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都懂(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1236

  因为愤怒者太多,在网上也一直都闹腾,北话还不得不真的开了一个会议,做出了一个决定。
  那便是按照原计划华京演出10天,然后再从津卫开始,南下到泉城、建业、沪海、临安……等十几个一二线城市演出。
  每个城市先预定演出3场。
  但是呢,其实《七号房的礼物》还有一个B阵容,也就是替补。
  等到A阵容去了外地演出的时候,B阵容便会接管《七号房的礼物》的演出,继续在北话剧场的左厅演出,这里是600人的小厅,先试验一下他们的成色,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再去主厅。
  如果B阵容的演出也合格的话,那么就再次在华京演出10天之后,陆续往别的二线城市走。
  这样一来,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便可以跑完国内所有的二线城市。
  这也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方案在网上公布出来之后,总算是得到了大部分观众粉丝的认可。
  至于说三线城市这些地方,没办法,连专业的话剧剧场都没有,自然演出效果就不会好,也没办法去。
  沈欢接到北话副院长范丹的电话时,她很是兴奋的告诉沈欢,要是顺利的话,今年年底还能再这么巡演一次,演出的总票房差不多能达到5000万!
  这可也同样是北话历史上很少有的票房。
  如果按照绝对币值来算,两轮下来的《七号房的礼物》,应该就是北话历史上票房第一的剧目了。
  在北话来说,《七号房的礼物》如果能打下好的基础,他们就会和《雷雨》、《骆驼祥子》、《龙须沟》等经典剧目一样,每隔一年两年便会拿出来演一番。
  从此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七号房的礼物》都能为北话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这可是一颗常青树!
  要是真的有那么一天,作为将它挖到了北话的副院长范丹,只要年龄和资历一到,马上就能成为正的院长!
  沈欢不知道这些复杂的内幕,但却也对《七号房的礼物》能如此的受欢迎,感到了高兴。
  他还已经了解到了,《七号房的礼物》在临安的3场售票,早已经第一时间便售罄。
  要不是范丹提前给他留了50张票,他自己都没办法看,更别说是请亲人朋友们观看了。
  只不过按照演出的顺序安排,恐怕等到《七号房的礼物》话剧上演的时候,沈欢都已经去衡店影视城拍《少年狄仁杰》了。
  沈欢自己没有去看《七号房的礼物》的话剧版本,不过身在华京拍《七号房的礼物》的电影版本的朱梅,却带着所有剧组人员,去连续看了三场。
  根据他们反馈回来的信息,《七号房的礼物》的确演得很好。
  无论是李成龙还是李忆媛,还是那些配角们,在话剧台上活灵活现,感情展现得淋淋尽致。
  哪怕是听不懂中文的河康贤、姜石宇和内藤雅人,都为这种情绪所感染,看得非常认真。
  对几乎所有的演员来说,台上的话剧演员们的演出,都是对他们的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压力。
  唯独有两个人,看着《七号房的礼物》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郭航就不用说了,已经完全沉浸到了李成龙的角色之中,看着话剧都是呆呆的,甚至有时还做出幼稚的动作来。
  这都不算什么,这家伙现在平日里差点就生活不能自理了,因为他是智力只有6岁的男人,许多事情甚至忘记了怎么做。
  这让朱梅又是高兴又是心惊胆颤,生怕这部戏拍完过后,郭航整个人就得进医院接受精神治疗了。
  第二个不同的人是杨舒。
  她整个话剧看下来,连续三天都是笑眯眯的,没有任何的伤感,哪怕是最后看到父女分离、看到长大了的忆媛为父亲伸冤了之后,她都没有什么情绪波动。
  这种表现也很不正常。
  朱梅给沈欢讲的时候也有点担心,她想要让一直陪在剧组的杨舒的妈妈,带她先去看看精神病科,检查一下到底小丫头是不是已经得了精神疾病。
  沈欢赞同朱梅的谨慎,可结果出来之后,却是显示杨舒一切正常,并没有什么精神状况出问题。
  沈欢对此倒是有了点兴趣。
  这样的结果多半说明两个事情。
  第一个就是杨舒根本没有在意自己出演的角色,而是大咧咧的当作戏来看。
  第二个便是杨舒也沉迷了进去,只不过她的方式并不是传统体验派,而是一种她自己掌控情绪的方法,等到需要的时候再爆发出来。
  沈欢倾向于小丫头是第二种。
  如若真是如此,那恐怕要不了20年,华国就会又出现一个惊才绝艳的影后!!
