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都懂(校对)第9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5/1236

  那么事情又该怎么解释?
  恐怕要不就是萨姓倌员说了谎,实际上是他把金玺卖了10根金条。
  要不就是首饰店知道这东西是宝贝,就悄悄的藏了起来,直接用另外的10根金条,糊弄了过去。
  然后等到风声过后,这枚金玺便从他们的手上流了出来,从而到处转卖,最后落到了阿部家族的手里。
  按照正常的考量,第二种的可能还要大一些!
  而且金印是真的的可能性也很大!
  以阿部家族的收藏水准,还有他们的眼光和能力,不大可能把假的太平天国万岁金玺放在藏宝室的保险柜里面。
  只有他们确认了这个是真的,金印才会享受这种待遇。
  沈欢想着想着,直接就把金印给塞进了自己的背包。
  这样的东西,还是带回国内比较妥当。
  想不到区区一个日苯收藏家的家里,就能找到这么一个贵重的国宝,由此可知在世界的其它角落,不知道还有多少华国的宝物散落。
  一时间,沈欢觉得好爷如果再给自己多一点技能,自己都能成为专业的古董侠盗了!
  卢浮宫去得!
  大都会博物馆去得!
  大英博物馆更是去得!
  我为国家找古董,我骄傲!
  好爷,你说是不是?
第956章
精品迭出!
  收下了金玺,沈欢便转移了阵地。
  右边超大保险柜里面,除了最下面一格之外,就都是大大小小的书画盒子了。
  最下面的一层存放的是用画框裱好的画作——油画。
  油画的储存非常金贵,一般不能像是我们国家的山水画作、字帖一样,卷起来收藏。
  特别是时间长了,如果卷起来了,里面的油彩肯定会黏在一起,从而毁掉画作。
  一幅幅的油画就这么的一堆堆的平放在了保险柜里面。
  当头的一幅就是毕加索的印象画作,后面的一幅也是,尺寸都不小,按照行情来说,这里每一幅价格最少都是7000万美金。
  旁边一幅是高更的,再旁边一幅又是塞尚的,甚至还有两幅梵高的。
  毫不夸张的说,这么20多幅的油画,价值起码就是20亿美金左右。
  幸好两个保险柜都是超级大,每一个的体积超过了30立方米,不然真的不好放下这么多这么大尺寸的传世精品。
  可是它们却在最下面的一层。
  由此可见阿部家族对它们的态度,并不是那么的太喜欢。
  可能收藏的最大原因,就是它们的价值吧。
  以后随时都能拿出去卖掉。
  上面几层大大小小的盒子,显然就是华国的山水笔墨画作以及名人书法。
  这些字画的价格肯定比不上油画那么受到追捧,比如我们的最贵的拍卖价格才4亿多,人家欧美的最贵拍卖价格也是4亿多,不过人家是美金——达芬奇的《救世主》。
  但就东方人来说,在心理上肯定是更喜欢我们儒家文化传递出来的这些文化瑰宝了。
  存放字画盒子的大小尺寸和外面的差不多,不过盒子却要显得精细一些,摸上去都会很舒服。
  价值都几千万上亿的东西,待遇肯定是不同的。
  沈欢随意的打开了一个盒子,拿了里面的画作出来看。
  嗯。
  《子路像》,南宋四大家,马远。
  在中日韩的三国收藏界里面,宋代的作品是非常受人推崇的。
  素来就有“一页宋纸,一两黄金”的说法。
  单是宋纸都这么昂贵,你更别说是宋代的画作了。
  而且子路是孔子最出名的学生之一,历史价值又不一样了。
  按照3年前的市场价,这个尺寸的画作,便是5000多万,现在怕是七八千万都打不住。
  要是再存放两三年,破掉一亿是轻轻松松的。
  沈欢把这幅画给放了回去。
  然后他看准了一个更大一点的盒子,大小几乎是这幅画的两倍。
  打开一瞧,果然里面的卷轴都要厚一些。
  光是宽都有80、90公分,长度更是过了160公分。
  画作是明四家之一的仇英的作品,名字叫做《倌渡》,描写的就是三国期间曹操和袁绍决定胜负的一战的情形。
  其中山水如画,军营如连壁,一副萧瑟之意。
  如果沈欢没记错的话,这幅《倌渡》的画作,好像没有出现过。
  至少是近代的记载中没有。
  可上面有的三十多个印章,甚至还有董其昌、王时敏、郑板桥等人的题跋,这就显示画作应该不假。
  沈欢看画作的眼光不行,可他的行书、楷书和草书都是高级的,当然看得出来这些字到底是模仿的,还是真迹。
  除非是作假的人那时候就有神韵符咒,否则这么几位大家的题跋,他们不可能学得这么惟妙惟肖。
  看来又是一幅早就流落到民间,或者是直接流落到日苯的珍品啊!
  这么大尺寸的画作,又是非常有名的仇英,对比一下王蒙的《稚川移居图》,价格应该也是在2亿以上。
  说起仇英,白度上面有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引自搜虎的新闻,动不动就说仇英的作品拍卖价格五六亿、七八亿、甚至《赤壁图》都能卖到30亿了。
  可迄今为止最高纪录的还是黄庭坚的《砥柱铭》,4.368亿而已,又哪里来那么多超越这个作品的价格呢?
  当然了,随着时间的过去,随着华国人越来越想要追回那些流失的国宝,未来仇英的这幅画作,达到三五亿还是很有可能的。
  一边感叹,沈欢一边把这幅画作给拆掉盒子,就这么用准备好的松软保护膜卷着,放进了自己的背包。
  如果不用盒子,起码可以多装一半,这个节约还是有必要的。
  沈欢又在中间两层看了一圈,把米芾、赵孟頫、钟繇、僧怀素、欧阳询等人的十几幅书画作品给收入囊中。
  接着他便看向了最上面的一层。
  日苯老一辈人的身高都不高,160公分就算是正常了,所以他们做1.5米高的保险柜,把长宽做到了5米和3.5亿,也是很符合使用的原理的。
  当然了,这最触手可及的一层,最显眼的一层,放的肯定是最好的宝物。
  说不定就是阿部家族最珍藏的宝物。
  最上面一层放的东西并不多,只有大概一半的空间被放置了东西,显示了主人宁愿空着,也不要不合格的东西进来滥竽充数的心思。
  沈欢拿起了一个盒子,里面是一幅书法作品,开篇便是“积时倾心,非翰墨所具”几个字。
  再看落款,写的“虞世南呈”。
  这不是前两年议论纷纷的虞世南《积时贴》吗?
  传说中,这个《积时贴》是在清末被乱兵争抢的时候彻底损毁了。
  可在2014年它却现身到了拍卖会上,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但最惊人的还是现在,沈欢居然又看到了另一个版本。
  虞世南是唐朝的楷书四大家之一,又是深得王羲之一脉真传的行草书大家,以至于他模仿写作的《兰亭集序》,被誉为精品之中的精品。
  所以他的字,沈欢一看就晓得真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5/12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