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1136

  罗信没有出去,一直在家里书写《蜀山传》,他也知道时间紧迫,这次只是用了八天的时间,就将三册写好,然后简单装订成册。便一早便骑着马一个人径直向着晋阳府奔去。
  路上已经能够看到三三两两的流民,不过罗信也不惧怕,毕竟这些流民还没有汇聚成股形成暴民,就是偶尔有三两个人想要打劫他,罗信也不怕。更何况他骑着马飞奔,也没有大胆的人敢拦马,就以他们饿得摇晃的身子敢拦马,非得被马撞死不可。
  近午。
  罗信进入到晋阳府,依旧是先住进了客栈,洗了一个澡,吃过了午饭,然后才来到了状元书局的后门。
  抬手握住门环敲击了三下,便听到里面传来了脚步声。
  “吱呀”一声,院门打开,便见到宋掌柜一脸惊讶地站在里面。他不能够不惊讶,他没有想到只是八天的时间,罗信便再一次赶到了晋阳府。急忙将院门打开,一叠声地请罗信进入到屋子里。罗信也啰嗦,直接将三册书从褡裢内取出来,放在了宋掌柜的面前。宋掌柜一看,除了约定好的第一册之外,还有着第四册和第五册,心中不由大喜。
  这几日,他可是把第二册和第三册看了好几遍,心中正痒痒着接下来的情节。忍住想要立刻阅读的心思,先给罗信上茶,然后才道:
  “罗公子真是神速啊!只是这几日功夫就又出了两册。”
  罗信的脸上便露出了一丝苦涩道:“如今粮荒,我只是想要尽快拿到银子买些粮食,在村里熬些粥,让村邻能够度过这次粮荒。”
  宋掌柜闻听,立刻站了起来,当头一揖,神色严肃地说道:“罗公子大贤!”
第一百八十章
准备
  “这算什么大贤!”罗信便摆手道:“总不能够看着村邻饿死。”
  宋掌柜移步走到一个柜子前,打开柜门,取出了五百两银子放在了罗信的面前道:
  “罗公子,这二百两是付给你两册的稿酬,这三百两是预付第六册到第八册的稿酬。”
  罗信的心中便浮起一丝感动,他知道这是宋掌柜在帮他,便站起身形朝着宋掌柜当头一揖道:
  “谢谢!”
  罗信并没有久留,他急着返回阳林县,傍晚时分,罗信回到了阳林县。进入到阳林县,罗信直奔陆府。进入到陆府正赶上陆庭芳一家人在吃饭。以罗信和陆庭芳的关系,自然也不需要客气,坐到桌边就开始吃。一直到跟着陆庭芳进入到书房,陆庭芳才问道:
  “信儿,你这是跑哪儿去了,一身的风尘!”
  “老师,粮荒的问题我已经解决了。”
  “嗯?”陆庭芳好奇地望着罗信道:“怎么解决的?给老师说说。”
  罗信便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地和陆庭芳说了一遍,并且将自己的想法也和陆庭芳说了一遍,省得陆庭芳和周知县一样和他发火。
  果然,当陆庭芳听到前半段的时候,脸色就变得难看,当听到后半段的解释之后,脸色才缓和了下来。坐在那里沉思了一会儿,脸色才完全缓和了下来,眼中露出了一抹赞赏道:
  “信儿,以你的背景和年龄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殊为不易。原本老师对你未来的仕途还有着八分担心,如今却只有六分担心。”
  罗信的脸色就是一垮道:“还有六分啊!”
  “呵呵……”陆庭芳不由笑了起来:“你永远不要小瞧严嵩和徐阶,他们两个……都是一代大家。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官。唉……”
  陆庭芳轻叹了一声,眼神有些萧索。罗信没有言语,他当然知道严嵩和徐阶都不好惹。而老师对他们两个的评价,也让罗信心中一沉。不过只是过去了几息的时间,罗信便不由哑然失笑。自己如今还是一介白丁,距离严嵩和徐阶何等远,用得着现在就思虑过重吗?