第254章
领头羊效应
  5月份还没到考试的时候,6月中旬便是许多学生们最为恐惧害怕的时候了。
  中考和高考都是一样的重要,都可以决定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前途,甚至是人生未来的前途。
  在家长们多年的灌输之下,学生们自己都对这两个考试感到了有足够的压力。
  沈欢早就跟校长说好了,自己6月初就得离开学校去剧组拍戏。
  至于找什么借口,朱孝希校长大人直接便帮沈欢找了个“参加奥数备战”的理由,光明正大的免除了期末考试。
  这个理由光明正大,没有人能挑得出毛病。
  如果是备战早一点的奥数队员们,甚至在三四月份就要开始准备了,什么考试和学习,对他们来说都没有那么重要。
  况且依照沈欢现在的成就,十之八九要被京大数学系或者复泹数学系特招,名贤中学根本不用担心他会一落千丈。
  事实上,就在5月初名贤中学篮球队获得市高中联赛的冠军之后,名贤中学便在自己学校的门口两边,贴上了花重金制作的篮球队战报,还有沈欢他们一群球员穿着秋衣的特写。
  沈欢自然是站在第一位,单是那英姿勃发的样子,就让女生们看得尖叫。
  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这种海报宣传画,都被人给扯走了,初步估计全是女生们干的。
  不仅仅是名贤中学的女生,附近学校的女生们都有,因为执勤的保安就看到了有不少穿着别的学校校服的小女生们在外面干着这事儿。
  在保安跑出去制止她们的时候,她们尖叫着一呼而散,却也没有忘记抓紧扯下来的海报。
  名贤中学的校长朱孝希很聪明,见到这种状况,把这些个海报当成了宣传,干脆就印了上万份,张贴在了学校周围和附近的街道。
  那几天保安们的闲暇任务便是在周围转悠,看着哪里的海报被扯了,就重新又贴上。
  于是遇到了他们在执勤,那些小女生们也能光明正大的撕掉海报,笑嘻嘻的跑开。
  有了这么一出,最近来学校咨询入学条件的学生家长,是络绎不绝。
  他们大部分都是冲着沈欢来的。
  因为这一次的篮球赛,再次证明了沈欢的天才。
  不管怎么说,沈欢是在名贤中学的学习过程之中,才获得了这么多的成就。
  家长们愿意相信沈欢是天才,但他们也愿意相信名贤中学有着很好的师资力量。
  人们通常都是很盲从的。
  他们只会看到头羊效应之中的头羊,而忽略了其它的。
  就比如说炒股,他们指着股神巴菲特看。
  人家炒股都炒成了世界首富了,那我也能挣钱呀,所以他们就去炒股,然后就夜夜泪两行。
  学习也是这样的。
  名贤中学现在有了一个头牌(!?),是超越的第二中学、高级中学和名贤中学的天才,那么名贤中学自然在家长们的心里,一下子地位就高了。
  不敢说能超越三大名校,但至少是能比肩的。
  我可以承认我的钱比你少,没有你聪明,但我绝对不会承认我的孩子比你的差!
  因此他们想要孩子进入名贤中学,就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第二个沈欢。
  哪怕是成不了沈欢,在名贤中学的名师们的教导下,成为比沈欢差一点的天才,那也是很好的。
  于是,他们成群结队的来。
  短短一个月时间,有意向报考和服从调配的学生,就达到了2000多人,其中不乏外地而来旳。
  校长朱孝希心头有点慌。
  他们是一所高中学校,一般一个年级就是9个班,每个班45人,总共也才405人。
  这里面要拿出200人左右去摇号,剩下的才是自主招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1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