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都懂(校对)第9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4/1236

  “阿部佑善右边的那个年龄只比他小几岁的穿着墨绿色和服的老人,叫做龟田城二,是奈良的贵族出身,同样是收藏大家”朱西瑞又道,“这个家族20世纪初在我们国内买了不少宝贝,80年代日苯泡沫经济的时候,他也在西方收了很多宝贝。
  听说现在许多米国人、英国人都想要找他买回欧洲巨匠的作品呢!这个人的为人处世不错,但是其实也是老奸巨猾的。
  这一次来的日苯收藏家们,就是以他们三个为主了,场中大概五分之一的东西,都是他们带过来的,实力雄厚得很啊!”
  沈欢转头看了看日苯区域的古董。
  虽然数量不多,但各种加起来起码有上百件。
  三个人就占了五分之一,而且这些古董还肯定不是大路货,这当然就充分能说明他们的实力。
  日苯人在古董收藏这一块儿,传承于华国,但是在近百年以来,的确是已经超过了华国很多呀!
第944章
崇拜苏仙
  沈欢他们其实也没有被挤出多远。
  距离展柜也就是几米。
  所以沈欢在听朱西瑞介绍时,还能听到一群日苯人在边看边说话。
  别人或许听不懂,可沈欢在缅甸公盘的时候,恰好得到过专业日语(初级)的技能。
  只要不是涉及到了自然科学专业知识方面,日常说话什么的,那都是萌大乃。
  “阿部前辈,您说这件苏仙的书法作品,是真的吗?”小田原彰问道。
  “看这个字迹和笔锋,和我家里的藏品的确很相似。”阿部佑善一边观赏,一边道:“不过你也知道,华国人作假非常厉害,前段时间不就出了耸人听闻的大事件吗?我们还是再看看的好!”
  “不过只是看这个苏仙的飘逸草书,我就感觉到了神清气爽,真是不同凡响啊!”旁边的龟田城二微笑着说了一句。
  日苯人特别喜欢华国的唐朝和宋朝。
  在宋朝被灭之后,日苯举国戴孝,大哭华夏正统已亡。
  这样的卑躬念旧倒是挺好的,可接下来的操作就吓人了。
  从此之后,他们就以华夏正统自居,意思是日苯才是我们的嫡系传人。
  (︶︹︺)
  抛开朝代不说,日苯人最喜欢的也是宋朝和唐朝的文人。
  天皇必须要把遣唐使带回来的《琵琶行》缝在枕头里面,才可以安睡,这是真的。
  当年苏轼被贬到琼岛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结果日苯全体公卿赶紧上书给宋朝皇帝,说东坡先生这是仙人一样的人物,怎么能受这种苦呢?不如把他派到日苯来吧!
  宋朝皇帝心想,我贬他是就是为了让他吃苦,到了你们日苯算什么?让他当土皇帝吗?
  所以就没同意,因此苏轼就去了一趟琼岛吃苦。
  由此你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于苏轼是多么喜欢,一般都是尊称为苏仙,不敢直呼其名。
  在日苯收藏的苏东坡的作品,比起华国都还要多。
  这里面有宋末、明末、清末战乱等诸多原因,日苯相对来说,寺庙和一些公卿还是没有受到多大的苦,所以保存还是比较完善一些。
  书法方面最出名的自然是苏轼《行书李白仙诗》,这就是阿部家族的,后来捐赠给了大阪市立美术馆。
  只不过听阿部佑善的语气,他家里可还不只有一幅苏轼的作品,而且说不定比《行书李白仙诗》更加珍贵。
  这群日苯收藏家说着说着,就没有了声响。
  原来,他们又沉迷在了观看《蜀道难》的意境之中。
  “看来看去,真的是有苏仙神韵啊!”半天过后,阿部佑善才依依不舍的移开了眼睛,“苏仙曾经写过《行书李白仙诗》的行书,并不是草书,可这里面完全是相通的,和我家里的苏仙草书作品也是神韵上完全一样,好极了!”