  “老师!”按下了这份心思,罗信便想起了这次来找老师还有一件事情:“如今上林村已经开始闹粮荒,而且也出现了流民。所以张叔想要通过自己放粮把村民组织起来,只是仅凭张叔一人之力不够。您在上林村也有庄子,是不是也帮一下。”
  “这没有问题,明天我就派几个人去上林村找张树商议此事。”
  罗信便欣喜点头道:“明天老师再给我派一辆牛车,我也买些粮回去。”
  “嗯!”陆庭芳点头答应。
  第二天。
  粮价由涨了,罗信花了一百零五两银子购买了两千斤粮,而陆庭芳也派人跟着罗信前往上林村。陆庭芳没有必要买粮,在上林村的庄子里就有几千斤粮。这次陆庭芳除了派一个管家跟着罗信返回上林村,还拍了四个强壮家丁一路护送,这四个家丁可都是有武艺在身的人,骑着马,手中拿着兵器一路护送着罗信于中午时分回到了罗信家。
  罗信赶着牛车进入到自己的庄子,卸下了一千斤粮,然后又来到了爷爷家卸下了五百斤粮,最后赶着牛车和陆府管家一起来到了张树家,将那五百斤粮交给了张树,作为村子里放粮所用。随后陆府管家也送来了两千斤粮。张树大喜,而上林村的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心中更是兴奋。保护村子的劲头更足。
  上林村有三百多户,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轻壮有八十多人。而且张树家也有五个身带武艺的护院家丁,张树家还有三匹马,罗信家里如今有两批马,再加上陆府来的四个家丁都有马,上林村竟然有着九匹马组成了一个小型骑兵。
  周玉赠送给罗信的那匹马被老爹毫不客气地没收了,以老爹的话说,如今是粮荒之年,罗信武艺不行,不如先给他骑着。罗信自然不能够拒绝,不过他现在身上可还是有着将近四百两银子,决定去县城再给你买一匹马。不过这件事情也不急,再等几天,到时候去县城铁匠铺一起把自己的关刀取回来。
  罗信昏睡了一天一夜,这才恢复了日常的规律。每天只是拿出一个时辰的时间书写《蜀山传》,全当做练字。
  五日之后。
  罗信一家四口赶着牛车前往阳林县,这几日罗氏听说罗信在县城买了宅子,每天都嚷嚷着要去县城,所以今日一家四口便一起前往县城看自己的新家。有罗平父子三人,也不担心路上遇到什么劫匪,而且目前还没有听说附近有什么暴民。
  临近中午,罗信一家进了县城,计划在家里都已经想好,一家四口直奔粮铺,又花了五十几两银子购买了一千斤粮,然后才来到了县城的新家。
  罗信取出钥匙,将院门打开,当赶着牛车进入到院子里之后,罗氏的脸上便现出了失望。
  “这就是县城的房子啊!这也……太破了!还不如咱们家的庄子呢。”
  罗信便笑道:“娘,如果这个宅子不这么破旧,一百五十两银子根本就买不到,这还是在粮荒年节,如果不是现在这个光景,就是这破宅子一百五十两也别想买到。买这个宅子就是为了做一个准备,一旦出现了流民暴乱,我们也有有个躲避的地方。”
  “别听你娘没见识地唠叨,我们先把粮卸下来。”罗平低喝道。
  罗氏便不再说话,父子三个人很快便将粮食卸到了屋子里,然后罗平和罗青便又赶着牛车出去了。罗氏便去挑三个房间收拾,准备今日留宿。罗信想要帮忙,却被罗氏给推了出去,罗信便信步来到了那个荷花池,顺着九曲桥行到了八角亭,坐在凳子上,看着碧绿的池水。
  还没有等罗氏将三个房间完全收拾出来,罗平父子便赶着牛车回来了,牛车上装的都是一些坛子,将坛子卸下来之后,父子两个又赶着牛车出去了。一直等到罗氏收拾完了三间屋子,又去买了一些酒菜,而且将饭菜做好之后,罗平父子才购买完毕,摆了一屋子的坛子,还有两捆油布和两捆绳子。
第一百八十一章
流寇来了
  一家四口吃完饭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四口人便在暂时当作库房的那个屋子里将粮袋打开,将粮倒进一个个坛子里,然后用油布多封几层,不让水渗进去。罗平倒粮,罗青封口,罗信则是搬着封好坛子一个个来到了荷花池的八角亭上,然后将一个个坛子扔了下去。他在上次来到这里已经看过了,池水碧绿,在上面根本看不到扔到池子里面的坛子。他不知道将来局势会是什么样子,却是往最坏的地方打算。将粮藏在水下,不会暴露,便多了一份活下来的机会。
  至于这些坛子在水下放久了会潮,而且也会有水渗进去,那也总比将来饿死强。就算将来没有发现暴乱,几十粮银子他也陪的起。
  罗氏虽然心痛银子,罗平也觉得罗信这样做有些杞人忧天,但是之前罗信的决定一直正确,便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罗信的决定,这才有了这次一家四口前来县城的事情。
