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别闹(校对)第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02

  “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吗?放心吧,哥心里有数。”王平安自信满满的说道。
  “……”你心里的数,从一到十,从来都没数对过吧?
  王凤兮对哥哥谜一般的自信,感到深深的不解。
  说话间,王平安把整个酒铺扫视一遍,整个店铺两边各方五个酒坛子,有大有小,上面只有一些模糊的编号,并没有价格和年份标记。
  附近村子里酿造的酒,说起来都是散酒,其实挺复杂。
  以原材料区分,有苞米做的酒,有大米做的酒,也有高粱做的酒,也有五种粮食混合做成的酒等等。
  以酒曲区分,主要可以分为小曲酒、大曲酒、红曲酒,麦曲酒,麸曲酒等等。
  九爷年轻时,曾在川省一家大型国企酒厂做学徒工,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到了三十多岁,独自一人归来,靠着高超的酿酒手艺,在花溪镇站住了脚,娶妻生子,生活至今。
  他家的酒,最便宜的是苞米酒,辛辣冲喉,只有一些老酒鬼或者没钱的苦力,才喜欢这种劲大的酒。
  稍好一些的酒,是大米做的酒,当地称为米酒,五十度左右,口感柔和,有股子特有的清香,一般家庭可以做为口粮酒。
  更好一些的酒,属于高粱酒,凛冽醇厚,香味浓郁,简单调制后的酒,保持在五十二度左右,存放一段时间,更适合饮用,也可以泡药草饮用。
  九爷酿造最好的酒,自然属于五粮酒,据说和川省的五粮液口感很相似,要五十块钱一斤,农村人嫌贵,销量不高。
  但店里真正的好酒,自然是陈年老酒,也是店里最贵的酒,一般存放六年、八年、十年,才会拿出来销售,自带一股子浓郁的特殊香味。
  王平安也不偷懒,从左边第一个开始,每个酒坛子都打开,皱眉嗅了嗅,再合上。
  他也不说话,左边嗅完,再从右边开始嗅,十个酒坛子嗅完,只用了不到一分钟。
  店老板王景轩暗暗撇嘴,心想自己想要鉴定十种酒的好坏,还需要品尝一番呢。
  你这个二傻,如果嗅一嗅就能分辨出好坏,那老子就直播吃翔!还要吃热的!
  “哈哈,怎么样,能分辨出来不?如果不能,就直接认输,没什么可丢人的。叔自幼拿酒当饮料,练了二三十年,才略有小得。”
  王景轩得意的笑道。
  王平安没给他过多得意的机会,指着左边,最靠近柜台的一个小坛子说道:“这坛子酒最好。”
  王景轩的笑容,瞬间僵硬了:“你、你怎么可能嗅出来?右边最里面那坛子酒,存放了八年,味道和这一坛子类似啊,你怎么不选那一坛子?”
  “呵,我懵的。”王平安一脸认真的说道。
  “耶,我哥猜对了吗?豁子叔,你可不能赖账,不然我就告诉九爷。”王凤兮兴奋的喊道。
  “懵的?这……这……行,愿赌服输,我给你打五斤,这可是五粮大曲十年陈酿,平时卖八九十块钱一斤的真正好酒。”
  王景轩心疼得眼角直跳,同时庆幸没有太得意,没有把要吃翔的誓言说出来。
  他找了一个盛酒专用的小塑料桶,材质和矿泉水瓶子类似,小桶可以盛五斤,大桶可以盛十斤。
  把一个不锈钢的酒漏子插在桶口,用一个竹制的大酒勺子,从酒坛子取酒,再往漏子里面倒酒。
  大酒勺子是特制的,一勺子刚好一斤,取了五次,正好把这个透明的塑料小桶装满,只留几厘米的空。
  从外面可以看出,酒水已经有些发黄,晃动起来,有种粘稠感,泡沫均匀,有一些酒滴,顺着桶壁,缓慢的往下流动。
  “谢谢景轩叔送的好酒,啥时候有空,到我家吃西瓜。”王平安接过酒,客气的道谢一声。
  “啥送啊,叔愿赌服输,也不吃你家的西瓜,我胃不好,吃不了凉的。”王景轩没好气的摆摆手,提醒他们快点离开。
  门口,大黄狗早就等得不耐烦,在上车之前,汪汪两声,在酒铺门外拉了一泡屎,热气腾腾。
  王景轩看得直恶心,尼玛,这狗诚心跟自己过不去吧?看来这誓言不能乱立,会出问题的。
  在路上,王凤兮好奇的问道:“哥,你怎么猜中那坛子酒最好最贵的?别说是懵的,我不信。”
  “其实很简单,这坛子酒最小,最靠近柜台,闻着也最香,几乎没有辛辣味,不选它选哪个?说是懵的,也没错。”王平安解释道。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但王凤兮觉得,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回到家里时,听到堂屋里传来说笑声,母亲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虽然买来一些熟食,还得再烧个汤,或者再炒两个热菜,才能更体面一些。
  村支书王德力和村主任王景义的声音,都很洪亮,不愧是农村基层干部。
  王平安把酒菜往堂屋里送,妹妹直接去厨房帮忙。
  村主任王景义前天被他气得胸口疼,一见到王平安,就不想放过:“哎哟,今天二傻买不少菜啊,我看看都是啥?烤兔子,酱牛肉,猪耳朵……不错,都是硬菜。哈哈,今天你爹请我办事,你得陪我喝几杯啊。”
  王平安皱眉,这村主任太恶心了,到自己家里吃饭,也不会好好说话,想喝酒是吧,今天老子让你喝个够……不,是喝到吐为止。
第44章
男人不能说不行
  村支书王德力和父亲王德贵正在谈调解书的事情,听到村主任王景义这么说,只是微微皱眉,觉得一个大人为难一个智力欠缺的孩子,有点过分。
  王德力和王景义一向不和睦,经常争吵,两人谁也不服谁,在村里都有一些影响力,除了在酒桌上和会议桌上,两人基本上没有来往。
  “二宝,既然村主任想和你喝酒,你可不能让他失望啊。他酒量大,今天我们三个,还陪不住他一个吗?”