  全日苯研究苏轼的人不少,但是论到专家和收藏作品,阿部佑善认了第二,没有人能认第一。
  他这么说着,旁边一个四十来岁的手里拿着放大镜的男子,抬头说道“我已经初步确认了印章上面的标识,并没有之前传出来的那种神乎其神的造假模式。”
  他也算是厉害,刚才一直就在看大大小小上百个印章。
  “嗯,这事儿还得再仔细一点。”小田原彰道,“等到今天晚上,其他人都不在了,再仔细的检查几次……这个可完全不能马虎。”
  “好!”
  几个随从助手都连连点头。
  这时,刚才的那位胖胖的专家就挤了过来,“小田原先生,您今儿下午不是在感叹,我们华国收藏家的藏品,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吗?这个怎么样?还能入您的眼吗?”
  小田原彰听着,嘴角露出了笑容:“如果是真的,那当然可谓是这次古董交流会的第一亮点。不过在没有确定真伪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贸然的说的好。”
  他这话马上就由翻译说了。
  “哦?”
  胖胖的专家假装讶然道:“您已经看出来了作假的地方?哪儿呀?”
  小田原彰气得一瞪眼:“我什么时候说它是假的了?”
  两人在这边争论,就有一个日苯的收藏家在找茬了。
  “书法作品都讲究传承有序……我看这里写着的,所谓的‘定国家中’,指的是谁?他很有名吗?”
  王腾从旁边冒了出来,笑了一声:“你们是外国人,对我们的许多文人不知道也情有可原。但是这位定国你们不该不认识啊!就在3个月以前,你们的拍卖会上面,不是就拍卖了一幅《兴龙节》吗?你该不会不知道它的全名吧?”
  龟田城二此时看不过眼了,出言道:“山本君你虽然擅长是在瓷器上面,但关于苏仙的事情,也应该多了解一番再来提问。
  定国就是苏仙最好的朋友王定国,前段时间拍卖的《兴龙节》,全名叫做《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
  而苏仙著名的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也同样是写给王定国的侍女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这些都是很常识的东西,既然你是文人,不是那些商人俗人,就应该多了解一些。”
  “是!”
  山本脸上一红,赶紧的低头认错。
  旁边的一群华国人却是震惊了。
  因为龟田城二念的词牌名、以及“此心安处是吾乡”,用的都是字正腔圆的中文,根本不用等着翻译来翻译,大家就能听懂。
  在场的收藏家,许多都还不知道这两首词。
  想不到日苯人居然能研究到了这一步,实在是厉害!
  沈欢也在旁边对谢洋和道朱西瑞:“看来我这副字帖都不用等别人了,就这群日苯收藏家,都能帮我鉴定真伪。”
  两人听得连连点头。
  的确。
  在字画这方面,日苯人还是很有一套的。
  特别是为了不让华国的藏品在这一次的古董交流会上面夺冠,他们一定会用最认真的态度,来探查《蜀道难》到底是不是真品!
  其实这也正好合了沈欢的心意。
  毕竟这幅字帖,最后可是要拿来坑他们日苯收藏家的呢!
第945章
卖不卖?
  “沈欢~~”
  忽然间,有人从后面拍了沈欢一下,还叫了他的名字。
  回过头一瞧,却是浅笑嫣然的慕茹茹小姑娘。
  “茹茹,你怎么又来了?”沈欢问道。
  慕茹茹的笑脸马上一收,“干嘛?我就不能过来吗?”
  “你一个小孩子,一天到晚参加这种中老年人的活动,不感到无趣啊?”沈欢道。
  “切!这才有意思!”慕茹茹白了他一眼,“看着这么多宝贝,能领略到中华的传统文化,比起什么唱歌跳舞、赛车酒会嗨皮的,要好多了!”
  沈欢微微颌首。
  这个小姑娘的家教还真是好,三观完全和时下的年轻人不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4/1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