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都懂(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1236

  “他是我们学校高二的学生。”朱孝希说道。
  “呃……”
  苏伟闻言是哑然失笑,“那看来是我弄错了,不好意思啊,大过年的打扰了你……”
  看着他好像要挂电话的样子,朱孝希鬼使神差的多问了一句,“您问这个,是有什么事情吗?”
  “哦,是米国这边的一家顶级数学期刊,今天发刊时有一个非常轰动的论文,作者是咱们华国人,也就是你们临安人。”苏伟顺口说道,“但因为学校和作者姓名是拼音,可能是他们弄错了吧!”
  这下子轮到朱孝希惊讶了,“数学?沈欢?”
  “对。”苏伟感叹道,“不过也不可能了,17岁的年轻人,怎么可能……”
  他的话都没有说完,显然觉得没有再说的比要。
  但朱孝希却是下意识的道:“巧了,我们学校的这位沈欢同学,就是著名的数学天才,上个月的奥数冬令营比赛过后,他已经确定代表我们国家的奥数队,去参加米国的国际奥数比赛了啊!”
  “啊!?”
  又转回了苏伟那边的惊讶,“他是数学天才?但……不可能啊!再怎么的天才,也不可能写出这篇论文呀!”
  “到底是什么论文?”朱孝希实在忍不住了,“万一他能呢?”
  “呵呵。”苏伟笑了,“不是我看不起他,这篇论文关系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论题,在米国乃至世界都已经引发了极大的关注。而且刊登它的,是世界四大顶级数学期刊之一的《米国数学会杂志》。在数学界的地位,就跟《生物》、《科学》、《细胞》是一样的。
  这么一百多年一来,我们国家的数学家,一共也只是在这个期刊上刊登了5篇论文而已!这几位数学家都是我们国家的数学瑰宝,都是德高望重的顶级专家!你说你们学校的一个学生,能写出这样等级的论文,是不是有点太看不起数学家了?”
  朱孝希此时沉默不语了。
  他不知道《米国数学会杂志》是什么。
  但他却晓得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几大超级自然科学刊物。
  《生物》。
  《科学》。
  《细胞》。
  这三个都是各位学者们至高无上荣誉的一种体现。
  谁要是能在这上面发表一篇文章,哪怕是以后什么事情都不做,在一所世界级的名校当一辈子的老师,都是够资格的了。
  华国的学者们,加起来在这上面发表的文章,都不过100篇,发表人数也不过是五十多个而已。
  别以为五十多人很多。
  你把华国所有的老师算在一起,就知道这五十多人有多么的微不足道了。
  如果能和这三个顶级杂志相提并论,就证明《米国数学会杂志》地位有多么的高。
  沈欢固然是天才,固然在华京碾压了所有的同龄人,可也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这应该是虞定边、常观诚他们才能写出的论文。
  可惜了!
  要真是我们学校的沈欢写的,那我们名贤中学可就牛比大发了啊!
  想到这里,朱孝希不觉笑着摇了摇头。
  自己也是太过异想天开了。
  一个高二的学生,怎么可能写出这等惊人的数学论文来?
第206章
真是你啊!!