  王德力说着,还冲王平安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说,咱们三个灌他一个,还能搞不定?
  “那行,舍命陪他喝点呗。”王平安傻笑着点头。
  父亲王德贵犹豫一下,说道:“这……我这孩子太老实了,平时也没喝过酒,既然今天村主任有兴致,就让他陪你喝点。”
  “哈哈,在你家里,我还能让二傻喝醉了不成?”王景义得意的大笑,觉得今天总算可以报复这个二傻了。
  很快,熟食装盘,热菜上桌,打开了新买的酒,整个屋子里顿时弥漫一股子浓郁的酒香。
  “咦?今天这酒好啊,多少钱一斤买的?”王德力也是好酒之人,一闻这酒香,顿时来了精神。
  没等王平安回答,王景义就赞叹道:“好像是五粮大曲的老酒,龙头酒坊买的吧,至少得八九十块钱一斤。上次我到镇上请客,买了几斤,城里来的客人非常满意。”
  “啊?这么贵?”父亲王德贵一听,顿时心疼坏了,请这两个人,哪用买这么好的酒啊。
  “没花钱,豁子叔送的。”王平安解释道。
  “怎么可能,豁子那家伙抠门惯了,半斤苞米酒都舍不得送人,怎么舍得把陈年五粮大曲送你?还送五斤?”
  王德力和王景义都不相信,但无所谓,只要他们知道这酒的价格就行。
  酒局刚开始,需要先吃点菜,垫垫肚子,再聊几句闲话,方便后面拼酒。
  王平安听他们谈话的意思,村委出具的调解书有法律效力,奶奶米桂芝怎么闹都闹不赢,只是在村里的土地登记资料上面,北地那片西瓜田,确实是米桂芝的,有点麻烦。
  当初两个老人,把两块地分给两个儿子,一人一块,应该是事前商量好的。
  本来好好的,双方早就接受分配方案。
  可王平安的爷爷死去之后,米桂芝就开始闹腾,把刚种上桃树的大块地给了大儿子,把北面的空地给了小儿子。
  现在看到西瓜赚钱了,又想折腾回来,村里人没有不骂老太太糊涂的。
  但村支书和村主任怕米桂芝闹到镇里,只保证尽力拖几天,如果镇里被闹烦了,插手过问,村里也招,或许到法院打官司,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王平安问道:“如果这回北地的西瓜田,被我奶奶闹走了,将来看我南地的桃园赚钱了,她再来闹,怎么办?”
  “这回再签订一份协议,镇里也会盖章,再加上我们村委,以及你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手印,她再闹也闹不出花样了。因为南地那块桃园的登记资料,不属于她,是你爷爷的名字。”
  村支书王德力解释道。
  农村原来的土地政策是三十年不变,后来变成了永远不变,只是以前的登记资料仍在,可以查到底子。
  听他这么说,王平安一家人心里有了数,只求村委多给一点时间,把北地的西瓜多卖些,等镇里真插手了,双方再商议更换土地的事情。
  正事说到这里,村主任王景义已经忍耐不住,想要喝酒。
  村里人吃饭喝酒,如果是正式场合,女人不能上桌的。
  虽然已经没人提这茬,但苏文婷懂规矩,也不想凑这热闹,烟气缭绕的,熏得睁不开眼,和女儿王凤兮在厨房里吃饭。
  所以,这个酒桌上,只有王平安、王德贵、王德力、王景义四个男人。
  “来,咱们爷几个先干一杯,预祝事情办得妥当顺利。”王景义举杯,邀请大家共饮一个。
  作为开场酒,这姿态没毛病。
  只是他似乎忽略了,村支书王德力比他高一级,同辈分,年纪也比他大两岁,开场酒轮不到他说话。
  王德力气得“哼”了一声,不过也不好发作,端起酒杯,一口把杯里子的酒喝光了。
  一两的小玻璃杯,很适合喝白酒,酒香郁闷,色泽微黄,口感极佳,回味悠长。
  王平安第一次正式喝酒,先抿了一小口,感觉还不错,这才咕噜一声,把酒喝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