  忙乎了半夜,留下了两百斤粮食,余下的八百斤粮都封在坛子里扔进了荷花池内,一家四口这才又吃了点儿夜宵,洗洗睡。
  第二天。
  罗信一家将门锁上,便回到了上林村。罗平倒是想要雇佣一个守门的,但是急切之间也没有知根知底的人,而且如今在这个宅子里面除了藏在荷花池内的粮食之外,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所以罗平一家索性就这么离开了。不过在离开之前,罗信还是去马市购买了一匹相对不错是马。既然周玉送的那匹马送给了老爹,那自己以后来阳林县也不能够老起大哥的马。如今有了收入,自然要对自己好一些。买了马,又去铁匠铺将打造的那把关刀取了回来。
  回到了上林村,罗信能够感觉到气氛的紧张。上林村的八十多个轻壮分成了两拨,早晚巡逻。禁止外来流民入村,张树不愧是有过经验的人,七个有马的村民也分成三个班,不时地离开上林村,出去打探消息。
  这一切都和罗信没有关系,他没有参加巡逻。巡逻的要求是十五岁到三十五岁,就连罗平和罗青都不符合。但是,罗平和罗青和普通人不一样,是有武艺在身的人,而且在上林村那也是最能打的一批人,所以罗平和罗青也参加的巡逻队,包括大伯和堂兄都也加入了进去。
  罗信开始有规律的生活,如同往常一样。读书,学习时文制艺,书写《蜀山传》,吹箫,下棋,习武。
  但是,自从阳林县回来之后,罗信的习武多了一项内容,那就是重新修习关刀。
  这一日。
  罗信正在构思一片时文,便见到大哥风风火火地进来。
  “小弟!义父找你!”
  罗信放下笔道:“何事?”
  “听探马回报说是发现流寇正向着我们村子涌来。”
  罗青一心想要当大将军,这次发生预防流寇的事情,罗青不仅没有丝毫的慌张,反而每天都十分地兴奋,就连平时说话都用上了戏文上的方式。看着大哥脸色兴奋的模样,罗信的心却是一沉,心中不由轻叹了一声。
  “该来的还是来了啊!”
  当即放下书,出门向着张树家走去。待进入到张树的书房,便见到书房内已经坐了三个人,分别是张树,林昌和小叔罗智。
  对于这一点罗信没有半点儿奇怪,这村子里只有这三个秀才,应对这样的大事,自然便由这三个秀才组成了一个核心,也就相当于帅帐。之所以叫罗信来,那是罗信虽然还没有功名,但是在文斗之事却显露出不弱于秀才的才能。
  “见过张书,老师,小叔。”罗信走进书房,逐一行礼。
  “信儿来了,赶紧入座吧!”罗智作为罗信的小叔自然第一个开口,只是眉宇之间锁着忧愁。
  罗信规规矩矩地坐下,却没有急着问流寇的情况。他知道此时自己不能够乱,想必张树,林昌和罗智的心中都已经有些乱了,他们毕竟不是武人,而是文人,而且还只是秀才,听到流寇的消息,心中若是没有一点儿慌乱反倒是不正常。就是两世为人的罗信,此时心中也有着慌乱。不管前世还是后世,他都没有遇到过流寇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够不慌乱?
  但是他知道,如果自己一进来就现出慌乱或者焦急的神色,会让原本就已经有些心中慌乱的三个秀才更加的慌乱,如今他就是装也要装出一副沉稳的模样。所以他只是沉稳地坐在那里,望着张树。但是他的手心却不知不觉中尽是汗水。
  果然,三个秀才看到了罗信沉稳的模样,脸上不由现出了羞愧之色。心中的慌乱倒是少了一些,但是这三个秀才心中因为罗信一定是还不知道流寇已经来的消息,否则以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怎么能够如此沉稳?
  所以,还没有等别人开口,罗智便急不可耐地说道:“信儿,你还不知道流寇已经向着我们村子来了吧?”
  “知道!”罗信轻轻点头道:“刚才大哥已经和我说了。”
  “哦……”罗智神色就是一愣,继而问道:“那你还如此沉稳?”
  罗信便笑道:“慌乱又如何?又不能够退敌!”
  罗智的脸色就是一红,林昌的脸上现出了骄傲,张树的眼中现出了赞赏。屋子里面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罗信这个时候才问道:
  “有多少流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11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