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10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5/1136

  好在他及时收口,但是此时也令众臣心中迷惑。
  “这大白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徐阶新取的字?”
  “徐阶,徐大白?”
  徐阶也心中纳闷,不由微微抬头望向了隆庆帝,隆庆帝后背都湿透了。不过此时总算反应过来罗信的意思,也不去看徐阶的眼睛,只是盯着徐阶的脑门看。
  这倒是让徐阶感觉到了从隆庆帝身上散发的威严,见到隆庆帝一直不说话,只说了一个大白,便不再言语。心中不由电转。
  “陛下说我大白是什么意思?难道是陛下在和我打机锋?那这机锋中的意思是什么?难道是在告诉我,他已经洞悉了我的计谋?我的计谋已经大白于天下?
  是高拱!
  一定是高拱提前告知了遗诏所存的寓意,如此说来,陛下在上朝之前,急召罗信,也是和罗信商议对策了。”
  只是这一瞬间,徐阶就想了很多。但是,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即便是隆庆帝洞悉了他的计谋,此时也得硬上。于是,在群臣迷惑中,徐阶朗声开口道:
  “陛下,以老臣愚见,按先帝遗诏,首先应该将先帝一朝,因谏言而获罪的诸臣予以大赦。死者抚恤,存者召用。在监者,立刻释放复职。”
  话落,徐阶就微微低头,静静地等待。
  皇极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徐阶的心中也忐忑不安,不过他还是坚信,隆庆帝会同意的,即便是高拱或者罗信已经将如此做的后果告诉了隆庆帝。但是,那只是告诉,只是预测,却并没有发生。既然没有发生,隆庆帝就未必认为自己会落到那步田地。
  任何一个帝王都有那个自信,一代帝王怎么会被臣子掌控命运?
  人就是如此,当事情没有临身的时候,总是不相信,总会望好的方面想,总会望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想,等到真正的结果降临的时候,后悔已经晚了。
  既然隆庆帝不会全信这个结果,那么隆庆帝就不会忍耐对嘉靖帝的清算,实在是隆庆帝在嘉靖帝活着的时候,受够了屈辱的生活,他和嘉靖帝根本就没有父子之情,反而有着巨大的积怨。
  还有,隆庆帝在为裕王的时候,只是最近一年多,才涉猎朝政,在之前一直被嘉靖帝排斥在朝政之外,可以说整个大明都是嘉靖帝的影响,隆庆帝没有丝毫的影响。他需要祛除嘉靖帝的影响,彰显自己的影响。如此起复被嘉靖帝贬斥的老臣,便是一条捷径。
  更重要的是,隆庆帝当初已经同意了徐阶拟的遗诏,如今再不实施,便是不仁孝,不守信。
  所以,徐阶心中有七分认定,隆庆帝最终会同意自己的奏章。
  但是……
  隆庆帝却依旧没有言语,只是直直地盯着徐阶的脑门。他记得罗信的话,不要答应任何事,一切都可以等,等其他人跳出来,即便是没有其他人跳出来,也可以以思索两天为推辞,先退朝。
  而此时,隆庆帝就不知道怎么决定,一方面他在恐惧被徐阶架空,另一方面,也正如徐阶分析的那样,让他拿不定主意。
  既然拿不定主意,那就按照罗信的去做,盯着徐阶的脑门,把他当作大白菜。
  徐阶等了一会儿,见到隆庆帝不言语,偷偷抬头看了一眼隆庆帝,见到隆庆帝直直的盯着他,看不出目光中流露出什么意思,便试着唤了一声:
  “陛下……”
  这个时候,隆庆帝也反应过来了,自己不能不说话了,毕竟徐阶不是真的大白菜。但是他还是习惯性地将目光望向了罗信,罗信使了一个眼神,目光指向了高拱。隆庆帝便将目光望向了高拱。
  “陛下!”此时的高拱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隆庆帝的目光,他早就忍不住了,立刻走出来道:
  “陛下,臣以为,此时尚待商榷。”
  “呼……”隆庆帝偷偷地松了一口气,罗信让他等,总算等到有人跳出来了,便点头道:
  “讲!”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朝政(2)
  “陛下!”高拱昂然道:“对谏言获罪的诸臣和在监的官员大赦,应当甄别对待,不能够一窝蜂,否则会使朝堂混乱。”
  徐阶此时心中已经有了准备,只是神色还是不由一沉道:“何来混乱?”
  高拱直视着徐阶道:“先帝在位四十五年,因谏言获罪的何止上千,难道这些人当中,就没有一个是罪有应得?
  如果按照徐大人所讲,不管有罪无罪,俱都大赦,甚至悉数褒扬,这种一刀切,简直就是乱臣所为。
  以臣之意,应当慎重对待此事,将因谏言获罪和在监诸臣分成三类细查,第一类便是罪有应得,这种人自然不能够大赦。第二类虽然无罪,但是对朝堂也无功,能力低下,这种人可赦,但就不必起复了。第三类是无罪有功,而且能力强,人品高,这种人方可起复。
  臣建议,可专门成立一个甄别司,专门负责此事。”
  高拱此言一出,徐阶脸就黑了,如果真的成立这么一个司,这件事就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了,你去问为什么还不起复某人,人家就会告诉你,正在甄别。恐怕等到徐阶被罢官,也没有甄别完。
  大殿内诸臣反应也不一样,有的人认为徐阶的是对的,嘉靖帝就是昏庸,当初反对嘉靖帝的官员都是对的,现在就应该起复,如此才能够给文官系统迎来春天,让皇权畏惧士大夫。也有些官员因为徐阶一刀切确实不妥。而就在这个时候,高拱又开口道:
  “如今朝堂万事顺利,每个官员都有着自己的职责。起复那些官员,朝堂如何安排?难道要罢免在朝的官员,给那些诸臣让地方?
