者他就会添上狄维尔教授和考瑞德教授的名字,另外几位之前参与讨论和给予思路指导的数学家,他会添加为第三作者。
  这样既不损自己的光芒,还能花花轿子人抬人,感谢那些教授们一番。
  在这些教授来说,金钱地位已经对他们的用处不大了,但如果能参与进这样一个伟大的“费马大定理”的论证过程中,在数学的历史上留下他们的名字,他们应该是非常欣然高兴的。
  只不过送走了两位教授,沈欢并没有马上就做论文的整理,没有开始动笔写。
  因为一方面他得先准备《沧海一声笑》的排练,另一方面还要事情要谈。
  《沧海一声笑》虽然已经确定了上偆晚,而且是9点半这个黄金时间段来出演,但因为赵长寿、沈欢和水千雨都是新手,央妈的偆晚节目组生怕他们出错,所以央求着他们多来几次排练,熟能生巧之后,自然就不紧张了。
  水千雨自然是一贯的大心脏,比沈欢还不紧张。
  可赵长寿知道,这已经是自己最后一次的最重要的演出了,所以他就很紧张,对于这种要求是求之不得。
  老爷子这样,沈欢和水千雨只能是陪着。
  就这么的,每天他们都要排练一两个小时。
  这种强度倒不会让水千雨的手指受伤,也让沈欢安心了不少。
  另外的事儿就是,华京话剧院的人找上门来了。
  华京话剧院是华国著名的话剧院之一,拥有无数的人才,许多演员都活跃在话剧上、电视中、电影里。
  就算是现在的许多影视界的大咖,都还是保留着北话的演员编制。
  他们找沈欢,当然不是找的沈欢,也不是找陆小凤老师,而是找的楚留香老师。
  《七号房的礼物》在去年的10月6号开始在《钱塘晚报》连载,在今年的1月初就连载完毕了。
  这部被评为“近年来最催泪的小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钱塘晚报》在这个纸质报刊媒体黄昏的年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知道多少人恳请在浙越的朋友,每天用快递给他们寄一份《钱塘晚报》,以便能第一时间看到《七号房的礼物》。
  《钱塘晚报》也因此一时间堪称“洛阳纸贵”。
  1月份的连载结束之后,全华国的读者们叹惋之余,许多专业的人士和公司,却已经积极的行动了起来。
  不,不应该说是1月份才行动。
  事实上早在《七号房的礼物》在太极国和日苯占领图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获得了巨大声誉之后,就已经有嗅觉灵敏的公司开始行动了。
  他们为的是得到《七号房的礼物》的影视改编权,还有图书出版权。
  这可是一块绝对的肥肉。
  依照《七号房的礼物》在华国引发的轰动,随便哪一样都能大赚特赚。
  但这些公司都没办法找到楚留香老师。
  当然了,《七号房的礼物》是交给了浙越报业集团旗下的出版社发行的,大家都是老关系了,他们在帮忙隐瞒楚留香的身份上面,也是下了大力气的,所以沈欢肯定会便宜自己人。
  首次刊印就达到了500万册,这个看似疯狂冒险的数字,实际上却是各地的图书经销商们的需求总和的一半而已。
  浙越报业集团还是很谨慎的了,知道预估需求不是最终的准确数字,所以先刊印一半看看情况再说。
  哪怕是一时半刻卖不完500万册,但依照楚留香老师的名气和《七号房的礼物》的优秀,一两年肯定能卖完。
  为此沈欢就获得了1300万的第一版稿费,又创下了一个近年来最高的图书版税记录。
  如果《七号房的礼物》能再次的刊印,说不定第一的名头就会落在沈欢的头上。
  看到浙越报业集团如此疯狂的举措,那些电影公司和电视公司,也因此更加的抓紧了时间。
  他们去年就找了朱梅谈,朱梅因此还躲了出去,手机号码全部都换了,甚至还关机,现在都还没有回家。
  只不过呢,朱梅还是能通过至交好友得到一些外界的消息的。
  所以聪明人就委托丁伦、史力友等人来带话,看看能不能碰运气,让丁梅帮忙传话给楚留香老师,从而跟他们合作。
  幸好这些人不晓得,其实丁伦和史力友也知道楚留香老师到底是谁,否则这两人也得躲到山里去。
  哪怕是如此,丁伦和史力友这个年也根本没有过好,真是接不完的电话,接待不完的客人。
  略开此事不提。
  朱梅知道沈欢对于电视剧和电影的处理,电视剧肯定是后面再说,电影应该是要先行一步的。
  而电影的导演肯定是她,在这个方面,朱梅需要绝对的掌控力,根本不可能贸贸然的答应别人什么。
  哪怕是合作,现在也不是谈论的时候。
  但对于《七号房的礼物》的话剧改编一事儿,朱梅却是拿不定主意,所以问了沈欢怎么办。
  话剧这个东西,沈欢前世还是很熟悉的,托了吴老师的福,他知道了话剧演员是多么的优秀。
  因此对于《七号房的礼物》改编成话剧,沈欢是一点抵触都没有,反而是很欢迎。
  只不过呢,因为想要再保密一会儿自己就是楚留香的秘密,沈欢委托朱梅去转告华京话剧院的人,来一个可以做主的谈判的人员就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1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