  《米国数学会杂志》其实是在米国时间2月25号星期三中午的时候发刊的。
  以前它一般只是在米国发行,但现在的网络社会,它也会和欧洲的杂志社签订合约,委托他们在那边也下载电子文档,印刷出来发行。
  这一期的《米国数学会杂志》的封面,就是写着的“SH's
Proposition”,只有这一个英文短句,却在短时间内引发的巨大的关注。
  SH's
Proposition,也就是“沈欢命题”,大家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已经听了许多次。
  甚至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在一起聚会的时候,都会谈到它的提出,以及它的论证过程。
  研究这个命题的不仅仅是原理论提出者,也不仅仅是牛顿数学科学研究所的这群数学家们,还有全球成千上万的数学家。
  没想到也就是半年左右的时间,这个命题就被证明了,这对于那个困惑了人们数百年的超级数学猜想来说,简直是太快了。
  今天《米国数学会杂志》就把“沈欢命题”的证明论文给刊登出来,肯定不会是乱来,一定是经过了好几位数学大师的论证之后,才有的结果。
  能刊登在这样的顶级数学杂志上,证明这个命题已经被破解。
  一旦“沈欢命题”被证明,那么接下来的“沈欢猜想”就已经有了基础条件,也可以开始论证了。
  只要“沈欢猜想”被证明,“费马大定理”便解除了最后的一把锁,进一步的接近被揭开的地步。
  一想到在自己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费马大定理”被破解,几乎所有的欧美数学家都激动了起来,开始认真的阅读起了论文。
  读了之后,他们纷纷在各个平台发表了自己的感言和祝贺。
  他们谢谢第一作者Shen
huan,谢谢并列的第二作者伊万·狄维尔、库思塔夫、安德烈、罗伯特、考瑞德、贝尼……等十几位数学家。
  正是在他们不断的探讨和攻克之下,“沈欢命题”才能成功的证明,大家距离数学王冠上的那颗宝石,又进了一步。
  这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全米国和欧洲的舆论才汹涌起来。
  虽然数学绝对不是这个世界媒体的主流,但牵涉到了“费马大定理”这样的超级数学猜想,而且是几十年以来步子迈得最大的一次,当然媒体也愿意大肆报道。
  对于提出“沈欢命题”,并且是证明“沈欢命题”最重要的那个第一作者,各大媒体也很有兴趣。
  但目前为止,他们只能看到很简单的一个身份资料。
  英文:“沈欢,华国临安,名贤中学。”
  就这么的简单。
  这么重要的一个命题,还有这么重要的一个猜想,居然都是一个华国人提出来的,这对于一向宣称欧米国家智慧远远超过华国的人们来说,还有点不敢相信。
  可幸好数学家们都是比较单纯的。
  狄维尔教授等人第一时间出面,证明了沈欢提出命题和猜想的全过程,都是由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而且在接下来的一些年探讨和争论之中,沈欢也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甚至于斯维尔教授和考瑞德教授曾经在华京,和沈欢连续讨论了两天晚上,才最终把“沈欢命题”的关键点给弄了出来。
  这些都是不可欺骗的,都是沈欢先生拥有天才数学才华的证明。
  有了他们这些知名数学家的背书,一片质疑声才慢慢的停歇了下来。
  然后也是因为这个质疑声和激烈争论,华国在米国的这些人,才察觉到了这个事儿,才看到了沈欢的论文。
  打电话的秘书苏伟,便是专门负责搞清楚这个事儿的人。
  如果一旦核实了身份,他们马上会把消息传回国内,国内也会进行详细的报道。
  像是这样世界顶级数学猜想的研究,可是从来都没有华国人能领头的,一旦是真的,那么对于全华国人的信心,都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他第一时间就通过查找,找到了朱孝希的电话号码。
  结果一阵误会和沟通之后,他还是遗憾的选择了放弃。
  这个沈欢肯定不会是那位数学家,国内和狄维尔教授同一等级的数学家就那么几个,根本不可能是十几岁的少年学生。
  所以苏伟紧接着就打了电话去找国内的同事,让他们去找出名的数学家,印证一下有没有这样一位数学家,谐音或者名字叫做沈欢的。
  第一个被找到的就是京大的数学系教授常观诚。
  常观诚也是莫名其妙,他刚刚看到了这一份论文的电子扫描版,也在那儿好奇呢。
  在不知道的情节下,那就直接去问排名并列第二的那群外国数学家们吧。
  只不过他和狄维尔教授不熟悉,倒是老朋友虞定边和名单上的考瑞德教授很熟悉,是几十年的好朋友了。
  因此电话又打到了虞定边那边。
  知道了这个事儿的虞定边,自然也看到了“沈欢命题”的论文,可他和苏伟一样,根本不相信这就是自己的徒孙沈欢写的。
  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弄错了。
  怀着这样的念头,在挂了xx方面的电话后,虞定边直接打电话去了英国,找到了考瑞德教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1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