  更或者是让在朝的官员官职下调?
  这臣就要说一句公道话了,难道那些因言获罪的人委屈,这些在朝的官员,每天辛辛苦苦,为大明建功立业的臣子,被贬斥,被罢官,为那些人让位子,就不委屈?”
  “嗡……”
  整个朝堂就一片议论之声,此时这些官员都不淡定了。之前还能够坐看风云,看高拱和徐阶相斗,那是因为没有涉及到他们的自身利益。但是高拱如此一说,这可是涉及到他们的自身利益了。
  能够站在这里的人,都是在官场上奋斗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如今却让他们让出好不容易得到了位子,这如何使得?
  这一下,除了徐党阵营的人,余下的人望向徐阶的目光都变了。
  “肃静!肃静!”鸿胪寺官员立刻喝道,百官渐渐地安静了下来,都将目光望向了徐阶,要看徐阶如何解释。
  徐阶此时心中已经将高拱的祖宗八代骂了几个来回了。他知道糟了,因为这涉及到现在朝廷上百官的利益了。徐阶心中一动,还是得利用隆庆帝的心理,根据自己的分析,隆庆帝有着七成会同意自己的观点,而且这也是打击高拱的一个机会,更是让高拱和隆庆帝心生嫌隙的机会。
  此时他都有些遗憾,遗憾罗信没有机会开口,如果能够让罗信和隆庆帝也心生嫌隙就好了。
  徐阶淡淡地看了一眼高拱,然后向着隆庆帝施礼道:
  “请陛下圣裁!”
  隆庆帝的目光有些茫然,他第一次早朝,就碰到两个内阁如此激烈的碰撞,让他慌然失措。他不知道怎么办?
  按理说,徐阶曾经背叛过他,而且高拱也曾经提醒过他,徐阶的最终目的,便是通过起复那些老臣架空他。再说,高拱是他的老师,是一直没有背叛过他的老师,虽然不如罗信亲,但是却也倚重高拱,他应该立刻同意高拱的意见。
  但是心中总是有着一个念头,一个对父皇的怨念。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
  隆庆帝最终没有在嘉靖帝的压迫下死亡,不可避免的就是想要爆发。
  他的执念非常地强!
  他就是想要报复嘉靖帝,否决他的一切,只要那样,他的心里才舒服。
  不得不说,嘉靖帝和隆庆帝这一对父子,也是历史上仅见。
  所以,他才犹豫,他才彷徨。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目光又不由望向了罗信。
  罗信在心中叹息了一声,他知道自己不得不开口了,否则有很大的可能,隆庆帝会闹出笑话。罗信原本没有想这么早就冒头,所以有着那么一刹那的犹豫。就在这犹豫的刹那间,徐阶敏锐地感知到隆庆帝的目光望向了罗信,心中就是一紧。如今高拱已经跳出来了,不能够让罗信再跳出来,起复老臣的事情必须干净利落地通过,不能够拖,否则迟则生变。
  “请陛下圣裁!”徐阶急忙再一次施礼,宏声道。
  他这一提高声音,将慌张中的隆庆帝吓了一跳。徐阶毕竟也身在高位二十几年,此时一声喝出,威势尽显。而隆庆帝做了三十几年的悲催皇子,性格早就被压抑的懦弱,这一刻在慌张之下,不由脱口而出:
  “你们先商议,真朕听听。”
  整个大殿就是一静,气氛变得极其古怪,甚至包括徐阶和高拱在内,脸上都现出了一丝彷徨。
  所有的官员都很彷徨,仿佛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
  他们已经习惯了嘉靖帝的独裁,嘉靖帝在位四十几年,向来都是独裁。臣子们也习惯了在某些事情争论不修的时候,请嘉靖帝圣裁。而嘉靖帝也会圣裁。
  所以,不管是严嵩,徐阶,还是高拱,他们虽然一直在争,但是骨子里却习惯了被圣裁。如今突然发现没有圣裁了,不由心中一阵彷徨!
  徐阶很快的反应了过来,脸上便现出了一丝苦涩。他千算万算,忘记了隆庆帝不是嘉靖帝,同时他也意识到,从今往后,圣裁的时代应该一去不复返了。
  “陛下,臣有本奏。”
  罗信这个时候,没有再犹豫,立刻走出了朝班。他知道自己不能够再拖下去了,哪怕再拖几息的时间,老谋深算的徐阶,说不定就想出来新的逼迫隆庆帝方法。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热闹的朝堂
  罗信的声音在寂静而古怪的气氛中响起,如同一声响雷惊的众人都从彷徨中苏醒了过来。
  “坏了!”徐阶不由心中一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5/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